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报考专硕。从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来看,2019年全国考研报名人数达到了史无前例的290万人,多省市专业学位硕士的报考人数已经超过了学术型硕士。许多考生在选择专业时也可能比较纠结,到底该报专业硕士还是学术硕士。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两者的区别。
什么是专硕和学硕?
专业学位硕士越来越受到欢迎
由于社会各界对专业学位硕士的认可度提高,报考专业学位硕士考生的比例超过了学术型硕士。
下面,以湖北省和河北省为例:
从上面两张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到,2015年两省专业学位硕士报考人数与学术型硕士相比略少一些,2016年基本持平,从2017年到2019年,专业学位硕士的报考人数已经超过了学术型硕士。
专硕报考人数超过学硕,这说明了什么?
第一,专业学位硕士越来越受到社会的认可
专业学位硕士是偏向应用型的学科,是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专业领域对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如法律硕士、会计硕士等受到广大考生的青睐。很多用人单位对专业学位硕士含金量的质疑也随其发展而逐渐减少,社会认可度不断提升。
第二,专业学位硕士越来越受到考生的认可
专业学位硕士的学习和考察内容更加侧重考生多方面能力,同时学制方面与学硕相比更具有优势,课程设置上以实战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研究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在就业压力下,考生选择考研的动机更有目的性,既照顾学历,又考虑到实用性,加上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扩招”的背景下,考生自然从传统的学硕转战到专硕。尤其近年来专业学位硕士的发展前景乐观,就业前景和就业竞争力都不输学术型硕士,因此,考生们对专业学位硕士的认可度也提升了。
专硕与学硕有哪些区别?网友们这么说
01
培养模式
根据我国有关规定,普通硕士教育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授予学位的类型主要是学术型学位;而专业硕士是具有职业背景的说是学位,为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而设置。
学硕大部分是3年,毕业要求发至少一篇被认可的论文;专硕大部分是2年,第一年学习,第二年完成毕业论文就可以毕业了。
但总体上学硕比专硕要求要高。
@小蜗牛慢慢
我就是在读专硕啊,目前学校来说,我们时间短,老师感觉要求也低一点,不强制发论文~然后就是不太忙~ ~学校对学硕培养我也没有感觉区别太大,除了发论文咯~他们虽说三年,大部分跟我们差不多,大概就是准备毕业论文时间长点。
@
真心没区别,除了选课时个别课不一样(不过都可以蹭课的),都在一个实验室,同样的培养方式。
@
我们学校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区别巨大:两者的课程就不一样。学术硕士以科研为主,毕业要求发表一定层次的论文;专业硕士不要求发表论文,但是必须离校实习一年半以上,毕业要求实习单位的证明。学术硕士毕业论文要求较高,专业硕士的毕业论文相对只是所做工程项目的描述(或者只是一个技术报告),要求较低。
@
区别还是很大的,以江苏某211高校为例,专硕上课时间少,双导师制,遇到问题学校导师推给基地导师,基地导师推给学校导师,几乎是没人管的状态。无论发的论文数量还是质量,专硕都逊色很多,毕业论文质量更是如此,总体来看,专硕水平比学硕水平差很多,但是不排除个别能力很强的专硕同学。
02
学习费用
学硕费用普遍标准是8000元/年(具体专业有所不同);专硕的费用会比学硕高研究生分专硕和学硕吗,专硕与学硕哪个更火?两者有这些区别(内附2019年研究生资助新政),不过也有学校是8000/年,学校自己设定,这就要求我们去查看院校招生简章了。
读研学费要比本科高,但研究生有奖学金啊。有的学校一等奖学金就是8千,国家奖学金是2万。还有各种国家助学金以及老师发的钱,只要肯努力,完全可以实现独立!
