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大学俄罗斯留学,俄罗斯交通大学留学项目说明

俄罗斯交通大学提供多层次的教育项目,涵盖计算机网络技术、管理学、经济学等领域。为何选择俄罗斯交通大学?俄罗斯交通大学是一所世界名校,拥有百年历史和雄厚师资力量。

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大学俄罗斯留学,中俄之间的合作迈上了新的台阶,尤其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合作。加强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不仅有助于提升两国的教育水平,增强经济实力和文化软实力,更能迎接全球化时代的挑战,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俄罗斯交通大学作为俄罗斯联邦铁道部直属的高等学府,历史悠久、声誉卓著,为中俄教育合作提供了重要支撑。

学校历史与荣誉

俄罗斯交通大学创建于1896年,拥有2300余名优质教师,涵盖373名科学博士和1,208名科学候选人。学校毕业生遍布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不乏交通运输业的领导人、世界知名科学家以及公众人物。许多中国学者也曾在这里学习,如原铁道部部长傅志寰、工程院院士施仲衡等。

招生专业与优势

俄罗斯交通大学提供多层次的教育项目,涵盖计算机网络技术、管理学、经济学等领域。学校在运输科学技术领域享有崇高声誉,其教材被全俄所有交通大学采用,毕业生更是在俄罗斯知名建筑和项目中发挥重要作用。

项目优势与特色

✨ 为何选择俄罗斯交通大学?

俄罗斯交通大学是一所世界名校,拥有百年历史和雄厚师资力量。学校的教育项目涵盖多个领域国外在职博士,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无论是在学术研究还是职业发展方面,都能获得丰富的经验和机会。同时大学俄罗斯留学,俄罗斯交通大学留学项目说明,学校提供的一站式服务和多项福利,为留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

留学报名咨询

咨询电话:

邮箱地址:

办公时间:周一至周五 10:00~18:00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建国路93号万达广场西区12号楼1707B

【END】

【关于丝路愿景】丝路愿景国际教育自2016年在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教育产业园成立,专注于国内外高校合作,致力于服务广大社会在职人员和国内中职、高职、普通本科院校教师,为社会有志人士提供全面的教育咨询、学习规划、就业指导等。始终秉承以客户为根本,以创新为动力,通过规范的运营、专业的咨询、诚信的服务,为广大学员提供科学化、专业化、国际化的多元化服务。

往期推荐

丝路愿景热门项目

01东南亚硕博项目

02近期干货

报名咨询:

新东方俄罗斯留学中介,从二本到耶鲁,我的十年美国留学路

斗牛犬特约作者:埃李克,耶鲁大学应用数学博士,员工。

本文将主要介绍我来美第一个十年发生的一些事,里面有欢喜也有泪水。可能不是每个故事都对你有用,所以你可以捡喜欢的读,希望能够帮到你。

01

高考失利

我来自沈阳,东北的一座大城市。我的高中虽然是一所省级重点中学,不过也不是十分优秀那种以至于十多年都没有人去过清华北大了。高中时期的我十分叛逆,天天打游戏不学习。高二开始成绩也是一落千丈,高考前一天还坐在网吧里淡定打游戏的我得到高考也只是比二本分数线高出一些。

知道高考分数的我特别受打击,因为我觉得我并不是这样的人,这也不是我以后想过的生活。本来家里计划我在中国读本科之后去美国读研究生的,可是只能上二本的我这些可能想都不用想了。于是计划有变,和家里商量以后决定本科就把我送到美国。可是申请美国本科留学至少需要有SAT和托福,当时的我这两项也都没有。没有办法,留在沈阳读了一年大学,这一年报名参加了新东方的托福课程,以及找了一家留学中介。说来也可笑,我最后的托福成绩只有52分,听力更是只有3分新东方俄罗斯留学中介,留学中介最后帮我申请到了加州圣地亚哥的一所大学,名字听起来很气派,叫美国国立大学。

02

漂洋过海

万万没想到最南只去过北京的我第一次坐飞机就是漂洋过海来到美国。因为家里有一个姨在北加州湾区,所以我飞到了旧金山国际机场。她来机场接我,然后一路兴奋的和我对我未来的计划 – 我要申请到美国的社区大学,然后转到正规大学,这样我就又有机会可以和来自国内顶尖学府的学子们平起平坐了,之后再读一个博士就可以去华尔街赚大钱了。一切都听起来那么美好,我终于有了一个机会来重新证明我自己。我知道,属于我的美国梦来了。

