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4
摘要:高等教育曾是苏联的骄傲,教学规模和质量在*上首屈一指。*和苏联的教育交流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曾派大批留学生到苏联留学。同行人中有政治家、科学家、学者,他们都曾在苏联求学。近几年,去俄罗斯留学的人数也在不断上升,因为到俄罗斯留学的门槛低,学费低,给了许多学生更多的机会,再加上近年来中俄关系日益升温,对俄语人才的需求增加,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来俄深造。
高等教育曾是苏联的骄傲,教学规模和质量在*上首屈一指。*和苏联的教育交流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曾派大批留学生到苏联留学。同行人中有政治家、科学家、学者,他们都曾在苏联求学。近几年,去俄罗斯留学的人数也在不断上升,因为到俄罗斯留学的门槛低,学费低,给了许多学生更多的机会,再加上近年来中俄关系日益升温俄罗斯留学经历,对俄语人才的需求增加,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来俄深造。
作为欧洲国家的一员,俄罗斯拥有庞大的物产和稀少的人口,这是我们在地理教科书中了解到的。每一位外国学生来俄罗斯留学前,对俄罗斯这个国家有各种各样的了解,但俄语学习困难重重。在经历了这样那样的转变后,他们的想法又是怎样的?到俄罗斯留学是一次怎样的经历?有报社记者采访了几名留学生英国在职研究生,让他们谈谈在俄罗斯留学的种种新奇之处!
张同学来自人民友谊大学,是一位摄影爱好者,俄罗斯美丽的秋色,俄罗斯美丽的姑娘,是他摄影机里*完美的素材,他来到俄罗斯已经5年了。他幽默地说道:
”“在我来俄罗斯之前,我过得还算不错,但一下飞机,我就感觉到与我想象中的欧洲式国家完全不同。一到这里,就觉得俄罗斯什么都没有,后来慢慢的,因为已经习惯了,还不错。觉得俄罗斯这个地方的葡萄酒还挺便宜的,品种也挺多的,俄罗斯女生确实是挺漂亮的。”
在*俄罗斯留学经历,在俄罗斯留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他可以吃到各种各样的美食。来到俄罗斯之后,在饮食方面,他一开始会不习惯,想吃的都没有。慢慢的就会自己做饭,想吃什么就会自己在家研究菜谱,留学这几年,都把自己培养成了大厨。在学习生活中,由于文化的不同,他对于俄罗斯老师的想法也有着很多的不理解,他说:
“有时候俄罗斯老师的脑洞都特别不理解,像我们现在有个老师,上他的课不允许穿短袖,我就很不明白这是为什么,有些老师的脑洞都很惊奇。”
除了这些日常生活,他说:“在俄罗斯,我觉得*好的一点,就是出门旅游很方便,去圣彼得堡,索契旅游都很好,去欧洲也比较近,或去土耳其这之类的国家,都还很不错的。”
俄罗斯留学期间的这些青春故事,将成为日后回忆的一大乐趣。留俄学生将他们的青春热血洒在这片土地上,也希望他们能学成归国,为祖国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俄罗斯留学
俄罗斯出国留学俄罗斯,自费留学俄罗斯感受莫大留学生活
王振国,35岁,原是上海一家国企的工程师。今年4月,他去莫斯科大学读预科,现正在上海度假。在俄罗斯呆了不过3个月,他身上倒已有了点“俄味”,说起话来,时不时会夹进几个俄语单词;在“星巴克”喝咖啡,则再三夸耀“俄罗斯咖啡味道更浓,才60卢布一杯。”60卢布,相当于21元人民币。
留学俄罗斯:2个月搞定
我这把年纪还下决心出去留学,肯定是“形势逼人”:单位情况不景气,像我这种知识逐渐老化的技术人员,面临下岗危机。我想:与其被人家淘汰,还不如自己主动,出国“镀金”。
开始想去欧美国家,再三考虑后,觉得不大现实:一方面费用昂贵;另一方面嘛,我年龄大了,英语基础又差……即使修完学业,竞争优势也不明显。
