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第一期推送,学长学姐想要谈一谈新传专硕学硕区别,考研百科 | 专硕还是学硕?看看新传读研的大趋势,新传专硕和学硕的区别。这个主要是指全日制考研,至于具体非全日制的招生,我们下周还会再专门分析。
考学硕还是专硕,这是摆在每一个决定要考研的同学面前必须要抉择的问题。很多同学,常常为此纠结许久,到最后还是不知该如何选择。即便是很多已经考过研的同学,在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之后,都依然不明白「专硕」和「学硕」这两个词汇的含义差别。
那么,今天木铎考研就详细给大家讲解一下这两个学位背后的区别。
Part 1 什么是专硕,什么是学硕?
专业学位( ),是相对于学术型学位( )而言的学位类型新传专硕学硕区别,其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
专业学位与学术型学位处于同一层次,培养规格各有侧重,在培养目标上有明显差异。学术型学位按学科设立,其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而专业学位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
专业学位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学术型与职业性紧密结合,获得专业学位的人,主要不是从事学术研究,而是从事具有明显职业背景的工作,如工程师、医师、教师、律师、会计师等。专业学位与学术型学位在培养目标上各自有明确的定位,因此,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授予学位的标准和要求等方面均有所不同。
学术硕士专业的划分与本科专业相差不多,同学们都比较熟悉,在此重点说一说大家都比较陌生的专硕。按照一级学科划分,截止目前,全日制专业硕士一共有39种,涵盖11大学科门类(哲学和理学两大门类没有开设专硕学位)
图1:39种专硕代码及其类别(不包括中医专硕)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专业代码及类别都是一级学科及其代码。事实上,很多学科如教育、翻译、农业推广和临床医学等下设不少二级学科专业。然而,很多高校招生专业目录中都是按照二级学科专业进行招生。这让很多考生看不懂。
因此,同学们在查看具体院校招生专业目录时要注意查看专业代码。只要专业代码前四位与上述专硕代码相同,那一定就属于这个专硕下的二级学科。另外,细心的同学应该发现一个规律,专硕代码第三位数字都是5,而学硕专业代码第三位数字是0。
专业硕士以前就有,但是分非脱产(周末上课)和脱产(全日制)两种。2009年以前,应届毕业生不能考专业硕士,只有工作两年之后的人才可以考。以前的专业硕士只有学位证没有学历证,也就是说你的学历还是本科学历。只是有个硕士的学位而已。如果一家单位招聘指定要研究生学历,那么专业学位的同学就没法去,因为你没有学历证(注意学历和学位是两个不同概念)。2009年开始,国家招收应届毕业生能考的专业硕士,有学历,也有学位,也就是所谓的双证。自此,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在学历和学位上的差别就不大了。
全日制专业型硕士和全日制学术型硕士是一起参加全国统考的,只是考试科目不一而已。比如,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学术型硕士考的两门专业课是617综合知识、809新闻传播学专业基础;专业型硕士考的两门专业课是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另外,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考研初试过程中,公共课而言,政治考的都是一样的,英语两者考的则不同,学硕考英语一,专硕考英语二。
Part 2 专硕和学硕的差别?
