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目标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招收的学术型博士学位研究生,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爱国守法,在本学科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及相关工作的能力,能在科学研究和专门技术等方面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科学专门人才。
招生名额
2021年我所计划共招收学术型博士研究生20 名,最终招生总人数以教育部正式下达的招生计划文件为准(含硕博连读计划、申请考核招生计划)。
培养方式和学习年限
我所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学习方式为全日制,博士生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
招生学科与导师
2021年我所博士生招生学科与导师详见博士招生专业目录。考生报考前可登录所网站查询报考导师的个人简介、研究方向与联系方式等。
招生方式
一
普通招考:面向符合报考条件的人员进行考试选拔博士生的招生方式。
申请考核:面向符合报考条件的优秀考生遴选博士生的招生方式。申请考核的资格要据申请者提供的材料择优确定。
硕博连读:从本所已完成规定课程学习,成绩优秀,且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的在学硕士中择优遴选博士生的招生方式。
报考条件
二
(一)报考基本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国家防震减灾事业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3.考生的学位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已获得国家承认的硕士学位人员;
(2)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硕士毕业生(能在博士入学报到时间前取得硕士学位,即2021年9月1日前须获得硕士学位证);
(3)获得国家承认的学士学位后六年以上(含6年,从获得学士学位之日算起到博士生入学之日),并达到与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但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①具有相关专业中级职称2年以上任职经历 ;②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国内外公开出版的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相当硕士学位论文水平的学术论文2篇以上或者获得重要科研成果一项(国家级一、二、三等奖,排名在第15、8、5名以内;或省部级一、二、三等奖,排名在7、5、3名以内)。
4.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符合招生单位规定。
5.有至少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
6.境外留学人员应获得硕士学位,并经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进行硕士学位认证后方可报考。
7. 若考生为非应届硕士毕业生,须由其人事档案所在部门或其单位人事部门开具同意报考的证明。所在单位应对考生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作出全面鉴定。对有突出成绩或犯过错误的考生,应提供翔实的资料。
8. 现役军人考生,按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规定办理报考手续。
(二)以申请考核方式报考博士生的,按我所申请考核制办法的具体要求报考。
(三)我所全日制在学的硕博连读生转博,按我所研究生硕博连读办法的具体要求报考。
(四)下列情况的考生报考时须征得定向培养单位的书面同意:
1.现为委托培养或定向培养的应届毕业硕士生。
2.原为委托培养或定向培养的硕士生,现正在履行合同服务期的在职人员考生。
3.拟报考定向培养的考生。
招生类别
三
1.非定向就业博士研究生
入学前须将全部人事档案和人事关系转入我所,该类学生可参加学业奖学金、助学金和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等的评定。毕业时可自主择业,纳入就业方案。
2.定向就业博士研究生
录取前本人须与我所和所在单位签订三方培养协议。在学期间,人事档案和关系保留在原单位,毕业后仍回原单位工作。该类学生不能参加学业奖学金、助学金和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的评定,且就读期间不能转变为非定向就业博士研究生。
工作程序
四
考生报名前应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不予录取,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建议在报考前,考生主动与导师取得联系,以便交流有关信息。
体 检
五
体检由我所在复试阶段组织进行,具体时间我所另行通知。
录 取
六
1.我所根据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考生入学考试的成绩(含初试和复试)、考核成绩、研究生成果及业务素质、思想政治表现以及身体健康状况等综合情况地质在职博士,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21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本着择优录取、保证质量、宁缺毋滥的原则确定录取名单。
2.录取类别为“定向”的考生,在录取前须签署三方定向培养协议,我所与用人单位、拟录取为定向就业的博士研究生签订定向协议。
3.被录取的考生应在我所规定的时间内报到注册。如确有特殊原因不能按时报到者,须提供有关证明地质在职博士,且应以书面形式向我单位请假,经批准后请假方为有效。无故逾期10个工作日不报到者,或者请假未获批准且逾期10个工作日未报到者,取消其博士入学资格。
4.被录取的应届硕士毕业生,应在入学报到时出具硕士学位证书原件。截止2021年9月1日未获得硕士学位者或不能提供硕士学位证书原件者,取消其博士入学资格。
学费标准及奖助学金
(一)学费标准
我所招收的国家计划内全日制学术型博士研究生收费标准:每生每年5000元,学费按学年收取。
(二)奖助学金体系
我所研究生奖助学金体系由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助学金和优秀科研成果奖等构成。
国家奖学金:对学习成绩优异、在防震减灾和地震科技工作中表现突出、科研工作中有高水平文章发表,或重大发现的全日制研究生予以奖励。奖励标准为每生30000元。
学业奖学金:自博士一年级开始,博士学业奖学金分别设立A、B、C三个等级,由研究所根据学生的学业情况、科研成果与综合表现经评定按档级发放。A等奖奖励金额每生每年9000元,B等奖奖励金额每生每年7000元,C等奖奖励金额每生每年5000元。A、B、C三个等级,覆盖比例100%。
研究生助学金:由国家基础助学金、研究所助学金和助研津贴等部分构成。
其他奖励:包括研究生优秀论文奖、优秀科研成果奖等。
毕业生就业
非定向博士生毕业后遵循国家建设需要和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采取毕业研究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方式,落实其就业去向。
定向培养的博士生毕业时按定向协议到定向单位就业。
其 它
1.考生应根据本人实际情况认真考虑并确定“报考类别”,报名后不得更改报考类别。考生因报考博士研究生与原所在单位或定向及服务合同单位产生的纠纷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上述问题使我所无法调取考生档案,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被录取的后果由考生自负。
2.本简章如有与国家新出台的招生政策(含相关时间节点)不符的事项,以上级单位新政策为准。
3.考生可登录我所主页,查阅招生专业目录,或直接电话咨询报考事宜。(网址:)
4.我所不指定相关的考试参考书目和大纲,请考生根据考试科目自行复习;邮购往年英语考题及英语考前辅导请咨询中国科学院大学外语系。
5.招生咨询
本所博士生招生专业目录及有关注意事项可随时查询(交流请加入2021年博士报考群,群号: );咨询热线(010)-。电子邮件为:。
招生单位名称: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招生单位代码:85402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华严里甲1号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人才资源部
邮政编码:
联系人:吴老师 董老师
电话:
电子邮箱: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155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