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坐标深圳“特区中的特区”
前海拥有一批“最强大脑”
他们是谁?
近日
深圳企业博士后工作站
前海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分站
正式挂牌啦
新闻链接
前海金融控股有限公司
(简称“前海金控”)
是中央赋予深圳设立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分站事权正式落地后
前海首家获批设站单位
挂牌
此前,前海金控已在
2015年设立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累计招收21名博士后,培养出站11人
研究领域涉及↓↓↓
致力于推动前海高层次人才集聚
和前海金融业创新发展
JOIN US!
在这里度过博士后生涯
一定是一件很酷的事情
让我们来解码前海“最强大脑”基地吧!
关于前海金控
# 你想知道的都在这 #
前海金控成立于2013年底,是由前海管理局发起设立的国有独资金融控股平台,目前实际注册资本100.01亿元人民币。成立以来,前海金控积极贯彻落实前海金融创新战略,充分发挥深港合作优势,牵头发起设立了汇丰前海证券、东亚前海证券、前海再保险、恒生前海基金等持牌金融机构,引导培育了前海深港基金小镇等一批重大金融产业项目落户前海,探索了跨境发债、公募REITs、跨境人民币银团贷款等金融创新,初步形成覆盖证券、保险、期货、资产管理、创新金融等业务的综合金融服务体系。
公司坐落在前海深港基金小镇,位于前海桂湾片区核心区域,园区低密度、高绿化,可以说是“实力”与“颜值”并存。
# 主要职能 #
◆落实深港金融重大合作
◆推动金融创新政策落地
◆促进前海金融产业集聚
◆引导协同投资高端产业
◆承接前海重大金融项目
# 业绩情况 #
◆深港合作
发起设立国内首家外资控股公募基金恒生前海基金;创造中国证券业对外开放的重要里程碑:汇丰前海证券、东亚前海证券;设立扎根内地、连接世界的大宗商品现货平台前海联合交易中心。
◆金融创新
完成国内首单跨境人民币银团货款;主导设计国内首单公募房地产信托基金鹏华前海万科REITs;赴港发行广东自贸区首只离岸人民币债券;推动建设深圳私募基金信息服务平台。
◆产业集聚
牵头并购国内知名券商世纪证券;设立国内首家社会资本主导的再保险机构前海再保险;复牌百年民族保险公司仁和人寿;打造国内首家深港财富管理中心前海深港基金小镇;参与组建全国性资本市场基础性功能公司中证信用增进;发起设立前海中船智慧海洋创新基金;设立并管理前海产业引导基金;与西安高新区联合打造“丝路(西安)前海园”;牵头成立前海金融同业公会。
# 业务板块 #
前海金控主要聚焦“股权投资”“产业基金投资”“金融创新与服务”三大业务板块,其中:“金融股权投资” 板块通过投资优质金融机构股权,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加速前海金融产业集聚,深化深港金融合作;“产业基金投资”板块通过打造基金集群,加速产业资源整合,撬动境内外资本投向前海“两城六区一园一场六镇双港”重大战略性项目和重点产业;“金融创新与服务”板块重点推进前海金融创新政策落地实施,并通过园区运营、多层次融资、金融科技等为前海企业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效能。
# 研发能力#
搭平台
◆ 与汇丰、瑞银、中金、东方等众多境内外知名金融机构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牵头发起设立了服务前海近6万家金融、类金融企业的深圳市前海金融同业公会,为公司整合集聚各方资源、探索金融改革创新打下坚实基础;
◆与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大学、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等高校开展博士后联合培养,并建有广东省博士工作站、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前海分中心、中共深圳市委政研室(市委改革办)前海博士后研究基地、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圳前海蛇口片区制度创新中心、前海金融科技实验室、深圳市劳模创新工作室等创新载体,为博士后提供多元化的研究平台和资源支持。
建机制
公司高度重视博士后人才的培养,在现有博士后培养的“双导师”制基础上,与金融监管部门、行业主管单位建立对口指导制度和实习制度,先后派出博士后到深圳证监局、市委办公厅、前海管理局锻炼学习,为博士后人才开展重大实践性课题研究提供良好环境和基础条件。
强政策