我觉得,留学俄罗斯不失为理想的选择:现在去那里读书的人相对较少,回国后,我至少比别人多一种优势–会俄语;俄罗斯留学费用低廉,即使是世界闻名的莫斯科大学,一年学费也不过2800美元左右,一些二流大学的年学费才800美元;而且办理留学手续简便、速度快–留学者只需提供4-5万元人民币的存款证明、学历公证书和出生证明公证书,2个月内便可开赴俄罗斯。
我2007年2月份开始办留学手续,4月3日便飞往莫斯科。莫斯科给我的第一印象很糟:机场又破又旧,过关时,足足排了4小时队–那边办事效率低下,“排队”一直是一大特色,有人笑称:在俄罗斯,只有买土豆不用排队。不过只要会走“捷径”,就能免除排队之苦。所谓“捷径”,就是给办事员小费。我自己在机场排队时,有个行李员主动找到我:“嗨,伙计,只要给5美元,我就带你出关。”结果他真的带我提前出了关,我超重的行李也一路绿灯,没被罚款,只是出关后,他改口问我要了6美元……
4月份,莫斯科的地面上还有积雪,雪黑乎乎的,很脏。这让我对这个曾经辉煌的城市隐隐失望。但一到莫斯科大学,感觉马上不一样了:“莫大”气派非凡,仅主楼就相当于3幢中苏友好大厦(上海展览馆)那么大;它共有19个系,每个系都拥有一个鲁迅公园大的地方,处处大树参天,绿木成荫。
俄国的大学实行学分制,一般本科读4年,硕士读2年。外国留学生需要先读1年预科,专门学俄语。考出俄语合格证后,才能申请读专业。“莫大”的学费根据专业的热门程度而有所不同,法律、外文等热门专业,一年学费高达4500美元;但地质、计算机等专业,年学费才1700美元。
刚到“莫大”时,我一心想读计算机专业。当我把想法告诉导师,她笑了:“过段时间,也许你会改变想法。”后来我才知道,“莫大”计算机专业以“难以毕业”闻名,每年只有3、4位中国留学生拿到文凭。据说原因之一,是俄国的数学公式和中国学校教的不一样,而要改用俄国人的思维方式学数学,难于登天。难怪多数雄心勃勃想读计算机的中国学生,后来纷纷改了专业。我出于现实考虑,也决定改读外文专业。“莫大”比较偏心本国学生,比如条件最好的寝室只租借给俄罗斯同学。我们留学生住次一等的寝室:2人合住2室户,共用洗手间和厨房。留学生,大多是阿拉伯人、韩国人、印度人、中国人,只有1个美国人–这个美国留学生特傲,大家排队买东西,唯独他例外:“我是美国人,不用排队!”
凭心而论,教我们俄语的教授还算敬业,上课时,每个细节都反复强调。但他喜欢让我们“补课”:“如果你们补课,进步会更快!”一开始我以为他是怕我们跟不上学习进度,挺感激他。后来才知,“莫大”资深教授的月收入不过200美元,资历浅的教授每月才赚100美元;而莫斯科物价高昂,一斤土豆也要卖20卢布(相当于7元人民币),200美元只能买20斤火腿肠或是20箱黑啤,连一家人到中档餐厅吃一顿饭都不够。为生活所迫,教授们只好将替留学生“补课”作为生财之道。
教授每周替我补1小时课,收4美元。他很仁慈俄罗斯出国留学俄罗斯,据一个在俄国国立大学留学的上海人说,他的教授要求他每周补3小时课,每小时收费6美元。
其实“莫大”也有这种现象。比如“莫大”社会学系就“臭名昭著”,这个系的系主任会讲中国话,他公然对中国留学生说:“你们只要给我500美元,即使不来上课,我也可以保证你们毕业。”听说中国大使馆已经拒绝承认“莫大”社会学系的文凭。所以社会学系在“莫大”地位极低:开学时,教室分配不过来,校长会说:“社会学系晚半个月再开学,反正开不开学都一样……”
但就想混张文凭的留学生“热爱”社会学系,他们平时几乎不上课,到温州人开的鞋店站柜台,每月可赚500美元–难怪教授们要心理不平衡了:大专家竟不如站柜台的营业员赚钱多,实在可悲!不过,大多数“莫大”教授还是很自尊的,我亲眼看到:一个温州学生考试不及格,试图给教授“红包”以蒙混过关;但教授拒绝了,他严肃地说:“你侮辱了莫斯科大学……”
留学俄罗斯中国留学生,扮“阔少”
一家俄罗斯媒体这样评说中国留学生:“由于没有欧美阔少们的‘竞争’,兜里有些钱的中国留学生在这里显得格外抢眼。他们穿着讲究,出手阔绰,身上丝毫没有学生气……”对这些议论,王振国是怎么看的呢?
