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力很大,不然个人也不会选择莞工
(当然主要因素是分数上不了北大哈哈)。
准大二,莞城校区19物流工程专业
题主原问题是潜力如何?是否有机会超广大香港城市大学东莞校区值得读吗,广工。
开诚布公,机会是有的,不过这个概率有多大香港城市大学东莞校区值得读吗,东莞理工学院的发展潜力如何?,很难说哈哈。
概率涉及的影响因子有点多,分析起来比较复杂,并且这种提问的角度颇有引战的嫌疑,只接受事实性错误的纠正以及友好的观念交流,不抬杠(欢迎知友评论区交流)。
不吹不黑,我尽量从客观事实出发,简单分析下莞工的潜力如何:(多有引用 ,问就是懒 ~ )
①纵向对比,莞工和未来东莞市兄弟院校的关系,可参照楼上回答:
论述逻辑基本认同(不认同实质性预测),稍作补充,东莞理工学院(大学)的定位一直很明确,应用型大学NO.1,就是服务东莞市进行转型升级,同时培养大量服务本地企业的中高层级别的工程师,政府从业人员,地方企业家。
针对楼上提的一个问题:
过几年东莞市要有新的大学了。分别是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和大湾区大学。
如果你是东莞市政府的揸fit人(doge),你还会扔越来越多的钱进东莞理工吗?
个人给出解答:如果我参与公共决策,我会继续投资莞工,而且投入金额会根据莞工发展的需求扩大,只会增加不会减少。
首先,这两所大学的水平与定位,应该是中大暨大华工水准的,并且是否直接承接大部分本科生,不一定;本科生研究生毕业后,有多少流向深圳广州也不一定;对于东莞市而言,留在本地长期发展的人才,才是最值得培养的,这个就是莞工发展的最大潜力。
为什么国外在职博士,可以参照深圳大学的现状,深圳除了深圳大学,附近也是高校如云,但是不妨碍深大的发展,最近深圳技术大学的崛起,也说明了一个现象。
在这个莞深这个片区,乃至整个珠三角地区,互联网产业 + 制造业 的从业人员的缺口都极大。
关于大湾区大学和莞工的关系本人写过了,可参照此回答:
个人认为项目初期,大湾区大学应该走的路线是招收研究生开路(同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南沙分校)。
或者是异军突起,像是“深圳技术大学”一样,切入到大学招生中(可能性较小)。
既然立足于“基础学科发展”,到时候一定会和东莞理工学院进行理工科合作(现在说的广东工业大学?),看施工计划,没个七八年,大湾区大学是建不起来的。
根据规划纲要和马化腾同志的言论,“可能”大湾区大学会采取“某种颠覆式的教学模式”作为实验,不过学校的规模不会一下子扩展地特别快,因为这样一开始赌输了也方便调整。
大湾区大学应该还是以理工科为主,不过会更注重基础的学科研究,同时教学模式,参照香港。纯英文或者是半英文(类似台湾)的模式授课,对接松山湖产业优势,学研教产融合发展。
希望东莞理工学院可以加油发展,完成《2025计划》,到时候可以和湾区大学相互拉动,一起实现东莞“智能制造”的雄伟目标。
另外,补充关于经管文科的一点说明,莞工目前在这一块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上面提及的特别大湾区大学,香港xx大学,的确可以填补不少相关方面的缺陷。
同时,这不一定和莞工构成直接竞争关系,更为理想的状态是,在东莞工作几年(院校建设也需要时间),有机会可以考虑申请攻读这些院校的非全日制学位,一不影响工作,二在本地就可以提高学历竞争优势,何乐而不为,个人认为这也是莞工未来发展对应当下的一个机遇。
对于学生有很大影响的吗?中长期看,我认为莞工的社会影响力会不断增大,同时对绝大部分在校学生而言,影响并没有那么大。该学习学习,该比赛比赛,该做项目做项目,该摸鱼摸鱼。
对于在莞工工作的老师而言,压力可能会更大,毕竟学校现在主要经费除了给实验室,就是用来招厉害的老师了,本国国情下,发paper应该还是学校发展的重心。
除了发paper,作为目前(2020年)广东省唯一“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示范校,学校还要谋求其他方面特别是教学制度上的重大改变,这个“新”能不能实践出显著成果,也是学校的发展潜力重要的衡量指标。
②横向对比,同类型隔壁的兄弟院校。
坦白说,窝里斗没意思。
大趋势是沿海地区排名不断飞跃,珠三角地区协同发展,先富带动后富。
比较的标准是什么?不好说。
比本校学生发论文的数量?莞工作为应用型大学,个人认为很长时间内比不上广工和广大。
比本校同学比赛名次的高低?这个其实更多看个人 8 ,比赛名次有波动很正常,今年的优胜杯不知道明年花落谁家(2020年广东省莞工挑战杯优胜杯)。