@南方jin
浙大化工,三年制,多数专硕培养上和学硕没啥明显区别,学费8000一年,住宿费分档。学硕专硕考的科目一样,初试分数线一样。
@等风来
厦大会计,学硕和专硕的学费是一样的 11000/年。
@褋祈集
我们学校专硕跟学硕差别很大,学硕学费8000,专硕16000。专硕基本只有6000助学金,学硕至少二等,就是说国家给的至少15000。
@奇点
清华的大部分专业学硕专硕学费都是8000,软件工程、工程管理还有金融这些专业的专硕学费还是挺高的,有的好几万了都。
03
读博深造
很自然,学硕偏向学术能力,自然升学优势明显,学硕可以直接申请硕博连读,读研三年,再加2年就博士毕业(还可以申请提前1年毕业)。
专硕是应用型人才,如果要读博,就只有考博,部分专硕可硕博。和考研差不多,需要笔试和面试,越来越多学校是申请制。读博时间则为3年,比学硕多一年。
所以,如果想要读博,可以选择学硕。不想读博那就无所谓了~
@寒露携阳
专硕不能直博,得自己考,学硕可以转博的说。
@
我们学校学硕专硕从考研初试到研究生毕业(包括在校直博)都没有区别。
@
专硕也能考博啊,我同学专硕两年就考博了。专硕主要是时间短,好毕业,现在培养时间都是一样了,那趋势是一样的。
@
专硕注重理论实践结合,学硕注重理论学术前沿探究。两者都可以继续深造读博的。不过学术研究有的学校注明不招专硕的博士。学硕就没有这个限制。
04
考试难度
这主要体现在在数学和英语两部分。大多数学硕都考数一、英一,难度大;专硕考数二、英二,复习难度和出题难度都会更加简单。
当然有些学校专硕也考数一英一。
@那一年
一般来说专硕好考,但是有的学校专业专硕扎堆更难考,再有就是调剂时学硕比专硕好调,可调剂的方向多。学硕可以调专硕,专硕只能调专硕,奖学金不同学校会有差异,但是没你想像中那么大。
@随风
专硕还是好考些,毕竟数二和英二难度低。
@Lala
我们专业以前专硕好考,分数线也低,近几年专硕报的人多了,分数线还超过学硕了~晕!
@Jin豆豆
对成绩有把握的话还是报学硕吧,毕竟学硕可以调剂到专硕,专硕不能调剂到学硕。
05
调剂
因为学硕难度大,所以调剂就更有优势。一般来说,学硕是可以调成专硕,但专硕却不能调成学硕。
06
就业
如果找工作,除了国企或者科研院所注重学硕,学硕和专硕社会认可度没什么差别。
@
我是专硕,找工作时没有任何区别,有的单位可能更偏向于专硕,因为专硕有实习经历。
@
我是专硕,但是我来研究所工作了,没啥区别。
@寰宇咸平
我就是专硕,现在在找工作,感觉差别不大,因为很多用人单位没有专硕学硕的概念,也就不会区别对待了。
@笑月天郎
找工作区别不大,主要看读研期间成绩以及个人能力。
@西西东东
看你以后科研还是工作了,工厂和企业还是很喜欢专硕的,科研建议读学硕,我也纠结过此问题,导员是这样讲的,他自己也是专硕,他说找工作没什么区别。
@诺天王
有差距,但是很小。绝大多数企业的HR,不在乎学硕专硕,甚至有一部分都不知道全日制研究生还分学硕专硕;
目前就我知道的,只要极少数研究所以及考公和事业编,明确提出只要学硕。所以,进企业的话,无论国企私企还是外企,专硕都不吃亏,甚至往后发展下去,专硕可能更有优势。
2019年研究生资助政策来了!你能领多少钱?