我觉得这种说法不够正确,至少我穿着普通、出手谨慎,但和生活简朴,天天靠土豆、鸡蛋填肚子的印度、朝鲜留学生相比,我的确够奢侈的了–每天三菜一汤,“酒肉穿肠过”,还在寝室里配了洗衣机、电脑、微波炉。其实这么“奢侈”,每月开销也不过100美元。
中国留学生的优越感,在俄罗斯一些偏远地区表现得尤为突出。一个在坦波夫留学的朋友告诉我,他们学校有近40名青岛籍留学生,这些学生家境都很好,买东西从来不讨价还价。一天,几名中国留学生去小商品市场买东西,一些阿拉伯留学生在市场门口拦住他们:“请你们稍等一会儿英国在职研究生,等我们买完东西再进去。”中国留学生不肯,对方解释:“我们不想和你们一起买东西。你们从不讲价,物价都被你们抬高了,让我们花了不少冤枉钱。”
上海留学生的口碑较好。一位教授对我说:“我喜欢上海籍学生,他们来自大都市,文化素质高,有经济头脑俄罗斯出国留学俄罗斯,自费留学俄罗斯感受莫大留学生活,懂得把钱用在必要的地方,从不炫耀富有……”可惜,在俄罗斯留学的上海人太少了。据统计,目前大约有8000名中国人在俄罗斯留学,而上海人不超过20个!
陈澹浩:俄罗斯人痛恨中国货?
讲到留学俄罗斯的理由,19岁的陈澹浩很激动:“许多人对俄罗斯的教育状况不了解,事实上,俄罗斯理工、医科、艺术比如音乐、绘画、文学类的教育水准在全世界数一数二。去年,我高考失手,考进一所三流大学–我宁愿选择莫斯科大学,它到底是排名世界前10位的一流学府!”
教授替学生补课,自然该收补课费,此乃天经地义的事。在莫斯科大学,让我唯一不舒服的是太寂寞了。因为语言不通,第一个月根本无法和外界交流,只能坐在窗台上数乌鸦……俄罗斯的乌鸦可真多呀,成群成群的,怎么数也数不完。”等学会几句俄语,便急着逛街。我发现俄罗斯人喜欢西方货,在新阿尔巴特街,一间间全是欧美品牌专卖店。中档商场里卖的也全是西方货,几乎没有中国货。一个当地人告诉我:“中国货质量太差,中国商贩太黑心,我们不喜欢。”这种“反中国货”的情绪似乎很严重。一次,我们去看马戏表演:一个小丑想拔枪自杀,但枪怎么也打不开,他嘟囔道:“中国货!”观众会心大笑……哎,当时我心里真难过!
