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了《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以下简称新版目录)和《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管理办法》,“城乡规划学”一级学科地位获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确认。同时风景园林被取消一级学科,以后风景园林考研没有学硕了,统一为专硕。《》
近日,《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发布,2023年起实施。2023年下半年启动的新一轮研究生招生、培养工作按新版目录进行。在校生及2022年启动招生、2023年9月入学学生的培养仍按原学科专业执行。
新版目录有14个门类,共有一级学科117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36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31个。
研究生教育的学科专业目录先后有1983年版、1990年版、1997年版、2011年版等四个版本。
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中,正式将“城乡规划学”提升为一级学科(代码0833)。
学科专业是高等教育的核心支柱,是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在高等教育中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影响。学科专业目录作为学科专业的制度性呈现,为规模化培养人才、学科专业建设、培养质量评价、学位授予和学位授权审核等工作提供了基本依据。因此,学科专业目录的修订工作是服务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支撑行业产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构建中国特色、世界标准学科专业体系的内在需要,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体现。
官方解读(节选)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就新版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和目录管理办法答记者问。
问
一、请介绍一下目录修订工作的背景。
答:学科专业是高等教育的核心支柱,是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在高等教育中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影响。学科专业目录作为学科专业的制度性呈现,为规模化培养人才、学科专业建设、培养质量评价、学位授予和学位授权审核等工作提供了基本依据。研究生教育的学科专业目录先后有1983年版、1990年版、1997年版、2011年版等四个版本,这些目录为不同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随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已施行10年的2011年版目录及目录管理机制已不能完全适应新的形势要求,主要问题有:一是修订周期过长,对知识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回应不够及时;二是专业学位在目录中的地位还不够凸显,类别、层次还需完善英国在职研究生,交叉学科还需稳步发展;三是学科专业设置存在固化、细化等倾向,不利于学科交叉融合和复合型人才培养;四是现有学科专业内涵需要更新。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学科专业调整工作。2020年7月,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对研究生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深入推进学科专业调整,完善人才培养体系。2021年1月,国务院对深化新时代高等教育学科专业体系改革作出系统部署,专门对目录修订提出要求。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也多次对学科专业设置调整提出意见建议。同时,按照2009年印发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设置与管理办法》,目录10年修订一次,也需要根据经济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实际,修订形成新版目录。
问
二、请介绍一下目录修订工作的意义。
答:本次目录修订工作有以下四个方面的重要意义。一是服务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的重要举措。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归根到底要靠人才、靠教育。研究生教育是国家高层次人才自主培养的主渠道,研究生教育的学科专业直接关系到高层次人才供给的基本结构和类型。修订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完善学科专业体系,是提升高层次人才自主培养能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一招。二是支撑行业产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行业产业人才需求发生深刻变化,新生学科专业需求不断涌现,对完善学科专业设置提出了现实需求。修订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针对性地调整、新增一批学科专业,完善学科专业体系,是集聚人才培养资源并推动关键领域技术突破、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三是构建中国特色、世界标准学科专业体系的内在需要。学科专业本质上是知识体系的划分组合结果,具有普遍性规律。我国的知识创新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伟大实践,知识体系也在实践中不断加速分化融合迭代,并彰显中国特色。修订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更新学科专业内涵,完善学科专业体系,是扎根中国大地,构建中国特色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必然要求。四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体现。学科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平台和基本单元,是培养单位、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相互联系的重要桥梁。修订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完善学科专业体系,为人民群众提供内涵更新、选择更适合、成长成才机会更多、就业去向更准的多样化学科专业选择,是提升教育获得感的具体举措。
问
三、请介绍一下目录修订工作的总体思路。
答:本次目录修订工作的总体思路:一是强化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国际科技竞争的“卡脖子”关键领域、国家发展和治理的薄弱点,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与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紧密衔接,针对性设置调整一批学科专业。二是尊重学科专业设置的基本规律,核心考察在培养目标、师资、课程、教材、评价等规模化规范化人才培养实践中的科学性、操作性。一级学科设置方面风景园林学硕取消了吗,城乡规划学一级学科地位确认,风景园林一级学科被取消,坚持宜宽不宜窄总要求,突出宽口径,以利于增强学生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后劲;专业学位类别设置方面,坚持需求导向,突出专业技术能力,强调精准和灵活,以利于增强学生的职业胜任力。三是构建面向未来的学科专业建设管理机制,核心是创新学科专业的组织与建设方式,提升研究生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快速响应能力,为打造需求牵引的战略科技力量、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提供更有力的学科专业支撑。四是坚持稳中求进工作主基调,稳字当头,按照先立后破、不立不破、循序渐进、重点突破的办法推进工作。
问
四、请介绍一下本次目录修订工作的改革举措。
答:本次修订工作的改革举措主要是实现“三并”。一是目录与清单并行,构建“目录+清单”(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急需学科专业引导发展清单)的学科专业建设管理新模式。目录是基本盘,突出规范性、普遍性、成熟度,每5年修订一次,以学界业界的共识为基础;清单是补充盘,突出灵活性、创新性,每年动态调整,不求系统性、完整性风景园林学硕取消了吗,着重服务国家重点发展领域和重大需求。二是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并重,改变过去专业学位类别目录是学科目录附表的呈现方式,把两个单子“并表”,将主要知识基础相近的一级学科和专业学位类别统筹归入相应学科门类,凸显两种类型人才培养同等重要,进一步强化了两类人才的培养均须把创新能力摆在突出位置的要求。三是放权与规范并进,进一步放权学位授予单位自主设置学科专业,同时明确各单位自主设置学科专业的规范程序,加强对自主设置学科专业监管,不能保证建设质量的坚决予以退出。
问
五、新版目录在哪些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答:新版目录有14个门类,共有一级学科117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36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31个。主要变化有以下几方面:一是体现了优化发展专业学位、支撑行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所有门类下均设置了专业学位,新设了气象、文物、应用伦理、数字经济、知识产权、国际事务、密码、医学技术等一批博士或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将法律、应用心理、出版、风景园林、公共卫生、会计、审计等一批专业学位类别调整到博士层次。二是加强了对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的学科支撑。新设智能科学与技术、遥感科学与技术、纳米科学与工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法医学等一级学科或交叉学科,并对部分一级学科进行更名。三是更好地服务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要。新设中共党史党建学、纪检监察学、区域国别学等一级学科或交叉学科。四是加强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科专业支撑。根据艺术类人才培养的特点,重点对艺术学门类下一级学科及专业学位类别设置进行了调整优化,在原有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基础上,设置了艺术学一级学科,包含艺术学理论及相关专门艺术的历史、理论和评论研究,另设置了音乐、舞蹈、戏剧与影视、戏曲与曲艺、美术与书法、设计等6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五是进一步推进分类培养。本次修订在统筹一级学科和专业学位类别设置方面迈出了重要步伐,强化了对学术型和应用型两类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基础支撑,也是夯实分类培养、分类发展基础的重要举措。
问
六、学科专业设置管理机制有哪些重大变化?