在湾区待了两天就飞去了圣地亚哥,还好我在那里有一位移民来美的高中同学,所以我当时住在他家里。每天他送我去上学,然后他再开车去上学。下午回家以后我们一起看一个电视剧叫我在悉尼等你,周末一起去吃,过得很是惬意。印象中这个学校每个月都会有新的学生入学,我们那一批中国人基本都是中介弄出来的,而且主要来自两个地方,沈阳和延边。因为我的托福成绩实在太低,美国国立大学让我先上ESL( as a )课程,语言成绩过关了我才可以上正式课程。我来到这里办好所有手续之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找到学校办公室问清楚如果我想办转学需要什么流程。因为我要转去社区大学才能实现我之后的美国梦,所以这里不能留太久耽误时间。好在当时美国人也比较淳朴没有难为我,说只要有学校愿意接受我,就可以放我走。因为托福分数太低,也没有什么别的学校好申请,只能申请别的相对比较便宜的语言学校。

于是3个星期以后,我又搬回了湾区,来到了一所语言学校 。我当时想去的De Anza 社区大学需要托福成绩在61分以上才会录取我,而我只有52分,所以需要重新考托福。也是在读语言学校的时候,我第一次在美国赚到钱。记得当时学校买了很多宜家的家具,请了我们几个学生周末来装家具。除了给工资中午还管饭,中午我们几个人拿着钱去旁边的麦当劳,点了好多一刀一个的汉堡,吃起来特别幸福。在语言学校大概学习了六个星期的语言,我报名了一次托福机考,记得那是一个周末,刚刚从夏令时改到冬令时,多了一个小时的我暗自开心又可以多复习一会儿了。可惜那天考场的机器坏掉了。好在语言学校也提供笔考的托福,于是我顺利考到了想要的托福分数毕业去了De Anza 。

03

跨入大学

来到De Anza之后认识了很多很好的朋友,有很多直到现在还有联系,可能是因为当时的我们都来美国不久吧,大家年纪也都不大,于是建立了很深厚的友情。因为这里是一所两年制的社区大学,只提供美国本科大一和大二的课程,要想继续读大三大四课程只能申请转学去美国的正式大学。所以大家的目的也很明确,转去正规大学。因为De Anza 和加州大学系列以及加州州立大学系列都属于加州的公立教育体系,所以转学有明文规定告诉你该如何操作,你只需要上够要求的课程,并且有个还不错的GPA,问题都不大。当然你如果想转去私立也不是不可以,只是没有明确的规则告诉你你应该怎么做。我当时那年就有人转去一些很出名的私立大学,不过还是去加州大学的是大多数。而我当时没想那么多,就是按部就班的想转去加州大学,所以就是每个选所需要的课程上课。

刚上来的时候英文还是很成问题,所以只能上一些比较擅长的数学课或者物理课。因为GPA真的特别重要,所以每门课的目标就是拿A。除了专业课程,你还会被要求上一些其它课程,是要从一个课单(IGETC)里面选,比如人类学啊,美国政治啊,环境科学啊。这里就要有很多好朋友大家一起上,大家互相帮助写作业准备考试,或者从某位前辈那里得知哪门课比较容易拿A就去上哪门课。因为De Anza鱼龙混杂,什么人都有,所以相对来说想拿一个比较理想的GPA没有特别难,我大概最后申请的时候有3.9吧。不过这个GPA也是拿的相当惊险,我第二个的时候选的一门物理课拿了C。GPA一下子就掉到了3,后来我压力也是很大,只能每个学期选课前都要算算我如果这个学期选的课都拿A的话我的GPA能到多少。当时我一共申请了四所大学,都是加州大学系列,伯克利分校,洛杉矶分校,圣地亚哥分校,和戴维斯分校,并且拿到了全部四所大学的录取。我个人觉得社区大学这个阶段还是相对比较容易的,只要你好好学习,问题都不大。

