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博士,是指那些在工作岗位上同时攻读博士学位的学者。他们不同于全日制博士生,能够在职业生涯与学术追求之间寻找一个完美的平衡。在职博士的出现,旨在为有经验和专业知识背景的职场人士提供深入研究的学术途径,进一步提升其在工作中的创新能力和领导力。
2. 学制与课程要求
在职博士的学制往往因学校、专业和个人情况而异。一般而言,学制在3至6年之间,但也可能更长。课程要求包括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和研究方法课程等国际硕博项目,旨在确保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研究能力。
3. 研究与实践
在职博士的学习过程强调研究与实践相结合。除了课堂学习外国内读在职博士,在职博士一般读几年才能毕业?通向学术之巅的漫漫征程,学生还需完成一项深入的研究项目或论文,这是获得博士学位的核心要求。研究项目通常与学生的工作领域或兴趣点相关,旨在解决实际问题或推动学科发展。
4. 毕业要求与论文
毕业要求是在职博士教育中至关重要的部分。除了完成所有课程学习和学分要求外,学生还需要提交一篇符合学术标准的博士论文,并通过论文答辩。论文是对学生研究成果的集中展示,也是评价学生是否具备博士学位授予资格的重要依据。
5. 影响毕业时间的因素
在职博士的毕业时间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首先,学生的学术基础和工作经验决定了他们攻读博士的速度和深度。其次,个人时间安排、工作压力以及研究项目的复杂程度也会对毕业时间产生影响。此外,学校的课程设置、导师的指导风格以及学术环境等因素也会对毕业时间产生一定的影响。
6. 延长学制的情况
虽然在职博士的学制有一定范围国内读在职博士,但在实际操作中,很多学生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需要延长学制。例如,研究工作进展缓慢、个人时间管理不当或工作变动等都可能导致学制的延长。延长学制虽然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经济和时间压力,但也能为他们提供更多的研究和实践机会,确保他们能够在学术上取得更高的成就。
7. 顺利毕业的策略
为了顺利毕业,在职博士学生需要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确保能够按时完成课程学习和研究任务。同时,他们还需要与导师保持密切沟通,及时获取指导和反馈。此外,积极参加学术活动、拓宽学术视野、提高研究能力也是顺利毕业的关键。最后,保持积极的心态和坚定的信念也是在职博士学生顺利毕业的重要支撑。
8. 结语与展望
在职博士的毕业时间虽然因个人和学校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如果需要在职双证和单证博士的所有方案请您围我的信 但只要我们合理规划时间、勤奋学习、深入研究并坚持不懈地追求学术目标,就一定能够顺利毕业并取得博士学位。展望未来,随着在职博士教育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一教育模式将为更多职场人士提供学术提升和职业发展的机会。
985在职经济学博士,3篇论文致谢刷屏!作者都来自这所985大学
可能有读者已经发现了,在近年来“火了”的论文致谢中,至少有3篇来自兰州大学的学生或教师。
每年毕业季,总有一些论文致谢让我们泪流满面。最近被读者的眼泪冲上热搜的,是兰州大学2023届博士研究生朱占武。他在博士学位论文的致谢部分,用大段篇幅感谢了自己的母亲和导师。
朱占武 图源:兰州大学
兰州大学博士毕业生朱占武:任何美好的词语都属于妈妈
这二十八年,我背负着自己的梦想和母亲的期望,从蹚着泥泞,小心翼翼但无忧无虑地奔跑在上学路上,到现在满怀对未来的希望,漫步于象牙塔内,一切似乎都顺理成章却又如大梦一场。
朱占武今年28岁,他曾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著名期刊eLife上发表学术论文,另以共同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身份发表了3篇文章。研究生期间,他主持申请了多项纵向及横向基金,曾获得2022-2023学年甘肃省三好研究生、2022年兰州大学优秀研究生标兵、兰州大学2023届优秀毕业生等荣誉。
但在人生亮面的背后,他曾是个出生于国家级贫困县的孩子,4岁那年父亲因病去世,同年母亲所在的公司破产,家庭失去所有经济来源。5岁时他又患上白癜风,母亲为了给他治病,每天打好几份工,累到在上班途中双腿失去知觉。
他曾是个有点调皮的学生,因为在课堂上说话被兰州大学教授程博注意到,但程博没有批评他,反倒肯定了他的“思想”和“见解”。在另一所985高校攻读研究生时,他遭遇了一些困难,在跟程博老师深夜长谈后,他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退学并重新考上程老师的研究生。
赵序茅(受访者提供,下同)
兰州大学青年研究员赵序茅:“我从来不曾优秀过”
2021年,赵序茅的博士毕业论文致谢摘选——《我从来不曾优秀过》突然在社交媒体刷屏——这篇致谢的原文写于2019年,赵序茅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博士毕业时。
他早年曾经历一连串的失意和挫败:打小有口吃的毛病,不被身边的人看好。初中升高中没考上,高中升大学没考上,大学考研惨遭调剂,硕士考博士再次惨遭调剂,到了博士阶段,一度惨然退学——“我从来没有优秀过!”
