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伟业》里曾提到过,刘少奇参加了1921年的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还在现场聆听了列宁的讲话。
事实上,刘少奇这次前往莫斯科不只是为了参加共产国际的代表大会,更重要的目的是留学苏俄。
为了帮助远东各国培养无产阶级革命力量,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创办了莫斯科东方大学,刘少奇也因此成为了莫斯科东方大学的首批学员。
接下来,我们来聊聊刘少奇在俄国的故事。
1919年,五四运动在北京爆发后,其影响力很快传播到了刘少奇所在的湖南长沙。
刘少奇这个时候还是私立育才学校的一名学生,但他被五四运动吸引,毅然加入到了其中,并很快成为了育才学校声援北京学生运动的带头人。
当时控制湖南的是军阀张敬尧,他对学生运动百般阻挠、破坏,以“过激主义”的罪名恐吓学生,要求各校加强对学生的管束,威胁要抓捕不听劝阻的学生。
同时张敬尧还命令各校提前进行考试、提前放假,试图借此瓦解学生运动,但刘少奇看出了张敬尧的别有用心,喊出了“既经罢课重庆俄罗斯留学,绝不受试”的口号,为湖南的学生运动加了一把火。
刘少奇原本的名字是“刘渭璜”,也正是在五四运动期间,他才下定决心将名字改为“刘少奇”,其寓意为“少有奇志”。
1919年6月,刘少奇来到了北京,除了参加北京的学生运动外,刘少奇还面临着关于个人未来的抉择。
当时刘少奇可以选择的路有3条,一条是继续深造考入国内的高等院校,第二条是进入军事学校投笔从戎,第三条是出国留学。
当时社会上的青年大多偏向出国留学,认为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和思想理论,才是最有效的救国道路,当时全国各地都掀起了一股留学热潮重庆俄罗斯留学,1920年,刘少奇从留法预备班毕业后,为何反而去了俄国留学?,湖南也不例外。
当时湖南的留法勤工俭学正搞的火热,刘少奇对留学法国也有些意动,所以便拜访了留法勤工俭学的发起人李石曾、范静生,并在他们的推荐下进入了保定育德中学附设的高等工艺预备班第三班,这是一个为出国留学做准备的预科班。
保定育德中学是一所相当进步的学校,刘少奇在就读期间接触到了《新青年》、《东方》、《每周评论》等进步刊物。
特别是李大钊所著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庶民的胜利》等文章,对刘少奇的影响非常大,刘少奇开始对俄国十月革命和布尔什维克党的情况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
1920年6月,刘少奇从保定育德中学留法预备班毕业,回到了北京筹备留法勤工俭学的诸多费用。
但此时已经是留法勤工俭学活动的尾声了,留法活动最大的赞助者华法教育会削减了大量的经费,加上直皖战争爆发,大量交通路线瘫痪,刘少奇想要回湖南都不成。
恰好《大公报》报道了毛泽东、何叔衡创办了俄罗斯研究会,组织革命青年到俄罗斯勤工俭学的消息。
刘少奇在保定育德中学期间,已经对俄国的情况进行了深入研究,这样他下定决心要去苏俄留学。
经过打听后,刘少奇在船山学社找到了俄罗斯研究会的负责人贺民范,说明了自己想要前往俄国勤工俭学的想法。
贺民范非常热情的接待了刘少奇,在写信给上海外国语学社负责人杨明斋的同时,还推荐刘少奇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20年10月,刘少奇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这是一个由先进青年组成的进步组织,同时进入了由陈独秀创办的上海外国语学社学习俄语,为奔赴俄国留学做准备。
上海外国语学社是临时搭建的草台班子,条件自然好不好哪里去,上课的时候只有挂一块黑板,没有课桌还还摆放着来自不同地方的旧凳子,住宿也是睡地铺。
