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2022年考研考研政治,2022考研:复习政治前必看的八大问题_南京上元教育考研培训

很多人认为政治不用提前复习,考前一两个月复习也来得及。教育部的考研政治大纲每年的9月份才出,也就是当年最新的,也是当年考研的依据,因此,你之前所有的复习都是基于去年的大纲进行的,这是没有办法的,因为教育部就发布这么晚,但是也没太大关系,毕竟政治就是文字,还好理解。四、政治什么时候开始复习最好

2022考研:复习政治前必看的八大问题_南京上元教育考研培训

新一年已经来了,这也意味着准备2022考研的小伙伴们也要把复习提上日程了。很多人认为政治不用提前复习,考前一两个月复习也来得及。但是无论什么时候复习,都要在复习之前弄明白这八大问题,这样才不会像瞎子摸鱼似的,找不清头尾!

一、考研政治大纲9月份出

教育部的考研政治大纲每年的9月份才出,也就是当年最新的,也是当年考研的依据,因此,你之前所有的复习都是基于去年的大纲进行的,这是没有办法的2022年考研考研政治,因为教育部就发布这么晚,但是也没太大关系,毕竟政治就是文字,还好理解。

二、政治大纲每年都要大改吗

这个倒不一定,但是这几年确实是这样,我去年复习的时候以为之前一年大改过了,去年应该不会大改了,谁知道,还是一样改的面目全非,重新买书,重新复习,所以,用新版的大纲编写的教材是必须的。

三、政治考察的是什么

政治啊,说白了就是考察我们对党史、近代史已经我们党的指导思想马哲等的理解学习,并用以指导自己的做人做事标准(思修法基),因此,这门课考察的东西不是特别的脱离实际,相反,和数学相比,我倒觉得天天新闻都是这些内容,不会特别陌生。

四、政治什么时候开始复习最好

没有最好,只有最适合,但是普遍开始是9月份,因为要等教育部的新大纲出来吗,要不总感觉复习了好像会白白浪费时间,因为政治还是要背诵一些东西的,提前背的可能性不大,万一大纲再大改了,岂不是白费功夫。建议,等9月份开始,如果你9月份还有很多其他工作要做,也可以提前复习马哲。

五、大纲和大纲解析都是啥

大纲和大纲解析都是教育部的官方教材,是针对考研的最标准的辅导书,大纲就是个小册子,不需要买,大纲解析才是红宝书,这个要注意,很多同学就是在这里就吃过亏,买了小册子,结果没有用,内容不全,就是个提纲。

六、其他教材的用途

其他市面上的很多教材,按照时间点划分有先于9月份出版的,这些主要就是肖秀荣、任汝芬、石磊、蒋中挺等人的教材,是老版大纲编写的,可以用来提前复习,但是不是最新的,这个一定要注意。9月之后出的教材就很少了,主要就是高浩峰的、风中劲草、画龙点睛独家笔记、还有就是各个机构的模拟题模拟卷了,这些虽然是最新版大纲编写的,但是就是要等,因为不可能早于大纲出来的。

七、模拟卷压得中真题吗

必须承认,模拟卷不可能全部押中,但是也会有很多相似的问题出现,让我们这些考研只会背诵的人有了一些希望,但其实是这样啊,就是模拟卷给出的材料和题目都是热点居多,而热点考研政治肯定会涉及到的,不可能说不考热点,或完全不考重难点,那这个考试就废了,所以,你在真题卷上看到相似的题目是正常的。这个问题我觉得画龙点睛给出了一个最好的解释,就是大家都用,你能不用吗?不能在资料准备上输给了对手!这一点我觉得很有道理,押中押不中的先不去讨论,至少要防止万一情况出现,万一考到原题了,我没看2022年考研考研政治,2022考研:复习政治前必看的八大问题_南京上元教育考研培训,全国其他大多数考生都看了,那我不死定了!

八、考研政治考场注意事项

现在政治考研的考试和高考是一样的,全部是答题卡,厚厚的纸啊,真不好写字,大家最好用稍微细一点的笔,但一定要不能太细,要不看不清,电脑阅卷,很难说的!写题目的时候,尤其最后5道材料分析,千万别大意,格子是够用的,你看每年真题的答案,都不会说字数很多很多,但是你尽量多写国际硕博项目,多答一些,保证完整。这就要求你的格式务必要整齐!整齐!再整齐!而且,字体尽量控制的大小一致,别写到最后没空了,开始写小字,或者后面感觉空的多,字又写的很大,这样都不好!建议,第一次作答,每一问答题中间都空两行距离,留作最后检查时补充!

公考政治和考研政治有什么不同?,有必要为了考公而考研吗?

很多小伙伴都有个认知误区,想当然的认为有了研究生学历,可以大削弱考公竞争强度,同时又可以在入职后占尽提拔先机。然鹅公考政治和考研政治有什么不同?,有必要为了考公而考研吗?,硕士研究生的身份对你未来的发展的确很有帮助,但就是和上面俩没太大关系!(Top2,名校博士除外,只谈公务员不谈事业编、国企)

来跟我念三遍!

考公务员专业最重要!

考公务员专业最重要!

考公务员专业最重要!

每年用本科学历参加公务员考试的研究生比比皆是,因为硕士专业无岗可报啊!

