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考研这件事上,有的小伙伴求稳,有的小伙伴期望考研能完成一次提升。那么双非需要逆袭985难不难?如何才能成功逆袭?这个问题,今天小鹿用一位学姐的经验来回答大家。
自我介绍
本人来自于一所山西省师范类二本A类院校,属于双非三跨,跨地区,跨专业,跨学校最终圆梦985,本科专业为汉语言文学,所开设的课程就有现代汉语,并且还用的是黄廖版本的,又开设了语言学纲要,这三本书跟兰大的参考书目一模一样,所以这就为我日后跨考汉硕奠定了基础。
专业二是我没有接触过的,不过,专业二的东西,多背背就好了。兰大考的内容全在书上,课后题也会出一些,所以完全不用担心。
因为我大三上半学期去支教了,所以下学期回来以后要补上学期的课,每周18节,有时候要从早上8点上到晚上9点,一天都满课,根本没有时间复习考研。
我那时真的是想好好上课的,有时候也拿着考研英语在别的课上复习,但总是分心,毕竟老师说话声音有时候很大,我老想听听他说什么,后来,进度赶不出去,我也是实在没办法就开始逃课了。
那一学期总是过得心惊胆战,总担心被点名点到,然后因为缺课太多次挂科,不过我们学校老师还是挺好的,能让你过就不会让你挂。
我最后还是一直逃课,本科课程也是混了个及格。后来等我大四开学也是一直复习自己的,没怎么上过课。
我早期就是一直跟着学姐过课本,把握重点,然后我自己看真题,我真正开始冲刺是在9月份,当时我已经整理好了笔记,明白该背那些内容了,实际上前期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做的多是一些准备工作,前期不宜太过拼命,只要每天有计划即可,真正的冲刺应该是9月份开始狂背。
不过每个人进度不同,有人喜欢均衡用力,这样,前期可能需要多下一些功夫。我前期要补上学期的课,这也导致我前期不能全身心投入到复习之中,所以后期得狂背才能完成进度。
关于择校
1.个人原因
我高中是念的省重点,我一直以来学习就挺好的,只是高考失误,没发挥好,最后念了一所二本,我高考是12次模拟考试中成绩最差的一次国外在职研究生,周围的小伙伴有考985的,有考211的,就只有我去了一所二本院校,所以我还是心气挺高的,一直有一个名校梦,在择校的时候就想选一所985。
我本身不是太喜欢大城市的喧嚣,就没有考虑东部沿海城市。
大学期间我过了英语四六级,计算机二级,三级笔译,高中语文的教师资格证高考英语130考研英语一,普通话二级甲等。曾被评为优秀团员,三好学生,校级师范类一等奖学金,优秀顶岗支教实习征文。
2.个人机遇
刚好我的本科学校有考上兰大汉硕的学姐,我就去咨询了她,学姐介绍说兰大汉硕考题更偏向于主观题,我又去详细了解了兰大的考题,发现自己很适合做兰大的题目,而不是客观题。最终坚定了我要考兰大汉硕的决心。这是关于择校。
总之,兰大汉硕性价比很高,比较适合我报考。大家择校一定要看心仪院校的参考书是否与本科出入过大,看自己是否适合主观题型。
关于跨考
我一直觉得跨考不是什么问题,甚至有一些理科类专业今年也在跨考兰大,并且进入了复试。本科是汉语国际教育的考兰大汉硕应该是很有优势的,本科是汉语言的对专业一也很有帮助高考英语130考研英语一,学姐经验,跨专业考研不是难事,优势明显。
一些小语种的学生也可以跨考兰大汉硕,语言学有相通之处,只要你初试成绩够高,进入复试再好好复习,就问题不大,都考得上的。
英语一
兰大汉硕考英语一,小语种也可以选择俄语和日语。我之前有学长学姐就是考日语和俄语的,大家不用担心这个问题,小语种也是可以报考的。
我是从3月份开始背单词,背10页,然后30天后再重复;单词书不限制,找一本自己能够背下去的就可以。
真题用黄皮书就行,从九几年到2019年就可以的,单词是一个多次重复的过程,大家背了忘,忘了背也很正常,就是要不断地重复,这样才能记牢。
从4月份我就开始做真题了,我本人英语比较好,高中时候英语总考130多分,而且大学也过了四六级,就自学的英语,今年的分数线普遍大涨,基础稍差,家庭条件允许的话,建议报一个辅导班。
我差不多暑假7月份开始之前,单词已经背了4次,真题做了一次。不过我后期因为没时间了,全部用来背专业课了,英语没怎么看,我觉得这样不太好,大家后期英语也是要每天看的,英语这个东西,讲究手感,你一天不做就没那个感觉了。
英语作文我觉得不用背,大家就把真题的作文答案拿过来多读几次几可以了,分析一下作文的结构,是如何构思的,从哪些方面来写就行了,一篇一篇背一方面浪费时间,另一方面写出来的文章可能没新意,还有同学花高价买作文模板的,我觉得也不需要,千篇一律只会让判卷老师审美疲劳。
