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政治学在职博士学位,详解所谓的四大官校(文字较多,可以直接看最后的总结)

国际关系学院是1981年首批硕士点单位,也才最近正式获批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新增政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同样为“四大官校”的北京电子科技学院也是最近获批的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一、外交学院

外交学院是外交部唯一直属高校,有国际关系、外交学两个国家级重点学科,拥有政治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有11个本科专业(具体为外交学、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英语、翻译、法语、日语、西班牙语、法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学校有普通本科生1574人,2022年,学校计划招生425人,实际录取考生425人,实际报到425人。2021-2022学年,我校转专业学生4名,占全日制在校本科生人数的0.25%。

1、毕业生规模:我院2022届本科毕业生共362人(含华侨港澳台学生),其中男生106人,女生256人,总体男女比例约为1:2.42,北京生源62人,京外生源300人(详见表1)。我院2022届本科毕业生分别来自外交学与外事管理系、英语系、外语系、国际法系、国际经济学院等5个院(系),外交学、英语、翻译、法语、日语、西班牙语、法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等9个本科专业。毕业生数量前5名的专业为外交学专业毕业67人,法学61人、英语44人、国际经济与贸易42人、翻译40人。

2、深造: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6.96%,其中国内升学115人,比率为31.77%,出国(境)留学63人,比率为17.40%。本科深造率总体49.02%,国内升学选择继续在本校读研的学生占42.6%,其他学生主要就读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多为外交学、国际法学、国际关系、世界经济、国际商务、英语语言文学等专业。近五年我院保研率直线上升,2022届本科毕业生的保研率高达19%,居于全国同类院校前列。其中外交学44人深造。

3、就业:我院2022届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单位性质主要分布在机关(44.00%)、国有企业(16.00%)和其他企业(21.33%)。

我院2022届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单位行业主要分布在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45.33%),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9.33%),租赁和商务服务业(8.00%),金融业(8.00%)等。

2022届本科毕业生中,入职外交部人数占签约就业总人数的36.36%(注:2021年比率为35.09%,2020年比率为38.75%),较2021年增加1.27%,这里的签约就业是指就业形式为签就业协议、签劳动合同两种形式,经查,2022年签就业协议、签劳动合同的总人数为66人,实际入职外交部的人数则为66*36.36%=23.9976,恰好为24人,24/362=6.6%,也就是说入职外交部的人数占毕业生总数的6.6%,占就业总人数的24/(362-178)=13.04%,入部人数比率居全国同类院校前列。我院2022届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单位主要集中在北京,占62.67%。

毕业生深受国家部委、党政机关、各省(区、市)外事办公室、新闻媒体、企事业用人单位的青睐,在各行各业发展良好、认可度高。部分就业单位如下:

国家部委:外交部

党政机关: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天津市武清区人民法院.

事业单位:中国外文局教育培训中心、故宫博物院、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对外援助服务保障中心.

国企:中国建筑海拓工程分公司、厦门象屿物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上海中远海运集装箱船务代理有限公司。紫金矿业集团、中国东方航空.

三资企业: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小米、厦门特步、大博医疗.

其他企业:京东方、字节跳动、中国建行、招商银行、华电新疆发电有限公司。

4、外交学院对比北京外国语大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2022届本科毕业生1391人,签约就业260人,灵活就业326人,直接就业率为42.13%;国内升学421,出国(境)留学336人,分别占本科毕业生总人数30.27%和24.16%,继续深造率为54.43%;本科生去向落实率96.55%。

我校2022届毕业生(本硕博)主要在北京市(52.46%)就业,其次主要流向东部地区(27.95%)。本科在北京市(47.18%)就业,东部地区(21.37%),

事业单位(29.78%)是吸纳我校2022届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分学历看,不同学历层次的毕业生具体流向的单位类型存在差异,其中本科毕业生主要流向其他企业(31.60%),硕士毕业生和博士毕业生则主要流向事业单位,比例分别为29.60%、94.32%。

北京外国语大学就业整体(包括本硕博):机关占13.53%,事业单位占29.78%,企业占53.8%。其中国有企业占20.5%,三资企业占10.33%,其他企业占2.98%,其他就业形式占2.88%。其中本科毕业生,机关占22.3%,事业单位占9.29%,企业占65.06%,其中国有企业占21.93%三资企业占11.52%,其他企业占31.6%,其他就业形式占3.35%。