前海深港合作区地处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区域,连接着港澳离岸金融市场,2012年国务院确定前海为 “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试验示范窗口” 和“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试验区”。依托国家赋予前海的金融创新政策,前海己形成了172条金融创新政策体系。在国家及地方政策大力支持下,前海金控在金融创新研究与实践方面具有广阔的空间。
近五年
科研成果
◆发表优秀论文成果
累计发表16篇CSSCI来源期刊、1篇SCI来源期刊、其它核心期刊10篇,并在市级或知名经济金融类杂志征文比赛中荻得一等奖至优秀奖等十余项奖项。
◆ 在重点领域开展创新研究
① 承接市委政研室课题,如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国际资产管理中心、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跨境金融等4项市委课题。② 承接区域类金融研究课题,助力地区金融产业规划和金融政策创新。③ 承接行业学会课题,研究领域包括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跨境金融、海洋经济等,申报完成深圳经济特区金融学会重益与社会效点研究课题9项、深圳保险学会课题3项。④ 承接金融机构课题委托,助力科研成果转化,其中包括承接广发银行深圳分行课题1项、恒生前海基金课题1项。
◆为深圳及前海改革开放建言献策
一方面结合研究成果,通过信息专报等形式向有关部门建言献策,支持“双区”建设及前海开发开放,另一方面发挥博士后创新科研能力,为前海提供各类方案建议,包括保险服务中心、深圳征信公司、国际海洋开发银行、党建基金等项目,助力前海深化改革开拓创新。
◆ 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
累计3人被认定为深圳市“孔雀计划”C 类人才,1人获评深圳市后备级高层次专业人才,1人荣获2021 年深圳市五一劳动奖章,2人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
快点加入进来吧
近三年
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课题
公司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成立以来,先后与中山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武汉大学、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深圳大学、厦门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高校合作,就跨境金融、国企改革、资产证券化、保险创新、人工智能、金融科技等前沿领域开展创新研究。与高校或科研机构合作课题包括,私募股权基金电子服务平台的建设研究、人民币国际化背景下的资本市场开放研究、前海再保险中心研究、地方金融监管权的合法性问题与法治化路径研究、粤港澳大湾区跨境REITs发展研究、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标准体系研究等。
未来三年
研究规划
随着前海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能级不断提升,前海金控作为前海管理局下属国有金融资本投资平台,将承担起深港合作、金融创新和产业集聚的重大任务,未来三年公司拟开展的博士后研究项目有:深港金融合作、宏观经济政策、产业政策与投资、金融股权投资、资产管理、金融开放与创新、商事法律、国有资本运营、金融科技、数字经济、国有企业党建等。
听听前海“最强大脑”们
怎 么 说
陈琛已出站
世纪证券战略业务部
入站期间,依托前海金控的私募平台项目,开展了私募基金发展及监管等相关研究,能深度参与前海的金融发展与创新,拓宽国际视野,激发创新意识
。分站设立将为前海集聚和输送大量人才,相信博士后们可以在这里创新研究,与前海共同成长。
余臻 已出站
深圳市金融稳定发展研究院创新研究部副总监
亲身参与政策的研究论证,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在站期间最大的收获。前海管理局、前海金控举办的各类讲座、开展的各项创新业务给了我很多启示,让我对人民币国际化、金融开放、金融创新等有系统思考,为在智库从事相关研究打下基础。相信未来入站的博士后都能收获成长,在前海度过难忘的时光。
刘洋已出站
前海管理局主任职级工作人员