因为当时不是很懂,以为除了出众的GPA还需要一些拿的出手的课外活动,当时大家有去做志愿者的,有竞选学生会的。我因为没有车没法去太远的地方做志愿者,于是就在De Anza的第二年参加竞选了学生会的议员。因为De Anza的中国人也不算少,所以顺利当上了学生会议员为大家服务了一年。不过之后据我了解除非你是学商科相关的,不然这段经历其实帮助不大。

在De Anza两年的我除了学习别的也没怎么闲着,因为要办社会安全号申请信用卡开始积攒信用,所以我的第一份校内工作是在学校的书店。学期开始和结束的时候会有很多学生来书店买书和卖书,所以很需要人手。学期中的时候我会去学校的 做tutor辅导别人功课。大概每个星期做20个小时的工作。当然我并不是鼓励你也打工,你要明确知道你自己的首要目的是什么,且不能因小失大。如果顾此失彼了,那就大错特错了。你的父母送你来美国读书是为了让你出人头地的。

04

伯克利生活

来到伯克利以后见识到了顶尖学府以及无数的精英学子,让我感到很惶恐。因为我是一名转学生,并不是很自信可以成功下来。班级里的大多数都是从大一读上来的,认识的中国人也都是来自国内各种外国语高中,或者来美国读两年高中申请上来的。还有一些是国内来交换的学生。助教们也是一个比一个厉害。可以说我当时是完全被吓住了,但是我又觉得我既然被录取了,就一定也有我自己的闪光点。基础比别人差就多花些时间呗。

这里我写一下我当时记得的几个故事。因为我是从大三开始,所以基本上过一年半之后就要申请研究生学校。所以就要想方设法上更多的课程,拿到很棒的GPA。我几乎每个学期都把学分选到上限,当时的我基本就是三点一线 – 教室听课,图书馆学习,回家睡觉。我最喜欢的图书馆有两个,一个是东亚文化图书馆,还有一个是main ,因为那里的灯打出来都是白色的,学习久了不会让人犯困。后来主要就是在main ,因为是24小时的。那段日子过得很辛苦,不过过得很纯粹,因为心里只有学习学习再学习。当时室友周末带我们去大华超市买菜,然后回来我就把一周的饭做出来,什么卤肉啊,咖喱啊,都是那会学的。站在我们住的公寓门前往远处看就可以看到金门大桥,每次回到家都会停下来看一看美丽的金门大桥放松一下大脑。伯克利还有一个不一样的地方是它处在地震带上,我记得有一次我在床上写作业写到第二天天亮,大概凌晨4,5点的时候床开始震动,一宿没睡的我完全没有反应过来是地震,想到是地震准备往外跑的时候地震也结束了。我还记得有一个学期最后复习的那个星期有一个学生选择跳楼自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还有一个美国人在自习室学到崩溃开始摔自己的书和电脑。大三那年我也没有打工,只有大四了开始适应那种生活了开始做科研,做给别人的作业打分,并且周末去学校的食堂打工。

我是学应用数学的。选择这个专业最主要的原因是我最开始的美国梦 – 毕业以后去华尔街翻云覆雨,所以数学或者物理大概是最合适的了。其实我最开始读的是纯数学专业,可是上到后来发现都是学习一些根本用不到的理论以及理论证明问题。于是我就上了一些统计的课程,还有一门数值分析,和计算机的算法课,我觉得我好像打开了另外一个世界。每次的作业不再是千篇一律的证明题,而是很多很有趣对现实也很有的内容,所以我最后选择了应用数学专业。从目前的就业市场看计算机应该还是最好找工作的,而且我现在也从华尔街激流勇退选择做了一个码农。但是如果让我回过头重新去选的话我想我还是会选择应用数学吧。这个专业看起来有些万金油的感觉,做什么都可以,不过我觉得它对我的严谨的思维锻炼,以及理论和现实的结合都起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当然大家见仁见智,你选择什么我都不会反对,可能只有生物或者化学我会劝你再想想吧。

感悟

可能这段经历对某些人比较重要,我主要说一下如果你是一名美本想申请美国的研究生学校需要写什么并且我是怎么做的。我当时问过我们数学系招生委员会的教授,他和我说的他们都会看哪些东西:

