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博士齐太磊,在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的大学校园里,在做实验的教室旁,枪杀了自己风华正茂的华裔导师严资杰。
齐太磊身无可恕、身无可赦、身无可恋。接下来,要在北美的寒夜里,要在北美的监狱里,要在异国的土地上国外博士毕业难吗,把牢底漫漫坐穿;他的导师严资杰,魂归离恨,抛下一双儿女,终结了自己的锦绣人生。
这是个悲剧,两败俱伤,没有赢家。
这是个悲剧,彼此间没有深仇大恨,更有知遇之恩、赏识之恩、相知之恩,却演变成千古悲剧、惨绝人寰。
这彻头彻尾就是个悲剧!
人生事,从来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人生事,猜到了开端,未必猜得到结尾;人生事,悲苦大于喜乐,悲惨大于喜悦;人生事,本就是一出悲歌。
然而,悲剧之源在哪里,这才是最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
之所以持久地分外用心地关注这出悲剧,是因为它代表了太多的底层民众的渴望和梦想,犹如齐太磊的父亲一样:
平淡一生无力挣扎,只好寄希望于下一代,用尽全力托举两个男孩,即使离世也毫无怨言,即使灯干油枯也心甘情愿。然而,苍天不佑,热切盼望的孩子出人头地,却在身后演变成喋血惨剧,还要老死在异国他乡,大起大落、大悲大痛,这是何等的生命惨剧。
齐父之愿代表了千千万万渴望改变命运的底层民众之愿,你我亦如此!
人生事,不到终了,难言其功过。
太多的人说,如此悲催结局,何如当初让二子作个农人,哪至于此!这是事后观花!假使让你生在农门,长在农门,活在家门,世上又有几人甘心如此?只是走错了路,落得了人生的“苦”罢了。齐父、齐太磊挣脱农门,改变命运,出人头地的初心没有错,只是选择了错误的道路。
人生事,最难在哪?最难在行路!行路难,自古皆如此,脱身农门,出人投地的路在哪?时至今日,你是否明了。
(二)
“太多太多的事后诸葛者,义正辞严地指责齐太磊最大的过错是选错了专业,让专业来背锅。”
这话听起来诚然有理。
然而,对于一个农门出身,复读两年,身旁无高人指点的学子来说,即使用竭智慧,他也未必能搞清楚:材料学的就业前景、材料学的薪资高低、材料学的发展走向、材料学与计算机、电子信息诸多专业的天渊之别。他不像一只无头苍蝇般向上撞,又怎地?
接下来,悲剧再继续延续。
齐太磊既然读了材料学,就想着靠专业立身,身处苏州、深圳那样的繁华都市,见识了天南海北的人,见多了五洲四洋的车,他想到去美国,去美国读个学位,这一切都无可厚非!
“有人说,齐太磊可以考个公费师范生,可以回乡去当个物理教师,如此,既可顾得父母之终,又可让自己平稳顺遂过一生。”
话是这么说,但是,对于举全部之力托举他的老父来说,岂可心甘?对于用全部心力读书的齐太磊来说,岂可心甘?他岂情愿读了个985名校,再回归故里潦草一生。
齐太磊绝不会做出这样的选择,绝不会回归故里,他始终要选择外面的世界。
即使一千年前的施耐庵,都知道:“母弱出商贾,父强做侍郎。族望留原籍,家贫走他乡”。对于深谙农门生活的齐父来说,他懂得儿子回到家乡后,未来会是怎样的命运,所以,他不允许,儿子也不情愿回到家乡发展。
即使作为局外人的我们,也深知,生于农门的齐太磊之辈,最好的出路绝不是回乡发展,最好的出路就在于外面广阔的世界。
所以,五年本科毕业的齐太磊,先是在苏州新材料研究所和南方科技大学工作,他的选择没有错,他的人生信条没有错,他走的道路没有错。
(三)
既然齐太磊的人生选择,大的方向并没有错,那么,他究竟错在了哪里?
