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管理科学工程硕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标准

二、获本学科硕士学位应掌握的基本知识三、获本学科硕士学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四、获本学科硕士学位应具备的基本学术能力为保证硕士学位的授予质量,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应取得一定的科研成果后方具有申请硕士学位的资格。申请提前答辩的优秀硕士研究生必须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在公开学术刊物上发表2篇以上与学位论文有关的学术论文,研究生本人为第一作者,或者其导师为第一作者、研究生本人为第二作者。

一、学科定位与发展目标

管理科学与工程是综合运用系统科学、管理科学、数学、经济和行为科学及工程方法,结合信息技术研究解决社会、经济、工程等方面的管理问题的一门学科,从定性分析趋向定量化研究,从宏观研究逐步深入到微观研究,使管理科学与工程成为一门实证学科,是管理科学各分支学科中为研究人类管理活动规律及其应用提供理论和方法的学科;在管理科学各分支学科中更侧重于基础与前沿;研究成果为管理研究或实践活动提供有效的理论、方法与技术支撑。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说,管理科学与工程在管理科学的各分支学科中是更具基础性的学科。

管理科学与工程具体发展目标:

1.管理信息系统方向:

(1)信息技术对管理模式的影响研究

(2)电子商务管理的理论与方法

(3)知识管理的理论与方法

(4)知识管理系统设计;

2.数据挖掘与商务智能方向:

(1)金融产品的设计与定价

(2)算法交易和风险价值的理论与技术

(3)电子商务模式创新、消费者行为分析

(4)供应链管理和复杂系统的可靠性

3.环境管理方向:

(1)环境技术经济管理

(2)环境健康管理

(3)环境规划与系统分析

(4)环境风险评价、预警及应急管理

4. 安全管理方向:

(1)安全工程数字化

(2)职业健康风险评价与管理

(3)应急救援技术

(4)安全管理与经济

5. 信息安全管理方向:

(1)信息安全技术

(2)金融电子监管

(3)财税电子监管

(4)企业与产业信息安全

二、获本学科硕士学位应掌握的基本知识

1.知识结构

具有较坚实的管理学、信息科学和统计学基础, 系统掌握组织理论、优化理论、决策理论等基础理论知识, 能够运用系统分析与系统建模方法、信息与知识管理方法、系统仿真方法与技术、数据挖掘等方法技术独立地进行科研工作, 解决一定的实际问题, 并进一步加深对该学科方向的理解。

2.课程体系

涉及的专业基础课程有:管理信息系统、经济管理中的数学建模、高级面向对象分析、高级数据库技术、大数据技术、数据挖掘原理与应用、现代信息检索、智能计算等。

三、获本学科硕士学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1.学术素养

学术研究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浓厚的兴趣, 具有较好的学术悟性和语言表达能力, 具备一定的学习和实践能力, 有从事研究必备的学术热情和创新精神。治学严谨, 具有较强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于社会发展的技能。

2.学术道德

恪守学术道德规范, 遵纪守法, 尊重事实, 杜绝篡改、假造、选择性使用实验和观测数据等行为。

四、获本学科硕士学位应具备的基本学术能力

1.获取知识的能力

能够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获取研究所需知识, 了解当前研究的前沿问题、热点和难点问题, 掌握知识搜索、逻辑整理和内容分类的技能, 并通过系统的课程学习掌握专业知识和研究方法的能力。

2.学术创新能力

能够从前人研究成果或生产实践中发现有价值的科学问题, 并针对科学问题, 提出研究思路、设计技术路线, 在研究过程中能够理性思辨, 利用基础理论、数据资料进行科学严谨的分析与推理, 通过清晰的语言表达和逻辑严谨的归纳总结, 论证科学问题的解决过程。研究生期间至少公开在正规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一篇或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并提交学术论文一篇或有专利、软件著作权亦或被学院学术委员会认定的其他科研成果。

3.学术交流能力

具备良好的学术表达和交流能力, 善于表达学术思想、阐述研究思路和技术手段、展示自己的学术成果。研究生期间至少参加一次国内或国外学术会议。

管理科学工程硕士

4.实践能力

在导师指导下参与科研课题并进行实际调研, 掌握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要求、方法和步骤, 能独立提出研究问题, 撰写研究报告, 具备良好的协作精神和一定的组织能力。

5.其他能力

具备文献调研、资料查询、系统仿真和建模以及研究报告撰写技能、数据分析和学术交流等能力。具备较强的外语阅读和写作能力。

五、毕业学分要求

应修总学分不少于33学分,其中学位课程学分不低于24分,本专业选修课不低于4学分,公共选修课或跨学科选修课不低于2学分。实践环节4学分,其中学术活动1学分,实践训练3学分。