根据毕业生签约单位情况统计,除机关、事业单位外,我校2022届毕业生进入500强企业就业占企业就业人数的3/5,部分典型就业单位如下表所示。

政治学在职博士学位

2022年北京外国语大学就业单位分布

政治学在职博士学位

2022年北京外国语大学就业分布

另外,2021届北京外国语大学毕业生(包括本硕博)就业单位如下:外交部76人,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16人,商务部7人,国家税务总局4人,广西壮族自治区组织部3人,中国人民银行三人,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三人,新华通讯社11人。北京外国语大学22人,清华附中七人,中国银行16人,中国工行11人,建行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七人,中建中国建筑五人,小米集团12人。

5、对比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2022届毕业生共2284人,其中,本科毕业生1642人(71.89%),硕士毕业生642人(28.11%),北京生源1008人(44.13%),京外生源1276人(55.87%)。2022届本科毕业生国内升学222人(13.52%),出国(境)305人(18.57%),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169人(10.29%)、签劳动合同形式就业103人(6.27%)、单位用人证明113人(6.88%)、自由职业594人(36.18%),录取2022届本科毕业生人数超过5人的其他院校有本校43人,北京外国语大学31人、中国传媒大学10人、中央民族大学8人、北京大学6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6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6人、厦门大学5人、北京师范大学5人、上海外国语大学5人、上海大学5人。

2022本科生就业人数前五行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5.58%(60人)、文化、体育和娱乐业15.32%(59人)、金融业12.21%(47人)、租赁和商务服务业10.13%(39人)、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8.57%(33人)。本科生在机关就业33人(8.57%)、事业单位51人(13.25%)、国有企业99人(25.71%)、三资企业29人(7.53%)、其他企业132人(34.29%)。录取人数超过5人的单位有:亚马逊12人、中国环球广播电视有限公司11人、北京银行10人、招商银行10人、中国建设银行8人、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8人、华为投资控股7人、外交部6人、中国中信集团6人、中国农业银行6人、中国银行6人、小米集团6人。

6、对比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2年上海外国语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今年,录取我校本科毕业生的重点单位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上海分所、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行、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上海分所、上海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德佑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分行、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上海市分公司、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二、国际关系学院

今年我校招生计划440人,实际录取440人,实际报到438人。截至2022年8月31日,我校授课教师中专任教师176人,全日制在校本科生人数1831人。

国际关系学院是1981年首批硕士点单位,也才最近正式获批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政治学在职博士学位,新增政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同样为“四大官校”的北京电子科技学院也是最近获批的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目前,学校设有国家安全学院、经济金融学院、外语学院、法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等5个学院,本科教育设有国际政治、国际经济与贸易、英语、日语、法语、传播学、法学、网络空间安全、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行政管理等10个主修专业。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为财政部6所“小规模试点高校”之一,是以外语、国际问题为教学科研的全国重点大学。1964年,被列为全国重点高校;1981年,学校成为全国首批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之一;1983年,率先完成从单一的外语院校向多学科复合型院校的转型。国际关系学院之所以神秘是因为它的背景特殊,国际关系学院曾经隶属于国安部,现在隶属于教育部,学校每年都有毕业生去往外交部、国安部、安全局等国家单位。当然想进这个学校也不容易。

这是一所小而美,却有些神秘的大学!说神秘,是很多重要的评估数据,尤其就业质量报告,自2016年开始,无迹可查!可能是内网公布吧,在外网是找不到的,神秘感满满!根据2022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我们只说两点:

1、升学率,2022年,应届本科毕业生人数480人,学位授予数478人,应届本科生学位授予率为98.35%。国内读研人数165人(推免免试77人,考研88人),占比34.38%;留学50人,占比10.42%,综合深造率44.8%。

2、就业,截止2022年8月31日,373人确定了毕业去向,初次去向落实比例为77.71%。其中,各种形式就业158人,占比32.9%,也就是说,480毕业生中,有107人正在求职。

另外从2021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可以看出,2021年应届本科毕业生毕业人数567人,截止2021年8月31日,368人确定了毕业去向,还有199人没有确定去向。

3、根据“”国际关系学院研究生教育发展质量报告(2021年)”,我院毕业研究生的主要就业单位类型为公务员,占全部就业毕业生比例为42.1%,从数据上看,学硕和专硕合计毕业183人,进入国家部委59人,占比32.4%,另外在京机关10人,在京事业单位19人。

政治学在职博士学位

国际关系学院研究生就业情况

从上面可以看出,本科生升学率不错,但是就业不是很理想,研究生就业情况不错,就业质量也可以。

三、北京电子科技学院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是一所为全国各级党政机关培养密码保密和信息安全专门人才的普通高等学校,学院隶属于中共中央办公厅。学校的前身是1947年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开办的中央工委青年干部训练班,先后更名为南京机要学校、北京机要学校;1981年升格为北京电子专科学校;1992年,升格为北京电子科技学院。