如果不想花高昂学费,又想受一流教育,莫斯科大学是最好的选择。回上海度假前,有俄罗斯媒体报道:随着经济回升,俄罗斯一些一流学府将会提高招收留学生的门槛和费用,所以,现在应该是留学俄罗斯的最佳时机。
俄罗斯留学中心,真!硬核!俄罗斯留学体验
写在前面:这是我们《俄罗斯教育》有限公司的2019届预科学生写的一篇文章,他和上一篇《乌拉尔联邦大学学子介绍他真实的俄罗斯留学生活》的作者小王是同一批抵达叶卡的学生。经过一年预科俄语的学习后,于2020年8月通过公司申请了乌拉尔联邦大学本科的入学然后开始了本科阶段的学习。这篇文章我觉得写得非常用心,所以发在公司媒体号上让大家了解他们在俄留学的真实生活。
正文部分:一、留学背景
说到来俄留学的缘由需要从高三下学期说起,由于我是山东人,我们山东算是全国的高考大省之一,可惜2019年高三最后一次模拟考我的分数并不高,留在本省只能读个二本,在这种情况下我开始思考可能的更好的出路。在这之前我一直认为出国留学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因为一提到留学一般大家第一时间肯定会想到欧美留学,我也不例外,但是欧美一年20 – 40万左右的开销确实不是我家庭能承受得起的。当然事情的转机发生在高三下学期时,我突然得知我的发小要去韩国留学,此时我心里就想:你小子都能去留学,看来留学也不是镜中水月!正好当时我在高考的压力下备受煎熬,对自己的成绩忧心忡忡。最终也确实是很一般,只达到了就读普通二本的水平,此时发小已经开始准备做出国的准备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也开始考虑自己更好的出路 – 出国留学。
既然想要出国留学就得做好合理的规划。首先就是要考虑选择去哪个国家留学,大家都知道英美澳加最好,机会多、学校排名高。留学这些国家优势自然很多,但这几个国家却是最先被我排除的,原因无他,就是一个字———穷!(这些国家的费用最高,不是一般家庭能负担起的)
其次是法国、德国、韩国、日本、新加坡和一些东南亚小国。东南亚小国我是不屑去的俄罗斯留学中心,真!硬核!俄罗斯留学体验,去那上学还不如让我回家种地呢;去新加坡需要考雅思,我的英语水平实在拿不上台面,加之新加坡每年的消费对家庭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自然就放弃了;日本和韩国是我比较纠结的两个国家,我的老家山东离韩国和日本都很近,去韩国和日本留学的人也很多,但我从来不认为这是两个真正的主权国家,甚至就是匍匐在某大国面前的两个傀儡政权,虽然他们在经济上的发展是不错的,但是我始终认为当一个国家的主权无法掌握在自己手中时,经济的繁荣也是犹如空中楼阁,而且韩国和日本作为地狭人稠国家的代表,几乎也是全球最“内卷”的国家。
至于德国和法国(因为听说这两个欧洲国家都免学费,并且教学质量高),我从网上查阅了一下资料这两个国家虽然免学费,但对学生质量要求极高,并且法语和德语也都属于小语种国际硕博项目,在之前没有接触过的情况下是无法短时间速成的,而且出国前还需要至少在国内学600学时,考试也是面签,如果没学好语言去了之后很容易被开除,所以这个选择也放弃了。
这时我就想起了我们中国的邻居———大毛熊俄罗斯。之所以选择俄罗斯是有原因的:俄罗斯作为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同时俄语也是联合国六大工作语言之一,在中俄合作越来越密切,一带一路覆盖越来越多的俄语国家的大背景下,去这个国家前景一定是不错的。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费用!以我所在的城市叶卡捷琳堡来说,每年的学费、生活费全部加起来,70%—80%的学生都能控制在5—6万人民币一年。并且每年来俄的留学生相比其他几个国家是真的少,秉着物以稀为贵的原则,我坚定的选择了俄罗斯。