1. GPA: GPA过了3.8以后 就没什么太大区别

2. 上课的深度和广度: 上的越难越多越好

3. GRE , : Sub 上了90%就够申所有TOP学校了

4. GRE : 没什么可看的, 数学大家都考800 英语和写作对数学专业帮助不大

5. 推荐信: 至少要一封能把你写的很精彩的(推荐人要真心写的出来东西那种) 其他几封找不到人的话就从你上过的课里挑吧

6. : 有就比没有好 不过数学本科科研主要集中在应数上 就是算算数 编编程什么的 纯数的科研可能是写类的

7. 竞赛: 这个不了解 但是你如果一脖子金牌 的分数又足够给力的话 你懂的

8. SOP(个人陈述): 正常写吧 没什么好说的

这些东西很难讲哪个东西是最重要的 因为不是只有一个人在看你的 每个人心中的尺都不一样,不过我认为的重要性排序是 5,7 > 1,2,3,6 > 4,8。

从以上几点 来总结一下我的情况

1. Major GPA: 3.934 达标 因为其实看的GPA主要还是你数学的GPA 其他的课程都不是很重要 该转pass no pass就转。说实话我觉得的GPA含金量很高,因为当时的数学课全部都要,所以能拿到这样的GPA我很满意。

2. 因为是从转学到再到申请 对于12月截至的学校来说只有1年的成绩 这也就导致了我12月申请的学校全军覆没了。转学生这点很吃亏 人家大2甚至大1就上了的课程你大3才上 怎么跟人家竞争。我当时大概大三一年把大三大四要求的课程都上完了。大四开始的时候上研究生级别的课程。有精力还是要多上课 有志于申请PhD的每个学校至少4门。

3. 我的sub好像是96%。考试挺运气的 因为考的时候有些知识都没学过 就不给出备考经验了 不过海本的话可以多多利用和 的 hour 没人问他们的时候就去纠缠他们问sub。

4. 我的报的是老GRE的最后一天。去了一年基本没有时间准备GRE,纯裸考的。 最后的成绩也不理想,但是因为知道不重要所以也还好。

5. 我一共要了4封推荐信 1封是搞科研的帮我写的,另外3封是任课老师帮我写的 感觉里面至少有两封是比较的吧。起初我要推荐信之前纠结了很久啊,不敢开口要啊 主要是没自信啊 结果感觉人家都比较nice 成绩不是特烂的话都愿意帮你写。不过能帮你写多好就是另一个问题了 给我写的一个里有个韩国教授 我问他能写多的时候 直接跟我说 I don’t about you other than my class 很直白了 所以找任课老师帮你写的时候最好问清楚 我上面说的就是指不是这样只给我写一句话的。

6. 水科研。我跟着数学系的一个教授从Fall 2011做到 2012。Fall的时候主要是学习下知识 编程 算数 为要出的paper做准备 不过申请的时候只是有说有机会是co-。的时候还是同样的工作 不过中间有个插曲是把我的名字挂到要出的某本书的某个的co-里面 不过这个经历完全写不到申请里。

7. 我没有任何竞赛经历

8. SOP:好好写,请人多改几遍。

我当时一共申请了20所学校,全部都是PhD 。最后一共拿到了五所学校的offer:耶鲁大学,康奈尔大学,华盛顿大学,加州大学戴维森分校,俄亥俄大学。当时的我完全没有去过东部,所以对所谓的藤校也没有什么概念,一心只想留在伯克利或者去斯坦福,可惜这两所学校都没有要我。最后我选择告别了美丽的加州只身一人来到东部新英格兰的康乃狄格州耶鲁大学继续我的学生生涯。

给未来的同学们的建议:脚踏实地 一步一个脚印 太远的东西先不要去想。其实我那个时候对自己的申请完全没有概念 现在也走下来了 你们也可以的。

05

耶鲁的博士生涯

我的博士项目是在耶鲁大学读的,主攻应用数学,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方向。刚来到耶鲁的时候认识了很多小伙伴,大家有在中国读本科出来的,有和我一样在美国读本科的。感觉好多年前和顶尖学子们平起平坐的小目标终于实现了,而且经过伯克利两年的洗礼新东方俄罗斯留学中介,从二本到耶鲁,我的十年美国留学路,我现在也不怕他们了。