以2022河南省考为例,省级以下研究生特供岗位数量有限

如果你拥有公安类、大气科学类、海关、海事管理等杀手锏级专业对口buff,或者能拿到法学、计算机、中文等体制内刚需专业buff,那么佐以系统的复习,上岸指日可待,甚至都不需要全日制学历。

如果你是生化环材机械土木石油矿山农林牧渔等专业,那么你将获得一个终身“遥远的彼岸”,触发效果:每一次报考公务员90%的概率获得本次考试3倍及以上的平均岗位竞争人数,在专业限制和竞争上,可没人管你是什么学历。

有的小伙伴会说如今的部委、省直研究生岗位越来越多,可90%的人都考地市级以下啊!再者说,研究生岗位多≠专业不重要,这更提示我们考研归考研,不能瞎选专业。

不要盲目,好好规划毕业季甚至往后的2-3年,否则就会很被动。

有志于在体制内发展,研究生+公务员的组合一定是最优解,尤其是普本转名校再考定向选调这条路最合适。(名校定选渠道相对于省考竞争更小,提供大量优质岗位,不但岗位好而且级别高!名校加成终身受用,教育出身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和家庭出身同等重要!)

但要量力而行!

如果主动权在自己且必须要舍弃一些东西的话,那么个人认为单纯从分析利弊的角度讲:

公务员(珠长三角强势部门)>研究生(世界一流大学强势专业)>普通公务员>研究生(双非)

PS:2017年教育部正式出台文件,发布“双一流”建设院校名单,介时“985、211”在官方概念中已成为历史,但是前后概念中有大量院校交叉出现,顾本篇回答部分内容仍沿用“985、211”概念。

1、北京大学等30所高校名单

北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

天津:南开大学、天津大学;

江苏:南京大学、东南大学;

浙江:浙江大学;

安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福建:厦门大学;

山东: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

湖北: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湖南:中南大学;

广东:中山大学;

陕西:西安交通大学;

上海: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大学。

2、中央财经大学等40所高校“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

北京:中央财经大学(应用经济学)、北京交通大学(系统科学)、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林学)、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临床医学、药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文学)、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应用经济学)、外交学院(政治学)、中国政法大学(法学)、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

辽宁:大连理工大学(化学、工程);

吉林:吉林大学(考古学、数学、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黑龙江:哈尔滨工业大学(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

江苏:苏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力学)、南京邮电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河海大学(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

安徽:安徽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湖北:华中农业大学(生物学、园艺学、畜牧学、兽医学、农林经济管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湖南:湖南大学(化学、机械工程)、国防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广东:暨南大学(药学)、华南理工大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农学);

重庆:重庆大学(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土木工程);

四川:四川大学(数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

陕西:西北工业大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长安大学(交通运输工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

甘肃:兰州大学(化学、大气科学、生态学、草学);

上海: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中药学)、上海体育学院(体育学)、上海音乐学院(音乐与舞蹈学)。

3、华东政法大学等30所本市高校名单

华东政法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音乐学院、上海体育学院、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上海海事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政法学院、上海戏剧学院、上海公安学院、上海科技大学、上海纽约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海关学院、上海商学院、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上海电力大学、上海电机学院、上海健康医学院、上海杉达学院、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上海建桥学院、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上海兴伟学院、上海立达学院。

以2022上海定向选调招录为例,并非所有“世界一流建设高校”的所有专业都有定选资格,且不涉及上海市直单位,假设你本科毕业同时考上了上海市委组织部和哈工大的优势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而你选择了后者,那么赶上今年毕业季你连报名浦东区委组织部的资格都没有,第一关学校专业就把你卡的够够的。

另外,由于报名人数逐年增加定选红利逐年递减,早已不是那个随便翻翻书就能上岸的时代了。

再退一万步讲,今年考研你觉得你能考上哈工大吗?

部分高校为了提高通过率,开展校内培训

所以,能去核心地区的核心单位,就别琢磨考研的事了哪怕是老985呢。

下面来说说普通公务员、普通高校硕士研究生,选择两所普通高校关注硕士毕业生的就业情况。

这是两所很普通的双非院校硕士研究生就业情况,有没有发现大家就业的首选还是体制内(公务员、事业编、国企)???也就是说公考政治和考研政治有什么不同?,最终的落脚点都要回到工作上!!!对普通人来说提升学历固然好,但是因为这个放弃入职公务员那就太不值得啦。

论据补充,顶级双非硕士部分就业情况。

官方给出的部分就业去向,既然给的都是单位比较好的,依然是体制内占大多数。

最后,让我们来看看党对干部提拔任用的规定

楼主根正苗红,第一个“化”一定没有问题,知识化、专业化说白了就是学历西班牙在职研究生,体制内的人都知道,一入公门,谁管你是全日制、非全日制学历都一视同仁,所以后两化很好解决,所以最重要的不可控变量就是“年轻化”,时间和年龄是我们无法控制的(有路子另说),按正常年龄算本科毕业22岁,你去读了研(双非),他去参加了工作两年后申请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历学位,等你研究生毕业25岁,人家已经是研一+差一年就到提拔工作年限,如果不巧你考了两年才考上公务员,人家再顺利点,等你是科员的时候人家已经是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党员+副科级实职这些身份统统在手了。是不是感觉自己有点吃亏??

如果想进步,那么时间就是生命线,能今天入职绝对不拖到第二天!

我是@爱分享的小强,疯狂输出公考干货。

我上岸后整理收集了公考类好用的资料(亲测好用长期更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均收录在下方卡片冲无偿分享。

1.视频系列

2.历年真题系列

3.最全的常识

4.思维导图系列

5.申论一本通

6.行测一本通

7.国考、省考必考成语500例

8.事业单位联考全套(职测、综应ABCD系列)

9.近五年国考面试分数线

10.经典政务公文汇总

11.热点人民时评议论文汇总

12.资料分析列式、速算技巧全攻略

13.图形推理经典拔高知识点100例

14.还有全职、在职复习打卡计划表。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200421.html

(0)
国际硕博教育王老师
上一篇 2024年 4月 12日
下一篇 2024年 4月 12日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1条)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923864400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guojishuobo@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