答:学科专业设置与管理将实行放权与规范并进的目录管理新机制。主要举措有:一是将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体系分为学科门类、一级学科与专业学位类别、二级学科与专业领域三个层级,统筹设置、调整与管理工作。二是坚持高起点设置,高标准培育,一级学科和专业学位类别设置实行先探索试点、成熟后再进目录的放管结合新机制。三是对学科门类的设置与调整、一级学科和专业学位类别的命名规则、编码规则、设置条件、设置程序、编入目录等作出明确规定。四是缩短目录调整周期。学科门类、一级学科和专业学位类别的修订周期缩短为5年,学位授予单位自主设置的二级学科和专业领域每年定期统计发布。五是建立了调整退出机制。规定了学科门类的调整程序、试点设置一级学科和专业学位类别的撤销程序、一级学科和专业学位类别退出目录的程序和要求。
问
七、下一步的工作考虑是什么?
答:新版目录将于2023年启用。为做好新版目录与2011版目录的平稳衔接,主要工作安排有:一是关于完善专家组织。根据学科专业调整情况,采取新设、转设、归并等方式,对专家组织进行调整完善。二是关于学位授权点对应调整工作。按照托底、保质的原则,制定专门工作方案,平稳开展学位授权点对应调整工作。三是关于完善学科专业有关工作标准。组织专家编写或修订完善学科专业简介、学位基本要求、学位授权点申请基本条件、核心课程指南及学位论文要求等工作标准。四是关于与研究生招生工作的衔接安排。根据学生备考和招生工作实际,今年下半年启动的研究生招生工作仍按2011版目录执行,2023年下半年启动的新一轮研究生招生工作将按照新版目录执行。五是关于在校生及今年下半年启动招生、2023年9月入学研究生的安排。按照“老人老办法”的原则,这些研究生的培养仍按原学科专业执行。六是关于学位授权审核工作。2022年的学位授权点动态调整、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工作仍按2011版目录执行,2023年学位授权点动态调整、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工作及新一轮学位授权审核工作将依据新版目录开展。七是关于与现有重大建设项目的衔接。今年2月,教育部公布了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名单,建设学科名称依据的是2011版目录。为保证政策连续性,第二轮“双一流”建设按照已公布的建设名单继续推进。在此过程中,我们将要求各省级学位委员会、学位授予单位结合本区域、本单位实际,认真落实各项政策,切实保障师生利益,严格做好过渡阶段的各项工作衔接。
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
(2022年)
专硕和学硕出国有区别吗,扬州大学在职研究生是学硕还是专硕呢课程安排与常规学习方式一样吗
在我们国内,硕士级别的证书是有两种不同类型的,分别是偏学术研究方面的学硕,和偏实操的专硕,这两者的在效力上没有有任何的区别,但很多朋友都比较在意这个问题。那我们此次要报的扬州大学在职研究生是学硕还是专硕呢,在职学习深造的课程安排与常规学习方式一样吗。
第一,这次在职学习考下来的证书是专硕学位
在该学校的招生计划中专硕和学硕出国有区别吗,扬州大学在职研究生是学硕还是专硕呢课程安排与常规学习方式一样吗,两种学位都是同时存在的,不过我们这次是以在职深造的方面来进修,那么受到了这方面的限制,能考下来的都是专硕这种学位。其实在求职应聘的时候,不管是什么学位相差的都不会很大,很少会有用人单位在这方面做详细的要求,所以找工作的时候是不受限的。不过要是今后想要出国留学深造的话,有些国外的院校更认可我们国内的学术类型的硕士,而有些院校则认可这种,不过要是去国外进修的话,能选择的申请目标就更多了专硕和学硕出国有区别吗,所以也不用担心自己找不到理想的院校。
第二,课程安排与常规的学习方式是一样的
不少朋友担心自己参加的在职学员进修班,会比常规的同专业进修班有课程上的减少,这也是无需担心的问题。我们本次报考扬州大学在职研虽然上课方式与常规的有所差别,但学校方面在资源投入和课程安排上是不会区别对待的,也一样能学到所有的规定课程,完成专业方面的提升。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197289.html
评论列表(1条)
[…] 亲爱的考生研究生调剂需要复试吗,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2020级非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调剂复试流程及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