一、.培养目标不同
学硕是以培养科研人才为主,职业目标为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研究人员,侧重理论教育。学生毕业后可获取学历、学位双证,社会认可度比较高。和专硕相比,学术型研究生理论知识充足,但实践和应用能力欠缺,动手能力相对较弱。
专硕侧重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最突出的特点是学术性和职业性相结合。主要培养在某个专业或某一行业领域具有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同时具有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且具有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一般获得专硕学位的人往往从事比如记者、编辑这一类以实践为导向的工作。
二、培养方式不同
学硕侧重基础理论学习,一般学制为3年。专硕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教学内容强调理论性与应用的有机结合,所以专硕学制为2年。此外,专硕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注重培养学生研究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学习过程中至少有半年时间的实践环节。
三、招考条件不同
除了工商管理等专业之外,大多数学硕对报考者没有工作经验要求,这就意味着无论是应届生还是往届生都可以报考。而专硕个别专业如公共管理硕士(MPA)等要求考生必须具备相关工作经验。另外,对于跨专业,医学类专业无论是学硕还是专硕一般不允许。
四、学费差异
一般而言,学硕专业一年的学费为8000—10000元。专硕学费较高,一般为8000——15000元。但是,学硕基本都是三年制,专硕只有两年,因此,学费总额相差不大。最关键的是,专硕提前一年毕业,这样不仅少花钱反而早早开始挣钱。两者的时间和机会成本相差还是比较大的。
五、考研难易程度不同
这一点表现最明显的就是英语一和英语二的差别。学硕考英语一,专硕考英语二。仅仅从考试大纲上看,英语一比英语二的考查点多出好几个。整体难度上,前者自然比后者大一些。对英语的要求还是蛮高的。
当然,有些高校特别是名校的专硕专业不考英语二而是考英语一。各个学校在专硕和学硕招生政策,特别是学费奖学金政策等有较大差别,同学们一定要查仔细看所报考院校最新的招生简章。
Part 3 新闻传播学专硕和学硕的差别?
对于新闻传播学考研来说,目前全国新闻传播院校招生的趋势是和其他学科相似,学硕缩招,专硕扩招。
毕竟,新闻传播学是一个侧重实践的学科,培养更多实践型的人才也符合市场的用人需求。在实际招生过程中,学硕的名额更多的给保研同学了,专硕的名额则留了很多给考研的同学。
经过几年的发展,考生报考意愿不断提升,专业研究生的比例日益提高,在2017年招生人数首次超过学术型研究生。考生选择专业硕士首要原因是可以获得更多专业技能,其次是由于难度低于学术硕士而选择专业硕士,最后是因为学制时间短。
必须提醒的是,专业硕士毕业后和学术性拿到的毕业证书是一模一样的。比如,你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毕业,无论是学硕还是专硕,拿到的都是中国人民大学的毕业证书。
但是,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拿到的学位是不同的。还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为例,学术硕士毕业拿到的是新闻学学位或传播学学位,专业硕士拿的是新闻与传播硕士学位。这一点在参加公务员考试时,对于学位的要求上,就会体现出来。由于惯性,目前很多公务员招生单位,都标明要求新闻学硕士学位,这就意味着传播学学位、新闻与传播硕士学位可能都无法报名。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单位,都知道这三个学位其实相近,因而也都可以报名了。
从实践进一步来看,从2011年国内各院校开始招收第一届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以来,专硕的价值越来越得到社会的认可。现在无论是就业还是读博,专硕和学硕都可以同场竞技,不落下风。因此,如果你想早点毕业,走入社会,那么选择专硕自然性价比很高。如果你笃定了要从事科研工作,未来想进入高校当老师,那么硕士阶段在学校里多待一年潜心学术,自然也是极好的。
最后再给大家画一下重点:
区别
新闻与传播学硕士
(学硕)
新闻与传播硕士(MJC)
(专硕)
培养模式
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
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突出新闻与传播实践导向,加强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时间不少于半年。
培养方式
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
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
课程设置
以基础理论学科为主。减少必修课程,开设门类齐全的选修课程,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实际需求,同时适当增大实验类学分(比如10-15学分),以学术研究业绩作为评估学生成绩的重要尺度。
要充分反映新闻与传播实践领域对专门人才的知识与素质要求。
考试科目
初试
政治、英语一、新闻与传播史论、新闻传播实务
初试
考察政治、英语一或二、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录取标准
要以录取优秀的具备科研能力的人才为主,初试要求很高,复试重点对专业课知识及理论进行考察
主要以录取具备职业化素质的人才为主,初试要求偏低,复试重点对考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考察,尤其重点对职业背景进行考察。
表1:新闻传播学专硕和学硕的区别
教育部曾在去年组织过全国高校各学科的评估工作。学科评定的排名是是目前新闻传播学各高校学科实力最新最权威的官方排名,各位想要报考新闻传播学研究生的同学,可以这个排名,来选择自己要报考的院校。木铎考研也贴心为大家整理了【学科评估后,全国新传院校的排名有变化!】,小伙伴可以赶快pick起来。
最后,各位2020年报考新闻传播学研究生的同学,无论是报考专硕还是学硕,都是一个好的选择。在确定报考院校、报考类别(专硕还是学硕)后,最重要的就是开始行动,复习起来。大家加油!
