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生联考是中国教育部单独为海外华侨和港澳台学生设计的专门高考,以满足海外华侨及港澳台学生回祖国内地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为他们提供内地读大学的机会。在之前的文章《有一种高考叫”华侨生联考 “,堪称中国名校通行证!华侨生联考联考华侨生,一种全新的中国名校打开方式! 》和《2019新规,华侨生联考生变,关注华侨生联考的家长快看看》两篇文章中,都对华侨生联考和普通高考的区别和优势等问题为大家做了详尽的分析。目前学校都处于网上授课状态,很多家长都关心今年考试有很变动呢?关于这个问题,普通高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办公室(以下简称”联招办”)2月27日发出《关于做好2020年普通高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报名工作的通知》(联招〔2020〕)1 号。报考条件和网上报名时间不变通知明确,2020年普通高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以下简称”全国联招”)报考条件、网上报名时间与往年一致,符合报名条件的考生须在3月1日-15日登录全国联招管理系统。考生务必使用本人有效电子邮箱用于系统注册,联系方式应确保能联系上本人。今年华侨考生报名资格仍由广州报名点进行确认。
现场确认报名和考试时间待定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本次网上报名暂不选择考试地点、不缴纳报考费、不预约现场确认报名时间。2020年全国联招现场确认报名时间及方式、缴费时间及方式、考试时间及地点等事项,将视疫情控制情况另行通知。考生务必留意联招办通知。
关于2020华侨生考试的相关问题
一、2020年华侨生最新报名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且具有高中毕业文化程度(须为学历教育,注1)的人员,可以申请报考全国联招:
(一)港澳地区考生,具有①香港或澳门居民身份证和②《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或《港澳居民居住证》)。
(二)台湾地区考生,具有①在台湾居住的有效身份证明和②《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或《台湾居民居住证》)。
(三)华侨考生,考生本人及其父母一方均须取得住在国长期或者永久居留权,并已在住在国连续居留2年,两年内(注2)累计居留不少于18个月(注3),其中考生本人须在报名前2年内(即2018年4月1日至2020年3月31日)在住在国实际累计居留不少于18个月(注3)。
若考生本人或其父母一方未取得住在国长期或永久居留权,但已取得住在国连续5年以上(含5年)合法居留资格、5年内(注4)在住在国累计居留不少于30个月(注5),且考生本人在报名前5年内(即2015年4月1日至2020年3月31日)在住在国实际累计居留不少于30个月(注5)的,也可参加报名。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中国公民出国留学(包括公派和自费)在外学习期间,或因公务出国(包括外派劳务人员)在外工作期间,均不视为华侨。
二、2020华侨生考试内容解析
考试内容理工类考试科目为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文史类考试科目为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每科满分为150分,每个考试类别满分为750分。考试内容和要求参见教育部考试中心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地区、台湾省学生入学考试理科考试大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地区、台湾省学生入学考试文科考试大纲》(第2版)。
报考高校体育类、艺术类专业的考生,须参加术科考试,术科考试时间、地点及具体要求由有关高校确定。高校应根据教育部疫情防控应急预案,研究制定本校术科考核的报名考试工作方案,及时向考生公布。
三、问题解答
1.2020华侨生联考报名时间和考试时间是否有变动?
答:2020年普通高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以下简称”全国联招”)报考条件、网上报名时间与往年一致,符合报名条件的考生须在3月1日-15日登录全国联招管理系统完成网上报名。此外,考生务必使用本人有效电子邮箱用于系统注册,联系方式应确保能联系上本人。本次网上报名暂不选择考试地点、不缴纳报考费、不预约现场确认报名时间。2020年全国联招现场确认报名时间及方式、缴费时间及方式、考试时间及地点等事项,将视疫情控制情况另行通知。请考生务必留意联招办通知。
2.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考生个人证件到期后无法及时更换,能否报考全国联招?
答:由于目前受疫情影响,考生个人证件如果没有时间即使更换可先使用原证件进行网上报名,疫情得到控制后,考生应及时更换个人证件,报到入学时由高校进行核查。
3.关于华侨生的身份认定和学历资格问题都有哪些要求?