近期,教育部新闻办微言教育发布了一则信息:《2019年学生资助政策来了,从幼儿园到研究生全都有!》其中关于研究生最新奖助政策如下:
奖励特别优秀的研究生。其中,硕士生3.5万名,每生每年2万元;博士生1万名,每生每年3万元。
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的覆盖面、等级、奖励标准和评定办法由各高校确定,标准不超过同阶段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标准的60%。
资助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所有全日制研究生(有固定工资收入的除外)。硕士生每生每年不低于6000元,博士生每生每年不低于13000元。
设置研究生“三助”(助研、助教、助管)岗位,并提供“三助”津贴。
▲其他资助政策
研究生国家助学贷款、基层就业国家资助、服兵役国家教育资助,申请条件、程序等有关规定,与本专科生基本相同,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不高于12000元。
每个学校的奖助政策可能有所不同,大家可以在目标院校的招生简章中查看关于奖助政策这一条的详细说明。
各地院校奖助学金发放情况(部分仅供参考)
备注:由于高校数量太多,奖助学金政策也有可能出现变化。小编精力有限,可能没有整理全面。欢迎大家补充或更正。
北京
学校
类型
奖助学金政策
中国地质大学
专硕
助学金600元/每月
首都师范大学
学硕
助学金700元/每月;学业奖学金一等一万元,二等六千元,三等四千元,单项奖学金两千。
中国政法大学
学硕
每月只有500,奖学金70%
华北电力大学
学硕
助学金600元/每月,每年至少2000的学业奖学金
北京林业大学
学硕
100%覆盖,每人800。此外,奖学金第一年8000,之后根据成绩一等8000二等5000三等2000
北京大学
学硕
生科院,百分之百覆盖,每月补贴1950,导师随意不低于500
中国人民大学
学硕
学硕100%覆盖,20%一等奖,金额1万2 ;30%二等奖金额1万;50%三等奖,金额8千。每月补贴500,导师补贴不定
中国农业科学院
学硕
研一每月院里补助1500;研二院里补助+所里补助共2000每月
北京语言大学
学硕
学业奖学金三等6000、二等9000、一等12000, ,助学金每人每月补助500;导师补贴视项目而定
北京林业大学
专硕
8000加老师一月两百
中国矿业大学
学硕
第一年都是8000,第二年开始按照成绩,覆盖全部研究生(在职除外),每月补助600元。
北京工业大学
专硕
奖学金覆盖100%,一等8000,二等4000。每月补助700+导师200,研二开始有学业奖学金,主要按按研究成果来排名,覆盖比例40%。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专硕
新生奖学金5000;每月补贴700
北京工商大学
学硕
学业奖学金覆盖80%,一等一万;二等8千,助学金补贴700每月.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学硕
奖学金涵盖比例百分之八十;助学金每月600
北京师范大学
学硕
基本助学金0.6万/年,全日制硕士生的“三助”岗位津贴标准为 0.8 万/岗·年,“三助”岗位覆盖率在学制内全日 制硕士生中可达到 80%。新生奖学金,覆盖 面达到当年招生人数的 100%,学术型硕士生分别按当年招生人数的 40%和 60%评定,奖金分别为 1 万/人和 0.6 万/人;专业硕士生分别按当年招生人数的15%和 85%评定,奖金分别为 0.8 万/人和 0.6 万/人;硕士新生一等 奖只用于奖励保送推免生。学业奖学金学术型硕士生分别按 40%、45%和 12%评定,奖金分别为 1.2 万/人·年、 1 万/人·年和 0.6 万/人·年;专业硕士生分别按 40%、45%和 13%评定,奖金分别为 1 万/人·年、0.8 万/人·年和 0.6 万/人·年。
清华大学
学硕&专硕
学校资助学硕基本奖学金1.4万/年,校设岗位奖助学金1.6万/年,院系资助奖助金+院系/导师岗位津贴大于或等于0.6万/年,总收入大于或等于2.0万/年;专硕基本奖学金0.6万/年,院系资助奖助金+院系/导师岗位津贴由各院系自行确定。(听说今年会增加哦,具体数额还未查到。)
广 东
学校
类型
奖助学金政策
广州大学
学硕
学硕80%,分一二三等,分别是8000/5000/1000!每月补贴也就是助学金800,一年9600!导师补贴不详’
华南师范大学
学硕
奖学金覆盖比例100%:一等奖20%、二等奖20%、三等奖60%;助学金6000元/每年;导师补贴:100~300元/每月
天 津
学校
类型
奖助学金政策
天津大学
学硕
一等8000二等4000;每月补助500;导师有的有,有的没有。
天津财经大学
学硕
一等8000研究生分专硕和学硕吗,二等4000,三等2000,每月就国家补助600
河北
学校
类型
奖助学金政策
华北理工大学
专硕
一等8000二等7000三等5000,每月补贴600
河北工业大学
学硕
国家助学金6000/年(学校在天津,但归河北管)