拍摄于叶卡捷琳堡最高楼维索斯基
国家已经选好了,那么怎么去呢?那时的我对俄语一无所知,最好的办法就是委托一位中介为我全权办理留学事宜。一开始我联系了我们当地的一家留学机构,结果去咨询开口要价就是18888元,而且不负责后续抵达后的各种境外服务费用。其实当时我和家长去了他们的机构,在他们“留学顾问”的“语言轰炸”下差点就交了钱,但是最后我家长还是坚持表示先考虑一下,于是我们就回去了。 回家后我怀着将信将疑的心情在网上搜索俄罗斯留学的信息,结果就看到了李哥的文章。在认真地看完他的几篇文章后,感觉描述得很真实,而且最重要的是他除了是乌拉尔联邦大学学生,他的公司也和学校签订合同了,是学校承认的机构。而后通过后来与李哥的沟通,感觉李哥人很靠谱,然后毫不犹豫的将留学事务托付给了李哥,就这样在李哥和炎龙哥的指导下,我们开始办理俄罗斯留学相关事宜。
二、初到俄罗斯
九月初在邀请函下来后李哥指导我们办理签证等手续,九月下旬我和其他几个李哥的学生在首都机场汇合一同飞往叶卡捷琳堡。李哥提前拉了一个小群,我们大概10位同学得以提前在首都机场T3航站楼见面,然后我们还去吃了一顿KFC,不得不说首都机场的KFC是真的贵而且汉堡比市内至少小四分之一,就感觉好像生怕你吃饱了。
在北京首都机场准备出发
我记得特别清楚,抵达叶卡是九月二十四号早上五点。当时的北京还是三十多度的高温,抵达叶卡时窗外已经飘起了雪花。李哥和炎龙哥还有一个俄罗斯小哥伊万(小名:万尼亚)三人开车到机场接我们,他们三台车都是自己的车,由于有车子的存在所以后面我们在办手续的过程中少吃了好多苦,然后到住的地方—Гостиница большой урал大乌拉尔酒店(我们一般称为外包宿舍,是学校为缓解外国学生寝室不足而承包下来的一所老酒店改造而成,虽然住宿比宿舍贵点但是总归不需要去排队,2019年9月据说在我们之前来的第一批和第二批学生排队都排了1个星期才拿到寝室,而且俄罗斯人的排队那就是真的排队,站在那一站就是一天,当然后来疫情来了,现在少了很多学生,所以寝室位置都空出来了,估计接下来2-3年也不会出现寝室不足的尴尬情况了) ,后来打车的时候听司机师傅说我们住的这个大乌拉尔酒店和另外一家名叫Космос 太空的酒店,在苏联时期是叶卡捷琳堡最上流权贵才能出入的地方,普通人进去一次,出来都能吹一年牛,因为这里居住的都是苏联的社会名流,比如弗拉基米尔·维索茨基(ВладимирВысоцкий)就曾在这座旅店下榻。不过再如今苏联解体已有三十年,辉煌的酒店也只能随着苏联辉煌的没落,逐渐成为历史,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记忆里。
放下行李后,李哥他们开车带我们去校医院体检(体检单是入学所需文件之一),然后就带我们去主校区УПИ一边排队办理入学手续,一边为我们介绍叶卡捷琳堡这所城市的人文历史等等。
李哥帮忙办理的第一张电话卡
待我们办理完入学手续、完成预科报到后,我们认识了阿伦,阿伦比我们早来大半年,也是通过李哥申请的我们学校,阿伦本科专业是军事相关的,所以他非常喜欢军事类的话题。李哥和伦哥带着我们这些刚来叶卡的学生去打了一场真人CS。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体验到以压缩空气为动力的6mm的bb弹从身边从耳旁呼啸而过的刺激和恐惧,实在是酷毙了,但是打在身上也是真的疼。虽然玩完后全身多处负伤,但是一场游戏也将我们这群刚来叶卡的小伙伴们的心更加紧密的连接到了一起。刚来那几天的陌生感随之消散,我们都成了彼此的好朋友。
第一次摸枪
真人CS!非一般的体验!
