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一篇关于“假华侨生”的文章,把心叶教育推上这场风波的浪尖。在此心叶教育,对于假华侨生事件做郑重声明。
上海心叶教育从事华侨港澳台全国联考培训已有7年,目前从心叶教育毕业的华侨生只有6人,2014届的匈牙利华侨1人美国在职研究生,2015届日本华侨1人,2017届马来西亚华侨4人。那篇报道说“心叶教育去年有7人华侨,今年有20人华侨”,完全是造谣。同时,心叶教育自2010年办学至今,重来没有一个学生考入福建师范大学。为此心叶教育张校长特地与那篇文章的作者和里面律师事务所人交涉,他们说的暗访,请拿出录音和照片相关信息。同时欢迎他们到心叶调研。通过那次交涉,中国教育报把这篇文章撤销了日本华侨生联考,上海心叶只有联考课程,没有境外华侨生联考班,但是转载的媒体太多,仍然有其它媒体在继续转载,比如上海教育频道。
最近几年华侨项目炒的沸沸腾腾,为什么心叶会陷入其中,因为太多机构找心叶合作,2013年7月就有华侨机构找心叶,后面陆陆续续很多机构找心叶,甚至有机构希望做心叶招生代理。2016年甚至有很多马来西亚的房产商找心叶教育合作华侨项目,甚至还和一家房产商签了合作协议。
不管外面传的多么神,对于华侨项目,心叶教育只是提供国外远程课程和回国后的最后冲刺备考日本华侨生联考,其它国外学校、做身份、回国材料这些心叶都不参与。做好课程,是心叶根本。国外教学点管理和老师外派是非常复杂,心叶教育连在上海开一个分校都不愿意,更不要谈国外教学点。
那篇假华侨文章,不仅使得心叶名声受损,同时带来很多麻烦,很多想走华侨项目的家长不断有电话过来,在这2个月内,我们至少接到100人的华侨项目咨询,真受干扰不堪。
本以为上次过去后就算了,好像不声明一下,对心叶名声损坏会继续。今特在此声明:第一,终止一切招生代理,任何代理不能用心叶教育名义招华侨生;第二,心叶教育招生处只有上海浦三路48号。如果再有媒体胡乱报道心叶教育华侨,心叶必然通过法律角度追究其法律责任!
华侨生能报中国的哪个大学,侨胞子女申请大学指南!“三侨生”“华侨生”如何报考中国高校?
2021年中国普通高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入学考试(简称“全国联招”)已于近日结束,中国教育软实力的不断提升和教育开放政策的日趋完善吸引了众多华侨华人学生,如何报考国内高校等成为他们日益关切的问题。
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研究员张小欣表示,华侨华人想要来中国读书,首先应该关注报考资格的问题,比如国籍、居留权等。
暨南大学
最近网传高校招收双国籍学生并可直升大学的话题被炒得沸沸扬扬,让很多人对外籍生的身份抱有成见和质疑,张小欣说:“我国不承认公民具有双重国籍,依照中国国籍法规定,如果定居外国的中国公民自愿加入或取得外国国籍,就会自动丧失中国国籍。”
张小欣表示,中国对海外侨胞的回国(来华)求学愿望给予支持和鼓励。目前华侨生可通过参加“全国联招”就读中国内地高校,或参加暨南大学、华侨大学联合招收港澳台、华侨、华人及其他外籍学生入学考试(简称“两校联招”)。
华侨大学招生处处长洪雪辉表示,国家正严厉打击和治理“高考移民”等违规行为,国家的招生政策也在不断调整和收紧,着力防止钻空子等行为出现,促进高考招生公平、公正。
每年的“全国联招”的简章中都会对考生报名资格中“长期或永久居留权”和“合法居留资格”做出严格规定,对华侨考生在住在国居留最短时间也提出要求。洪雪辉强调,很多华侨生受国外疫情影响选择回国,如果影响到18个月居留时间累计的话,一定要及时和教育部门沟通,如实反映情况。
洪雪辉表示,虽然近几年华侨生生源数量明显提升,但招生名额实际每年都在减少,意味着华侨生联考的竞争也愈来愈激烈,但对海外华侨学子来说,这为他们提供了在祖国学习深造,融入国家发展的机会,能增进他们对祖国、家乡的了解。
三侨生的招考政策和华侨生不同。张小欣指出华侨生能报中国的哪个大学国外在职研究生,三侨生必须是中国国籍,考生本人为归侨学生、归侨子女,或华侨在国内的子女华侨生能报中国的哪个大学,侨胞子女申请大学指南!“三侨生”“华侨生”如何报考中国高校?,只能通过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入国内高校,在各地完成身份认定工作后可享受升学照顾政策。
根据各省实际情况,各地对三侨生的政策不尽相同。例如,福建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考生和台湾省籍考生(含台湾户籍考生)的加分分值从2021年起从10分调整为5分;自2023年高考起,天津、甘肃、湖南等地三侨生加分分值将由10分调整为5分;山西、广西等地设置三年过渡期,在2020—2022年内为三侨生增加10分投档……
针对华人和其他外籍考生,洪雪辉说,外籍生拥有他国国籍,可以通过申请审核制的方式入读国内大学,录取政策相对宽松。“国内不同高校会组织考试、面试等方式考核考生,或将外籍生在住在国当地的考试成绩作为录取参考,来自马来西亚的考生就适用于此。”
张小欣强调,考生本人及家长一定要认真阅读相关的政策和规定,按照审核要求提前准备有关材料和证明,不要因为材料的缺失等失误错过报名时间。在材料提供的过程中,必须要坚持真实性、合法性原则,切忌投机取巧。
来源|中国新闻网
您的声音对我们来说很重要
来稿来信请联系
重 磅 推 荐
@海外浙籍留学生 还未申领健康包的看这里
@海外浙籍侨胞,互联网医院侨胞健康关爱咨询平台上线啦!
@海外浙籍侨胞(留学生) 疫情期间 回国必知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2383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