编辑 |solo学长
策划 | 安安学姐
主编 | Duty学长
在职学硕和专硕区别,学硕和专硕考试内容一样吗
学硕和专硕的区别到底在哪里
主要区别是,招生考试不同、学习方式不同、培养方向不同、发展方向不同,具体如下:
一、招生考试不同
1、专硕
专业硕士的招生考试有10月份的“联考”和年初的“统考”两次机会,考生可以自行选择,而这两大国家级别的考试的专业考试,也由各招生单位自行命题、阅卷。GCT在职硕士是参加10月份的联考,全日制专业硕士跟原来全日制学术型硕士考试时间一样,都是每年一月份初试。
2、学硕
学术型硕士的招生考试只有年初的“统考”,而统考以外的专业考试则由各招生单位自行命题、阅卷。
二、学习方式不同
1、专硕
脱产全日制学习,学制2-3年。
2、学硕
全日制学习。一般为3年。
三、培养方向不同
1、专硕
专业型硕士是国家为了克服学术型硕士的不足新增的一种新硕士,培养的是市场紧缺的应用型人才。
专硕一般指专业型硕士,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
四、发展方向不同
1、专硕
专业硕士主要是进入企业发展。
2、学硕
学术硕士毕业后主要是去研究所搞研发工作。
学硕和专硕有何区别
近年来,高校纷纷宣布缩招甚至停招学硕,同时开始做大做强专硕。这种趋势将带来哪些影响,通过以下各方面详细评价分析:
1. 研究生教育的多元化随着社会的发展,研究生教育的多元化趋势越发明显。学硕和专硕是研究生教育中的两种不同类型,学硕注重学术研究和学术能力的培养,而专硕则更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和实践应用。此次学硕缩招和专硕做大做强的趋势,有助于促进研究生教育的多元化发展。
2. 就业市场的变化随着就业市场的变化,专业能力和实践经验成为了企业最为看重的因素之一。因此,专硕做大做强的趋势将会对研究生的就业前景产生积极的影响。而学硕缩招或停招则需要考虑如何更好地解决学术型研究生的就业问题。
3. 研究方向的调整缩招或停招学硕和做大做强专硕也会对研究生的研究方向产生影响。学硕的缩招或停招将引导学术型研究生转向博士研究生或者其他研究生教育形式。而专硕的做大做强则会促使专业型研究生更加注重实践经验和职业能力的培养。
4. 研究生教育的质量提升缩招或停招学硕和做大做强专硕也是为了保证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和水平。高校需要更加注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提高研究生的学术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也需要加强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社会提供更多高素质人才。
综上所述,学硕缩招或停招和专硕做大做强的趋势都是高校调整招生结构、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和促进研究生教育的多元化发展的一种举措。对于研究生来说,应该注重选择适合自己的研究生教育形式,并注重自身的学术能力、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的提升。同时,也需要加强与高校和社会的联系和合作,为自己的未来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而对于高校来说,也需要更加注重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促进研究生教育的多元化和创新,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才。
学硕和专硕哪一个含金量更高
如果想要走学术研究道路,学硕的含金量自然要比专硕高很多。但如果想要从事技术行业,专硕的含金量就比学硕高了。
专业学位硕士,简称专硕,中国的一种特色学位类型,与之相对应的是学术学位硕士),专业学位硕士更重视实践和应用。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以实践为导向,与职业性是紧密相关的,培养能够创造性地从事实践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比如工程师、会计师等。
2022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将专业学位提至与学术学位并重位置,在14个门类下均设置了专业学位,其中设置硕士专业学位类别31个。专业学位硕士的学制原本大多都是2年或者2年半,大多学校陆续将专硕学制延长到3年。
