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科院的博士,北京大学的博士后,在上世纪90年代,单单只是一个头衔就可以光宗耀祖了,他却和父母反目成仇,出国后和父母失联20年,母亲临死之际想见他最后一面,他却只回复了七个字:清官难断家务事,到底是什么让他变得如此冷漠?
带着“使命”出生的王永强
农村一直都有着“多子多福、传宗接代”的传统思想,在上世纪知识还不普及的年代,这种思想更是被很多人贯彻落实到底了。
王纪生和妻子郭巧娣是地地道道的农村人,第一胎生了个女孩,夫妻俩对此都不是很满意,毕竟女孩总归是要嫁出去的,而且还需要有个男孩传承香火。
很快第二个孩子出生了,是个男孩,这下夫妻俩可是高兴惨了,儿女双全,但没多久老二就患上了小儿麻痹症,这对于本就清贫的家庭来说简直是雪上加霜。
但为了老有所养,夫妻俩决定再生一个,毕竟等他们老了之后,老二还需要有人照料。
于是在1969年,王永强出生了,从他父母给他取名为永强,就可以看出对他抱有很高的期望。
很快孩子都到了该上学的年纪了,老大由于是女儿,在那年代家里穷的,女孩子是没有机会去读书的,老二因为身体残疾,也没法去读书,所以只有王永强一人去上学了。
老大清楚他们村里都是这样的情况,所以并没有埋怨。
但老二却心怀不满,他看到王永强不仅身体健康,还能去上学,而自己却只能常年躺在椅子上,待在家里,于是经常欺负王永强,逮着机会就是拳打脚踢,企图以这样的方式来发泄自己心中的不满。
父母也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还安慰王永强说“哥哥身体不健康,你吃点亏没什么”,为此,王永强只能一直默默忍受。
学习成绩优异,但依旧不被认可
幸好的是王永强的学习成绩非常的优异,经常都是班里的第一名。
但这些对于他的父母来说却认为没什么用,又不能当饭吃,那个时候最重的是能干农活,能挣工分才是好本事。
随着王永强逐渐长大出国做博士后,他的父母便想让他辍学,这样就可以为家中减轻负担。
但王永强经过学习,深知只有读书才能改变现有的困境,于是便开始了和父母的斗智斗勇之路。
虽然没有了父母的支持,但王永强凭借自己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助学金,再加上自己偶尔出去打个零工,勉强能维持学业。
当然,辛勤的付出也是得到了回报,1987年,王永强考上了苏州大学。
但同时他的父母也更坚决反对他去读书了,因为村里跟他同龄的人,好多都已经结婚生子,要不出去打工补贴家用了,而王永强反而还要继续花钱。
王永强只好承诺,自己每个月会往家里寄钱,上大学的所花的费用也有自己承担,家里人这才同意他去上学。
幸亏那个时候上大学是免费的,每个月还有4元的助学金,王永强就把这个钱全部寄回家(汇款费最低1毛钱),自己则靠着学校发的饭票过日子,平时里有时间就去打点零工。
等到王永强读硕士时,补贴虽然涨到72块,但他不敢如实告诉父母,因为那样自己一分也留不下,毕竟自己研究生阶段用钱的地方还是挺多的,只能谎称涨得不多。
本来父母就不满他还要继续读书,这下更不满了,经常对王永强说“你书已经读得够多了,现在该出来工作挣钱了”,王永强也每次只能找各种理由搪塞过去。
父母过度索取,让人窒息
后来王永强的父母意外知道了他的补贴涨了很多,便来到学校找到王永强,当着他的众多师生的面,大骂他是个白眼狼,竟然欺瞒家里人。
王永强只能把自己的积蓄都拿给父母,他们才离开,经过这次的事件让王永强和父母之间的隔阂又加深了不少。
不仅在金钱上,父母过度索取,还多次让他发动关系帮助一下家里人,一会儿让给哥哥安排一份工作,一会儿又要他给某位亲戚的孩子找个学校。
可王永强也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学生,他哪里有什么办法,只能找理由推脱。
亲戚嘲讽他“读这么多书有啥用,还不是什么都办不了,白读了”
父母更是再次来到他的学校,大闹了一场,让王永强在师生面前丢尽了脸、抬不起头。
或许是为了逃离这里,又或是为了证明读书真的有用。
王永强瞒着父母去了中科院物理研究所读博士,补贴一个月也有了120块,每个月往家里也寄得多了些。
先成家未立业,依然摆脱不了原生家庭
到了博士后阶段,王永强认识了北大一位教授的女儿,两人情投意合,很快就坠入了爱河。
虽然女孩是北京本地人,但没有半点瞧不起王永强的样子,他的父母对王永强也很满意。
于是两人便准备结婚了,当王永强父母知道这个消息后,竟然让王永强给他们1000块作为路费。
要知道这可是九十年代吖,1000块相当于王永强10个月的工资,更何况置办婚礼也需要钱,父母不仅不掏钱,反而要他给钱,即使王永强软磨硬泡,说明其中道理,父母还是一口咬定“不给钱就不来参加”。
