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吉林大学 留学俄罗斯,俄罗斯“女学霸”:把中国当成第二个家

爽朗的笑声、带点东北口音的普通话……今年是吉林大学俄罗斯留学生扎米拉·萨德科娃来到中国求学的第8个年头。她告诉记者,前几年,因为忙着硕士毕业以及疫情影响等原因,已经很多年没回俄罗斯的家,“还好我在中国,在这里生活很安全、很方便”。

参考消息网6月9日报道(文/邵美琦 金津秀)

爽朗的笑声、带点东北口音的普通话……今年是吉林大学俄罗斯留学生扎米拉·萨德科娃来到中国求学的第8个年头。有时候被误认为是浓眉大眼的大高个东北姑娘,扎米拉总是笑着回应:“反正都是东北亚这嘎达的。”

在学校,同学们都叫她米拉。2020年英国在职研究生,她从吉林大学获得法学硕士学位,选择继续留校攻读国际关系博士课程。“跨专业一开始不容易,现在已经适应了。”米拉说,现在距离毕业还剩下一年,目前已经完成93%的学业进度,正在准备毕业论文,最近经常在图书馆“泡”到10点多才回宿舍,“想当学霸不分国界”。

“我是‘90后’的头,说实话也老大不小了。”米拉用东北话戏谑自己说。她告诉记者,前几年,因为忙着硕士毕业以及疫情影响等原因,已经很多年没回俄罗斯的家,“还好我在中国,在这里生活很安全、很方便”。米拉说吉林大学 留学俄罗斯,俄罗斯“女学霸”:把中国当成第二个家,学校很照顾留学生,经常提供学业指导和生活上的帮助。“这里早就像我的第二个家一样了。”

近年来,中俄两国不断加强经贸、人文等领域的交流合作,给了米拉“满满的安全感”。据俄罗斯联邦教育和科学部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俄罗斯所有学历教育留学生人数近20万,其中来自中国的留学生人数占首位;截至2021年,中国各类高等院校中,和米拉一样的俄罗斯留学生达到1.76万人。

这几天,除了准备毕业论文,米拉的行程安排得很满吉林大学 留学俄罗斯,校园运动会、中外文化节上都有她活跃的身影。“多多参与这里的社会活动,毕业后想留在中国,继续为我的两个家乡深化合作贡献力量。”米拉说。

吉林大学 留学俄罗斯,中国小伙喜欢上俄罗斯女高中生,姑娘家里人还祝福他们,还能这样

随着中国企业加快海外市场布局步伐,越来越多的中国青年来到俄罗斯寻求发展机会。吴有志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

这个从吉林来到俄罗斯的二十出头的小伙子,凭借勤奋学习和出色的工作表现,一步步成长为一家中资木材加工厂的厂长。在工作的同时,他还结识了一位俄罗斯女高中生维罗妮卡,并逐渐坠入爱河。

令人惊讶的是,即使维罗妮卡年仅16岁,在俄罗斯也已经可以结婚生子了,这对吴有志来说犹如当头一棒。不过,在经历了最初的文化冲击后,吴有志还是决定尊重维罗妮卡的学业,谨慎地发展这段跨国爱情。

在与维罗妮卡的相处中,吴有志不仅了解到了俄罗斯年轻人的独特婚恋观,也有机会带她来到中国老家,让她近距离感受中国的发展变迁。甚至令人意外的是,维罗妮卡的家人也很支持这段跨国恋情,并且给予了祝福。

对于这个中国小伙子和俄罗斯女高中生之间的跨国恋爱故事,无疑折射出了当代年轻人的全新婚恋观,以及中俄两国在人员交流、文化交流等方面不断深化的新特点。这背后,折射出了更多值得我们思考的社会变革。

一路挫折与成长

吴有志来到俄罗斯已有数年时间。从最初的打工佣金维生,到后来成为一家中资工厂的厂长,他的成长之路可谓波澜起伏。

初来乍到时,吴有志就意识到,作为一个学历有限的打工仔,如果一直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很难有多大发展前景。于是,他决心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一门技术,不甘堕落于平凡。

幸运的是,吴有志所在的这家中资工厂大多由中国人管理和技术人员,他们看到这个年轻小伙子的学习热情,便毫不吝啬地把自己所掌握的专业技能传授给他。在这些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吴有志的技术进步飞快,不出几年就成为了这家工厂的厂长。

对于这样一个年轻有为的中国小伙,俄罗斯当地人自然也不会放过。吴有志很快就成为了众多当地美女青睐的对象,她们希望能通过各种方式引起这个中国小伙子的注意,最终嫁给他。

然而,在感情问题上,吴有志还是显得有些谨慎。他虽然已有二十多岁,但一直都没有对哪个女孩动过真心。不仅是因为他还有老家的亲人要孝敬,更因为他一直在勤奋工作,把事业的发展放在首位。