生活艰苦对刘少奇不算什么,但想要在一年内初步掌握俄语可不是件易事,因此刘少奇在学习中格外刻苦,给外国语学社的同学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根据一名同学的回忆:少奇同志几乎没有个人爱好,从不闲聊,也不随便上街,我们虽不住在一起,但是看见他的时候,他多是在学俄文,阅读《共产党宣言》,思考着中国革命的问题。
1921年4月,刘少奇结束了在上海外国语学社的学习,上海共产小组决定将他们分成多个小组,分别派往俄国留学法国在职研究生,以减少被北洋政府关注的可能。
刘少奇、任弼时和罗亦农一行10多人被分在了一个小组,出发之前,这批人还打扮成了不同的职业,刘少奇化妆成了裁缝。
一行人从上海出发,途径日本长崎、俄国海参崴、伯力、伊尔库茨克,因为火车缺煤,一些铁路还遭到了损坏的原因,这一段路走了三个月时间。
直到7月9日,刘少奇才顺利抵达莫斯科。
当刘少奇抵达莫斯科的时候,恰逢共产党第三次代表大会召开之际,刘少奇一行人被分配到了代表们住的旅馆里,以东方民族的代表参加会议,旁听这次隆重、庄严的世界性会议。
购买专栏解锁剩余38%
俄罗斯体育大学留学,白俄罗斯留学能留下来吗
白俄罗斯留学能留下来吗?这是很多留学生和家长想知道的问题。在白俄罗斯留学有其优点和挑战,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小编将结合相关的资料和数据,就白俄罗斯留学的就业前景、教育质量、语言和专业技能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1. 就业前景
留学生是否能够留在白俄罗斯就业俄罗斯体育大学留学,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综合分析,包括经济、政治、法律、教育和语言等方面。尽管存在各种挑战,只要留学生具备较好的语言和专业水平,近几年白俄罗斯的就业市场对外籍人才越来越开放。留学生可以通过申请工作签证或者自主创业等方式找到自己的职业发展空间。将来,白俄罗斯作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节点,中国和白俄罗斯之间的交流合作将会越来越密切,留学生的就业前景也会越来越广阔。
2. 教育质量
白俄罗斯的高等教育水平在前苏联国家中是很高的,有不少百年历史的著名大学和知名学府。就像上面提到的白俄罗斯国立大学,是一所QS国际排名比南开大学更高的大学。这所大学以其优良的教学和研究水平而著名。白俄罗斯的教育体系以其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的结合而受到赞誉。无论你是选择了人文社科类还是理工科专业,在白俄罗斯你都能得到优质的教育。此外,白俄罗斯的艺术文化传统丰富,该国在音乐、舞蹈、戏剧和美术等领域有很高的水平,如果对艺术文化有兴趣的话,来白俄罗斯留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3. 语言和专业技能
白俄罗斯的官方语言是白俄罗斯语和俄语,所以留学生需掌握良好的语言水平,只有通过认真的学习和实践国际硕博连读,才能够获取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如果你想在白俄罗斯找到良好的工作机会,就要更加重视语言学习。此外,从专业技能的角度看,白俄罗斯的科研水平比较高,许多领域都是长期保持在国际前沿的。如果你选择一个有前途的专业,一定要好好学习,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4. 费用和性价比
相比于欧美国家,白俄罗斯的留学费用较为低廉。每年的学费和生活费大概在3.5万元人民币左右,与国内高校费用差距不大。此外,白俄罗斯的人均GDP不算太高,但是国家实行一种相对平等的社会保障制度,用小额的社会保障金来保障民众基本福利和医疗保健。所以,在白俄罗斯可以享受到相对高性价比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5. 经验和眼界