这里我强调一下推荐信的重要性,我能拿到耶鲁大学的offer完全是因为一封推荐信。不过这些是我来到耶鲁之后才知道的,所以也不是说别的不重要,但是有一封强推真的很有用。我当时在伯克利上的一门数值分析课,有幸拿到了A+,那门课程的教授给我写了一封强推。碰巧耶鲁大学应用数学项目的某个俄罗斯教授和他认识,所以他给我发了offer。

开始分配给我的导师就是这位俄罗斯教授,他在数值分析上面的造诣可以说是登峰造极,可是他的口音有些重,我听不太懂他讲话。没办法,最后只能找别的导师。我大概过了一年半没有导师的日子,别的系的朋友们都是已经顺利进组,每次和他们吃饭都是听他们讨论科研或者吐槽老板,我是真的很着急。那会儿大多数教授都没有,几经周折,我最后找到一位医学院的并在我们项目挂名的教授愿意接收我。

读博士一共有几个要求,每个学校不太一样不过也大同小异:上课,通过博士生候选人资格考试,当助教,做科研发论文。最后你的导师点头签字,你就可以顺利毕业了。其实前面的几项都是铺垫,最重要的就是最后一项 – 做科研发论文。因为读到博士你的很多观念观点都已经形成,所以我只来大概讲一下吧。我认为上课的唯一目的就是通过博士生候选人资格考试英国在职研究生,其它感兴趣的课程完全可以之后有机会再去上。我们项目一共要求通过3门资格考试 – 统计概率,实/复/泛函分析,数值分析,全部都是笔试。我一个学期考一门,一共用了3个学期过了资格考试。当助教的话耶鲁大学研究生院是要求做两个学期的助教,不过因为我当时的导师没有足够的,所以我一共做了两年的助教。其实这些东西和做科研发论文不存在先后顺序,完全是可以平行做的。

读博士的时候如果你的导师不是很push的话很多时候都是看自己的自觉性,所以一般像我这种专业有大把的时间可以拿来分配。我们系暑假的时候大家有的会去找一个 和别人做科研,有的会去业界找实习,有的会留在学校。我当时因为身边的一个同年计算机系的朋友去了业界做暑假实习,所以我的脑思路也被打开了。因为我们应用数学系人很少,大概所有的在读博士生全部加起来不到10人,大家很团结,心很齐,找以前已经毕业的师兄帮忙也不难。我当时联系了一位在某科技公司人工智能实验室的师兄想请他帮忙。于是他给我安排了面试,后来我很幸运的拿到了暑期实习offer,和这个师兄一共做了两个暑假的科研实习。这也是我第一次走出学校在业界实习,当我发现有我参与的算法实现以后能够对这个世界有贡献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以后,那种成就感真的很好,原来我做的科研可以帮助到那么多人。来业界实习的另外一个好处是可以尽快帮你做出是到底留在学术圈还是进入业界的决定。

在学校做科研的日子是很单调的,天天坐在办公室里面读论文,然后开始想想有什么方法可以提高或者怎么样可以用到我们有的数据上。每个星期会有几次和导师开会汇报进展,然后继续冥思苦想。其实做科研很磨练心境:这个科研你不能急,它更多的时候是在探索一种还未知的解,而不是向写作业写到不会还可以一下;但是你又不能太慢,不然如果别人抢在你前面把结果发表了,那么你做的一切就前功尽弃了。几年下来经过系统性的锻炼,虽然不一定能成为大师,不过学到了做科研的方法和良好的心态,我觉得这就是博士五年教会我最重要的一课吧。

来到耶鲁之后我开始了我的一个副业 – 跑步。在伯克利的两年天天学习,晚上熬夜写作业并且给自己加餐,所以体重也是涨的飞快。开始的时候目的很明确,就是减肥。印象中以前从没有怎么跑过步,所以开始的时候跑的很慢很短。体重慢慢掉下来一些以后,我也能越跑越远了,从5千米,1万米,半程马拉松,到最后的全程马拉松,一步一个脚印,很有成就感。跑步养成的心态对我后来的很多事情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跑步成了我当时生活的重要调剂,科研做的不顺了出门跑个步回来又可以专心的继续做。当然人生还是要继续,生活中遇到的难题不会轻易解决,但是跑者的心态会帮助你顺利度过这些难关。直到今天我还有跑步的习惯,就像村上春树说的那样:人生本来如此,喜欢的事自然可以坚持。

