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活跃着一群海外名校的博士后,他们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英国牛津大学、法国鲁昂大学等,他们年轻、有活力,从事着具有革命性意义的超材料研究。
如今,在深圳的企业里,这样国际化的人才和团队并不鲜见。近年来,深圳在博士后工作中放眼世界,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办法,不断提高博士后工作质量,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深圳目前共有博士后流动站4家,工作站85家,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95家,累计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1231人深圳博士后流动站有哪些,涉及电子电器、生物制药、环保物流、金融证券等领域。
在去年底举办的第12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期间,深圳博士后站首次加盟大会,拿出150多个招聘岗位,向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抛出橄榄枝,引来众多海内外博士关注。
深圳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大力扶持海外留学博士和外籍博士开展工作。印度博士后就是慕名而来。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进站,主攻纳米功能陶瓷材料的研究工作。“在这里,我可以接触到国际先进的技术,对我以后的工作大有好处。很多资助政策让我可以踏实地做研究。”说。
一面是请进来,另一面也要走出去。积极参加国际交流与合作是深圳博士后工作国际化的另一有效实践。
凭借毗邻香港的得天独厚优势,1999年,深圳市政府、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三方成立深港产学研基地。于2006年成立基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尝试通过工作站这个平台帮助博士后去香港高校或国际化公司进行交流与科研合作。
“我到基地来做博士后,主要看重这里的平台,会提供很多机会让你接触到国际一流人才与项目。在交流中,不同学科的思想碰撞,都有利于我开拓思路。”在基地做博士后的香港科技大学蒋仕龙博士说。
“在不断走出去、请进来过程中,博士后视野开拓,了解国际研究水平,大大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为企业提供人才支持。”深港产学研基地主任史守旭说。
以光启公司为例,这家公司成立虽然只有3年,但由20多位博士后牵头,目前已成功申报1299项超材料领域底层知识产权,达到全球该领域知识产权申请量的80%以上。
在向国际化目标迈进之时,我国现行博士后制度存在的一些短板,例如行政管理、科研经费、考核评价与选题自由度等方面的问题随之显现。“我们要想国际化,必须按照国际惯例来,参考国际标准。也就是说,最重要的是打造一个国际化环境。”哈工大深圳研究生院院长助理、组织人事处处长赵同胤坦言。
在国际人才抢夺战中,生源直接会影响到博士后的培养质量。在赵同胤看来,入口的行政审批手续繁琐,直接影响到是否能招到优秀博士后,甚至导致一批国内外优秀博士后人才流失。
针对博士后培养国际化进程中“成长的烦恼”,深圳也在积极寻找解决的办法。“拿出当年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简化审批手续深圳博士后流动站有哪些,积极出台配套政策,努力弥补各种制度短板。”深圳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说,这些都是博士后培养工作改革的必经之路。(记者 李微)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123886.html
评论列表(1条)
[…] 明年秋季,多年来制约中职、高职学生上升的“断头路”或将被打通。明年深职院国际本科,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拟联合深圳大学联合招生,在我国内地率先培养“技术应用型本科生”。这是记者昨天从市政协委员高等教育重点提案督办会上获悉的。培养“技术应用型本科生”,打通中高职“断头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