学院现有4个系和2个教学部:密码科学与技术系、网络空间安全系、电子与通信工程系、管理系、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部和人文社会科学教学研究部。下设8个本科专业:信息安全、密码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网络空间安全、保密管理和行政管理。学院现有1个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和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网络空间安全、电子信息、公共管理(MPA),其中电子信息专业学位授权点包括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含量子技术等)、通信工程(含宽带网络、移动通信等)、计算机技术等3个领域。同时,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邮电大学联合培养网络空间安全学术型博士,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继续联合培养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硕士。

2022年学院共有本科毕业生437人,实际毕业434人,授予学位433人,毕业率和学位授予率分别为99.31%和99.77%。截至2022年10月31日,学院434名2022届本科毕业生中已有420名落实了毕业去向,其中11名毕业生攻读硕士研究生,409名毕业生参加工作,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为96.77%。在参加工作的409名毕业生中,有390人在党政机关就业,占已就业毕业生的95.35%,其中360人在行业相关岗位就业,占已就业毕业生的88.02%政治学在职博士学位,学院服务面向特色得到充分彰显;有48人在北京地区就业,占已就业毕业生的11.74%;有182人在西部及边远艰苦地区就业,占已就业毕业生的44.50%。49名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有48名已落实毕业去向。

2021年的情况:截至2021年8月31日,学院2021届已毕业的441名学生中,有421人已落实毕业去向,其中,就业404人,攻读硕士研究生17人,应届本科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为95.46%。在学院404名已就业的本科毕业生中,有394人在党政机关就业,占已就业毕业生的93.59%,其中,有361人在行业相关岗位就业,占已就业毕业生的89.37%,学院行业特色得到充分彰显。47名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均已落实毕业去向。

四、上海海关学院

上海海关学院是海关总署唯一直属的全日制本科高等学校。前身为创建于1953年的上海海关学校;1980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升格为上海海关专科学校;1996年4月,原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上海海关高等专科学校;2007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设立上海海关学院,成为新设置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学校现设有海关与公共管理学院、海关与公共经济学院、工商管理与关务学院、海关法律系、海关外语系、公共教学部、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检验检疫技术交流部等八个院(系);设置了海关管理、海关检验检疫安全、海关稽查、行政管理、物流管理、审计学、国际商务、税收学、经济统计学、法学、英语等11个本科专业和公共管理硕士、税务硕士、国际商务、翻译硕士4个专业学位点,分属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等学科门类。

截至2022年9月30日,学校在校生总规模为2,957人,其中本科生2,712人,硕士研究生245人。与上一年相比,本科生人数增加2.73%,研究生人数增加13.43%。本科生占在校生比例为91.71%,较上年下降0.73个百分点。各专业在校生人数见表1,其中,海关管理、海关检验检疫安全、海关稽查三个主要为海关培养人才的海关类专业学生占比70.39%,比上年增加10.77个百分点。

2022年,学校面向31个省(市、区)本科招生计划703人,实际录取703人,录取率100%;实际报到690人,报到率98.15%。在招生的8个本科专业中(2022年行政管理、国际商务、审计学三个本科专业暂停招生,实际招生为另外8个本科专业。),海关管理、海关检验检疫安全、海关稽查三个本科专业在各省(市、区)提前批次招生,其他专业分别在普通本科批、本科一批、本科二批等批次招生。海关管理专业实际招生388人,实际报到385人,海关检验检疫安全专业实际招生90人,实际报到87人

全校本科2712人,海关管理专业1646人,占比60.7%。海关管理、海关检验检疫安全、海关稽查三个本科专业合计在校生1909,占比70.4%,类似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飞行技术专业人数占43%,一个专业撑起了一个学校。

政治学在职博士学位

上海海关学院在校生概况

2022年本科毕业生615人,海关管理专业毕业生最多261人,占比约为42.43%,261人中,249人已经就业,海关检验检疫安全,海关稽查没有毕业生。

2022年,从就业单位性质看,本科毕业生到党政机关就业人数最多,达224人,占就业人数的40.51%,较上年提高4.45个百分点;到企业工作188人,占34.0%;到事业单位工作(含高等教育、中等、初等教育单位、其他事业单位)75人,占13.56%;到部队工作4人,占0.72%;国家地方基层计划项目5人,占全部就业人数0.90%。本科毕业生中攻读研究生53人,占9.58%,其中国内读研32人,国外读研21人。