英语真题至少要做两次的,分析为什么做错,错误选项为什么不能选,怎样改一下就可以选了,英语翻译就跟着真题就行,训练阅读原文的能力,根据上下文读懂划线部分句意。
大家暑假之前英语真题就要做完一次的,暑假开始慢慢过第二次,对照原文进行翻译,分析错因。后期可以放慢速度,注重质量。
不过还是那句话,英语每天都要看看的,即使是你时间安排不合理导致后期没时间看英语,你还是要多少每天看一点,练习一些的。
关于心态和休息
我个人认为要是有条件就搬出去住吧,要是宿舍里4个人只有你一个人考研,且另外三个都有对象,每天跟对象聊到深夜是很不利于你休息的。休息不好第二天也没有精神的。
我当时申请了一个考研宿舍,就是过了英语四六级,获得过三好学生,又是优秀宿舍成员的就可以申请,依然是四人间,不过因为全是考研人,所以大家作息都很一致。每天11点睡,6点起,中午不睡觉,在教室桌子上趴一会儿,起来接着做题或看书。真的挺有利于学习的。
大家一定要相信自己,既然选择了考研就一心一意准备,不要中途去干别的,找工作,还考公务员什么的,心态一定要稳,其实我后期没怎么考英语,因为时间安排得不合理,我再次提醒大家,一定要安排好时间,不然后期可能会慌,不过我考研期间真的是心态很好,就连续每天学习14到15个小时,一直稳稳地坚持下来了,其实只要坚持下来,付出就一定会有收获。
最后祝愿大家都能考上心仪的大学!
非英语专业考研英语,英语专业有必要考研吗?
动机方面:
爱钻研学术。有必要
单纯提高学历已提高就业竞争力。或许有必要。可换其他专业考,毕竟英语专业考研不过哪个方向都很难。就业压力大,想读个研缓冲一下。一般没啥必要。
这个大概率没啥用,读完研也要毕业,该面对社会还得面对社会。最好别幻想读研时努力学习,发愤图强,想想自己大学是怎么过的,研究生或许还会是这样过。读研很可能只是带不来啥改变,就业压力也不会更小。
其他的方面:
1. 英语是一门语言,关键在于听说读写运用技能,而研究生学习是学术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英语专业的研究生学习不是侧重英语学习了,而是以英语为载体的学术研究了。可先了解清楚研究生学习阶段是学什么,要怎么学。
2. 考虑时间,经历,金钱,机会等各种成本的承受能力。
再说下我自己的选择和经历吧。
本人是中部某省份一普通二本学校的英专生,专四良好,四级500+,六级500-,听说读写能力也很普通,没一项出彩的,因为读的是师范方向,所以考了个高中英语教师资格证,参加了2019年12月的这次研究生考试。
我当时为什么考研呢?
说实话,当时大三下决定考研压根就不是追求学术或想学知识,纯粹是想通过考研提高就业竞争力,或者说是知道自己能力平平,直接就业会够呛,也没有任何接触社会的经验,就想逃避就业,正好眼前有这么个选项,身边很多同学都选择考研,家长也支持继续读书,然后我就这样就决定考研了。
决定考研之后就开始搜集各种考研信息,想尽早确定考研方向和目标院校了。
因为我不太喜欢英语,然后个人性格也不是很外向的那种,不是很喜欢面对学生,也不擅长讲课,所以我是不想考学科教学的。当时我考虑过跨专业考研,比如财会和法律。可是财会方向的话,在大学我没学过数学,想想自己高中文科数学的基础和考试情况,还是放弃了这个方向,不,可以说是跟数学相关的都要被放弃了 。然后法律的话,因为我本来对这个确实很无感,看到各种法律条文都犯困,而且还是全新的学科,需要从头学起,背诵的任务也是非常重。所以跨专业这条路是没走通。
兜兜转转还是回到了本专业的方向,大概是英美文学,学科教学(英语),口译,笔译,还有就是课程与教学论(英语)。
听学姐学长的经验是英美文学是按文学类画的国家线,可以说是所有学科类别里国家线最高的了,然后问我再去查询一下相关的具体数据,确实被吓到了,不管是高层次的还是中低层次的学校对这个专业的分数要求都很高。而且当时学姐跟我们说,要是对文学作品没有什么自己的理解或者说是兴趣的话,选这个方向要慎重。英美文学这个方向这么难考非英语专业考研英语,英语专业有必要考研吗?,而且我对这个也没兴趣也不擅长,所以就果断放弃了文学方向。
口译方向又被自己的抗压能力,临场反应能力,口语能力给毙掉了。
当时的笔译老师跟我们说,现在对中低水平的笔译需求不大, 基础翻译在数据库的辅助下已经不需要很多人了,而且笔译很累很累,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目前翻译公司已经没有很多专职人员了,而是补充一些兼职人员,意思就是说不好找工作,找了也是很不好干的那种。
