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亚历山德拉在丹东“安东老街”购买美食。中新网 于海洋 摄
亚历山德拉是来自俄罗斯的留学生,现在正在上海攻读硕士学位。曾就读于辽宁丹东的一所高校。在丹东学习生活的这段时间里国际硕博项目,因喜爱中国传统文化在当地结缘了她的另一半。如今,这对跨国情侣已经在辽宁丹东登记结婚,携手步入婚姻的殿堂。
亚历山德拉对中国软笔书法情有独钟,“将汉字写成书法俄罗斯对中国留学生,喜爱中国传统文化的俄罗斯留学生:未来要做中国文化的传播者,我觉得特别好看、特别美”。
她品尝了无数的中国美食,从烤鸭、小笼包到火锅、饺子俄罗斯对中国留学生,每一道菜肴都让她赞不绝口。她还学会了使用筷子,这一小小的改变,不仅让她能够更好地享受美食,也让她更加深入地融入了中国的生活。
她表示:“未来我要留在中国,做中国文化的传播者,让更多人了解中国。”
图为亚历山德拉的丈夫(右)为其介绍丹东虎山长城的历史。中新网 于海洋 摄
图为亚历山德拉(右)与丈夫在丹东虎山长城上看相机里的照片。中新网 于海洋 摄
图为亚历山德拉在丹东“安东老街”购买美食。中新网 于海洋 摄
图为亚历山德拉的丈夫(右)在丹东虎山长城上为其拍照。中新网 于海洋 摄
图为亚历山德拉在丹东虎山长城上。中新网 于海洋 摄
图为亚历山德拉(右)和她的丈夫一起展示购买的当地美食。中新网 于海洋 摄
图为亚历山德拉(左)在家里与婆婆一起包饺子。中新网 于海洋 摄
图为亚历山德拉(左)和她的丈夫一起品尝当地美食。中新网 于海洋 摄
图为亚历山德拉在家里练书法。中新网 于海洋 摄
俄罗斯对中国留学生,俄罗斯多所高校为中国学生推出“定制措施”
中新网8月26日电 据俄罗斯《龙报》微信公众号消息,随着秋季学期开学时间渐近,俄罗斯政府已经公布了高校开学计划。但对于留学生来说,这个开学季因为疫情而充满变数。
近日,记者从两位留学机构专业人士处了解到,虽然无法确定留学生何时能够抵校,但不少俄罗斯高校已为中国留学生推出了“定制措施”英国在职研究生,给予更多支持。
延长入学申请截止时间
“不少学生已经拿到了录取通知,但是俄罗斯对学习签证的办理暂时还未开放,大家没法拿到邀请函,也没法办理签证。”新东方前途出国资深顾问晴朗表示,由于目前中国留学生无法像往年一样按时赴俄开学,俄罗斯高校将采取网络授课。
为了让学生有更宽裕的准备时间,一些高校推迟了入学申请截止日期。“上周刚接到莫斯科国立大学的通知,他们的招生截止日期将延期到8月底。”晴朗说,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俄罗斯国立师范大学也已宣布延期。但也有一些高校按时结束了招生工作,喀山联邦大学、俄罗斯远东联邦大学的招生申请目前已截止。
加强师资支持
“网课统一标准为周一至周五上课,每周20小时课时。这个强度是比较大的。”晴朗认为,针对预科阶段的留学生,在无法去俄罗斯接受面授的情况下,网课强度大未尝不是一件好事。目前,晴朗的大部分学生都接受了网络授课的安排。
据了解,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为留学生配备了翻译助教,线上俄语教学的同时,帮助同学们弥补远程学习的短板。“这在以往是没有的,虽然学生缺少了俄罗斯的语境,但是在助教老师的陪伴下,我觉得学生会学得更快。”晴朗说。
联手中国高校为学生提供变通选择
尚思俄罗斯留学负责人王先生对《俄罗斯龙报》记者表示,部分俄罗斯高校已经和中国高校合作,学生赴俄前可以在中国高校临时过渡一个学年,这是专为中国学生提供的变通选择。
“圣彼得堡国立技术大学和青岛恒星科技学院、俄罗斯国立技术大学和山西大学都已经合作开设了国际预科。学生未来依然会拿到俄罗斯高校的学位。”王先生说,这一举措深受中国学生和家长欢迎。
不仅如此,据他了解,为了更加方便中国学生线上学习,俄罗斯国立技术大学已经开始研究微信授课。
学费缴纳更灵活
“无法去俄罗斯上课,学生家长内心多少是有些顾虑的,学校也能理解,所以今年有高校的学费缴纳方式变化了。”晴朗说,以莫斯科国立大学为例,今年学校没有要求预科阶段的学生一次性缴清全年6000美元的学费俄罗斯对中国留学生,俄罗斯多所高校为中国学生推出“定制措施”,而是先收取了4000美元俄罗斯对中国留学生,剩下的费用学生可以在未来抵校前缴清。“我觉得这也是互相理解下更加人性化的举措。”
