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之前首先要决定考专硕还是考学硕?那么,专硕和学硕分别是什么呢?两者之间到底该如何选择?小编来分析一下专硕和学硕的区别以及分别适合哪些人群报考。
一、名词解释:
专硕(专业型硕士)学制一般为2年,主要是为了培养应用型和工程研究型人才,培养方向侧重实践操作。是为了给某个特定的职业培养掌握专业技能和的高层次人才,一般是想要在某个特定职业领域深入学习的人选择的学位。
学硕(学术型硕士)学制一般为3年,主要是为了培养科学研究型人才,培养方向侧重理论教育。学术型硕士的就职方向多为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人员。
二、两者区别有哪些
1.培养方式不同
学硕侧重基础理论学习,学制一般为3年。专硕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教学内容强调理论性与应用的有机结合。
此外,专硕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注重培养学生研究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学习过程中至少有半年时间的实践环节。
2.招考条件不同
除了工商管理等专业之外,大多数学硕对报考者没有工作经验要求,这就意味着无论是应届生还是往届生都可以报考。
而专硕个别专业如公共管理硕士(MPA)等要求考生必须具备相关工作经验。另外,对于跨专业,医学类专业无论是学硕还是专硕一般不允许。
3.学制不同
学硕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专硕的学习年限一般为2-3年。
4.学习费用不同
学硕:学费一般为8000元/年,具体的费用会根据学校和专业的不同而有所增减。
专硕:学费一般高于8000元/年研究生考试专硕和学硕,同样是随着学校和专业而变化,但学费普遍高于学硕。
5.读博方式不同
学硕可以通过自己的导师直接读博,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直博。专硕基本不能硕博连读或直博,想读博必须考博。
6.难易程度不同
这一点表现最明显的就是英语一和英语二的差别。从考试大纲上看,英语一比英语二的考查点多出好几个。整体难度上,前者自然比后者大一些。真题不同,复习的资料自然也不同,建议选择好报考的专业和学校之后,了解清楚自己考的是英语一还是二,资料要选择英语一/二专用的。如基础薄弱但需要考英语一的推荐用《考研真相》考英语二可以用考研圣经,一句一句地解析考研英语真题文章,很适合用来补基础,为后面的深入研究真题打下牢固的基础。
7.录取分数不同
从往年的情况来看,学术硕士的分数普遍要比专硕的录取分数高出不少,但是近几年,随着报考专业硕士的人数越来越多,分数自然水涨船高。学术硕士和专业硕士的录取分数差越来越小,甚至在部分学校的部分专业,专业硕士的录取分数甚至高过学术硕士。
8.社会认可度
随着专硕的普及,现在招聘单位对于专硕、学硕的学生认可度基本一样。除个别单位外,对专硕、学硕毕业生基本一视同仁。
9.调剂机会
学硕:学术型硕士的考试科目一般可以涵盖专业型硕士的初试科目或者达到专业型硕士的考试难度,因此调剂一般为学术型硕士向专业型硕士调剂。
专硕:专业型硕士的考试科目和考试难度决定了它几乎没有调剂到学术型硕士的可能性。
10.学位论文不同
专业硕士的论文,必须强化应用导向,形式可多种多样。鼓励采用调研报告、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项目管理、文学艺术作品等多种形式。
学术硕士的学位论文,强调科学理论研究与原创学术创新,形式相对传统,一般为学术性论文。
三、分别适合哪类人群
1.考研是为了工作的人群
其实硕士毕业了之后去找工作,就目前来说,没有一个企业会关心你是学硕还是专硕,他们第一关心的是你的硕士院校是211还是985,还是一般的普通院校;第二就是关注你的个人能力,你的一些过往人生经历,特殊的企业需要公关的还会关注你的个人形象等等。
考研专硕主打的牌就是”实用”研究生考试专硕和学硕,学硕和专硕有哪些不同?哪个更适合你?,比起学硕倾向于学术研究,专硕更加倾向于毕业以后考生在本专业的实际动手能力,与学硕相比实践机会更多。如果你读研的目的很现实,就是为了将来找工作的砝码更高一些,那你就可以考虑专硕。
我们不敢说研究生的工作能力就一定比本科生强,但研究生的学历无疑是一块好的敲门砖。现在很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包括条件好一些的外企、私企,学历对他们而言还是很不一样的。
2.考研是为了理想/学术追求的人群
无条件是学硕啊!学硕注重理论研究,专硕弊在于时间太短,有的人读着读着发现学术很有趣,想深入的时候就到毕业了。如果有完成硕士学业后继续深造(攻读博士)或从事科学研究的计划,并且有志于做一名科研工作者,应该以学术的方向为主,报考学术型硕士更为适合。
最后,不管选专硕还是学硕,做选择前大家一定要冷静理智的思考,做出最佳选择,以免后悔。
扫码获取专业课资料
1、专业课资料免费用:购买专业课资料的同学,参加23年考研,并录取后,可凭23年研究生录取通知联系客服申请退款。
2、本站专业课资料均39元,电子资料,自动发货。
学硕和专硕在很多方面都有一定的区别,比较典型的是入学前的报考、录取和考试,以及入学后的培养方向和方法、导师制度和论文要求。
选择考研的同学,往往会面临一场选择:
要考哪种类型的硕士研究生?学硕还是专硕?
