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每年11月份编印下一年度《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指南》,并在中国博士后网站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网站公布。
2.博士后基金有几种资助类型?资助强度是多少?
答:目前,博士后基金资助类型分为三种:面上资助、特别资助和《博士后文库》出版资助。面上资助分为两等博士后派出,一等8万元/人,二等5万元/人;特别资助15万元/人;《博士后文库》出版资助5万元/部。
3.博士后基金资助每年开展几批次?
答:面上资助每年开展两批次;特别每年开展一批次;《博士后文库》出版资助每年开展一批次。
4.面上资助的申报条件是什么?
1)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
2)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较高的学术水平和较强的科研能力。
3)申请面上资助的项目应具有基础性、原创性和前瞻性,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且为本人承担。
4)进站后一年半以内可多次申请,每站只能获得一次面上资助。
5)涉密项目不允许申报。
5.面上资助申报条件中的“进站后一年半以内”怎么计算?
答:从博士后进出站信息系统中登记的进站日期起,至面上资助申报截止日,不超过18个月。面上资助申报截止日期请参阅当年《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指南》。
6.特别资助的申报条件是什么?
1)进站满4个月。
2)已取得突出的科研成果,或在项目成果转化方面已取得好的成效。
3)发展潜力大,在站期间的研究工作表现出较强的创新能力。
4)申请特别资助的项目应具有突出的学术价值或创新性,并能反映申请人当前科研能力及良好发展前景。
5)申请项目可以是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的延续和深化,但必须有创新点或创新成果。
6)由设站单位、有关省(市、区)或部门择优推荐。
7)申请上半年面上资助的博士后研究人员不得申请本年度特别资助。对在当批次资助结果发布之前出站的博士后研究人员不予资助。
8)每位博士后研究人员每站只能获得一次特别资助。
9)涉密项目不允许申报。
7.特别资助申报条件中的“进站满4个月”怎么计算?
答:从博士后进出站信息系统中登记的进站日期起,至特别资助申报截止日,超过4个月。特别资助申报截止日期请参阅当年《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指南》。
8.《博士后文库》出版资助的申报条件是什么?
1)在站或出站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站期间获得过博士后基金资助者优先。
2)学科领域为自然科学。
3)只限学术专著,不含译著、研究报告集、学术资料、工具书等。
4)涉密项目及军事学相关学科的专著不允许申报。
5)出版的成果需是在博士后研究期间取得的。
9.社会科学领域博士后可以申请《博士后文库》出版资助吗?
答:可向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博士后文库》投稿。
以下问题适用于博士后基金面上资助和特别资助:
10.博士后基金每年什么时候可以申报?
答:每年1月1日开始申报。
11.博士后基金申请书有模板吗?
答:有。申请书模板可在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网站下载。模板只用于网下准备申报材料参考,不可网上提交。
12.博士后基金可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博士后共同申报吗?
答:不可以。博士后基金一个项目仅允许一个博士后申报。
13.入选“国际交流计划”和“中德博士后交流项目”的派出人员可以申报博士后基金吗?
答:在未结束派出工作前不可申报。已结束国外研究工作后继续在国内设站单位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的博士后派出,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常见问题解答,可以申请,但须由所在设站单位出具证明。
14.“香江学者计划”资助人员,可以申报博士后基金吗?
答:可以申报面上资助,不可以申报特别资助。
15.获得“中国科学院与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联合资助优秀博士后项目”资助的人员,可以申报博士后基金吗?
答:可以申报面上资助,不可以申报特别资助。
16.外籍博士后研究人员可以申报博士后基金吗?
答:可以。凡经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批准进站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均可申请博士后基金。
17.博士后基金申请书中的“投送学科”和进站时的学科必须一致吗?
答:可以不一致。“投送学科”是指申报项目所属的学科,与博士后进站学科没有直接关系。
18.申报面上资助,怎样填写经费预算等级?
答:可按照一等资助金额8万元作经费预算,也可按照二等资助金额5万元作经费预算。经费预算只作为专家评价经费使用计划的依据,经费以实际获得的资助金额为准。
19.申报特别资助,必须先获得面上资助吗?
答:不是。获得面上资助只是申报特别资助的优先推荐条件。
20.博士后基金以什么方式申报?
答:使用“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网上申报。
21.申报博士后基金的用户名和密码是什么?
答:申报博士后基金的用户名和密码与博士后办理进站手续时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相同。
22.申报博士后基金的用户名和密码忘记了怎么办?
答:可在“博士后进出站”系统登陆界面找回密码或初始化密码。
23.从哪里可以下载博士后基金申报软件?申报软件如何使用?
答:登录博士后基金申报系统下载申报软件。申报软件使用说明可在中国博士后基金会网站的“资料下载”界面下载。
24.申报博士后基金时,在申报软件中没有找到申报项目所属学科怎么办?
答:可选择与该项目相近的学科进行申报。
25.申报面上资助,专家推荐信是否需要在申报系统中上传?
答:不需要。专家推荐信只需提供纸质文件。
26.企业和高校联合培养的博士后,应该怎样提交博士后基金申报材料?
答:申报面上资助,既可从工作站提交,也可从流动站提交;申报特别资助,只能从工作站提交。
27.军队和地方联合培养的博士后,应该怎样提交博士后基金申报材料?