发展前景:
专业硕士教育的高速发展,与国家教育政策的大力扶持密不可分。以往,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主要是培养从事教学科研的学术型人才,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社会对应用型研究生的需求正在大幅增加。为了适应变化,2009年国家首次从应届本科毕业生中增招专业硕士,实行全日制培养。
随后的几年中,国家持续扩大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范围和规模,凡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立的专业学位均可安排招生,各招生单位除将招生计划的增量部分主要安排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外,还将学术型研究生招生规模数按比例调至专业学位。
学硕和专硕考试内容一样吗不一样。
在我国,学硕和专硕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学硕按学科设立,以学术研究为主,侧重理论教育,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专硕以专业实践为主,侧重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高水平、高层次人才。所以他们的分数线还是有区别的,有点学校和专业可能一样,但大部分不一样。
2002年开始,国家规定了34所自主划线院校,具体的方式就是,初试的分数线由各个有自主划线权的学校自己划定,而不用参考国家统一划定的分数线。就是学校根据报考自己学校考生的情况和计划招生的人数来确定分数线。
厦门大学的法学分数线不一样,人大的法学分数线一样。那到底学硕好还是专硕好,那说说他们的区别:
一是学制不一样,学硕3年专硕2年,如果想早点出来工作赚钱,考虑到时间成本机会成本,专硕好点。二是学费不一样,专硕较贵,有的专业贵很多,觉得负担重的可以考专硕。三是读博方式不一样学硕可以直接读博,不用参加全国统考,拿学士学位。专硕不能硕博连读或直博,必须硕士毕业后进行考博,拿专业学位。四是考试难度不一样,学硕的考试难度比专硕的难度要大,就拿公共课来说,通常学硕考数一、英一的,专硕一般会考数二英二的,相对来说难度低一点。五是认可度不一样,一般临床医学、会计等的专业认可度比较高,机会大。
综上所述,不管是学硕还是专硕在职学硕和专硕区别,学硕和专硕考试内容一样吗,都是国家承认的研究生学历,有的理论知识高点,有的专业水平高点,都是我们国家的高层次专业人才。
学硕和专硕的分数线一样吗
考研学硕和专硕是不一样的国家分数线。学硕和专硕是两种不同类型、不同专业、不同研究领域的硕士,因此,学硕和专硕具有不一样的国家分数线。
中国实行的学位教育主要分为:学术型学位(学术理论研究)或专业型学位(注重操作实际能力)两种教育并轨,但一直以来,更偏重学术型学位教育,而少注重专业型学位教育,所以很多学术型学位研究生毕业后,只能大谈阔论,能理论能研究,但操作能力差。为了与世界上学位教育接轨,因此增加专业型研究生教育。
专业硕士学位是世界高校统一的学位在职学硕和专硕区别,国外只有一种硕士学位,不管是搞学术研究,还是搞实践的硕士,在国外都是授予硕士学位,国际认可的硕士学位有MA、MFA、MBA等。
扩展资料:
学硕和专硕之间的区别:
1、培养方向不同:全日制学术型硕士教育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授予学位的类型主要是学术型学位;全日制专业型硕士是克服学术型硕士的弱点,国家新增的培养特定高层次专门人才。
2、招生考试不同:全日制学术型硕士、全日制专业型硕士和在职专业型硕士的招生考试均是1月份的统考。
3、学制不同:从学制来说,全日制专业型硕士一般2~3年,其中不少于半年的实习期;而全日制学术型基本上以学习理论为主,学制一般为3~5年。而在校的主干课程基本上是完全一样,生活、学习与导师培养方式等等都没太大区别的。
4、培养方向不同:根据中国的有关规定,普通硕士教育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授予学位的类型主要是学术型学位;而专业硕士是具有职业背景的硕士学位,为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而设置。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193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