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普遍在研究生报名阶段有些个思维定式:
学硕=好读博,专硕=好就业;
学硕=难考,专硕=相对容易考;
学硕=学历含金量高,专硕=学历含金量低……
放几年前,这话属实很难反驳,差不多的确是这么个情况。但自从09年专硕政策改革后读专硕好还是学硕好,陆陆续续逐渐打破了这一旧律。
先说今天的观点:
专硕能直接申博吗?–可以
学硕和专硕哪个最容易申博?–是学硕,也不是学硕
专硕含金量低?–很多变成3年了,想低也低不了了
希望每位同学在填报志愿前都能花7分钟认真看看这篇文,我们不看网络中的人云亦云,切身了解你到底适合走哪条路?
01
申博选学硕还是专硕?
读研之后,大家可能会面临一个问题,我如果想读博的话,是不是必须选学硕啊?
从大体来说,读博考察的是大家的学术能力,能不能发论文?有科研结果吗?有研究能力吗?能顺利毕业吗?因此,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的学术型硕士当然更合适。
还有一种说法是说,只有”学硕“才能申请硕博连读,可以免修研三的课程,少读一年嘛。但是其实很多学校的专硕也可以参与”硕博连读”选拔的,各个学校的要求不同罢了:
比如哈尔滨工业大学经管学院的硕博连读选拔写的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申请的条件与学术型硕士完全相同”。不分专硕还是学硕。
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将学硕和专硕能申请的硕博连读专业分开了。“原则上,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仅可报考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仅可报考材料与化工专业”。
厦门大学的专硕也可以申请硕博连读,但是要求专硕同学在申请时须取得一定的科研成果,比方说发表论文,当然具体实施细则看各个学院的要求了。
但,也有只招收学硕的硕博连读的大学,如中国传媒大学。
也就是说,如果大家有想要继续深造的目标,那我们在报名学校和专业的时候,还要多关注一下该专业的“硕博连读”、“博士选拔”、”直博”的信息。基本上每个学校都要他自己的选拔方式,不会像高考、考研一样都是全国统考。
继续话说回来,想要读博一定要读学硕吗?我的结论是:你如果一开始就是奔着读博去的,那读学硕肯定是事半功倍;但是从考研这个角度来说,学硕相对专硕来说更卷一点,能不能另辟蹊径,先考上专硕再去读博呢?也是可以的,但就要求大家其一在读研期间,你自己要有侧重性地去做学术研究,去写论文;其二要看所报学校是否能接受专硕同学申博、申硕博连读。
02
最容易申博的学位是:
不是学硕也不是专硕,是——直博。
学硕专业缩招、专硕专业扩增、直博比例增大,这是这几年研究生招生的整体趋势。
中国青年报新闻
拿同济大学举例,其2021年秋季入学博士生拟录取直博生335名(不含医学生),2022年拟录取直博生379名,到了今年又增加到398名。历届直博人数肉眼可见地在增长。
、
但有一说一读专硕好还是学硕好,学硕好读博,专硕好就业?时代变了,直博的优缺点我也要提前跟大家说明。
直博的优点:
1、读书所需年限短于硕博,年头少,能快点毕业,远离”我秃了,但我变强了“的世界;
2、在学习期间不需要准备硕士论文以及硕士转博士的准备,能省很多时间做自己的研究;
3、申请项目大多都是国家重点培养项目,在导师实力、资金支持、学术环境上有很大优势。
直博的缺点:
最大的问题就在于你一定不能半途而废国际硕博连读,假如拿不到博士毕业证,那你也没有硕士学位证。所以选择直博的同学一定要确认,这是你喜欢的专业,并且你有在这条道路上深入钻研的意愿和能力。
国外也提供类似“直博”的选项
美国顶尖大学在学士学位后提供博士学位
图源: 360
那对艺术生来说呢,看似跟直博这个项目没什么天然的缘分,因为大部分艺术生整个本科甚至硕士期间的学习更偏向实践,而博士和本硕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博士更看重学术能力。所以想要一步跨到博士学位,艺术生最需要准备的就是自己学术相关的材料。
“学术”二字听起来好像很吓人,但没有让大家每天埋头写文字报告的意思。比方说我们在做项目时会发现,很多同学的作品想法都很新颖,调研的过程也很有价值,但大部分人只停在了做作品这一步。停在这儿,就是达到了一个合格的硕士生的水平,而再往前多想一步,将项目整个想法、思路上升成学术论文,这就够到了博士生的门槛。
从实践上来看,这就考验大家在论文、作品集、竞赛以及和导师联系等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能力了。
03
专硕的含金量上来了?
过去我们讨论专硕含金量这事,为什么有人觉得它没有学硕高呢?有几个理由,一个是学习年限问题,学硕大部分三年,专硕大部分两年;二个是专硕大部分同学目的性还是蛮明确的,人家更愿意花更多的学习时间用在实践、实习这方面,埋头读书搞科研相对来说弱了点;三个是感觉专硕比学硕好考一点,越容易得到的东西越会让人低看嘛。
但现在时代变了。国家开始要“复合型人才”了,学经济的人要会数学,搞艺术的人还得会编程,因此专硕的地位水涨船高。
武汉大学2022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简章
一个是部分学校专业专硕由2年变3年,比如武汉大学的艺术硕士、建筑学、城市规划等专业学位学制就是3年了。
变3年,差不多就宣告了大家想要一年学习,一年实习的愿望基本破碎了,学校觉得你学习的时间还不够,做的项目写的文章还不够多,那就得踏踏实实在学校念书了。
另一个是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未来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将扩大到总招生人数的三分之二左右……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214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