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国外医学博士优缺点,以及国外医学读博士要几年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国外博士的能力真的比国内博士强吗?
谢邀。接触过几个国外博士国外医学博士优缺点,也看过一些国外博士毕业论文国外医学博士优缺点,整体感觉和国内博士差别不是太大。当然可能跟接触国外医学博士优缺点的不是最好的那批国外大学有关。
给人的印象是,国外大学对博士毕业应该卡的很早,很难毕业,所以国外毕业的博士含金量很高。不过自己亲身体会是,国内985水平高校毕业的博士,整体来说水平并不低。可能有这几个原因,一是现在国内对博士毕业要求也很高,我毕业的学校14年的时候要求当年入学的博士毕业时需要有两篇还是三篇SCI检索论文;二是随着这些年我国整体实力的进步,大学的整体硬件水平较前些年走了很大提高;三是国内高校的软环境同样有很大提高,经常能有国外大牛的报告,各种学术会议学生老师也都能参加,在交流中大大提高了学术水平。
国外大学由于 历史 沉淀,整体水平还是挺高的,当然这里国外指的是欧美发达国家。这些学校牛人多,当然毕业的学生水平高,在顶尖大学毕业的博士这块,应该和国外还有较大差距,毕竟国内最好的清华北大国际排名一个49,一个七十多,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但慢慢赶上的希望很大,因为我们国家的经济实力稳步前进,经济基础决定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又能影响经济水平,我是这样觉得。
大家是什么想法,欢迎讨论。
首先点明下问题中的“能力”是指哪方便的能力,我暂且认为是学术能力吧。
那么问题变成“国外博士的学术能力真的比国内博士强吗?”
我的观点是:国外毕业且能留在主流学术圈的博士 国内毕业且能留在主流学术圈的博士 国外毕业无法留在学术圈的博士 国内毕业且无法留住学术圈的博士。
我认为,博士毕业能否留在主流学术圈是考验一个博士学术能力最有力的标准之首。我的接触和我的观察是给了我这样的结论。谢谢
(补充说明:我这里给出的比较主要指博士毕业初期发展阶段,这个阶段的职业去向受其博士毕业的学术能力的影响重大,而不是说博士整个职业生涯。)
博士是进入工作单位的敲门砖,这一点毫无疑问,毕竟能从博士毕业,科研、学术水平是证明了的。很多985高校招聘教师要求海归博士,这也分学科了,诸如理工科之类,虽然咱们的清华北大中科大的博士也很抢手,但相比于南洋理工、麻省理工这样的学校,在某些方面肯定是有差距的。现在国内双一流高校都会要求招聘人员海外学习经历不少于三年,相对而言,海外博士国内求职有一定优势。整体而言,海外博士就业前景不错,就业可期。打算读博的同学可以考虑海外申请博士。国外博士一般很少有自费博士,都是带薪水或者奖学金资助。
目前来说,在985、211的学校任教,基本要求要有海外科研经历。因此,就目前博士在高校、科研院所就业情况来看,国外博士占据很大优势。但这意味着国外的博士能力就强于国内博士,这并不一定。985留校要求,最低是双985博士,论文项目各有要求。最基本的是必须至少有一年出国留学经验。看好了,是要求有出国经验,可不是说必须是海归博士。至于为什么要留学经验,整天窝在一个地方,不出去走走眼界怎么能开阔呢?又怎么知道世界其它国家相关领域和体系发展到什么程度了。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可不是闷头在家里就能读好的。但是,总体上来说,国外博士在个人视野和外语应用能力上显然要强于国内博士。并且以往国内学术发展欠规范,学术环境欠完善,导致培养的博士生学术水平不高。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大学招聘教师时会优先青睐于海外博士,道理就是这样的。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和科研实力这种情况已经有明显改善了。