为保护隐私此处使用简称,从左往右AL,我,WMH,YX,WHR,WX。
国庆节聚餐
三、俄罗斯生活记实
我的预科生活随着十月份的到来正式拉开了帷幕。我们全班有十个人,其中六个中国人、两个玻利维亚人、一个韩国人和一个中东人。我的预科生活给我的感觉就像回到了两三岁咿呀学语的时候,从三十三个最基本的俄语字母开始,老师领着我们先是从发音学起,再慢慢到书写。单单是字母我们就反复学了半个多月,当时我还常常与同学抱怨“整天学这没用的,不如学点实在的,不至于出门就当哑巴”。
叶卡捷琳堡歌剧院
其实当时这么着急也是有原因的,想想当初从一个熟悉的交流无障碍的地方,突然掉入了一个陌生的国家,之前在网络和书本上看到的相关信息在现实中没有太大用处的,连出门点菜都是先把墙上的菜单拍个照,再在手机上指给工作人员看,但凡是菜单不带照片的餐馆一律不去。
宿舍附近的篮球场
叶卡捷琳堡的球鞋店
不过日子也在我们的学习中一天天的过去,平均我们一周十五节课,每节课一个半小时,每天老师会留三十分钟到一个小时的作业,周末时间完全不会被占用。总的来说,时间上非常自由,只要拿出高中学习三分之一的劲头,就非常够用了。
不滑雪的冬天不是一个完整的冬天
逐渐的我们学完了字母,学会了单词,学习了语法和简单的造句,出门也渐渐的收起了十级的手语技能(一开始语言不通,只好用手势比划),开始逐渐转为使用简单的俄语用很慢的速度与俄罗斯人沟通,并且惊喜的发现,他们并没有任何不耐烦,甚至会说你这么说话很可爱,我也是醉了。
喜欢玩枪的同学来俄罗斯可再合适不过了
由于我是国内高中毕业就直接过来了,所以有一点与国内是真的不同,比起国内高中特别是高三的一天一小考,三天一大考,俄罗斯预科的考试是真的少!我们第一学期到二月初结束的时候才考了第一次试,由于在预科阶段只考五科,听力、阅读、写作、语法、口语对话。所以考试是一天考一科,考了五天。第二次就是预科结业的时候,也是这五门。整个预科一学年就考了这两次!
通过这一年的预科学习之后,大部分学生都可以掌握最基本的生活用语,最最重要的是,通过这一年的学习俄罗斯留学中心,你已经具备了俄语自学条件,这意味着以后只要你自己想学,你的俄语可以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逐渐流利、顺畅起来。语法就像是树干,词汇就像是是树叶,随着词汇量越来越多,俄语的表达也会越来越生动。
预科上半学年最后一堂课
也是从这时起,这种所谓“科班”出身的俄语也逐渐与完全自学者区别开来。因为,一旦你接受过系统的俄语学习后,你会使用你所学的语法进行造句。
举一个最明显的例子,俄罗斯与世界上其他国家一样,也有一些华人聚集地,只是称谓可能不尽相同。这里面绝大多数的中国工人、老板等并没有正规地学过俄语,但通过与他们的接触,第一感觉是,他们的俄语非常流利。但是你仔细一听又会发现,他们每一句话都是名词的堆砌,没有任何语法逻辑,比如他们说:“你等下把这包货物扛仓库去”就是“Тыпотом эти товары идти скалад”,这一句话中没有任何语法逻辑关系,但是俄罗斯人都能明白他们想表达的意思。而后在聊天中得知,其实他们刚来的时候也像我们一样,什么都听不懂,他们就会听身边的俄罗斯人怎么说,在听的同时也逐渐地模仿,在经过几年的积累后,基本上就可以掌握他们所在领域的俄语。
我们的美女班长
我就寻思,他们能在保证工作的同时学习俄语,能坚持这么多年的也都是狠人,他们值得让人钦佩。同时,这也时刻警醒着我,来这边全职学习,主要是学习俄语,别人边工作边学习尚能如此,那我们又怎敢懈怠呢?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他们的俄语水平也时刻提醒我系统学习俄语的重要性,因为他们就是没有系统学习俄语才导致俄语讲出来没有逻辑。
在安静的翻书中和此起彼伏的课堂讨论中我们结束了一年预科的美好时光。这时就到了该办理入系手续的时候了,这里要说一下李哥这家公司靠谱的地方 – 预科免费办,相对于很多中介还要收钱,李哥的公司就真的可以用“干净”来形容,因为一不乱收费,二承诺的服务都能做到,所以在预科毕业后李哥便帮我们申请了乌拉尔联邦大学的入系。 我记得当时入系大致流程主要分为三步。