前海是全国第一个以深港合作为主题的合作区,在这里能深入理解“一国两制”框架下的深港合作与发展趋势,研究空间广阔。前海金控具备7年的博士后培养经验
,可以为博士后提供充足的研究空间,大量的实习机会,理论知识渊博的学校导师,市场经验丰富的公司导师。选择这里,就是选择了与国家级战略平台对接,可以开展最前沿的研究,拥有最市场化的实习机会,以及出站后充足的工作选择空间。
李曼已出站
前海金控研究中心研究员
前海是创新高地,可以做很多前所未有的创新试点,有着无限可能
。入站后,公司结合我的研究方向,为我联系了再保险领域的行业专家作为业界导师,从学习研究等各方面提供了充分的指导和支持,将博士后研究提升至整个前海金融行业发展的高度。想对即将入站的博士后们说,一定要相信平台的力量。
任春杨已出站
前海金控自贸事业部高级投资经理
在站期间深切感受到公司对人才的重视和培养,能全力支持博士后结合前海发展和公司业务展开各项研究工作,为博士后提供了较大的个人发展空间
。出站后仍然选择留在公司工作,保持研究的持续进行,使研究和业务相互结合、互促互进。
陈怡俊 已出站
深圳国家高技术产业创新中心宏观所 研究员
前海金控研究氛围良好,能结合业务需求开展研究,具备前瞻性。相信此次分站获批,将更好地服务于前海深港合作的战略定位,在跨境金融、服务业、社会治理等前海优势领域开展更前沿的研究,为前海发展建言献策。
张宁 已出站
前海金控研究中心总经理助理
前海正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阶段,特别有感召力,出站后依然选择留在这里
。在站期间能接触到非常多前沿的方向,有很多机会参与到区域的创新实践当中,收获满满!每位博士后既有公司导师也有高校导师,同时有很多到外部机构学习锻炼的机会,使个人的成长经历、研究能力、材料能力、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都得到了很大提升
。工作站分站立足前海也背靠前海,将吸纳更多优秀的人才,也能建立更完备的培养体系和管理框架,为前海建设高水平的人才储备库,相信年轻人在这里都能找到更棒的自己!
董珊珊已出站
福田区金融工作局金融合作部负责人
前海创新政策多,研究空间大,在这里能深入学习金融创新改革领域经验,实现自我价值
。公司金融创新领域资源丰富,对博士后的研究方向和培养模式都很灵活,并为我提供了借调市委政策研究室经济处学习的机会,受益良多。此次工作站分站成立更将为广大博士毕业生提供金融创新领域丰富的学习资源、广阔的发展平台。
任云鹏 已出站
建信理财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员
公司发展和创新空间大、有活力、背景和既往业务都十分优秀,所以果断选择入站前海金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我目前借调至前海金控西安分公司,工作中接触面广,对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都是很棒的经历!相信分站一定会蓬勃发展,为前海的开发建设不断提供人才支持。
张弋羲已出站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专任教师
前海位于改革开放的前沿,有很多值得研究的新鲜课题,对于研究人员有着很大吸引力。公司作为综合性金融平台公司,为我们提供了多种选择与更多可能,在这里能与国内外名校的博士后交流合作,也因此认识了一大帮志同道合的同事和朋友
,是今后难能可贵的财富。
张释文 前海金控博士后研究员
公司发展和创新空间大、有活力、背景和既往业务都十分优秀,所以果断选择入站前海金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我目前借调至前海金控西安分公司,工作中接触面广企业博士后流动站,深圳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前海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分站挂牌!,对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都是很棒的经历!相信分站一定会蓬勃发展,为前海的开发建设不断提供人才支持。
米俣飞 前海金控博士后研究员
公司为博士后提供了很多调研的机会企业博士后流动站,让我对供应链金融、海洋金融、跨境投融资、深港金融互联互通有了深入的研究,使研究更加贴近实际,避免纸上谈兵。分站获批有助于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来到前海,相信会有更多博士选择在这里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期待与大家交流学习!