06

这十年…

我一直觉得身边有很多贵人,他们在我十年的留学路上都或多或少的留下浓厚的一笔。每当我走进坑里或者走歪了,他们就会及时出现来纠正我,让我摆心态继续前行。我真的很感激他们。没有他们也断然不会有今天的我。我的路还在继续走下去,在这里我先写下在美国第一个十年发生的一些事,只希望能够帮助像我当年一样迷茫的你。

– END –

公众号ID

黑龙江大学俄罗斯留学生,Copyright © 2004-2020黑龙江大学本科招生信息网

法学院(2024)

黑龙江大学法学院的前身法律系,创建于1980年。1981年开始招收法学专业本科生,同年招收成人专科生。1986年设经济法专业,1989年设行政法专业,1993年设国际经济法专业,1996年成立法学院,设法学、经济法学、国际经济法三个专业。1999年调整为法学专业,同年增设治安学专业,2009年治安学专业暂停招生。秉持“博学慎思、求真务实、笃信法律、仁爱善良”的精神,多年来法学院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核心工作,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的发展思路,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在2012年教育部第三次全国学科评估中,黑龙江大学法学学科在全国600余家法学学科中排名第21位。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法学专业已经跻身全国法学专业前列。在教育部第四次全国学科评估中,黑龙江大学法学学科评估结论为B档,在教育部第五次全国学科评估中排名稳定。2012年获国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应用型、复合型)教育培养基地,是黑龙江省唯一入选的国家级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2020年黑龙江省司法厅、黑龙江省教育厅与黑龙江大学联合建立东北亚仲裁学院,2023年列为教育部办公厅、中央依法治国办秘书局发布的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培育)之一。

黑龙江大学法学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和省级重点专业,专业建设取得丰硕成果,现已经获得本科教学工程18项。黑龙江大学法学学科历经四十余年的发展,目前已形成资源优良实力雄厚的法学专业,并获批首批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法学学科获批省建一流学科;拥有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法律硕士学位授予权,设有法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法学一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民商法学、法学理论、经济法学、刑法学为省级领军人才梯队学科,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法律史为校级重点学科。

学科现有法学理论、法律史、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民商法学、经济法学、刑法学、国际法学、诉讼法学8个学科方向。学科立足学位点的区域优势,在法治政府建设、地方立法理论、地方司法实践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在黑龙江省法学学科中处于领军地位。学科契合国家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在中俄比较法学研究领域形成优势和特色,不仅是国内俄罗斯法研究的风向标,在国内法学领域也拥有一定的影响力。学科高度重视与其他高校法学学科交流与合作,与俄罗斯西伯利亚远东国立大学、日本新潟大学、韩国高丽大学、台湾东吴大学保持着密切合作关系,在国际、尤其是东北亚地区拥有一定的知名度。

黑龙江大学法学学科在中俄、东北亚地区、我国海峡两岸的学术交流方面已形成特色和优势。法学学科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服务学术共同体,近年来举办的“俄罗斯法制与法学国际研讨会”已经成为学科品牌,同时法学院承办“中俄法学院院长”国际研讨会,也进一步奠定学科在中俄对外交流中的主导地位。主办东北亚刑事政策论坛、两岸和平发展法学论坛、海峡两岸法学理论与实务发展论坛等,均形成良性发展的国际交流机制。

法学专业本科教育以强大的教师队伍为依托,以教研室建设为组织保障,以完备的课程体系建设为基础,不断提升各类课程内涵质量,为实现优秀法治人才培养目标,提供了坚实的平台基础和合理的知识结构保障。法学院现有专任教师60人,正教授19人,副教授24人,讲师及助教17人,其中博士51人。俄罗斯法研究一直是黑龙江大学法学学科的特色,法学院现有师资队伍中有16位教师第一外语为俄语,教师中拥有俄罗斯留学或其他海外经历的比例超30%。法学院本科教学特色日益凸显,卓越法治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成效显著,法学+俄语的地方优势不断显现。法学院立足于中俄战略合作,结合地缘优势和生源特色,成为了国内培养涉俄法学专业人才的重要基地。法学院近年来获评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1门、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1门,省级一流课程1门,国家级一流课程(在评)1门。黑龙江大学法律诊所获评全国优秀法律诊所。近年来学院教师获得校级、省级教学立项几十项,教学及教学科研获奖不断增多。