第一学期的课本和我的学生证
四、目前的学习状况
到现在,我的本科第一学年已经完成了,总的来说感觉国际关系专业挺香的。为什么香呢?待我细细道来:
1. 老师。由于我们这个专业外国人(中国人)不算多,我们系一年级一百三十人只有六个中国人,秉着物以稀为贵的原则,老师对待外国人的态度还是不错的。何为不错?至少不会一视同仁,以对待俄罗斯人的学业标准来对待外国人。期末对你的评价,主要是看你的学习态度,也就是出勤率,还有作业论文的完成率。只要你让老师感受到你真的是在认真努力的学,即使你暂时在学业上无法达到俄罗斯同学的标准,老师甚至都会给你比俄罗斯同学还要高的评价,即当场免考五分。
国际关系系的英语课堂
2. 同学。众所周知,国际关系专业,既然跟国际扯上边,而且该专业对口的职业是外交官,那语言肯定少不了得多学一门,因此我们专业,除了要学习英语外,还要学习一门第二外语,即法语、德语、西班牙语、中文、意大利语五选一。其中学习中文的同学有三十人,因此在一个总共一百三十人的系里基本就没有人不会说NI HAO,并且随着咱们国家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中国的经济文化政治制度也会时常出现在我们专业的教材中。我们对俄罗斯同学在中文方面的困难那都是能帮就帮,俄罗斯同学对我们的帮助可以说是相当到位了。一来二去中同学之间的友谊也在逐步加深。下面就是我们和班级同学一起去烧烤的场景,这张照片上大家可以在图片中找到写上一篇文章的小王(右3)。
同学们外出烧烤
3. 专业内容。第一学年我们所学的科目:俄语、英语、俄罗斯历史、世界历史、逻辑学、哲学、法律基础——主要为俄罗斯宪法、经济理论、国际关系与外交政策史、政治理论、高数、还有几个通识科目,学习内容可以说是相当广泛。想要全听懂?不可能!但想要听懂一半还是可以实现的,其实老师也知道这些科目是很困难的,所以在学期刚开始都会把一学期的教学计划全部罗列出来。现在什么信息在网上查不到啊,直接套用高中那一套,先在网上查一下大体老师想讲个啥,上课听不懂马上谷歌查,回答问题只要外国人一举手,就算有时候答不对老师一样会给你加课堂表现分,回头有时间的时候再在上看看相关视频,还是有机会搞懂一部分的。所以,一定要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至少一定不要选择自己一点都不感兴趣的专业,不然学到枯燥乏味时,就没有足够的兴趣能把你往前推一把了。总的来说这个专业几乎对外国学生最友好的专业之一,当然也有不那么友好的,比如李哥读的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系,后面2019年同批次的同学入学该系的现在4个人已经有3个想换专业了。
乌兹别克斯坦全权大使来我校交流回答俄乌相关问题
这就是我在俄罗斯这两年的故事,说了这么多也只能代表个人的一点看法,但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真正的俄罗斯从来不是别人口中听来的,需要你自己去感受。期待在不久的将来能听到你与俄罗斯的故事!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237720.html
评论列表(1条)
[…] 1.对目前在俄且应回国时间(包括之前因疫情等原因延期后)在2020年1月20日至2020年6月30日之间的国家公派留学人员法国在职研究生,因客观原因暂无法回国的,留学期限统一延长至6月30日国家公派留学俄罗斯,中国驻俄使馆:疫情期间暂无法回国的公派留学人员可延期,公派留学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在6月30日前回国国家公派留学俄罗斯,并按规定办理相关回国手续。在俄延期期间按现行标准提供奖学金生活费资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