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中国中外合办,华纳兄弟中国区公共事务及政府事务副总裁孙静:加强更多的中外合作

华纳兄弟中国区公共事务及政府事务副总裁孙静:加强更多的中外合作,对中国影视娱乐业有诸多好处2021年9月4日华纳兄弟中国区公共事务及政府事务副总裁孙静在以“数字经济新视野与服贸产业新生态”为主题的论坛上发表以下观点:

华纳兄弟中国区公共事务及政府事务副总裁孙静:加强更多的中外合作,对中国影视娱乐业有诸多好处2021年9月4日

2021年9月4日,由全球化智库(CCG)和北京市“两区”办主办的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北京两区建设与企业全球化论坛”(CCG第八届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华纳兄弟中国区公共事务及政府事务副总裁孙静在以“数字经济新视野与服贸产业新生态”为主题的论坛上发表以下观点:

我们可以看到,影视娱乐是服务贸易业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中外合办,华纳兄弟中国区公共事务及政府事务副总裁孙静:加强更多的中外合作,我想从影视娱乐行业具体一点的角度来分享一下我的一些观点。

首先,就我个人看来,现在全球的文化娱乐行业数字化发展的趋势可能主要分为两个方面:第一是数字的娱乐化。就是借助新的技术开创一种虚实融合的娱乐新体验,比如像VR/AR以及一些虚拟制片技术,现在在好莱坞电影拍摄中已经广泛应用,人工智能的技术其实也是未来电影拍摄的主要发展方向。此外,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其实也带给人们更加丰富的沉浸式的体验,比如说华纳在几年前就已经与高科技公司进行合作,例如我们与英特尔合作开发了无人驾驶车内的娱乐系统,我们也与微软合作首次推出了电影技术的存档。所以这种新技术的应用其实一直都在业务布局中。

第二是传统产业数字化的升级、转型。科技的进步是不断推进内容及媒介的转变的,疫情对电影产业也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人们的娱乐习惯也更多地转移到线上,所以这也倒逼了很多产业进行创新、升级,寻找新的机遇。最近几年来,其实我们也可以看到美国的娱乐巨头们都正在通过兼并,不断地扩大自身的实力,各大影业公司也都纷纷出了自己的流媒体平台,就像刚才环球提到的一样,华纳也是去年推出了自己的流媒体平台,叫HBO Max,未来我们也希望借助HBO Max平台把更多中国好的内容带给全球的观众。这种转型还包括像品牌,以及IP市场的推广也应运而生很多新的形式。举一个例子,从去年开始我们就推出了年度虚拟粉丝嘉年华,叫DC粉丝嘉年华,替代以前传统的线下推广,今年DC粉丝嘉年华也会在10月份举办,所以除了全球的内容,我们还为中国的观众也是定制了很多独家的内容,也是非常期待。

说到中国的娱乐产业现状,毫无疑问,中国庞大的消费市场极大推动了文化娱乐产业的发展,现在中国市场的影院数量、银幕的总数、观影人数都居世界第一,我们现在有超过10亿互联网用户,随着全面的消费升级,中国其实很快也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娱乐市场了。对优质内容的需求,还有不断扩大的中产阶层,其实也是这个行业发展的很大的推动力。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国家政策的支持会对文化娱乐行业的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具体的方面中国中外合办,在电影方面可能也促使中国电影工业化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的重要的方面,比如在北京“两区”建设中,前不久在怀柔影视产业基地刚刚挂牌的国际影视服务中心,这种政策、服务的推出对我们的合拍项目带来了非常实质的支持,我们觉得是非常重要的政府政策。

另一方面,我觉得随着技术的进步,如今其实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各种媒介去获取内容,但是技术本身是承载内容的工具,而真正将人们联系在一起的,一定是打动人心的内容,所以作为一个创造内容的人或者讲故事的人,我在这里还特别想强调一下内容和故事作为文娱行业核心的重要性。现在中国电影市场已经成为影响外国电影制片人决策的重要因素,同样,我们觉得引进世界各国的优质内容,加强更多的中外合作,其实是对于中国的影视娱乐业有诸多的好处的。比如说人才的培养,比如说技术的交流,比如说我们可以挖掘更多创新的内容,在这些方面都有很多的合作机会。

从华纳来讲,我们在引进这些优秀内容影片的同时,也将本地制作作为华纳中国非常重要的战略重点。我们之前已经有非常成功的合拍片案例,未来我们也会重点大量开发很多合拍片,包括大制作的科幻电影、具有中国传统元素的经典动画电影,包括惊悚类的电影,还有就是反映中国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侧重弘扬中国当代的小人物、正能量、大情怀的故事。

此外,我觉得除了在影视方面可以合作,游戏领域也是一个非常大的合作领域。我们现在跟国内很多的合作伙伴在合作开发大型的跨平台的游戏,而且也帮助这些国内的游戏实现全球化的推广和传播。

人才的培养永远是最重要的,我们觉得培养国际化人才对于内容的需求是非常非常关键的,所以我们几家好莱坞的公司都会定期举办影视交流的项目,通过这些交流项目业能够碰撞出很多合作火花,我们有很多项目就是通过这种交流项目已经在联合制作了。

最后,我想再提一下关于中美关系方面的建议,因为作为一家美资企业,中美关系的确对我们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在中美两国关系出现困难的时候,民间的交流更加重要,中美的人文交流的意愿也就更加强了,而且我相信影视作品是跨文化合作和交流的重要的载体,也是促进各国民众相互了解的最好的渠道之一。我们也希望通过合拍、合作创造出更多的好的故事、好的IP、好的内容,同时借助各自自身的全球的资源、网络资源、发行渠道带给全球观众,希望能够继续为中外人文交流贡献我们的绵薄之力。

