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现在出国留学,八年亲身经历告诉你,出国留学到底值不值?

决定出国留学对我来说是非常突然的,而原因和我的家庭背景有关。这样也就可以很容易的解释为什么部分海归回国,即便没有买学历,成绩也还说得过去,但就是能力不行。没有目的性临时决定出国留学,这种走一步看一步的状态让没有我想在澳洲呆下去的强烈欲望,并且也没有想回国努力打拼对职位的要求,导致我长时间内看不清我生活中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这一点我虽然不想承认,却是国内的求职国情告诉我的。

本文为读者来稿。

作者Jaya,从15岁开始澳洲留学八年,回国后北漂两年,业余运营自己的抖音,记录自己真实的成长和经历,关注生活、旅游、种草、探店,欢迎大家关注喔。

现在出国留学

(长按保留到相册,打开抖音扫一扫)

我是一个在澳大利亚悉尼生活了八年的留学生。要说像我这样的海归回到国内一线城市有优势吗?看似是一个问题,但其实包含了我过去所有的人生经验在需要用到的这一刻能给我带来什么价值,这个答案就藏在我以下的四个人生重大选择中。

临时决定的出国留学

决定出国留学对我来说是非常突然的,而原因和我的家庭背景有关。我的父母算是1998年的早期北漂,在我出生之后没多久就到了北京打拼。直到我10岁开始上初中的时候才稳定下来,把我接来了北京开始上学。

到了北京,发现我上学的地方和父母工作的地方完全是北京的两个极端:昌平和大兴,爸妈只能来回跑。(不了解北京地理位置的朋友们,昌平和大兴交通往返要四个小时。)

半年后,熟悉了环境的我就让爸妈周末回来一次就行了,其他时间我可以照顾自己。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和父母的沟通少之又少,导致我们都忽视了一个问题:初中毕业,外地户口在北京可以上高中,但不能高考。我…没名额上大学了。

在父母的咨询下,了解到上高中只有三个选择:回山东老家,在北京读私立,出国留学。第一个选择在我和父母讨论之后被第一个pass了,山东的高考难度远高于北京,回到山东再考来北京压力实在太大了。

于是就只剩下私立和出国了,对比之后发现私立学校的学费居然比出国留学还高,加上父母希望我可以有英语为一技之长,所以偏向于出国。但当时马上就要错过澳洲的开学季了,所以在我小升初考试后的一周内,爸妈同时给我申请了私立和留学两条路。

等啊等,澳洲的学校申请终于通过了,爸妈立刻给我定了机票,隔天我就被打包送上了飞往悉尼的飞机。在飞机即将到达,盘旋在悉尼夜晚上空的时候,看着那片亮亮的地方 我才反应过来这是另一个国家,我没有强烈目的性并且临时决定的留学生活就这样悄悄开始了…

充满兼职的留学生活

大多数留学生都做兼职,只不过是时间早晚。为了补贴学费和练习英语,出国一年后也就是15岁我就开始了充满兼职的生活。第一份兼职是在一家快餐店做收银员,还记得当时我可是自信满满的上岗,但第一天就被客人骂哭了。

一个澳洲中年女人过来点餐:“Big Mac meal with .”

(正常客人会说Can I get a…?)

我当时想Big Mac Meal我知道是巨无霸套餐,是个什么呀?

没办法,我就强装镇定的说“What size of the meal would you like?”

她说要 Size,然后我继续问她: “What drink would you like?” 因为我不知道就是个饮料,还问她套餐里的饮料要什么。

她的脸就开始皱在一起,用很嫌弃而且巨大的声音说: “I said !”

我当时有点被她吓到了,但还是听不懂,脸上可能表现出了疑惑。她看到之后不耐烦的叹气说: “oh, ”

这个我听懂了呀,说我是中国人听不懂英语啊。我又着急又不知道怎么办,刚想着叫旁边的同事来帮忙,她就开始怒拍桌子说: “Where is your !” 还说着一些当时我听不太懂,口吐芬芳的话。

经理发现不对劲,赶紧过来开始给客人道歉说我是新来的。但客人还是不停,好像我触中了她的怒气点,指着我的鼻子就开始骂。其他的没太听懂,只听见了她不停在说“Go back to your ”还有“Get out of ”