国外与国内的博士相同吗?肯定不同,从培养方式和待遇上可以很明显的区分出来。在国内读博士,基本还被视为学生,国家进行贴补培养,还是属于高等教育范畴。相应的,国内博士基本都是跟着导师走,导师安排任务博士去做,即使是给导师写本子什么的基础工作也很常见。而在国外,读博士更像是一份工作在欧洲,读博基本就是一份工作,拿的工资更多,在研究方向上相对更自由,而且国外博士在视野上还是占一些优势。但退一步说,视野能否转化为能力并产出,这就是一个未知数了。迷失自我、学术不精、找不到方向的大有人在。而国内博士跟着导师走硕果累累的也很多,说到底得看这个培养方式适不适合你,你自己的学术科研道路走得是否平稳扎实。由于国内的博士只要是以做科研发文章为导向的,这就导致了一些博士把全部精力放在课题实验上,所以科研能力很强,但其他方面的能力就得不到培养。还有一点,有些导师只是把博士生当成是实验室的劳动力,博士生只能埋头去实验,并不能参与到实验的核心设计当中,所以只是一个实验的实施者,而不是设计者。这样的模式下,学生学到的只有实验技术,而没有创新和独立思维。
但是能够读到博士学位的学生对于科研的热爱是不容置疑的,他们也具备常人没有的科研能力。但是能否做出出色的科研成果,不仅要靠自己的能力,更要靠周围环境的支持,以及学校能否给个人充足的科研经费。目前国内的某些高校尚未达到这方面的条件,科研经费不充足,导致一些研究人员的科研热情有所下降。除此之外,在一些特定的领域,西方国家的 科技 发展的确要好与我国,作为一个刚毕业的学生,留在那里,也许会学到更多的知识。海归博士可以接触到先进前沿的科研项目,参加一些国际交流会,可以和一些优秀的外国学者交流,外国名校的老师也非常优秀,对博士的科研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在这样的学术科研环境下,海归博士的学术视野比较开阔,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格局也更加高。而国内的名师数量有限,学术峰会的数量和级别也是有限的,本土博士的科研视野格局就会受到影响。
目前海归质量不如从前,虽然说现在也有优秀的海归人才,但是与以前相比质量却是大大的下降了。曾经的留学大多是国家项目公派留学,能留学的都是尖子生,进入的也是世界顶尖的学府。但是现在很多人出国选择的学校都只是一般般的学校,甚至是只要你语言成绩过关,能够支付相关开销就能够上的大学,甚至是一些名不见经传的野鸡大学。甚至有些同学高考没考好,不能上大学,就花钱去了国外留学,这样的海龟,可能还不如普通高校的毕业生。在招聘的时候,招聘单位也会去查海龟的相关资料,所以说对于这些学校毕业的同学一般都不会选择录用,毕竟海归的招聘成本还是会比国内高校的学生稍稍的高一些。不会有人愿意用更高的成本去招聘一个能力普通的职工。
在人们的记忆中,海归就是高精尖人才,一直是各种企业争抢的对象,然而,近些年来,海归却越来越不受企业的喜欢,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有人统计意义上,有着海外经历的人相对于没有海外经历的人,综合能力要好一点。这是统计意义上的,也是现在很多单位制定规则所依赖的数据点,可是这样一个按照统计意义制定的规则,运用到了每一个具体的人的身上的时候,经常会出现非常不公平的事情。就拿海外经历这件事来说吧。海外经历还分很多种呢,有国家的不同,学校的不同,在国外时间长短的不一样,具体每个人的具体情况更是千差万别。事实上,之所以一些公司不喜欢招海归,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因为目前海归的素质良莠不齐。很多年前,海归就意味着高素质人才,不过,近些年来,海归群体也出现了良莠不齐的状况,除了少数人是真的就读于海外的名校之外,很多海归都是从一般的大学毕业,甚至有的人就是野鸡大学的毕业生,其能力远远不如国内的大学毕业生。所以,企业的HR不愿意花时间在鉴别海归的成色上,也就越来越不喜欢海归人才了。因为一些海归的个人能力一般。海归中不乏有非常厉害的人才,但是一些海归也是徒有其名,根本没有多少能力。比如某个企业曾经招收一个在国外生活了六年的海归,结果工作之后才发现,他竟然连基本的商务术语都弄不清楚,能力简直低得一塌糊涂。
