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8月6日电 (记者 王恩博)中国的一线、新一线城市正付出“真金白银”争抢各类稀缺人才国际金融专业人士协会,特许金融分析师(CFA)持证人是其中之一。
CFA考试是国际通行的金融投资从业者专业资格认证,在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超过19万名持证人。目前,中国CFA持证人不足万人,广州、深圳、成都、厦门等地均对此类人才给予现金补贴、人才评定加分等优惠政策。《上海金融领域“十四五”人才发展规划》中提出明确目标:到2025年,拥有CFA等国际职业资格认证证书达6万张左右。
CFA协会中国区总经理张一近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金融人才基本盘正不断扩大,CFA考试在华发展演进速度远超全球。不过,相较全球其他核心市场,中国金融人才仍有短板要补。
今年是CFA考试的60岁“生日”,它进入中国则是在21年前。
张一介绍说,2002年,中国第一场CFA考试在上海举行,当时全国只有一个考区。伴随近年来中国资本市场快速发展国际金融专业人士协会,CFA考试体系和持证人数不断扩大提升。如今,该考试已覆盖中国20多个考区,每年报考人数近10万人,持证人以年均两位数的速率增长。这种发展演进速度远超过全球,包括美国。
CFA考试进入中国的21年间,中国金融业进一步与世界接轨,对金融人才也提出更高要求。
张一说,对比近20个全球核心市场可以发现,中国人均金融从业人员数量达到全球平均水平,这意味着基础性金融从业人员已经足够。然而将衡量维度提升到金融行业核心岗位或具有更多附加值的从业人员占比,中国的排名就跌至全球最后10%区间。
从CFA持证人维度可观察到类似现象。张一表示,中国金融核心岗位中CFA持证人的渗透率不到2%,远低于其他核心市场。这折射出中国金融人才发展在高附加值领域仍有很大空间,具有国际视野的高水平金融人才依然欠缺。
中国金融监管部门明确提出,深化金融国际合作和金融业高水平开放。在张一看来,中国对外开放方向不会改变,而要推动金融业高水平开放,实现高质量发展,就需要相应人才储备。“我们在中国的使命,就是为这个市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端金融人才。”
如今,中国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报考CFA人数最多的国家。为适应中国金融发展和相关人才培养需要,CFA课程体系、内容体系亦在不断演进。
例如,在中国实现“双碳”目标进程中,可持续金融和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投资成为重要工具。CFA协会已向全球众多市场推出ESG投资证书,并期待今年底之前在中国正式落地该证书。
张一表示,各个市场的ESG披露标准不尽相同,全球有150多个相关标准体系。无论让中国机构更好地“走出去”,还是让国外机构更好地“走进来”,都需要了解背后纷繁复杂的背景。为此,CFA课程教材体系中,ESG投资相关内容每年都进行迭代更新。“这也反映出中国资管行业对绿色金融以及ESG领域的关注”。
他强调,CFA协会一直认为中国是潜力巨大的重要市场,因此愿意为中国市场开展本土化内容尝试,“这在全球其他地方目前是没有的”。
“为中国市场培养高质量金融人才的同时,我们的另一个使命是讲好中国故事。”张一说,全球有超过19万CFA持证人,绝大多数在中国以外生活工作,他们都非常希望听到更多中国声音,了解中国的投资机会。“全球其他核心市场都对中国充满兴趣,我们也希望真正将中国的声音带到全球。”(完)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136412.html
评论列表(2条)
[…] 电子科技大学长三角研究院(衢州)浙江省博士后工作站设在电子科技大学长三角研究院(衢州),自2020年11月建站以来,研究院依托浙江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招录博士后20余名,结合政策导向和人才发展需求地方建设博士后工作站,积极探索博士后工作站等平台载体建设,高质量建设博士后人才队伍,让人才干事有舞台、事业能发展。在站博士后积极面向国际学术前沿和重大项目需求,开展博士后科技创新工作,在人工智能、计算生物学、信息通讯等领域主持国家级项目8项、省级1项;发表高水平论文25篇,签订各类科技合同10余项,申请专利3项。 […]
[…] 如果查阅 这样的榜单,在排行榜的前列,总能看到南加州大学或者加州艺术学院。不过,如果从人才培养这个角度上说,一所男生也穿裙子的大学,对全球游戏的影响,或并世无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