他深深记得小时候的一个场景:妈妈带他去商店买铅笔,商店老板拿出一支瑕疵品。妈妈要求调换,老板却说:给你一支金笔也无用。
历经几番波折,赵序茅终于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被兰州大学生态学院以青年研究员(教授四级)身份引进。他目前从事保护生物学研究,已在国内外主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除了开展科研工作外,他还一直坚持科普写作,至今已出版28本科普著作。多次获得中国好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等省部级一等奖,举办200余场公益科普讲座,被科技部、中宣部、中国科协授予“全国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称号,获得点赞科普中国2022科研科普人物提名。
赵安
兰州大学讲师赵安:“回首望过去,可怜无数山”
202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赵安的博士论文致谢《可怜无数山》,发表在个人公众号后意外走红。他从兰州大学草业学院本科毕业后,曾经历3年迷茫的打工时光,之后考上甘肃老家的基层事业编,并被选派为某贫困村的党支部书记、第一书记。3年的基层工作经历,让他完成了一个农业农村工作者的身份认同,对他后来的学术方向及研究方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曾自学经济学、法学,因专业跨度太大,参加过7次考研,在职读了人民大学农业硕士,又考上了兰州大学法律硕士,最终如愿进入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攻读农业经济学博士。
目前,赵安已经回到兰州大学任教,现为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农林经济管理系的讲师。
感动我们的他们,为何都是“兰大人”?
可以看到,无论是赵序茅、赵安还是朱占武,他们的成长经历都与兰州大学有着不解之缘。这仅仅是巧合?还是有着某些内在的缘由?兰州大学是否有着某种独特的精神,吸引着这些自强不息的寒门学子?
为此,《中国科学报》再次采访了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赵序茅和赵安,听听他们怎么说。
赵序茅:“这和兰大的精气神有关”
在我看来,3个论文致谢的作者还是存在一些共性的。
首先是3个人的家境都不好:朱占武家境贫困985在职经济学博士,3篇论文致谢刷屏!作者都来自这所985大学,多次发生家庭变故;我和赵安都来自农村家庭。在阶层趋于固化的今天,我们依然保持的奋斗精神,是人们比较触动的地方。
其次,我们的求学之路都比较坎坷:我和朱占武都曾在研究生阶段退过学,赵安先后换过几次专业,还当过基层党支部书记。可以说,我们都算不上传统意义上的学霸,是凭借努力和超出常人的付出而取得博士学位的。
那为什么我们几个都出自兰州大学,或者最终选择来兰州大学就职呢?我想可能有3个原因。
第一,这和兰大的精气神有关,兰大的校训是“自强不息,独树一帜”。兰州大学作为胡焕庸线以西唯一的985、双一流A类学校,承载西部教育的重任985在职经济学博士,在贫瘠的土壤下,开出绚丽的科研之花,一代又一代兰大人践行“吾校虽瘦,必肥华夏”的誓言。3位博士的奋斗历程和兰大“自强不息,独树一帜”的精神高度契合,或许正是这种精神上的认同,使得3位博士在兰大找到了归宿。
第二,兰大师生踏实、低调、朴实无华,和农村出来的三位博士气质很搭。在兰大,我们只需要做好自己的事情,不需要和社会上的人事进行攀比,也不需要太多的人情世故,这种土壤适合农村出来的孩子,安心地进行科学研究。
第三,这和家庭有很大的关系。三位博士家庭条件都不好,不仅缺少来自家庭的支持,还要补贴家庭,选择在东部发展,也许较难承受那种生活压力。
赵安:或为“兰大现象”的又一个脚注
我想,这3篇致谢稀缺的地方,就是在人人炫耀成功的时代,有几个博士,居然分享了自己的失败。
和以上两位博士不同的地方还在于,我从事的是社会科学研究,通过大时代之下的“个人史”来记录“社会史”,是我的专长和自觉,只是将致谢文中的被记录者换成了自己。没有想到的是,这篇文章能在民间广泛传播,甚至走出学生群体,激起很多70后、80后的共鸣。我的博导张晓山先生点评道:“人人心中有,人人笔下无”,“借你的酒杯,浇自己的块垒”。
我从18岁前往兰州上学,到35岁返回兰州工作。这17年间,经历了很多颠沛流离、辛酸无助、生死别离,现在暂时进入了世俗眼里的稳定期和舒适区。但我始终铭记任继周先生对我说的话:“坚持做金字塔式的学者,不要成为细竹竿式的学者”,“不要打了个好基础,最后盖个茅草屋”。来到新的研究领域,还有很多课要补,须臾不敢懈怠。
兰州大学的校史里有个广为人知的“兰大现象”,大概意思就是在艰苦环境中,更能塑造出人的卓越品质。兰大化学系的“一门八院士”、地学系“师生三代勇闯地球三极”的故事、中国科学院的“兰大军团”等,都是“兰大现象”的典型代表。
我们3个博士,尽管成就远不能与上述前辈相比,或许也可看作“兰大现象”之下的一个小小注脚:敢于“自讨苦吃”,不怕接受“挫折教育”,在不得不与命运较量时,鼓起勇气坚毅前行。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200364.html
评论列表(1条)
[…] 美国在读博士生工资待遇:美国在读博士生常见待遇解析摘要本文主要探讨美国在读博士生的工资待遇,并对其常见待遇进行解析。在美国,博士生的工资待遇因学校和研究领域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而言,博士生的工资主要来自于助研、助教、研究项目、奖学金等方面。本文将从薪水水平、工作内容、奖学金、福利待遇和就业前景等五个角度对美国在读博士生的工资待遇进行论证和分析。正文一、薪水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