经理安抚了客人有五分钟吧,但我感觉好像过了一个世纪那么久,没想到我人生中经历的第一次被外人骂哭居然在我15岁的时候就发生了。旁边的人都在劝这个澳洲女人,但是她就是不愿意停下来,直到经理说给她免单。后来经理告诉我,原来就是,也就是雪碧。去后台平静了5分钟,擦干眼泪,擤完鼻涕还是继续回来工作。

经过了这次,我想我可以理解这个澳洲女人。的确是因为我的口语问题让她在点餐时候有了不好的体验,尽管她说的话的确带有强烈种族歧视的意思。于是,15岁的我坚定了一个信念:“你越是凶,我越要多兼职,练好我的口语还要‘赚光’你们国家的钱”。于是,从快餐店之后就开始搞事业,兼职和副业不下数十种并且从来没断过。

现在想想,对于兼职我是爱恨交加。兼职好在的确可以补贴生活费并且获得不少的回报。由于我15岁就开始有兼职经验,加上年纪小学习能力也比较快。不到三年,我就从在快餐店9刀/小时,考证跳槽到了 shop涨到了23刀/小时,一个月只靠兼职我就能赚到2200刀再加上当时做代购,生活费简直绰绰有余,17岁后除了学费我就没和家里要过一分钱。但兼职的坏处在于过高的短期利益,导致我没把心思放在找实习上。当时的我心想,我副业赚的都比普通小白领多了,何必再浪费时间做实习呢?

还有一点就是,国际学生能到500强内的当地公司做实习的寥寥无几。首先是500强公司的实习机会本身就抢手并且希望提供给澳洲当地学生,所以大部分要求/ only。其次是非500强的本地小公司实习机会已经形成了产业链,大部分都用来和中介做了交易。国际留学生想要进到一个普通鬼佬公司的三个月实习,不仅不发工资,还要付2500-4000刀不等。

留学生都找论文代写?

中国补习机构和代写已经在澳洲遍地开花。只要是留学生,不论是学渣还是学霸基本上都会在due前买中国补习机构的资料或者直接报名全套补习班课程。说我的学校故事之前,先跟你们聊聊中国补习机构是如何开始并且在澳洲赚的盆满钵满的?

在这统称它们为中国补习机构(以下简称机构),是因为所有的这种机构都是中国人为中国留学生开的。留学生一年两个学期八门课,一门课的学费在3500-5000刀不等。机构把每一门中国人多的必修课提纲整理成笔记作大班课讲解,每份提供正确答案,考试前提供知识点汇总。而这样一份课程的全套餐只在350/人-500刀,只需要学费1/10的价格就能大大减少挂科率。一套大班课平均能收80人,就算机构一学期只做10套课,一学期总收入就在30W刀,除去人工和简易的场地,利润可想而知。

这样也就可以很容易的解释为什么部分海归回国,即便没有买学历,成绩也还说得过去,但就是能力不行。因为只要愿意花钱,大部分答案都可以买到,不仅是答案,有学校甚至是期末考试的答案都能买到。机构打着授课的幌子,也的确每个章节都在讲解,但会把每次的作业答案直接告诉你,意志力稍微不坚定的学生就容易把心思花到其他娱乐上。

而我之所以比较了解,是因为在跟着朋友上了一套课之后,我开始倒卖电子版课程把补课钱赚回来之后,就进到一家小机构开始兼职做老师了,但是没想到我还是吃了一个亏。大三的时候有一节必修课,由于假期回国在国内多呆了一周没办法选组,直接被分配进了一个中国留学生组。想着都是同胞好说话,没想到拉群后的第一句话就是:“你们用的哪家代写?”

要知道补课我是可以接受的,但直接找论文代写是我自己不能碰的底线,也是我在做兼职老师的时候我绝对不会赚的钱。看到这条微信之后我天真的以为肯定不止我一个人这么想,结果群里一共五个人,除了我的剩下所有人都同意直接找代写。看到这我已经觉得回天乏力了,但倔强的我还是说了一句:“我的部分想自己写。”换来的就是所有人的各种diss,结果就是每人交250刀找代写,当时我觉得自己就像个250。记得好像是一篇一千多字的论文加ppt, 要了我们1250刀。

留学生 VS 国内校招

留学生可以参加国内校招,但往往都很容易错失黄金时间。国内校招一般都是毕业前一年的九月份,而这时候还在大二的我们根本没有意识到要参加国内校招了(我的本科是三年制)。再加上澳洲的确不太有国内的校招氛围,很少有各大企业的宣讲会和寝室同学之间消息的奔走相告。所以导致留学生能够校招成功的几率相较于国内学生是更低的。