答:申报材料不得在网上提交。申报材料须由申请人报送设站单位,设站单位快递至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
28.网上已经提交了申请书,还想再修改怎么办?
答:申请驳回。申请人可在申报界面查看申请书的审核进度。如已提交至设站单位,可向设站单位申请驳回;如已提交至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可由设站单位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申请驳回,再由设站单位驳回申请人。
29.博士后基金反馈专家评审结果吗?
答:是的。博士后基金资助结果公示期间,未获得资助的博士后可登录基金申报系统查看。
30.博士后基金经费何时拨付?
答:资助通知下发后即拨付至所属设站单位。
31.博士后基金资助证书如何发放?
答: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印制后,统一发放至博士后设站单位。
32.博士后基金资助证书丢失了,可以补办吗?
答:可以。由设站单位管理人员出具证明,报至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补办的证书将由基金会邮寄至设站单位。
33.获得博士后基金资助的人员发表资助成果时,有什么要求?
答:资助成果需标注“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by China )和资助编号。
34.博士后基金要求项目结题吗?
答:不要求。但获资助的博士后出站时须提交“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总结报告”。
35.出站时,博士后基金有结余怎么办?
答:由设站单位退回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
山东理工大学博士后管理办公室
2016年2月22日
各位黑龙江考生、家长朋友,大家好!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是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三所理工科大学,这三所大学在每年高考中录取了大量黑龙江省本省生源。那么,这三所大学的区别在哪里?从师资队伍实力来看,这三所大学的差距大吗?本期《教育冷观察》,笔者结合这三所大学发布的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来为您做具体分析。
一、哈工大、哈工程、哈理工三所大学综合实力比较
1.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简称“哈工大”,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现有哈尔滨、威海、深圳三个校区。哈工大在1954年便进入国家首批重点建设的6所高校行列,1996年成为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高校,1999年成为国家首批“985工程”重点建设的9所大学之一,2000年与哈尔滨建筑大学合并,2017年进入”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名单。
哈工大现有两院院士42人(含双聘),3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4个博士后流动站。
2.哈尔滨工程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简称“哈工程”,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学校前身为1953年创办的“哈军工”。1970年-1994年,在哈军工原址组建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1994年,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校1978年被确定为国家重点大学,是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17年,哈工程进入“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哈工程现有院士8人,1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2个博士后流动站。
3.哈尔滨理工大学:
哈尔滨理工大学简称“哈理工”,哈理工是黑龙江省省属规模最大、实力最为雄厚的理工科大学,黑龙江省“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由原机械工业部所属的哈尔滨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电工学院和哈尔滨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于1995年合并组建,被行业誉为“现代工程师的摇篮”和“电线电缆行业的黄埔军校”。
哈理工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7个博士后流动站。
点评:哈工大和哈工程均为工信部部属高校,哈理工为省属高校。哈工大一直是国家重点建设高校,哈工程以“三海一核”优势特色学科建设见长,哈理工的电线电缆相关学科实力雄厚。哈工大在院士数量、博士授权一级学科点数量、博士后流动站数量等指标上均有绝对优势,哈工程居中,哈理工第三。
二、哈工大、哈工程、哈理工师资队伍实力比较
1.哈尔滨工业大学:
截至2021年,哈工大本部拥有专任教师2847人,生师比为15.86:1。
其中,正高级教师1095人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哈工大、哈工程、哈理工有啥区别?师资队伍实力差距大吗?,副高级教师1214人,中级及以下教师538人。正高级教师占比为38.46%,副高级以上教师占比为81.10%。
2.哈尔滨工程大学:
截至2021年,哈工程拥有在编专任教师1834人,生师比为19.14:1。
其中,正高级教师439人,副高级教师704人,中级及以下教师691人。正高级教师占比为23.94%,副高级以上教师占比为62.32%。
3.哈尔滨理工大学:
截至2021年,哈理工拥有专任教师1684人,生师比为19.02:1。
其中,正高级教师353人,副高级教师519人,中级及以下教师812人。正高级教师占比为20.96%,副高级以上教师占比为51.78%。
点评:从教师绝对数量上来看,哈工大第一,哈工程第二,哈理工第三;从生师比来看,哈工大的生师比最小,哈工程与哈理工比较接近;从教师职称结构来看,哈工大的正高级教师比例、副高级以上教师比例均较高,且明显高于哈工程与哈理工;哈工程的正高级教师及副高级以上教师比例略高于哈理工。
三、总结
总体来看,哈工大作为C9联盟成员,综合实力、师资队伍实力均明显高于哈工程、哈理工,黑龙江理科生在2022年高考中,想考入哈工大本科一批A段的全省最低位次为2062名;
哈工程在综合实力、师资队伍实力上均强于哈理工,黑龙江理科生在2022年高考中,想考入哈工程本科一批A段的全省最低位次为6421名;
哈尔滨理工大学在学校综合实力、师资队伍实力上与哈工大、哈工程,还存在不小的差距,黑龙江理科生在2022年高考中,想考入哈理工本科一批A段的全省最低位次为30236名。
本文由《教育冷观察》原创,如需转载,请与笔者联系,侵权必究。欢迎您点赞、吐槽、转发、评论。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183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