(1)学历要求
考生须具有高中毕业文化程度(须为学历教育),即须在教育主管部门认可的高级中等学校(含普通高中、职业高中、中等专业学校、中级技工学校等)接受高中阶段教育,非学历教育经历不符合报名条件。
(2)身份认定
a。持有中国护照,且考生及父母一方均须取得住在国长期或者永久居住权。
要求:考生及父母一方在取得住在国长期或永久居住权的情况下,须在住在国连续居住2年(截止报名结束日),2年内在住在国居留不少于18个月,其中考生本人须在报名前2年内在住在国实际居留不少于18 个月(出国留学和因公出国工作不能视为定居)。
b。 持有中国护照,但考生本人或其父母一方未取得住在国长期或永久居住权。
要求:考生本人其父母一方已取得住在国连续5年以上(含5年)合法居留资格且5年内在住在国累计居留不少于30个月。且考生本人在报名前5年内在住在国实际累计居留不少于30个月。
这个时间怎么计算呢?以2020年参加全国联招的华侨考生为例,报名前2年和5年分别指:2018年4月1日-2020年3月31日和2015年4月1日-2020年3月31日。1个月按30天计算国际硕博连读,18个月即540天,30个月即900天。
特别提醒:对于父母一方,只需要连续5年在国外累计居住30个月,不限于非要在考试前5年,且对于居住国,可以不是同一个国家,只要是取得合法居留资格的国家即可。也就是说华侨生华侨考生本人及其父母一方均须具备华侨身份才可以报考全国联招,为使考生华侨生资格有效,需要提前规划家长的第二身份。
4.如果在学历填写错误,学历核查会有和影响?
在学历填写中,如果考生提供的学历信息有误,有可能导致学历核查不通过。所以包括的学生一定要如实上传学历资料应届高中毕业生应上传毕业中学开具的毕业证明及高一到高三上学期的成绩单正本电子照片,往届生上传高中毕业证书(证明)及高中三年成绩单正本电子照片,持国外学历的考生还应上传我国驻外使(领)馆对其学历证明材料所做的认证书(中文版,须注明是否学历教育)电子照片。
5.考生如何可以修改个人信息?
这个分两种情况:1.如果在现场确认报名之前,生可登录系统查看本人报名信息,并在现场报名之前修改个人信息即可。2.如果已经现场确认报名了,那么考生就只能浏览个人信息,不可再次进行修改了。所以如果想要修改信息,必须在现场确认报名之前完成!
6.考生可以选择试卷字体吗?
可以。考生在网上报名时,根据本人情况选择考试时派发繁体字或简体字的试卷。
网上报名后,想查看或修改报名信息,应如何操作?
7..高中毕业于内地(祖国大陆)中学的考生学历资格如何核查?
答:现场确认报名结束后,由普通高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办公室(以下简称”联合招生办公室”)汇集考生的内地学历信息后送学历中学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进行学历审核。
8.报考体育类、艺术类专业的考生如何进行术科考核?
全国联招不统一组织术科联考,考生须参加招生高校组织的术科考核。术科考核时间、地点、形式及具体要求由高校自行确定,考生本人应及早联系要报考的高校并了解有关信息。术科考核不合格或没有参加术科考核的考生,填报志愿时不得填报相应的体育类、艺术类专业。
9. 考生持虚假材料报考等违规行为,如何处理?
答:在全国联招报名、考试等环节出现违规行为的,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确定的程序和规定处理。持虚假材料报考者一经核实,将取消当年全国联招考试资格,已参加考试的,取消其所有科目考试成绩,已被录取的,取消其录取资格。新生入学复查时发现不符合报考条件或弄虚作假的,一律取消入学资格。
10. 参与华侨生招生的学校有哪些?
目前,逾300所内地高校面向华侨及港澳台地区招生,超过八成的国家重点高校参与,中国顶尖大学全部覆盖,囊括985、211高校。以下为部分节选: 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清华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 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戏剧学院 北京电影学院 中国政法大学 复旦大学 同济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浙江大学 厦门大学 福州大学 华侨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医科大学 南京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
以上是2020年华侨生联考报名的相关内容总结联考华侨生,2020年华侨生联考报名通道正式开启,希望给有需要的人提供参考。关于华侨生的身份认定,详细内容可参考文章《华侨身份认定的条件和华侨生的认定条件》。
华侨生联考哪年开始的,2024高考人数1300万+,激增51万!华侨生联考成为新选择!