浙 江
学校
类型
奖助学金政策
杭州师范大学
学硕
助学金 600元/每月;学业奖学金一等30%,二等70%;勤工俭学每月350元
温州医科大学
学硕
学业奖学金8000,助学金每个月800
上 海
学校
类型
奖助学金政策
上海理工大学
专硕
助学金500元/每月
同济大学
学硕
学业奖学金10000,可抵学费;助学金每月1000,发10个月
上海大学
学硕
助学金500每月
南京
学校
类型
奖助学金政策
南京大学
学硕
“助学金”,每年6000元/人;对新入学的优秀硕士研究生,设立“新生奖学金”,最高额度10000元;对二、三年级硕士研究生,按一定比例设立“学业奖学金”,额度5000元;在硕士研究生中,教育部设有“国家奖学金”,额度20000元
英豪考研
受到经济形势的影响,现在许多大学生毕业后也面临着就业困难的窘境,于是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考研,提升自己的本领,从而“曲线救国”找到一份好工作,再加上一些想要深造自己的大学生,现在考研的人已经越来越多了,考研热已经成为了一种现象级事件。
专硕和学硕有不同,在考公的时候有一定影响
培养方向和学制有所不同。专硕是为了培养市场上面稀缺的应用型人才,克服学术型硕士的不足,学制一般为二到三年;而学术型硕士是为了培养教学和科研方面的人才,学制一般为三年。专硕的学费也要略贵于学硕,奖学金相对而言也比较低。
读博的方式不同。学硕是可以直博的,但是专硕就需要研究生继续努力,考博,才能继续深造了。但是现在情况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大多数的博士都是申请制度,专硕也可以在研三阶段申请读博,二者的差距正在逐渐变小。
社会认可度不同。在以往人们更重视学硕,认为学硕才是真正的硕士,专硕只是为了“镀金”,但是随着近年来专硕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专硕的社会地位已经和学硕相差无几,用人单位不是很在乎这些,二者在就业方面的差距也在变小。
但二者之间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差距,会对想要考公的学生造成一定的影响。专硕和学硕的名称和代码有一定的差距,公务员专业目录诞生的时候,还没有专硕,所以很有可能导致学硕能报考的岗位,专硕不能报考,这也很尴尬。比如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综上所述,专硕和学硕的差距虽然也在不断地减小,但是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的。有人认为专硕要比学硕差,大学生在考研的时候尽量要考学硕,对此小睿却有不同的意见。
专硕要比学硕差吗?想考研的大学生要知道
有人认为专硕要比学硕差,所以牟足了劲,想要考学硕,对于这种行为小睿是不认同的,小睿认为:大学生想要考研,不应该盲目跟风,而是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做出选择,决定自己究竟是应该考专硕还是学硕。
专硕和学硕没有本质上的差别,只是在细枝末节上有一定的区别,就连学费方面的差距也在逐渐变小,现在有的学校也会给像对待学硕一样,给专硕退学费了。有明确的职业规划、实践能力强、本科期间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大学生适合读专硕。
而专业基础知识较为扎实、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计划完成硕士阶段学历继续深造、更愿意静下心来从事学术研究、想成为一名高校老师,这样的大学生更适合成为学硕。
所以大学生们应该结合自身实际,选择自身将要走的道路,而不是盲目地跟风,选择一个不适合自己的方向,对自己今后的发展造成不良的影响。
在考研的时候还有一些常见的误区,大学生们应该知道,否则容易产生误解考研究生专硕和学硕有什么区别,学硕专硕有不同,考公有影响!你知道吗?,影响到自己的考研和今后的就业问题。有人认为专硕比学硕好考,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
好不好考不是取决于考试题目的难度,而是取决于竞争的激烈程度,目前考专硕的大学生肉眼可见的在增加,想要成功上岸专硕想必也不容易,考生要结合报录比、分数线涨幅综合考虑,不要盲目做选择,专硕不一定就好考。
还有的大学生认为专硕要比学硕更好就业,于是就选择成为一名专硕,殊不知这也是一种常见的误区。在往年的就业率中,专硕的就业率确实要高于学硕,但这并不能意味着什么。
专硕的就业面更狭窄但是好就业,学硕的就业面更广,就像上文中提到的考公,专硕就是要难于学硕的。打铁还需自身硬考研究生专硕和学硕有什么区别,只有自己实力过强,才更容易找到一份好工作。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173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