董哲 前海金控博士后研究员
作为博士后研究员,从课题申报、调研,到撰写、修改及发表,都能感受到公司各个方面的资源支持
,包括提供公司业务数据用于研究、协调外部机构调研座谈等。入站后有很多机会与政府部门沟通交流,深度参与新政策制定与一线调研报告撰写,使研究与前海政策、与公司业务深度结合,对我而言是难得的经验积累。
赵鑫露 前海金控博士后研究员
前海金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是一个开放、包容、互助的工作平台,在这里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展开研究,并将研究与公司发展结合,真真正正做到研究成果落地,同时还可以与各个地方、各个专业的博士学习交流,相处非常融洽
。分站的设立,意味着前海能更便捷、高效地招揽到全国博士后人才为前海发展服务,博士后们入站、研究、开题、出站的流程也将大大提效,未来可期!
张世广前海金控博士后研究员
一直向往前海开放前沿的发展环境,于是来到这里,并希望能在这个平台上发挥价值、一直奋斗
。前海金控依托前海,身处全面深化改革、深港合作、对外开放最前沿,为研究人员提供了丰富多彩的交流机会。在前海,未来大有可为!
周誉 前海金控博士后研究员
前海具有独特的政策优势和区位优势,我博士毕业于香港,更希望能在这里为深港合作贡献力量。加入前海金控对我来说是在金融领域的全新开始,公司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平台,积极联络高校导师,带领博士后申报研究课题,对我日后的职业生涯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博士后分站设立后,研究成果会越来越多,博士后也将在更好的平台上发挥自己的作用,实现公司和个人的“双赢”。
王诗雨 前海金控博士后研究员
前海是“国家金融业对外开放试验示范窗口”和“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试验区”,潜力无限
,在前海从事金融方面的工作是我结合理论和实践、深入研究的最佳选择。在前海金控有机会接触到前海金融改革开放的最新实践与成果,承接省市层面金融发展重大研究课题,能不断提高自身研究能力。公司还为在站和出站博士后之间架设了交流、沟通、合作的平台,互动渠道畅通,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工作环境。
张龙 前海金控博士后研究员
前海金控落实了多项跨境金融政策,对研究人员来说十分有吸引力
,在这里能真正贴近深港金融合作,感受改革的最前沿。公司给博士后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研究依据和素材,并结合我的选题研究,为我提供到前海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借调的机会,能切身从政策制定的角度看待私募跨境投资,从实践的角度研究市场堵点和需求,这些工作经历让我有了更广阔的金融行业的视野。工作站分站获批将为公司开展博士后培养提供更大的自主权,想对即将入站的博士后们说“心里有火,眼里有光,脚下有路,来吧。”
张慧雪 前海金控博士后研究员
来前海是因为这里是全国创新的前沿阵地,前海金控博士后实践基地立足于前海,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融合,能考虑到每个博士后的专业领域进行异质化培养,研究氛围相对自由轻松,研究成果产出较好
。分站设立后,相信在在科研成果的产出转化、人才培养等方面将会越来越好。
领导这样说↓
未来,前海金控将根据博士后管理有关规定,优化博士后工作管理制度,持续推进博士后工作规范化和制度化,结合前海和公司发展需要,拟定博士后招收计划,推进产学研结合,积极与国内已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高校、科研院所合作,不断提升研究能力和研究水平,努力打造成为前海金融行业的创新研究平台、人才培养平台和成果转化平台。
高质量的研究平台
高标准的科研配套
高水平的职业发展
你还在等什么~
怎么加入我们?速速看过来!