王先生指出,莫斯科国立大学往年每年学费都会上涨10%至20%,今年却没有涨价,对于学生来说这是一个利好消息。
俄罗斯对中国留学生,【俄罗斯专刊】赴俄中国留学生大增,俄中教育合作扩大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过去3年,赴俄罗斯留学的中国学生增加近1.3万人。根据俄罗斯科教部的数据,截至2022年10月1日,在俄罗斯高等院校学习的中国学生超过3.7万人,其中1707人是获得俄罗斯政府配额的公费留学生。
年度计划
俄罗斯科教部人士接受《俄罗斯报》采访时说,2023/2024学年共有1316名中国大学生根据俄罗斯政府配额赴俄留学。俄罗斯高校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外国留学生的招生还在继续,但现在就可以肯定地说,中国学生对俄罗斯教育的兴趣不断增长。
莫斯科师范大学俄语系教授亚历山大·洛吉诺夫和中国留学生
俄罗斯科教部新闻司人士对《俄罗斯报》记者说:“传统上,中国新生喜欢选择文学、经济学、管理学、语言学等方向。许多人选择莫斯科国立大学、圣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学、俄罗斯赫尔岑国立师范大学、乌拉尔叶利钦联邦大学、圣彼得堡国立大学。”
大型项目
俄中两国正成功开展教育领域合作,包括许多有前景的大型项目,如莫斯科大学和北京理工大学发展项目——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
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
俄科教部说,这是个真正独特的案例英国在职研究生,在俄中人文合作中独树一帜。目前,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有1800多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7个学院,提供本科、硕士和博士课程。2020年起,该校致力于发展3个有先进实验室的大型科教中心,分别是计算数学和控制论中心、化学和材料科学中心、现代生物学前瞻问题中心。北理莫斯科大学还有俄语中心、俄语测试中心、汉语中心、汉语测试中心、中俄法学比较研究中心、高级历史研究中心、艺术中心、欧亚研究中心。
经典案例
目前,中国有7个俄罗斯教育机构代表处,中国高校设有24个俄罗斯高校分支机构。
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的留学生在上新学年第一节课
两国合作的另一个重要项目是2022年6月签署的“莫动海南大学”项目,这是俄罗斯国立研究型大学“莫斯科动力学院”在国际航天城文昌和海口开展的两个现代化联合校园项目。
俄罗斯科教部说,在莫动海南大学,学生可以参加本科和硕士课程全日制学习。
今年10月俄罗斯对中国留学生,两组本科生开始在该校学习。教学将以莫斯科动力学院和华北电力大学联合课程的形式进行。
俄中合作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双毕业证联合教育计划,现在约有220个这样的计划。2022年,超过1万名大学生参加此类计划,其中俄罗斯学生1845人,中国学生8858人。两国高校还开展科研领域合作。最受欢迎的科研方向包括物理和天文学、生物科学、语言学和文学、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目前,两国正制定一项重要文件——《俄中2030年前人文合作路线图》。根据该文件,两国教育领域合作将被列为一个单独部分,并将确定每个俄中合作方向未来的目标和任务,包括扩大交换生规模、发展大学合作等。该路线图计划2023年底前签署。
俄中高校学术流动也相当频繁。2022/23学年7000多名俄罗斯大学生在中国高校学习俄罗斯对中国留学生,【俄罗斯专刊】赴俄中国留学生大增,俄中教育合作扩大,1万多名中国学生参加大学生交换。
本文刊载自《环球时报》“透视俄罗斯”专刊,内容由《俄罗斯报》提供。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2350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