六、中期考核

研究生中期考核是在研究生课程学习基本结束以后,以研究生的培养计划为依据管理科学工程硕士,对研究生的思想政治表现管理科学工程硕士,基础理论、专业知识的掌握和科研能力等方面进行的一次综合考核。研究生中期考核工作在第四学期内完成。

七、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

论文写作是培养硕士研究生掌握科学研究方法、使其具有科学研究能力的重要环节,有利于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研究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基本要求如下:

1.硕士学位论文应在导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完成。硕士生一般应在第三学期期末以前确定学位论文题目并通过论文开题报告,最迟必须于第四学期末前完成。并经同行专家答辩通过后,进入论文撰写阶段。每名硕士生应在选题后阅读不少于40篇中外文献。其中外文文献至少应占四分之一以上;所阅读的中外文献名称以“参考文献”的方式列于论文中。

2.论文应包括摘要(中外文)、引言述评、立题依据(调查研究和文献综述)、主要内容和结论、附录、参考文献。论文正文(不包括附录和参考文献)一般不少于3万字。在论文撰写过程中,要进行论文中期检查。导师根据硕士生论文开题情况,检查论文写作计划的进展和完成情况,并针对论文写作中出现的问题加强指导,以保证硕士学位论文工作的顺利进行。论文中期检查需在论文作者申请答辩前三个月完成,否则学校将不受理其答辩申请。

3.论文要求。论文选题应在学术上或国民经济建设中具有一定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论文工作量及研究深度应达到相应要求。学位论文应符合学校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的有关事项和格式要求。论文应概念清晰,论据可靠,分析严谨,数据真实,文字通畅。中、英文摘要1000字左右,并附参考文献及书目。

4.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应积极参与科学研究工作。为保证硕士学位的授予质量,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应取得一定的科研成果后方具有申请硕士学位的资格。申请提前答辩的优秀硕士研究生必须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在公开学术刊物上发表2篇以上与学位论文有关的学术论文,研究生本人为第一作者,或者其导师为第一作者、研究生本人为第二作者。其中至少1篇为学校认定的四类核心期刊及以上,并且学位课成绩平均不得低于85分。

5.论文答辩、学位授予按照国家和学校的有关规定执行。

6.学术不端行为检测

研究生在研期间不得出现任何学术不端行为,主要包括:

(1)抄袭、剽窃、侵吞他人学术成果;

(2)篡改他人学术成果;

(3)伪造或者篡改数据、文献,捏造事实;

(4)伪造注释;

(5)未参加创作,在他人学术成果上署名;

(6)未经他人许可,不当使用他人署名;

(7)其他学术不端行为。

研究生发生任何学术不端行为,将依据学校有关规章制度处理,涉及法律问题的将移交司法部门处理。

八、其它学习项目与安排

第一外国语是英语的研究生,英语必须达到学校的要求方可毕业。在校硕士研究生中学术活动的要求为:在校期间参加学术活动10次以上,其中本人做学术报告1次及以上。

实践训练环节,形式主要包含:

1.助教和助管实践:助学实践可采取多种方式,如专业课程的辅导、答疑、批改作业、带学生实习、实验,以及指导或协助指导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助管岗位由研究生处设立,研究生申请上岗。研究生的助教和助管实践工作量由导师、学院研究生管理办公室和研究生处联合认定。助教一学期以上,助管半年以上者计1个学分,助教和助管实践学分不累加。

2.社会实践:参加各种社会实践调查,提交完整的调查报告,由相应的组织者或导师和学院研究生管理办公室认定,一次活动计1个学分。社会实践学分可以累加。

3.专业实践:参与导师科研课题研究累计达半年以上或到研究生创新基地、企事业单位进行实践锻炼达1个月,由导师、学院研究生管理办公室和企事业单位共同认定,计1个学分。参加专业实践时间超过上述标准的按相应比例四舍五入取整计算学分。专业实践学分可以累加。

4.科技竞赛:完整的参加各种校级及以上级别的科技竞赛者,由竞赛组织者出具相应的证明,学院研究生管理办公室认定,一次活动计1个学分,获得国家级奖励可以计1个学分。学科竞赛实践学分可以累加。

5.学术活动:必须参加校内外学术活动10次以上,其中本人作学术报告1次及以上,由学院研究生培养办公室认定1个学分(必修)。学术活动学分不累加。

九、需阅读的专业学术期刊目录

1.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管理学报

3.管理世界

4.系统工程学报

5.建筑经济

6.管理科学学报

7.管理工程学报

8.数量经济学与技术经济学学报

9.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10.中国软科学

11.管理信息系统

12.信息经济学与博弈论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117425.html

(0)
国际硕博教育王老师
上一篇 2023年 8月 17日 下午5:02
下一篇 2023年 8月 17日 下午5:03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923864400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guojishuobo@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