反驳比较学校砸钱能力的观点。
实验室是烧钱大头,而实验室是有需求才建的,发展的瓶颈越高,实验室的拨款会越多,这个不是线性发展的,不好说。
比毕业生薪酬,没啥意思,同一座学校人与人的差别比不同学校的均值差别差异更大,不同行业不同专业的市场前景也大有不同。
何况薪酬并不是唯一的评价标准,华为996和在编优质事业单位,哪个更好,这个也要看个人职业规划的吧。
比地价,东莞市部分地价有望超过广州,哈哈,这个也不好说。
比高考排名,这个就更有意思了,考生爱报啥报啥,东莞/深圳本地的高考大佬们,考不上深大,直接报莞工优势专业,进来拿一笔max新生奖学金,大一选拔入杨班,大二和导师做项目课题(或比赛),大三进华为培训班(特色班),大四东莞华为总部直接实习,个人认为挺好的,过不了几年莞工改名为大学,估计就没那么多闲言碎语了,莞深关系密切,城市圈政策有目共睹,符合个人职业规划下,所有选择都是合理的。
回归到题目:东莞理工学院的发展潜力如何?
个人答案是:很不错。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东莞的发展受深圳影响很大,“创新”也是城市重要的文化之一。
我看好这座城市,也看好这座大学。
莞工的潜力,最根本的还是学校的老师和学生,校外的社会校友,大家加油共勉(๑•̀ㅂ•́) ✧。
填报高考志愿相关,如果还有疑惑的话,欢迎小伙伴们看我写的相关推文 or 入圈询问具体专业的莞工学姐学长们哦:
香港城市大学东莞研究生招生,香港城市大学东莞校区2024年招生?本科招生专业有哪些?
香港城市大学东莞校区是一所新大学,选址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高新区,预计2024年将迎来第一批新生。下面我就为大家提供香港城市大学东莞校区的办学规模、招生专业等相关内容。
一、香港城市大学东莞2024年招生
香港城市大学(东莞)是计划2024年招生,会偏向于理工科的学生。
香港城市大学(东莞)为港城大、东莞市人民政府和东莞理工学院通力创办、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高等教育机构。学校一期校园正式启用,这所学校拟开展本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教育,办学总规模为6000人,其中本科招生2400人,硕士招生2600人,博士招生1000人。
这所学校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是港澳大湾区的几何中心,从学校出发,一个小时左右就可以到深圳、广州。而坐高铁从西九龙到东莞也仅仅需要半小时,交通相对便利。
二、香港城市大学东莞本科招生专业
对于首年招生的大学,申请门槛相对较低,专业会偏向于理工科的学生。
学校计划设立了四个学院,分别是:理学院、工学院、商学院和生命科学院,将围绕新兴产业和香港城市大学的优势专业,开设计算机、数据科学、金融数学与统计学、电子工程、能源及环境、机械工程等专业。对于有理工科或商科背景的学生,可以考虑报考这所大学。
三、2024首次招生的大学
2024年将有多所新建高校首次开始招生香港城市大学东莞研究生招生,香港城市大学东莞校区2024年招生?本科招生专业有哪些?,其中广东地区除了香港城市大学东莞校区外,还有2所新大学是大湾区大学、深圳理工大学。
同时,安徽省也新设了一所大学是安徽公安学校,安徽目前的两所警校是安徽公安职业学院、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均为专科层次高校,安徽公安学院将是安徽第一所本科层次警校,作为一所新设的公办公安院校,这所学校很受大家的关注。
此外,福耀科技大学近期在网络上的热度也很高,这所学校的校长是王树国,他曾经担任了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两所985高校的校长,作为一所民办大学而言香港城市大学东莞研究生招生美国在职研究生,因为有了王树国的加入,让福耀科技大学关注度更高。
下面是首次招生的大学名单汇总: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232544.html
评论列表(0条)
[…] 摘要:山东理工大学出国留学预科,与俄罗斯多所高校校际合作,实施统一的管理模式和标准山东俄罗斯留学机构,毕业证中国教育部认证,享受留学归国人员相关优惠政策。那么,报名山东理工大学留学预科需要哪些条件?给大家介绍一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