他的错在于他手头银子无多,却催生了更大的梦想,在美国这个花钱如流水的国度读博,拿学位。
换句话说,如果齐太磊在国内读博,按照国内现行的研究生奖学金制度,他完全可以支撑自己的生活,完全可以过得不那么苦逼,完全可以过得轻松点,让心灵透个气,让灵魂放个假,让其有足够的力量支撑自己读完博士学位。年龄大并非不可饶恕,在国内读到三、四十岁,拿到博士学位的人比比皆是。
齐太磊的过错在于,他对于美国这个国家的读博,有着不切实际的幻想,对于其真实情况并不了解,以致于过高估了未来遇到的情况,一度以为凭自己的节俭,凭自己的勤奋就可以搞定所有的事,然而,事实上,却有太多的不能够,却有太多的不如意。
在生活不如意、不顺心的时候,银子是解决问题的最安全、最保险的唯一办法,没有之一。太多的生活不如意,需要齐太磊拿银子解决;太多的生活不顺利,需要齐太磊凭银子解决,而他偏偏又无力解决,于是导致了惨案。
各位看官,仔细看来:
“他能从学校拿到大约3万美元/年的补助,这笔钱只够租一间小小的condo,房前屋后经常有野猫光顾。他经常整月整月地写论文,把自己逼得快要发疯,没力气收拾房间和干任何体力活。没有人说话,只有一只潜入室内筑巢的小鸟陪伴他。”
“他吃不惯美国食物,默默地给自己泡碗方便面,煎个鸡蛋饼,有时候也拼凑食材做份水煮鱼,发个推保持存在感,然后自己一个人静静地吃掉。
他没有朋友,没有女朋友,渴望交到新朋友。由于经济拮据,三年来母亲和父亲在贫病交加中陆续去世,他都没能回家探望。”
你看,齐太磊的问题,如果在中国,即使是普通家境的孩子,也都一一可以解决:
住宿条件不好:在国内读博,中国高校都提供住宿。
生活异常艰难:中国的高校奖学金制度全覆盖,至少能够保证读博生活。
双亲过世不能奔丧:主要还是因为经济拮据,来回机票太贵,然而,若是发生在中国,即使你在全国的任何角落,不管坐飞机还是高铁,都能到达,都可以回到河南新乡,这也不是问题。
交不到朋友,没有女朋友:这主要的障碍是语言问题。
这里多说几句,中国人学英语和本土本民族运用英语的问题,是有一定差距的,齐太磊,包括他的导师严资杰,在他们的报道中,都提到了语言使用障碍的问题。
应该可以肯定的,二人既然出了国,那么他们的语言水平肯定通过了测试,但依然存在交流的困难,是因为,语言这问题,本来就是越小学越容易,成人了再学习起来即使再用功,终究比不过从小就学,这是语言固有的规律。从这一点就警醒我们,学习语言一定要从最小的时候学起,不可错过黄金时机。
你看,齐太磊的所有生活问题,如果在国内读博国外博士毕业难吗,都可以迎刃而解,更进一步说,国内实行禁枪制度,齐太磊根本不具备购枪、持枪的条件,他哪里能枪杀得了人?
所以,齐太磊惨案最大的错误在于,他不该选择在国外读博,选择在美国读博。
齐太磊惨案最大的启示就是:对于银子无多,家境一般,又舍命向上攀爬的年轻学子来说,最好的出路,就是在国内读博,否则,极有可能酿造人间惨剧。
至于说,齐太磊复读两年考上大学,又延毕一年,不具备科研能力等等,这就是混说一气,不能成理。难道只有一气呵成,考学考博成功,才能算具备科研能力?人生中哪能都是顺境,坎坎坷坷在所难免。
试看,齐太磊在2022年进入UNC攻读博士一年级,在严资杰的课题组担任研究助理,不久后就发表了两篇论文,分别发表在《纳米快报》和《先进光学材料》,影响因子都在10以上,属于质量非常高。
更为重要的是:两篇论文,齐太磊都是第一作者。了解中国高校科研现状的人都知道,研究生辛辛苦苦撰写的论文,第一作者往往需要署导师的名字。
从这些信息至少可以看出:齐太磊是有科研能力的,导师严资杰也没有压制他,齐太磊惨案发生的主要原因就是,各种生活不如意的累积和叠加,终至压垮了骆驼背上最后的一根稻草,以排山蹈海之势爆发了出来,烧毁了彼此两个人的人生,酿成人间惨剧。
齐太磊的悲剧,专业可以背锅,家境可以背锅,但最大的“锅”在于,以他之家境,不该出国读博。
你尽可以相信,无论什么时候,祖国永远是你可以依靠的家。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151397.html
评论列表(1条)
[…] 参与项目的我院学生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赴对方修读硕士课程,完成所有项目并合格后将获对方院校金融硕士学位( of in ),再回国完成国内学位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