科研平台:法学院设有黑龙江大学法学理论与法治发展及黑龙江大学民商法学研究中心2个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设有黑龙江省地方立法研究中心、黑龙江大学党内法规研究中心2个省级共建研究基地;设有俄罗斯法研究中心等特色研究机构;设有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国际司法交流合作培训基地黑龙江大学研修中心(建设点);2021年与黑龙江省司法厅教育厅共建东北亚仲裁学院,并与黑龙江省人民检察院合作共建黑龙江大学理论与实务研究中心。2007年创办《北方法学》,自2011年起,连续被遴选为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北大中文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类期刊,已跻身全国有影响力的主流法学期刊行列。

科研成果及获奖:法学院教师主动适应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新任务新要求,形成诸多高水平科研成果。立足东北区域优势,在法治政府建设、地方立法理论、地方司法实践等方面形成研究优势。近十年间,法学院教师共出版学术专著30余部、教材5部,其中国家级出版社20余部。内容涉及民法、刑法、国际法、经济法及俄罗斯法制与法学发展等重点领域。法学院教师共发表CSSCI论文400余篇黑龙江大学俄罗斯留学生,其中,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等国家级重要刊物发表论文80余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等转载或论点摘编20余篇。在《民法典》编纂理论与实践、以哈尔滨解放区法治实践为中心的中国革命法制研究、东北法治精神培育与对策研究等方面形成数十篇标志性、代表性论文成果。

近十年间,法学院教师获得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3项;获黑龙江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3项、二等奖11项、三等奖21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国家优秀教材一等奖1项,黑龙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科研教学项目:近十年间,法学院教师获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0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9项,包括重大项目1项,重点项目4项,后期资助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司法部、民政部、中国法学会等部级项目20余项;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30余项;中央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专项2项等。此外,获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项目、黑龙江省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等省级以上教学项目10余项。

智库成果介绍:近年来,法学院教师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法治建设发展等方面形成高水平智库成果。(1)依托学科优势,服务国家立法。在民法典编纂过程中,黑龙江大学民商法学科教师承担《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专家建议稿中的《民法总则》的“代理”和“法律行为”两章的起草工作;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人格权编》(专家建议稿)、《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继承编》(专家建议稿)、《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专家建议稿)。(2)法学院教师为黑龙江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安全厅等国家机关提供决策咨询建议类智库报告40余份,为省人大人事委提供人大代表建议办理第三方评估报告10余份。智库研究成果也被省级专刊转载、决策采纳,《关于全省开展民法典宣传教育的建议》《关于创新黑龙江省地方立法体制机制及规范的对策建议》《关于行政机关实施〈民法典〉的对策建议》等多项具有代表性的智库成果得到了省级领导的签批肯定。

对俄特色介绍:黑龙江大学法学院的科研成果在中俄比较法学研究领域形成优势和特色,不仅是国内俄罗斯法研究的风向标,在国内法学领域也拥有一定的影响力。法学院教师围绕俄罗斯法研究取得科研成果: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其中以俄文或英文在国际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在乌利希国际期刊数据库索引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在俄罗斯国家核心期刊中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俄罗斯法研究相关著作30余部;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项50余项;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8项,包括重点项目2项;获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项;获批其他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近50项。作为国内俄罗斯法研究重镇,法学院为“一带一路”和中俄关系建设发挥重要智库作用,多项智库成果获得省部级领导肯定性批示并被采纳应用。自2001年开始举办“俄罗斯法制与法学”国际研讨会(已连续举办九届),为国内第一个对俄法律研究的国际学术交流平台。吸引来自莫斯科国立大学、圣彼得堡大学、新西伯利亚国立大学等俄顶级法学家以及国内俄罗斯法专家、学者积极参与,围绕“俄罗斯法学前沿问题研究及前景展望”等多个主题展开深入讨论,产出丰富成果,从中俄两国法学交流的角度为“一带一路”提供法律研究领域的有力支持。