于是结婚当天,女方七大姑八大姨都来了,而王永强这边,只有他的舅舅独自撑场。
见王永强的父母没有到来,女方一家子都颇有不满,毕竟结婚这种终身大事,没有双方父母的见证和祝福,是不太完美的。
幸好妻子了解其中详情,并没有责怪王永强,还帮他编制了一些谎言,这才让岳父岳母的消了气。
婚后两人过得还算有滋有味,但王永强父母每隔一段时间就打电话要钱,还是让两人之间的感情产生了一些隔阂。
毕竟现在王永强才刚成家出国做博士后,还没有立业,本身都没有多少积蓄,做父母的一点都不懂体谅一下自己的孩子,王永强虽然很无奈,但他割舍不了亲情的牵绊,依旧还是如往常一样朝家里寄钱。
妻子觉得一直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于是便决定和王永强去日本发展。
王永强父母得知这情况,竟然要王永强把他们也一块接过去居住,最好再给残疾哥哥找一个日本媳妇。
王永强无奈地说“我们是过去挣钱,不是去享福,我一年就可以挣18万,回来就给你们盖新房,过好日子”。
父母的步步紧逼,致使家庭破碎
王纪生夫妇根本不相信这些,他们觉得就是王永强想要远走高飞,抛弃他们,最后还是王永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才说动了王纪生夫妇,但他们要求王永强每个月必须给家人多寄钱,王永强只好先妥协答应。
等两口子去日本后,由于国外无法朝国内寄钱,他只能偶尔找国内的同事帮忙寄钱,但王纪生父母并不满足于此,他们觉得王永强现在工资高了,便催促王永强多拿点钱,更是想办法打了跨国电话,可王永强哪里来的多余钱,所谓高工资都是假的。
而妻子觉得王永强实在是太懦弱了,家中都入不出敷了,还在给贪婪的父母寄钱,这日子根本没法过了,于是便果断和他提出了离婚,王永强此时也幡然醒悟,觉得自己不能再如此下去了,便决定远走美国,这一走就是二十年,期间都杳无音讯。
王纪生夫妇见王永强很久没有寄钱了,也无法联系到他,便以为是儿媳从中挑拨离间,于是想办法找到了王永强岳父岳母家,此时他们才知道王永强已经离婚了。
摆脱原生家庭,不见母亲最后一面
王永强销声匿迹后,他的父母一直都在寻找他。
而郭巧娣在2012年不幸患上了尿毒症2019年生命垂危之际,她寻找王永强的事迹被报道上了电视,希望可以见到王永强最后一面。
“北大博士抛弃父母,离家出走20年”瞬间引起网友热议,纷纷骂他是个白眼狼,各种污言秽语都往他身上泼。
也有网友发声“王永强,你妈在等你回家”,最后有网友在美国社交平台发现,在亚特兰大工作的“wang yong qiang”各方面的资料都很像老人的儿子。
经联系后,于12月1日通过朋友发声“清官难断家务事”,亲人对此表示“失望至极”。
于是郭巧娣致死都没有再见到儿子最后一面,据王永强舅舅说“这个事情确实有一些隐情,当初王永强出国前也跟他说了”
孰是孰非或许也只有当事人才能说得清,有人说“不管当年具体如何,但父母最后一面还是应该回来见一面的,毕竟生育之恩大于天”
也有人说“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
那么你们认为王永强的做法对不对呢?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1424.html
评论列表(2条)
[…] 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MBA项目系国家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办认定的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点,提供学历和学位教育。学院秉承北大百年办学的优良传统,汇集全球顶尖师资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mba,依照国际标准和严格的管理体制,致力于培养具有专业知识、综合素质、国际视野和社会责任的商界领袖和业界精英,并力争成为国际一流的MBA项目。 […]
[…] 据立思辰留学360了解奥克兰理工qs排名,作为世界三大权威排名,本次《QS世界大学排名》共评估了965所全球大学,结果基于过去5年全球100多个国家顶尖的75000名学者和40455家用人单位的同行评议,以及对全球最大论文数据库/中过去6年1231万学术期刊和6630万论文引用的数据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