说实话,我也赶的是校招的末班车并且还没坐上。国内秋招一般是从七八月份就开始了,我在大三末(也就是我的大学最后一年) 才意识到我要开始找国内的工作了,因为澳洲绿卡大概率是拿不下了。为了拿绿卡我学的会计,但我梦想中的职业就是做一个银行人,单纯的说就感觉澳洲银行里的人都挺高级的,而澳洲当地银行全部要求/PR,是想都没办法想了,于是我就开始投递国内各大银行的校招。

刚开始真的都不知道校招是什么,也不知道通过什么渠道才能把自己的简历投进去。打听明白了之后才发现有一部分企业的秋招时间我已经错过了,但还好剩下了中国,工商,光大,民生和中信银行。急急忙忙的在某宝上找人帮我改了简历,又买了各大银行的笔试开始练习,最后还不错的民生,中信和工商朝我抛来了橄榄枝邀请我面试,当时开心坏了。没想到,面试时间和我final的考试时间相近,我根本没办法回国。也没有什么反转,就这样丧失了校招的机会。

说到这 想提醒一下在留学或者准备留学的兄弟姐妹们,不论你们去哪个国家,只要有想回国就业的念头,一定要在毕业年提前一年开始投递校招简历并且安排好自己的面试时间哦!

看了我的故事,你觉得这样的我回国能混成什么样呢?

这是我回北京的第一年,我没办法断定自己混的怎么样,只能阐述我现在的真实情况。2019年12月底回国,由于错过了银行校招面试,我开始投递银行的社招。比较幸运的是,刚刚面试完某外资银行的HR收到offer,疫情就开始了。于是入职时间一直拖到了2020年3月,兜兜转转被这家外资银行挑中,我以为这是我完美银行梦的开端。不想过多赘述,一句话形容离职理由就是梦想和现实差距太大。

浮躁的我开始频繁的跳槽,进厂再到私企,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跳槽了三次,让我知道我的欲望和日后我想要的生活无法被朝九晚五的工作所填满。所以决心自媒体创业,到现在为止三个月,虽然还没有做出什么成绩也很难入门,但是我活这么大以来,为数不多的最想要坚持的一件事。所以回到最开始投稿初衷是为了做副业赚钱,我不想轻而易举的放弃,就开始我的老本行兼职,多找相关的副业来支撑我主业想走的路。文案不行就多读书写稿,拍摄不行就学摄影。

我认为目前的现状都与我以上的经历有关,

没有目的性临时决定出国留学,这种走一步看一步的状态让没有我想在澳洲呆下去的强烈欲望,并且也没有想回国努力打拼对职位的要求,导致我长时间内看不清我生活中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兼职做的太多,自己反而没有在某一领域的专业性。

这样的我回国来最多的工作机会就是金融行业里的销售。

如果没有在某一领域深耕的耐心,很容易对整个行业甚至是上班这件事厌烦。

在留学机构的带动下,大部分学生不会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业上。

导致有文凭而无能力的大现象。

由于没有经验无法掌握国内的校招时间线,不了解自己也不了解行业的特性,胡乱的选择回国后的第一份工作。

综合评价来看,回国后的求职可以用四个字来评价“毫无特色”,我可以在北京找到一份养活自己的工作,拼命努努力说不定也可以成为别人口中的那个谁,可起点或者优势并没有比同龄的国内应届生高到哪去。这一点我虽然不想承认,却是国内的求职国情告诉我的。但我还是为自己的经历感到欣慰,是它们在支撑我做现在最想做的事。所以,回顾我的决定,我也毫不后悔,因为这些事情就是我在当时最应该做的。

说了这么多我的故事,我也想跟你们说说我身边其他留学生朋友的故事。22岁的我没有足够的经验和阅历对他们的人生做出评价,只是把我观察到的现象描述给你们听。而这些从他们身上学来的道理,我相信不仅是对留学生,应届生,而是对所有年轻人都适用的。

1)学习是可以带有目的性的

【学姐A:30岁,安永财务会计咨询】

学姐A应该是我留学这么多年中最佩服的人之一。我和她的初遇是在我们居住的寄宿家庭,当时的她26岁,在国内某三线城市做了三年会计之后,果断决定出国读研进修。我佩服她忽略周边亲戚催婚和一切来自社会对她的压力,只因为她觉得她的人生不想那样过。