到白俄罗斯留学,不仅可以获取到优质的教育资源,还可以接触到不同的语言、文化和风俗习惯,提高自己的跨文化交流和沟通技巧。白俄罗斯位于欧洲和亚洲之间,和俄罗斯、乌克兰、波兰、立陶宛等国家相邻,是一个地缘政治和经济上非常重要的地区。在白俄罗斯留学,可以扩大我们的美好经验和眼界,拓展我们的国际视野和人脉。
从多个角度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俄罗斯体育大学留学,白俄罗斯留学能留下来吗,我们可以发现白俄罗斯留学有其优点和挑战。就业前景和教育质量都很重要,留学生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提高自己的语言和技能水平。从费用和性价比来看,白俄罗斯留学相对来说非常划算,留学生可以享受到相对高性价比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此外,白俄罗斯的经验和眼界也可以让留学生拓展我们的国际视野,增加国际化的竞争力。
俄罗斯留学生大卫,我在中国的2020丨大卫:留学十年 中国也成了我的家
大卫·克罗索夫,一位金发碧眼的俄罗斯帅小伙儿。他从小与汉语结缘,十八岁来到中国学习,一待就是十年,现在中国也变成了他的家。临近年尾,大卫用“方便面”“论文”和“寂寞”来总结自己的2020。
04:50
缘起汉语 留学中国
从小对各种象形文字感兴趣的大卫,在第一次接触到汉字时就被深深吸引。在他看来,每一个汉字都蕴含一个故事。出于对汉语的浓厚兴趣,大卫开始找汉语教材自学,跟着光盘和中文电视节目学发音。他说:“电视播音非常标准,模仿电视里的发音,我会学得比较正宗。刚开始学习的时候模仿不到位,我就一遍遍地听,然后跟读。”
除了说着一口流利标准的普通话,大卫还写得一手漂亮的书法。他认为,书法最能展现汉字之美。
来到中国后,大卫感受到浓厚的书法文化氛围,也有了更多学习书法的机会。他说:“写书法可以平心静气。平时,我喜欢临摹欧阳询、王羲之等大家的字帖。书法不是一朝一夕能练就的,我希望可以坚持下去把书法写好。”
感知中国文化 交流无国界
大卫喜欢中国文化,尤其喜欢文学。在清华大学攻读比较文学硕士学位期间,大卫阅读了很多鲁迅翻译的俄罗斯文学作品。他说,“我发现文学是无国界的,一些文学作品反映了人类共同思考的问题。鲁迅翻译的作品影响了好几代人,很多中国朋友通过这些作品了解到俄罗斯的人文情怀。我觉得这是一种很好的民间交流形式,我们需要更多人才投入到这样的文化交流活动中,加深对彼此的了解。”
大卫坦言,中俄民间文化交流还有很大发展空间俄罗斯留学生大卫国外在职博士,两国年轻人可以开展更深入的文化交流。
作为在中国的俄罗斯留学生,大卫希望可以为促进中俄文化交流尽己之力,尤其是青年之间的互相交流。
他曾尝试做一些中俄文学作品的翻译研究,但目前知识储备还不够,需要继续学习加强实践。同时,他也喜欢拍一些短视频做自媒体,将在中国的所见所闻分享给更多人。
学习之余,大卫还喜欢去各地参加文化交流活动。这些经历让他对中国文化有了更直观的感受,见识了丰富多样的中国文化。他说,中国各地都有方言,还有很多物质文化遗产,比如京剧、昆曲、淮剧,都是用方言唱出来的,有趣又好听。
△大卫参加《中国诗词大会》
2020我毕业了 我选择留在中国
今年因疫情防控,大卫大部分时间一个人宅在家里。正是这段独处的时间俄罗斯留学生大卫,我在中国的2020丨大卫:留学十年 中国也成了我的家,让他可以沉下心来思考,专注学术研究,在这期间完成了他的硕士毕业论文。“方便面”“论文”和“寂寞”是他2020的关键词。他说,“很幸运,我留在了中国。2020年,我毕业了!我特别开心,这是我在中国学业的美好结束。”
△大卫完成硕士论文答辩
同万千毕业学子一样,大卫对未来有无限憧憬。谈起未来规划,大卫没有离开中国的打算。他说:“我在中国十年了,这里也变成了我的家。我已经习惯了在中国生活,这里的人文环境,让我舍不得离开。”
监制丨王姗姗张鸥陈忆多闫博
制片人丨王薇 申珅
主编丨李瑛
记者丨汤沛 樊嘉晨
摄像丨王宇晨 苏子沐
剪辑丨韦钧富
美编丨马正泽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236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