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院及专业优势简介
财政金融学院的前身—财政信用借贷系,始建于1950年,是中国人民大学最早设立的八大院系之一,也是新中国第一个培养财政金融领域高级人才的基地,为新中国财政金融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开拓性贡献。
进入21世纪以来,财政金融学院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人民大学金融 在职,学科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提升,鲜明的学科优势和特色基本形成。金融学、财政学于1988年、2001年、2006年、2013年教育部组织的国家重点学科评审中蝉联国家级重点学科。2013年教育部公布国家第三轮一级学科评估结果,中国人民大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等9个一级学科排名全国第一,其中以学院金融学、财政学为骨干学科的应用经济学已连续3次排名全国之首。
经过60余年的积淀与发展,财政金融学院已经发展成为国内财政金融领域的教学科研重镇,传统学科领先地位得以巩固,新型交叉学科发展取得重大突破,成为学科健全、体系完整的中国财政金融高等人才的培养基地。
学院现拥有财政、金融两大二级学科,财政系、货币金融系、应用金融系、保险系4个教学单位,拥有财政学、税收学、金融学、保险学、金融工程、信用管理6个本科专业人民大学金融 在职,现有学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2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2个,形成了种类完善、层次分明的学位教育体系。
近年来,学院各类学术品牌论坛影响力大幅提升,海外合作交流不断拓展,智库建设成绩显著。“黄达—蒙代尔经济学奖”、“黄达—蒙代尔讲座”、中国资本市场论坛、财金大讲堂、财税论坛、货币金融圆桌会议等各类学术活动精彩纷呈。
学院汇集了我国财政金融学科领域的一大批著名学者,形成了一支老中青均衡组合、具有强大发展后劲和创新精神的学术梯队。学院现有教授32人,副教授31人,其中有14位教师毕业于剑桥大学、伦敦大学、曼彻斯特大学、波士顿大学等海外名校;有9位教育部“长江学者”、1位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2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6位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3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8位北京市教学名师。
目前,财政金融学院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023人,其中本科生1119人(含留学生10人)、硕士生643人(含留学生19人)、博士生261人(含留学生7人);此外,还有金融EMBA和同等学力等非全日制学生1000余人。学院始终以培养能够“在东西方两个文化平台上自由往返的人才”为目标,实施多项教学改革,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毕业生中已涌现出一大批财政金融领域的领袖人才。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中国人民大学建设“双一流”的总体规划指导下,全体财金人以创建和发展“国际视野、中国风格、人大学派”的财政金融特色学科为己任,以打造“世界一流、人民满意”的财政金融学府为使命,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一起再出发!
金融学专业(前身为货币银行学专业)涵盖现代金融学的宏微观领域,包括货币理论与政策、商业银行体系运行与管理、金融市场理论与实践、公司金融理论以及金融工程和数理金融等,培养目标是造就具有现代金融理论水平、具备独立研究能力、能够胜任金融企业经营与管理、金融理论研究与金融教学工作的高层次金融人才。金融学专业是我国金融学科第一批硕士和博士点(1981),1988年被评为全国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在教育部历次学科评估中全国排名第一。
二、研究方向
金融学专业下设金融理论与政策、金融机构与金融监管、大数据与金融科技、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证券投资与基金管理、公司金融、财富管理等研究方向。
三、课程安排
四、教学办法
本课程为现场授课方式,学习期内每月周末上课2-4天或以当期教学安排为准。
五、学习期限
1.5年。
六、报名条件
1、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遵守法律、法规,能坚持在职学习者;
2、大学本科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满两年,已获得硕士学位及以上学位者无年限要求;
3、大专学历者,参加课程班课程的学习,可获得结业证书。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142351.html
评论列表(2条)
[…] 一、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王牌专业介绍 […]
[…] 然后就是不耽误工作,利用周末时间上课中国人民大学-加拿大女王大学中外合作办学上课多少次,不需要出国,全部学分在国内修满,每月四天出勤,工作学习齐头并进。只需要1年,就可以获得加拿大女王大学颁发的,金融学国际硕士学位证书。该证书可以在中国留学生服务中心做学历学位认证,认证后,和国内双证硕士研究生证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