日前,一位名叫梅桢的女网红被指其实并非普通高考进入北大,而是通过先移民再“回流”的方式取得北大博士学位,引发热议。此事再次引发关注部分“留学生”通过政策漏洞进入名校的现象,也令人反思我国教育的公平与公正。
**女博士从专科分数到北大学霸**
梅桢原是参加某综艺节目的求职者。在节目中,她以北大博士生的身份获网友关注。她温婉大方的仪态给观众留下美好印象。
然而近日有网友爆料指出,梅桢的北大背景并非那么简单。她的高考成绩仅够上专科,根本不具备进入北大的能力。
梅桢的策略是先移民到澳大利亚,进入当地一所大学就读。依靠“外籍生”身份回国后,才成功进入包括北大在内的多所顶尖高校学习。如今,她已在一所知名政法大学任教。
**“留学回流”窜入名校引争议**
此事曝光后读国外的博士,立刻在网上引发讨论。许多考生感到这样的“留学回流“现象极不公平。他们需要历年努力才有望进入顶尖高校,却被这样的“旁门左道”轻松获得名校资源。
并且,梅桢的案例并非个例。每年都有不少学生通过“出国留学镀金“的方式,进入国内一流大学就读。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我国对外籍生入学门槛较低。
**外国学历加面试即可 入学远较高考宽松**
据了解,外籍学生如果要到中国入读本科及以上学历,只要具有本国高中证书,汉语水平达标,就可以提出入学申请。
一般还需要参加学校组织的面试,过程中侧重考察品德、动机等方面。这与高考形成强烈对比,导致有些学生选择出国“转弯超车”,回流名校。
最近,山东大学招收数十名非洲留学生的事件,也因部分学生汉语水平和文化素养明显不足,遭到质疑。可见“留学回流”存在一定问题。
**呼吁完善政策避免教育不公**
有观点指出,这种通过外籍生身份进入顶尖高校的做法读国外的博士,已经严重影响教育公平。国家应完善招生政策,避免留学生替代本国学生资源。
名校应该用来培养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才。如果政策漏洞太大,将违背选拔人才的本意,同时也损害人们对高等教育的信任。
综上所述,梅桢事件再次引发关注部分“留学生”通过政策漏洞进入名校的现象,教育主管部门有必要坚持选拔公平公正原则,完善招生机制,以维护教育公信力。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117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