深圳企业博士后工作站
前海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分站
2022年招聘简章
前海金控于2015年2月设立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并于2022年1月升级为深圳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分站,是前海合作区内第一家获此资格的单位。因业务需要,现面向社会公开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具体如下:
01
招聘需求
招聘人数:4人
工作地点:深圳前海
岗位要求:
1. 德才兼备,遵纪守法,身体健康;
2. 最近三年在国内外获得博士学位或当年即将获得博士学位(博士培养单位出具证明,进站前能获得博士学位)的人员(含其他博士后设站单位出站的博士后研究人员);
3. 具有经济学、法学、管理学(含人力资源)、理学、工学(金融科技及海洋科学相关)、马克思主义理论等专业背景;
4. 年龄在35周岁以下;
5. 具备全脱产在本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条件,同等条件下,具有金融机构从业经验者优先。
02
研究方向
1. 深港金融合作
2. 宏观经济政策
3. 产业政策与投资
4. 金融股权投资
5. 资产管理
6. 金融开放与创新
7. 商事法律
8. 国有资本运营
9. 金融科技
10. 数字经济
11. 国有企业党建
申请人也可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关于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见》《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等文件,自行拟定研究题目。
03
应聘流程
招聘不设截止时间,鼓励申请人及早提交材料。请申请人将以下资料电子版发送至邮箱:。
1. 个人简历,博士后申请表(附件);
2. 身份证、学位证(在读博士生暂未授予学位的可提供通过答辩的证明),留学博士需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开具的学位认证书;
3. 个人主要成果,毕业论文、专著、论文、科研成果、获奖证书复印件等材料(应届毕业生博士论文提交简介即可)。
我司将根据报名材料择优筛选申请人参加招聘考试,部分考试往返交通费用由我司承担,考试具体时间和地点将另行通知。
04
待遇及福利
公司待遇
1. 为在站博士后提供具有行业竞争力的薪酬待遇,缴纳”五险一金”,购买企业年金以及额外的商业医疗保险;
2. 协助申请前海人才房;
3. 在站期间享受与公司正式职工同等福利;
4. 对博士后发表的优秀学术论著给予奖励;
5. 博士后出站后,根据”双向选择、择优录取”原则,优先接纳本站博士后人员为单位正式员工,并连续计算其在公司的工龄。
省市配套(以政府有关部门最新政策为准)
1. 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为在站博士后提供18万元/年的生活补贴,按2年发放;
2. 根据深圳市有关博士后的户口政策,博士后本人可以在深圳落户,配偶及子女随迁;
3. 出站博士后留深工作的,可申请深圳市博士后出站留深科研补助(合计30万),用于出站博士后科研投入或创新创业前期费用。出站后被认定为深圳市后备级人才的,可享受深圳市高层次人才补贴;
4. 可按有关规定申请深圳市新引进人才生活和租房补贴。
05
上海交通大学,简称“上海交大”,位于直辖市上海,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高等学府之一,是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中央直管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 “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为九校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21世纪学术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 21、国际应用科技开发协作网、新工科教育国际联盟成员,入选“珠峰计划”“强基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学校创建于1896年,原名南洋公学,1911年更名为南洋大学堂,1929年更名为国立交通大学,1949年更名为交通大学;1957年经历西迁与分设,分为交通大学上海部分和西安部分;1959年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后流动站,交通大学上海部分启用“上海交通大学”校名;1999年,原上海农学院并入;2005年,与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合并。截至2022年4月,上海交通大学共有33个学院/直属系,有本科专业71个,涵盖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和艺术等九个学科门类。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7名、中国工程院院士25名。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9个,覆盖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教育学等10个学科门类;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8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8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32个;38个博士后流动站,43个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上海交通大学,简称“上海交大”,位于直辖市上海,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高等学府之一,是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中央直管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 “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为九校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21世纪学术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 21、国际应用科技开发协作网、新工科教育国际联盟成员,入选“珠峰计划”“强基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
学校创建于1896年,原名南洋公学,1911年更名为南洋大学堂,1929年更名为国立交通大学,1949年更名为交通大学;1957年经历西迁与分设,分为交通大学上海部分和西安部分;1959年,交通大学上海部分启用“上海交通大学”校名;1999年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名校简介(三):上海交通大学,原上海农学院并入;2005年,与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合并。
截至2022年4月,上海交通大学共有33个学院/直属系,有本科专业71个,涵盖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和艺术等九个学科门类。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7名、中国工程院院士25名。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9个,覆盖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教育学等10个学科门类;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8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8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32个;38个博士后流动站,43个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180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