直到某天,一个名叫维罗妮卡的俄罗斯女高中生主动找上门来,表示想吃中国菜,这才引起了吴有志的注意。两个人很快就熟络了起来,并且开始了约会。

令吴有志没有想到的是,这个看起来很成熟的女孩竟然才16岁,正读高中。在中国这个年纪的孩子还在校园里学习,但在俄罗斯,16岁就可以结婚生子了。

这不禁让吴有志大为震惊。毕竟,在他的观念里,一个女孩要等到大学毕业,事业有了一定发展,才适合谈恋爱、结婚。可在俄罗斯,这种观念显然并不适用。

不过,经过一番思考后,吴有志还是决定尊重维罗妮卡的学业,目前只发展一段友谊,等到她上大学后再慢慢发展。这种谨慎的态度,无疑也赢得了维罗妮卡家人的认可和支持。

跨文化恋爱的新特点

通过与维罗妮卡的交往,吴有志不仅了解到了俄罗斯年轻人独特的婚恋观,也有机会带她来到中国老家走一遭。这段跨国恋爱,折射出了当代中俄两国人员交流、文化交流的新特点。

首先,在感情观念上,俄罗斯年轻人显然要比中国人更加开放和自由。对维罗妮卡这样的女高中生来说,16岁就能结婚生子,这在中国是完全不可想象的。即使现在社会已经越来越开放,但大多数年轻人也还是会选择在大学毕业后再谈恋爱、结婚。

而在俄罗斯,这种情况并不罕见。正如维罗妮卡所说,她的同学中就有不少人已经结婚生子了。这种差异,无疑也反映出了两国在社会文化、法律制度等方面的不同。

另一方面,吴有志带维罗妮卡回到中国老家的经历,也让后者对中国有了全新的认知。维罗妮卡原本以为中国还很落后,没想到在吴有志的家乡,生活设施一应俱全,方便快捷,令她大开眼界。这种对中国发展速度的惊喜,也反映出了两国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上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

不仅如此,吴有志家乡那些来自俄罗斯的游客和留学生,也让维罗妮卡感受到了中俄两国人员交流日益频繁的新特点。以前在俄罗斯,她可能很难想象有那么多中国人会来到这里。但如今,在这个边境小城,俄罗斯人、中国人早已融为一体,彼此之间也逐渐熟悉和理解。

这种跨国婚恋和人员交流的新变化,无疑印证了中俄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合作不断深化的大趋势。对于吴有志和维罗妮卡这对恋人来说,或许他们的故事只是冰山一角。但这种跨国恋爱的兴起,必将成为中俄两国民间友好交往的新缩影。

不同文化的融合

正如前文所述,吴有志和维罗妮卡之间的恋爱关系,不仅折射出两国年轻人在婚恋观念上的差异,也反映出了两国在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

对于吴有志来说,维罗妮卡的年轻,以及俄罗斯16岁就能结婚的做法,无疑是一种”文化冲击”。在他的观念中,一个女孩要等到大学毕业,事业有了一定发展,才适合谈恋爱、结婚。

但在俄罗斯,这种观念显然并不适用。正如维罗妮卡所说,他们那里很多孩子从小学就开始有男女交往的经历了,结婚生子的年龄更是远远低于中国。这种跨文化差异,不可避免地会给吴有志带来一些困扰。

不过,吴有志最终还是选择尊重维罗妮卡的学业,谨慎地发展这段跨国恋爱。这不仅体现了他的成熟稳重,也显示出了他在处理两国文化差异方面的智慧。

在与维罗妮卡相处的过程中,吴有志也有机会深入了解俄罗斯的文化传统。比如他发现,在俄罗斯,即使是中学生,也已经具备了独当一面的能力,甚至可以独立结婚生子。这种独立自主的生活方式,和中国青少年更多依赖父母的传统观念形成了鲜明对比。

反过来,当吴有志将维罗妮卡带到中国老家参观时,后者也对中国的发展速度和生活状态表示惊讶。在她的印象中,中国还很落后,没想到如今发展得如此迅速。这种相互了解和文化交流,无疑有助于两国年轻人增进彼此的认知。

总的来说,吴有志和维罗妮卡之间的这段跨国恋爱,体现了当代中俄两国青年在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但正是通过这种差异的碰撞,他们才能更好地了解和认识对方的文化传统,促进彼此的融合。

这种互鉴互鉴的过程,不仅有助于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理解,也为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两国人员交流的日益频繁,这种跨文化融合的故事将会越来越多。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239139.html

(0)
国际硕博教育王老师
上一篇 2024年 7月 28日
下一篇 2024年 7月 28日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923864400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guojishuobo@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