提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大家基本已经想好了考研,但是意向学位类型有专硕,也有学硕。
对自身的认识并不明确,而且未来的目标也不是很清晰的同学就会陷入沉思。
想考学硕,确保学历的提升含金量;但是又想快速地提升自身的学历和能力,尽早步入社会。
其实,有这样顾虑的同学,是对学硕、专硕及自身的认识存在不足之处。
首先是对专硕和学硕的区别依然存在一点点疑惑,确实知道有这么回事儿,也知道它们某些不同之处临床专硕学硕区别,学硕和专硕有那些区别?,但是其他具体哪里不一样还真不知道。
其次,是没有有意识地将自身的特点与学硕、专硕的特点相结合。
那我们就先来看一下它们有什么区别。
Ø 学硕 vs 专硕
入学前
1.学硕 vs 专硕:报考与录取
2018 年,考研报考人数 238 万人,录取人数只有 68 万人,考研报录比是 3.5:1,三到四个「考研党」当中,才有一个人能够通过考验。到了 2019 年,考研人数达到了 285 万人,报考人数比上一年整整增加了 47 万,而考试通过的人数却只增加了 4 万人。从整体的数据来看,研究生的录取率整体上呈现出了走低的趋势。
在这种大趋势下临床专硕学硕区别,我们再来看一下学硕与专硕的报名与录取情况。
随着专硕报考人数的逐年增长,在 2017 年以后专硕报考的人数超过了学硕的报考人数,并且差距在逐渐拉大。以河北省 2015 至 2019 年报考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学位硕士为例(下图),可以清晰地看出专业学位的报考人数的增势。
图源
另一方面,对于大多数院校和专业而言,专硕的招生人数要远高于学硕的招生人数。2020 年教育部强调研究生计划增量,同时强调以专业学位培养为主,以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专业学位为主。因此目前在整体录取率走低的情况下,专业学位的录取率一般还会高于学术硕士的录取率。
2.学硕 vs 专硕:考试难度
考试是做出选择以后所面临的第一个「关口」,也是步入理想院校的「敲门砖」,因为考试成绩将决定你是否有资格进入下一轮的人才筛选。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学位硕士的考试难度是有所不同的,总体而言,学术型硕士要难于专业学位硕士。
从公共课方面来看,两者的政治学科的考试内容是一样的。但是,学硕公共课英语科目考英语一,专硕公共课英语科目考英语二,英语一较英语二的难度要高一些。
从专业课方面来看。不同的院校与不同的专业,会有不同的情况存在。但很多考研的小伙伴会拿参考书的数量来衡量专硕与学硕的考试难度,这样的标准是不精确的。还要综合考虑意向专业的综合难度,例如理论分析的难易程度、最终的录取人数以及报录比。
3.学硕 vs 专硕:调剂
由于学硕的考试难度基本上覆盖了专硕的考试难度,因此,考学硕的同学一般可以调剂到专硕,而专业硕士一般无法调剂到学术硕士。
但是,学硕可调剂到专硕并不是任意调剂,而是具备一定的条件。首先初试成绩要通过国家线,则可以调剂到所考专业的对应专业,例如经济学[02]可调剂至专业硕士「[金融硕士 0251] [应用统计硕士 0252] [税务硕士 0253] [国际商务硕士 0254] [保险硕士 0255] [资产评估硕士 0256] 」的对应学科;有的专业只能调剂至报考专业的专硕,例如第一志愿报考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的考生不得调入其他专业,其他专业的考生也不得调入该专业。
另外,有的专业还有其调剂的分数线标准,例如第一志愿报考照顾专业(指体育学[0403]、艺术学[0504]、中医学[1005]、工学照顾专业及工程硕士照顾专业,下同)的考生若调出照顾专业到其他专业,其初试成绩必须达到调入地区该照顾专业所在学科门类(类别)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
讲完了关于报名和考试的区别之后,我们接下来看看入学后的学硕和专硕在培养方向、培养方式、学制学费、导师制度、论文要求、读博标准上有什么区别,最后再来总结一下,如何根据自身的情况和目标来选择是报考学硕还是报考专硕。
入学后
1.学硕 vs 专硕:培养方向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182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