在她读研的这两年中,她努力拓展人际关系并且把每门课程学细学精,回国前就开始准备面试,安排好自己所有的时间线。并且选择回到了北京,每次和她聊天都能看到她对生活的热爱和未来的渴望。现在的她,从原来年薪8W飞升到30W+。

亲眼看到她的经历,我才觉得,人生原来可以这样过。

2) 及时认清生活,勇敢跳出舒适圈

【学长B:27岁,300W粉丝短视频博主】

学长B是当时圈子内所有人口中的“异类”。在澳洲本科毕业后,不仅找到了澳洲当地工程师的稳定工作还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拿下了澳洲绿卡。工作了三个月之后认为自己不适合上班,果断辞职,无所事事不知道做什么,偶然接触到了短视频博主的行业。在接下来的半年中在悉尼开始拍摄短视频做账号但毫无成就。

这时恰巧他国内的朋友也在短视频创业,思虑过后他做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惊掉下巴的决定,放弃澳洲绿卡回国发展。现在的他,经过了三年的沉淀和打拼,收获了300W粉丝的喜爱,做着自己热爱并自由的工作。

有时,社会走的路可能不是你想走的路,不喜欢的可以放弃,给自己重新再来的机会。

3)选对人生的第一份工作极为重要

【闺蜜C:24岁现在出国留学,三里屯某连锁服装店副店长】

闺蜜C的第一份工作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她理想中的生活。她存在过一大半我的人生,因为我们出国前就认识了。她就是我小时候包括现在都最羡慕的一种性格,跟任何刚认识的人下一秒就可以熟称“哥们儿”,“姐妹儿”。这样的她,毕业回国后拿到了大厂的offer,但却没有选择进厂做管培,而是选择了最接地气的服装店经理。

我问她为什么?她告诉我:“宝贝,开心最重要啊”。由于潮牌店大多都是大学生实习或者兼职,现在的她,身边都是00后的年轻妹妹和小奶狗,她觉得自己永远都是18岁。

生活和工作原来都可以变成自己喜欢的样子,没有人在强迫你现在出国留学,你的现状可以由自己做主。

4)世事无常

【学长E:28岁,研发工程师】

给你们讲个不一样的,学长E的经历可以说是非常带有戏剧化了。他一直都在因为城市而选择工作,但却一直被城市所抛弃。研究生刚毕业时,他知道澳洲绿卡积分太高拿不下来,但他又强烈的想呆在澳洲,这时的他做了一个曲线救国的举动:找到在国内开立但在澳洲有业务需求的公司,把他外派回澳洲从而通过雇主担保拿到绿卡。

一毕业的他就找到了这家公司并且用提前申请的两年工作签返回澳洲,但回的不是悉尼而是阿德莱德,就算阿德是个鸟不拉屎的小城市,但公司担保给他拿绿卡,他忍了。工作一年,眼看着自己的工作签即将到期,公司却说:“不好意思,日后澳洲的业务会大部分的削减,也不再需要常驻工作人员了。”

就这样,毫无办法的他只能回国,又看上了上海户口。留学生必须在研究生毕业两年内找到提供名额的公司才能在上海,北京这样的大城市拿到户口。着急忙慌的找到了一家公司,HR说公司是有名额的,他就想也没想入了职。没成想,这家上海公司的总部是在杭州,公司一直在通过总公司交社保。眼看着两年到期却束手无策。现在的他,决定去杭州发展,高不成低不就,时不时的还要像家里伸手要钱。

就好像墨菲定律中说的:“越想要越得不到”超高的欲望值我们可能驾驭不了,还有可能忽略生活的本质。

现在再说海归回国有优势吗?可以这样去理解,出国回来的留学生不再是镶嵌着金边的高档品了,现在这个社会真的太公平了,不再会因为家庭条件优越一些,可以出国走一遭回来人生就大变样。要知道,所有我们理想且美好的生活的都是需要自己一点点努力才能得到的。这篇文章没有鸡汤,我也尽量克制没有过多的主观意见,是想用冷静的第三视角带给大家最真实的故事。但我要跟你们说,我其实是一个非常娘的姑娘哦!最后也欢迎大家一起在评论区里讨论你们的就业故事鸭~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148842.html

(0)
国际硕博教育王老师
上一篇 2023年 9月 20日 下午6:01
下一篇 2023年 9月 20日 下午6:03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923864400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guojishuobo@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