随着国家法治建设总体水平的不断提高,法学学科在社会服务的广度深度方面都有进一步发展。法学院连续多年是黑龙江省政府法律顾问单位,20余位教师系各级政府法律顾问、省市人大立法咨询专家,省市监委特约监察员等,为我省制定政策法规、发展规划等提供智力支持,为地方法治政府建设提供技术支持与理论保障,为提升地方司法环境、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提供智力支持与理论支撑。此外,法学院能够理论结合实践,经常性地开展普法宣传、法学讲座及法治人才培训,承担了全国法院百场优秀庭审评选、全国法院百篇优秀裁判文书评选、省检察院创新工作考评、省委政法委案件评查、省人大代表建议办理第三方评估等服务工作,提供社会公共与公益法治服务,为推动龙江法治,乃至中国法治建设贡献力量,担负起地方高等法学教育应尽的社会责任。

学科人才培养目标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致力于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端法律人才。学科特色鲜明、基础扎实,利用自身优势,强调分门别类、因材施教。学校一体化育人模式成效显著,培养了一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堪当大任的法治人才。学科全国招生,本科生素质优良,在历年全校文理科获新生奖学金名额中法学专业学生获奖比例较大。

法学院在学生培养方面成绩斐然。在党建和思政方面,学生曾获得全国优秀共青团员称号、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入围奖、省大学生年度人物提名奖、省高校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省优秀共青团员称号等荣誉。在近五年中有52人次获省级三好学生称号,47人获校优秀毕业生称号,硕博中56人获评校优秀学位论文、54人获国家奖学金,获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项50余项,发表CSSCI论文60余篇,并获校研究生创新科研立项122项。硕士毕业生中10余人攻读国内外名校博士学位。2022年获批教育部司法部法律硕士专业学位(国际仲裁)研究生培养项目,并与哈尔滨仲裁委员会、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大连仲裁委员会、上海仲裁委员会签署黑龙江大学法律硕士专业学位(国际仲裁)研究生培养项目联合培养协议,完善涉外仲裁人才培养体系。本科生平均每年均有几十人升学至国内知名学府,包括北京大学(硕博连读)、中国政法大学等国内知名学府。法学院学生在实践创业方面曾多人获全国、省级重要创新创业类比赛奖项。在黑龙江大学法律援助志愿服务活动中,学生们积极参加各种法律实践活动,每学期都有多名研究生在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回法庭实习。

法学院多年来为社会各界输送大批优秀毕业生,历年来本科生就业率连续保持在82%以上,升学率保持在25%以上,毕业生分布在全国各地。近3年来法学院毕业生除出国、升学深造外,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就业于国家安全部门、纪检监察等各级政府机构、公安检察院法院系统、国企央企单位、律师事务所等从事法律实务相关工作。中建、中交、中电等国有企业、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连续多年招聘我院毕业生,部分毕业生积极响应国家就业政策投身于基层法律志愿服务,扎根基层英国在职研究生,服务社会,为国家的法治建设、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总之,法学院学科资源底蕴深厚学养丰富,在法治人才培养中立德树人德法兼修、法治精神和人文精神兼具。这里不仅是国家级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黑龙江大学俄罗斯留学生,Copyright © 2004-2020黑龙江大学本科招生信息网,更是地方法治人才培养的沃土,是莘莘学子通向未来征途的良好基地。

咨询电话: –

法学专业

本专业培养法学基础扎实,人文素养深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适应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组织特点,特别是适应立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监察机关、仲裁机构和法律服务与法律监督等部门专业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法律职业人才。

主要课程:法理学、宪法学、中国法制史、刑法学、民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学、民事诉讼法学、经济法学、商法学、国际法学、国际经济法、知识产权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刑事侦查学,以及法律诊所等实践应用型等课程。

就业方向:法学院毕业生除出国、升学深造外,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就业于国家安全部门、纪检监察等各级政府机构、公安检察院法院系统、国企央企单位、律师事务所等从事法律实务相关工作。部分毕业生积极响应国家就业政策投身于基层法律志愿服务,扎根基层,服务社会,为国家的法治建设、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235612.html

(0)
国际硕博教育王老师
上一篇 2024年 5月 26日
下一篇 2024年 5月 26日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0条)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923864400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guojishuobo@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