据教育部官方最新发布的消息显示,2024年全国高考的报名人数已经飙升到了惊人的1342万人,与上一年度的数据相比,新增了51万名考生。这一增长不仅意味着我国高考报名人数首次突破了1300万的重大里程碑,更凸显了教育领域持续旺盛的活力与竞争态势。
回顾2024年的高考报名数据,我们不难发现,1342万这一数字比去年增加了51万人,增长率高达3.95%,这无疑再次刷新了历史纪录。这不仅反映了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也预示着未来高等教育领域将面临更为激烈的竞争和挑战。
01
高考竞争加剧
今年的高考“独木桥”挑战无疑更加严峻。我们深入剖析一组令人瞩目的数据,2023年全国高考的考生数量高达1291万,但本科的录取率仅为37.73%,而专科录取率则为43%。这一数据清晰地揭示了一个现实:在众多高考生中华侨生联考哪年开始的,2024高考人数1300万+,激增51万!华侨生联考成为新选择!,能够成功踏入本科院校的门槛的考生仅占据少数。
2024年的高考竞争更为激烈,不仅考试内容更深、更广,考生人数也在增加华侨生联考哪年开始的,选拔标准更加严格。今年考生面临巨大的压力和挑战。选科政策的变化也增加了报考难度。例如,2024届高三学生需要同时选择物理和化学,才能报考计算机、电子信息等专业,提高了报考门槛,可能减少竞争压力。但临床医学等专业的选科要求保持不变,仍需选物理和化学。中医学的招生政策调整使文科生失去报考资格,理科生的招生名额增加,可能导致分数线下降。
再让我们转向中考的视角。为了减轻人口对中高考的影响,教育部自2021年起实施了中考分流政策,高中阶段开始实行普通高中与职业教育的五五分流。这一政策标志着国家对技能型人才和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视。
这意味着美国在职研究生,未来只有大约一半的初中毕业生能够顺利进入普通高中。而“双减”政策的实施,更是将原本集中于高考的压力提前到了中考阶段。
展望未来,由于人口因素带来的升学压力预计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每年的高考参与者数量居高不下,竞争难度也愈发增大。
对于尖子生而言,他们必须全力以赴,因为稍有失误就可能失去进入心仪高中的机会。而中等生则面临着更大的不确定性,他们需要在优等生和可能逆袭的学生之间争夺有限的录取名额。这意味着,即便孩子们付出巨大的努力,也有可能无法获得本科的录取机会。
那么,面对这样的困境,我们该如何为孩子寻找更广阔的升学路径,提升他们被心仪大学录取的可能性呢?与其被动地陷入焦虑,不如我们主动探索新的选择。
在择校和人生的重要抉择上,我们不得不承认:选择往往比努力更为重要。而港澳台华侨生联考的出现,为许多面临“内卷”和“鸡娃”压力的中国家庭带来了一线希望。
02
华侨生联考成为新选择
为孩子铺设一条轻松通往国内名校的捷径,华侨生联考无疑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选择,这也正是其报考人数逐年攀升的核心原因。它作为普通高考之外的另一条升学道路,特别针对华侨生和港澳台考生开放。
华侨生联考之所以被视为“弯道超车”的途径,主要源于其显著的五大优势:
考试难度适中
试题内容侧重于基础知识,初中至高中二年级的知识占据主要比重,这大大减轻了考生的备考压力。同时,理工类不考生物,文史类不考政治,为考生提供了更为灵活的选择空间。
华侨生联考的每门科目满分150分,总分750分,主要考察基础知识。初中知识占25%,高一占30%,高二占35%,高三仅占10%。基础知识比例高达43%,显著降低了考试难度。
录取门槛较低
与内地高考相比,华侨生联考的录取分数线明显偏低。例如,2023年的文史类最低分数线仅为360分,理工类为380分,远低于同等条件下的内地分数线。
只要达到400分,考生们便有机会进入985、211等一流院校;而300分则足以进入二本学校;对于艺术类考生,200分即可满足要求。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录取名额并不占用高校的普通高考招生指标。
竞争压力小
每年参加华侨生联考的人数相对较少,与庞大的内地高考考生群体相比,竞争压力显著减轻。根据最新数据,2024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预计达1353万,而华侨生联考报考人数刚刚过万,这为考生提供了更大的录取机会。
选择范围广泛
华侨生联考招生院校有320所,涵盖550个专业,包括136所一本院校和200所二本院校,几乎囊括所有“985”和“211”院校,如北大、清华、复旦和人大等。录取名额不占用内地高考指标。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238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