(本文依据华纳兄弟中国区公共事务及政府事务副总裁孙静在北京市“两区”办和全球化智库(CCG)共同主办的2021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北京两区建设与企业全球化论坛”上的发言速记整理,未经本人审阅,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键词孙静

近代以来,西风东渐,外国的教育制度和教育理念传入中国,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从筚路蓝缕、一穷二白到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后经济腾飞为世界瞩目,在今天的中国,中外文化元素正以前所未有的高速在交流与碰撞着,激荡出多元与创新的火花。“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全球化浪潮之下,作为WTO全球化体系下的开放国家,我国正不断深化文化、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要参与世界竞争,“跨文化的理解力”不可或缺,而中外合作办学带来的“跨国界、跨文化、跨专业的教育”正试图努力培养出更多的“世界公民”。国内大学尤其是一流高校希望通过中外合作办学,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国际化水平,在教学科研等方面开拓国际视野。自2004年教育部颁布《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之后,如火如荼的中外合作办学正进入有序、规范发展的新阶段。

中外合作办学目前有合作设立机构和合作举办项目两种形式。截止2016年,教育部公布的本科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共有66所,本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达到894项。黑龙江省高校以高达171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从数量上傲视群雄,东北三省合计开设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就占了全国总数的十分之一多;上海市、江苏省、辽宁省则是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最多的地区,这也与大部分的中外合办大学地处长三角密不可分。

中外合办大学强势出击

目前已建成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外合办大学有七所,分别是昆山杜克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上海纽约大学、温州肯恩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以及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加上在建的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这些中外合办大学均分布在东部沿海省市。据悉,河南省、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中国科学院大学近期正在商讨共建一所高水平大学,如果最终实现,或将改变中外合作办学的地域格局分布。

这些中外合办大学的“外援”们本身都具备很强的实力东北大学中外合办,中外合作办学全景透视,谁是最强外援?,有5所境外合作方高校进入了“2015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全球200强,其中纽约大学和杜克大学实力相对最佳,分别为全球第27名和全球第31名。而中国合作方中除浙江万里学院外,其余高校都是传统强校。

“强强联合”、“国外名校光环加持”……也推高了这些中外合作大学的考取难度,七所已建成的中外合作大学(含港澳)中,上海纽约大学的生源质量最高,达到全国第33名;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则排全国第39名。

世界500强高校踊跃合作

不计算上述几所中外合办大学,共有65所全国百强高校(国内排名根据“2016软科中国最好大学排名”确定,下同)开设了21个自主招生、177个纳入高考招生计划的本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涵盖了理科、工科、生命、医科、社科、艺术等学科大类。全国百强高校最青睐的中外合作专业是机械类和计算机专业,经济学、金融学专业也是中外合作的大热门。

全国百强高校选择的国外合作大学之多,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相信不少想要报考或者正在就读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的人心中都不免疑惑,这么多的“外援”,他们的科研水平和综合能力究竟如何呢?

除去前述中外合作大学,我国百强高校有34所与全球500强高校(全球排名根据“2015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 确定,下同)中的39所外国高校开展了中外合作办学,共打造了8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35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这其中,合作的外国高校处于世界前100名的有10所;处于100-150名段位的有5所;处于151-200名段位的有2所;处于201-300名段位的有10所;处于301-400名段位的有10所;处于401-500名段位的有2所。而这些高校多位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三国,数量分别都超过了10所。

世界百强与中国百强强强联合

全球百强高校选择的中国合作方同样位列中国百强,大部分都是部属高校。上海交通大学合作的美国密西根大学又属于“强中之强”,密西根大学在“2015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位居第22名,是目前各高校合作对象中全球排名最高的学校,堪称“最强外援”。

10所全球百强与10所中国百强合作开设的专业包括电子与计算机工程、机械工程、生物技术、服装与服饰设计、环境设计、物流管理、金融学等15门,而这些专业也大多是近些年来报考热度和报考人数居高不下的热门专业。

除了全球500强高校外,国内百强高校还纷纷寻找航天、核工程、传媒、艺术等领域的国外强援,开展更深入的合作交流:例如上海交大-巴黎高科卓越工程师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法学院、中山大学与法国原子能委员会-国立核科学与技术学院等高校共建的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法工程师学院、中国民航大学中欧航空工程师学院等等,他们在专项学科的实力同样不容小觑。

苏州大学合作伙伴最多

统计发现,拥有全球500强“合作伙伴”最多的是苏州大学,分别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美国阿肯色大学在纺织工程、金融学、物流管理等专业开展了国际合作。全国百强高校中的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与全球500强高校中的加拿大滑铁卢大学、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格里菲思大学都分别有2所不同的中外合作办学对象,合作的专业也集中在各自高校的优势学科。

中外合作办学正欣欣向荣东北大学中外合办,然而“乞火莫若取燧,寄汲莫若凿井”,建设“双一流大学”还是要依靠中国高校“内修武功”、“洋为中用”,建立先进的资源配置体系,推动学科的优化建设,实现自我的强势提升,最终傲然屹立于世界高校之林。

以下是最好大学网独家统计制作的中外合作办学“2015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与“2016软科中国最好大学排名”交叉上榜高校详表:

本文为最好大学网独家原创,如需转载,请向后台留言与我们联系取得授权。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189213.html

(0)
jone3721
上一篇 2024年 3月 9日 上午11:07
下一篇 2024年 3月 9日 下午12:33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923864400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guojishuobo@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