博士的就业发展还是要看个人的能力和科研成果,所以即使海归博士有一定优势,也不能过分崇拜,企业和高校要客观看待海归博士和国内博士。其实无论是对于国内名校生还是海归留学生来说,你们所面对的压力都是比较大的,但是如果你做出回国发展的决定,就要做出充分的准备。你需要了解国内各行业的发展形势,并且要有自己的目标和规划,明确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这样才能够有一个好的发展。
老甘闲聊,跟你聊聊。我目前在国外做博后,博士在国内读的。对于国内国外的差别确实有一些体会。
1. 博士的能力主要因人而异。
一句话,国内的博士,高手多了,国外的水博士,也是一抓一大把。没办法根据博士就读的学校,以及是不是在国外读的来判断其水平。有这么一句话,叫博士看导师。可能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一个学校,在某一个专业有一个顶级专家。那么读这个专家的博士,含金量就远远超过学校名牌的价值。
2. 国内高校博士的优势。
在国内读博士,最大的优势是关系。你有一个国内的导师,未来做项目,写论文,在起步的时候都有个依托。青年教师这一关不好过,有的熬出来了,副教授有个3年多也就上了。有的熬不出来,十年八年也都是讲师。如果国内有关系和资源,给你提供一些起步的支持,这一步上的就稳妥些。还有一点,就是国内博士不随项目走,培养计划是国家和学校联合管理。国外的博士随项目,有可能遇到导师跑路,无人接收的尴尬情况。我有一个师妹就是遇到这种情况,导致最后博士不能毕业。
3. 国外博士的优势
所谓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大学看中新进老师的国际交流背景。有海外学历,在求职时更有优势。如果满足条件还能够获得引进人才计划的支持。当然,前提是你所就读的学校在主流世界大学排名里能够排进100名。另外就是一些软实力。国外的博士培养,更注重科研素养的教育,更有利于博士的长远发展。对文章要求少一些,更鼓励博士去思考一些基本问题。国内的博士培养就更急功近利一些,还是以做项目,发论文为导向。
强的太多了,以美国为例,如果博士毕业,你的工作机会将是无敌的存在,猎头公司会早早地为你打造好。对于博士的学习能力,任何公司都不怀疑你适应新专业知识挑战的能力。
说句不敢说的,在我了解的领域,国外毕业的博士比国内的不是强,那是相当强啊!当然,这取决于个人,我说的是总体概率。再说句难听的,国内混博士文凭的太多了,也太水了,好多是为了保护自己的乌纱帽。当然,我说的是我了解的领域,其他领域不知,也不敢乱说。关键原因在于,一是国内博士培养中,缺乏关键的博士生科研要求的课程设置;二是缺乏有资格的导师,有些导师自己大专毕业,所以怎么能带出合格的博士生呢?当然,不否认个别人才,好多牛人也是学历未必高的;三是关系起着作用,缺乏了真才实学。希望回答完这个问题不会被骂的狗血喷头。
就博仕培养问题,个人发表点看法。无论国内国际的博士,数理化的博士是真博士,工科与医学的博士是好博士,文史类的博士算个博士,其他类的博士应该不是博士。在应用型的行业里边动手能力第一,如果学生在读博期间没有动手能力,这样的博士基本是无用的博士。现在居然出来美术博士,设计模式,电影博士,舞蹈博士,是不是还要出来一个烹调博士?国内许多行业的博士培养制度很 搞笑 。在博士培养制度上,教育部应该好好反思一下自己。博士应该是一种学历,而不是一种能力。正如同中国工程院院士是一种曾经奋斗的荣誉,而不是当下所谓的工作能力。东方人特别是中国人总爱把荣誉和能力混为一谈。这一点我赞成西方人的就事论事,不谈以往。现在科研队伍中的许多博士真的很误事,你用了他会错误百出,你不用他,人是单位花重金引进的所谓人才。这种模式往往是一种鸡肋。还是以前的高校教育制度好,不管什么学历在欧洲读医学博士,进入高校先干三年助教,后边视你的教学实践能力确定你的教学岗位。今天许多高校引进的博士,从心理上还是一个没有成熟的孩子。光有知识没有能力,谈何教书育人?这可能是今天中国高校教育质量大幅滑坡的主要原因。
能取得万众瞩目的博士学位,本身就已经足够说明他在某一学术研究领域的出类拔萃了。学术研究上的能力与在实际工作中取得成就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换句话说就是学术能力不等于实践能力,如同高智商不等于高情商一个道理。
