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一段时间,在职获取文凭很受广大在职人士的欢迎,在职获取文凭一般来说都是在比较固定的几个时段去相关高校学习几天,然后学费缴纳完毕,经过简单的考试就可以颁发文凭了,院校和在职人员都各取所需,皆大欢喜,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用人单位要查看第一文凭的原因所在了。
在职可以获得很多函授文凭,目前的博士文凭当然也算其一,不过大家觉得其含金量是很成问题的,注水也很厉害,这也是大家的普遍看法,不过事实是这样的吗?小编认为还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整体上来说,在职博士文凭水分还是比较大的
今年的翟博士,甚至连知网是什么都不知道,实际上除了翟博士外,此前还有很多公务员也喜欢上在职博士,一边日理万机,一边还能拿下博士学位,要么证明此人是超人,要么就证明此博士学位有巨大含水量。
前几年也有不少机关干部在职上博士,本来是做教学管理的,居然上机械工程的博士。当然你也挑不出大毛病,毕业要求的论文该写的他都写了,该发的他都发了,就是不知道到底怎么写出来的。总的来说,目前多数高校在招收在职博士时,仍然是严进宽出的思维模式在职博士是,在职博士含金量低、水分大,看看在职博士文凭是咋获得的就知道了,博士个人的投入也明显不足,所以,金量肯定是要差一些。
如果是专业技术人员,读在职博士更靠谱一些
除了上面说的那些混文凭的人在职博士是,还是有很大一部分人的在职博士是货真价实的。他们主要是高校的教师、一些国企的专业技术人员。
比如很多高校老师在职攻读博士的时候,学校每年会面向全校征集继续教育计划,有想法的老师提交申请,明确想报考什么学校什么专业,学校进行审批,学校政策要求,在职考博必须报考比较好的高校,必须报考相关专业。审批通过后,老师们就可以正常报考,通常都是报考定向博士。
对于考上博士之后的教师,学校会给予很好的支持待遇,比如老师可以全脱产攻读博士,保留全部工资,博士在读期间只要是挂学校第一作者单位的论文,都可以计入绩效津贴的工作量。博士期间的论文都可以作为职称评审的业绩。有了这些待遇,大部分老师都会认认真真上博士,真正拿出成果。所以这些老师的博士学历含金量很高。有些老师学成回来后,甚至会跳槽到其他学校。
不过好在在职读博士的情况正在发生变化,目前各学校定向博士名额越来越少,很多学校甚至不再招收定向博士。国家开始大力推进专业博士学位。而专业博士的培养和学术博士的培养侧重点不一样,录取方式也不完全一样,一些高校的专业博士采用推荐审核制,有门路的人申请相对容易。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162039.html
评论列表(1条)
[…] 国内读博,大家也都知道,基本上只要考上了,按部就班基本都能顺利毕业,这种过程太顺利了,所以,今年中国教育部就发出了相关公告,表示要加大博士毕业考核难度,不能随随便便就让博士毕业美国奈尔大学 硕士博士mba含金量,从这不难看出,比起国外博士毕业难来说,国内博士灰常轻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