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的好,办法总比困难多。
在这么个求职内卷的时代,同学们的思路也是极其开阔。
“老师,要不我再去读个博士,这样求职会不会容易一点?”
这个问题让我想起了无间道里面的陈永仁:“明明说好三年,三年之后又三年。”
实际上还是大家没有完全了解金融这个行业。那么今天就来讲一讲,为了金融求职到底需不需要读博。
首先是结论:对于金融的大部分岗位来说,并不需要博士学历。博士学历也不能在你求职的时候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只有非常少的涉及宏观方向的,比如券商研究所的宏观组、部分国债相关的固收组之类,会比较青睐博士。但这不意味着这些组会卡博士的学历。
一、为什么大部分金融求职不需要博士学历?
首先要理解金融行业是一个极度务实的行业。意味着招聘人员入行是能承担工作的。
作为一个博士,突出的是你在学术研究上的能力,并不意味着你在工作方面就要比硕士强得多。
而且一般来说,作为一个博士,预期收入是高于硕士的。对于机构来说,这无疑会增加用人成本。
但也不是所有岗位都是这样,有些硬科技方向的或者垂直内容研究比较深入的还是会选择招聘一些在该领域的博士或者专家来做方向指导,但也不会很多。
所以大部分情况下,一个优秀的硕士毕业学历在金融求职领域是完全够用的。
二、读博会有便利吗,我应该去读博吗?
首先,读博对于求职肯定是有用的,但是很难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在这些作用以外,你还需要考虑这些:
1、时间成本
不论你是选择在国内还是出国读博,意味着你需要花费至少三年起步的时间来完成学业。
对于一个刚毕业的硕士研究生来说,刚毕业的30岁前的几年正式努力工作,扎根行业的好时机。
2、机会成本
在你读博的期间,由于学业安排比较紧张,很难有时间安排自己的实习。在读博期间国外金融学博士读几年,你可能有无数次入行的机会,但是你错过了。
同时工作能力也没有得到锻炼,等读完博士,未必发现自己比现在更好找到工作。
3、试错成本
读博是一个连贯的过程国外金融学博士读几年,意味着你选择读博,如果放弃会有着很高的沉没成本。
再者如果你选择了某些垂直方向的专业学科,比如医药、TMT的子赛道,读完以后发现细分赛道没落了,再换方向也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
三、关于求职金融读博,有什么建议?
读博不是一个轻松的决定,其实和考证类似,考证,深造都不如先入行。国内教育在职规方面的缺失导致大家只知道懵懵懂懂的继续往前读。
如果你不是醉心学术或者需要一个博士学历来改善你本硕双校,不建议直接去读博士。
完全可以选择先入行,边做边学。当你在工作中真正的了解自己缺失什么,需要什么的时候,再去寻求突破也不迟。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17493.html
评论列表(1条)
[…] 一直以来,金融机构对人才的要求可以说是最高的,特别是证券业、银行业,人才需求正逐步向“高、精、尖”方向倾斜。今天我们要说的是北京2所院校的金融学专业——中国人民大学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从多方面寻找最高的性价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