2022届海关管理专业261人,总的在党政机关就业224人。

2021届海关管理专业202人,总的在党政机关就业185人。

2020届海关管理专业203人,总的在党政机关就业176人。

2019 届共有毕业生 595 人,海关管理专业258人,总的在党政机关就业225 人,

以上数据,因为党政机关就业人数是总数,不好分辨海关管理专业到底有多少在党政机关就业的。下面是2018年以前的数据,因为从2019年开始,学校就业质量报告,再也没有公布海关管理专业具体的就业数据。

2018届海关管理专业239人,228人参加“海关业务”职位笔试,笔试合格率为100%,228人全部进入面试环节。168人进入海关系统工作,24人考录为地方公务员,1人考录为三支一扶人员;4人自主创业,7人合同就业;1人参军;3人升学;24人灵活就业;7人待就业。

2017年海关管理专业毕业生237人,230人参加公务员考试,229人笔试合格,合格率达到99.56%,最后160人进入海关系统工作,录用率69.87%;36人考取地方公务员、进入公司工作和升学,海关管理专业本科生初次就业率达89.45%。

2016年,毕业生 203名,进入海关系统的海关管理专业142人,占其毕业生总数的 69.95%。

2015年,海关管理专业毕业生209名,进入海关系统的162人,占其毕业生总数的77.51%。

从2019年之前的数据看,就业到党政机关的比例和人数比例还是相当不错的,只能说估计到海关工作的人,比例还是比较高的。

海关管理专业,还有近30%的毕业生,未能进入海关。这其中的原因,有升学,也有考入地方公务员这类比较好的出路,但也有灵活就业、待就业的。

五、总结

1、外交学院,2022届本科毕业生中,实际入职外交部的人数则为66*36.36%=23.9976,恰好为24人,24/362=6.6%,也就是说入职外交部的人数占毕业生总数的6.6%,占就业总人数的24/(362-178)=13.04%,入部人数比率确实居全国同类院校前列,但是总数肯定不是第一,北京外国大学2022入职外交部60人,商务部10人,同时,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都有毕业生进入外交部,所以说,考入外交学院,就能进入外交部,纯属无稽之谈。

2、国际关系学院,本科综合深造率44.8%,升学率还是不错的,但是截止2022年8月31日,480毕业生中,还有107人正在求职。截止2021年8月31日,368人确定了毕业去向,还有199人没有确定去向。可以看出,国际关系学院的本科就业率不理想,更算不上官校,但是国际关系学院的研究生就业还是不错的,从数据上看,学硕和专硕合计毕业183人,进入国家部委59人,占比32.4%,另外在京机关10人,在京事业单位19人。

3、北京电子科技学院,截至2022年10月31日,学院434名2022届本科毕业生中已有420名落实了毕业去向,其中11名毕业生攻读硕士研究生,409名毕业生参加工作,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为96.77%。在参加工作的409名毕业生中,有390人在党政机关就业,占已就业毕业生的95.35%,

2021届毕业生,截至2021年8月31日,学院2021届已毕业的441名学生中,有421人已落实毕业去向,其中,就业404人,攻读硕士研究生17人,应届本科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为95.46%。在学院404名已就业的本科毕业生中,有394人在党政机关就业。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几乎都在党政机关就业,是真正意义上的官校。

4、上海海关学院,能真正进入海关的专业,可能只有海关管理、海关检验检疫安全,海关稽查专业毕业生,2022年海关检验检疫安全,海关稽查没有毕业生,从2019年之前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看,海关管理专业进入海关的比例约7成左右,2019年之后,虽然没有公布具体的就业情况,但是应该不会低于7成。这也就意味着即便海关管理专业,还有近30%的毕业生,未能进入海关。这其中的原因,有升学,也有考入地方公务员这类比较好的出路,但也有灵活就业、待就业的比例,对于海关学院的其他专业,基本上应该都是自主择业。

5、国际关系学院、上海海关学院都有录取但没有来上学情况,甚至海关管理专业也有这种情况,所以,提前批次,一定要慎重,能接受才报,不太想上,就别乱报,一旦被录取,后面批次只能作废。

六、以上四大官校2022年在安徽录取的分数线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最低分611分,592(文科)

外交学院,最低分614(理科),597(文科)

国际关系学院,最低分591(理科),564(文科)

上海海关学院,最低分584(理科),566(文科)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142268.html

(0)
国际硕博教育张老师
上一篇 2023年 9月 12日 下午12:07
下一篇 2023年 9月 12日 下午2:00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923864400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guojishuobo@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