所以口译笔译和文学方向都被毙掉了,就剩下学科教学和课程与教学论了。当时对考研的概况了解的多了,还蛮焦虑的,就好想早点确定学校和专业方向。问了很多学长学姐和专业的老师,看了很多的论坛和网页,最后比对出以下结论:
跟专业对口,毕业之后的方向也是很明确,就是进学校,而且学校还挺喜欢招这个方向的老师的。虽然我不是很喜欢上课,但是也不排斥,所以学科教学当时也是我的一个备选项。学制一般是两年,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相对低些。当然少部分也有三年的,比如江西师范大学。我是偏向两年制的,毕竟上一年课国际硕博项目,第二年就直接写论文找工作,相当于只读一年,对于我这种不是很喜欢学术同时也想早点就业的人来说,两年的诱惑力大得多。大部分学校的在这个培养方向都是偏向实践的,相对来说更能为之后的工作打好基础,同时比起理论研究来说也更有趣些。当时少部分学校的学科教学还是偏向理论的,要看自己的导师的研究内容和方向是偏理论还是实践。考英语二,相对英语一来收更简单。同时,跟英美文学比起来有不需要考二外,因为很多人学二外的时候都是在划水嘛,所以这个方向就完美避开了二外。属于教育学门类,国家线不是很高,一般只有捡漏调剂了(后面会说为什么是捡漏调剂)
难背诵。要考教育综合333,这门科目是纯理论,都是大段大段地文字需要背,有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中国教育史和外国教育史四本书,理解了之后就只剩下一个字背,而且要背的多,背的熟。(可以想象一下一张纸可能不到150个字的题目,要写十几张A4纸的答案,大部分学校都是只有简答论述等纯文字论述的题目,少部分学校会出那么一点点的选择题和填空题。
竞争大。这个专业异常火爆,每个层次的学校报考人数都是600+,有的一直都是1000+,一般招50人以下,当然少部分学校招的多,比如当时我看福建师范大学就有90-100个招生计划。也有少部分学校招的个位数,比如我记得是南京师范大学和西南师范大学招生计划都在个位数。
难调剂。同时也因为这个方向很火爆,各个学校都是供过于求,同时学校的复试线都是很高的,所以国家线几乎没有参考意义,然后也几乎没有调剂的可能,所以国家线几乎没有参考意义。
课程与教学论的优点:
竞争相对没那么激烈,更可能上岸。
课程与教学论的缺点:
学制为三年,付出的时间精力金钱成本更大
纯理论研究,偏枯燥,我是想读书的同时也提高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也喜欢实践多一些。
专业没学科教学那么对口,更没那么容易进学校。
权衡两门学科的优点和缺点在结合我自己喜好和需求, 我还是选择了学科教学(跟我最开始的想法是不一样的)
确定了方向之后就是选择学校了。当时我是根据学科教学英语这个方向先去研招网筛选出开这个方向的学校的,然后再研招网和各个学校的官网上把这些学校的招生目录,招生计划,考试科目,考试题型,参考书目,复试分数线以及录取名单等重要信息找到,再制成表格进行对比。这个专业方向一般是招20-50人(每个学校都不一样),考试科目是政治,英语,教育综合,以及专业英语。其中专业英语主要是以下几个方向:
1. 语言基础能力,就那种类似专八的完型写作阅读啥的,比如江西师范大学。
2.考察写作和翻译的,比如湖南师范大学和福建师范大学。说实话这个是我的弱项,我也没信心在几个月内或是一年内提高,所以我是没考虑这种出题方式的学校的。
3.考察英语教学法了,一般是选择判断简答案例分析这种形式命题的,说实话教学法是我喜欢的一种出题方式。
4.1和3的结合非英语专业考研英语,比如华中师范大学。
确定了考研方向和目标学校之后就是具体的考试准备环节了。如果对于以上问题还有疑惑,或是对之后具体的考研备考环节疑惑的,可以私信我,看到了消息就会回复。
有同学私信我要学校和专业的信息,比如各个学校的招生简章,招生计划,考试题型,往年复试分数线,录取名单等信息,抱歉的是我之前搜集整理的文件被删了。大家如果需要的话给我点个赞,人多的话我就再整理一份,谢谢啦。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232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