自上个世纪末中国的高校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疯狂扩招浪潮以来,烂大街的大学生已然无处容身,硕士研究生也是高开低走,很难谋取一份较为理想的工作。随之而来的博士学位泛滥,学术剽窃造假的丑闻不绝于耳,要位高薪却低能劣品者不在少数,严重拉低了中国博士学位整体的含金量,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连赖以炫耀的学术能力都打了严重的折扣,其实践能力在急功近利的物欲满足中恐怕也难以提升吧。
外国的博士学位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美好,人家肯定你的是开拓性的发现问题和创造性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中国趋之若鹜的博士文凭在他们眼里充其量是一纸证明而已,绝不是我们所理解的免死金牌。从这个意义上说,无论“土博士”“洋博士”,完全没有将能力高下进行比较的必要。
当然,任何极端化的表述或者全盘否定“中国博士”所拥有的能力的论调,都是对中国教育进步的歪曲。毕竟中国过去有,现在有,将来会更多的博士生,怀揣民族崛起的梦想,肩负国家进步的重任,孜孜不倦刻苦钻研,韬光养晦厚积薄发,不忘初心砥砺奋进——他们必将成为中华民族的脊梁。
国外博士很难毕业,要求非常高,我儿子在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读完了硕士再读博士(世界排名30名左右的大学,著名的工科名校),这几年来,我见证了他的辛苦,艰难,迷茫、坚强,在博士学习的过程中没有老师的指导,靠着自己不断的摸索,日复一日的在实验室做实验,一次又一次的失败,老师要求的文章也不能发出来,看不到前途,年龄也越来越大了,我听他说了很多次放弃博士学习 ,我一直鼓励他坚持下去,今年终于博士要毕业了,如果时间能再来一次,我和儿子都不会选择去了美国读博士
我只说一个方面:
如果做出的科研成果是同档次的,那么反而是国内的博士科研能力更强,因为国内博士的科研条件相对艰苦。
中国的医学博士和国外的医学博士比有什么优势
获得中国的医学博士学位比较经典的途径是先上一个5年制的医学院,然后上两年硕士生(有些医院不让直接考硕士,需要在临床干两年才让考。但是,如果是分在一些医学研究所就可以直接考硕士了。)拿硕士学位,之后再上三年博士生拿博士学位。硕士生一般第一年会有不少研究生基础课,有专业的,比如免疫学,分子生物学,也有英语之类的非专业课。医学研究所的硕士生当然就是纯做实验了,没有临床轮转。如果是医院招的硕士生,则需要轮转临床,根据不同医院,可能会做住院医,总住院或者代理主治医。有些超级牛的医院对于外来的硕士生甚至会让他们先做实习医。这个硕士学位有什么意义?由于这个硕士学位是需要做论文的,所以应该算是一种学术学位。但是,在中国,一个硕士研究生真的做不出多少实验结果来,毕竟一多半时间都在基础课和临床了,导师也往往比较嫩一些,经费也不足。所以,在中国,做硕士研究生的主要意义是可以有一个老板给自己说话,可以在一个大科里分到某个具体专业。对于外来的研究生来说,则同时是一个从小地方向大城市或者大医院挪动的办法。有了硕士学位,基本工资可以长一点,分房算分时(以前是要靠单位分房的)可以加一点分,但是这些不如前面说的找靠山重要。
博士生一般要做三年,记得博士生好象还可以拿一点点生活补助,比住院医工资要低很多。住院医本身工资就够低的了,可见博士生的生活补助基本养不活自己。好在博士生一般都结婚了在欧洲读医学博士,暂时靠配偶的钱过日子就行了。博士生还是要先上个一年半载的基础课,有些课跟硕士的课差不多。如果是临床博士生(在这里主要讨论临床研究生,全职的),要花半年到一年轮转临床。一般是当总住院或者当代理主治医。如果是外院考来的,往往先要做住院医。如果是本院考来的,早就在本院做过住院医了,就直接当总住院或者当代理主治医管病房。到底是当总住院还是当代理主治医呢,当然由导师和科里商量了决定,看科里需要你干什么了。另外,有时候还有一个考虑,就是如果是本院考来的,可以让做总住院管管排班表,也可以放心地放出去给其它科会诊。如果是外院考来的,就倾向放在自己科的病房里做代理主治医,科里会派一个上级医生管着他,就不会出事儿了。硕士生和博士生根据来源不同,其水平可以相差非常之大。另外,如果是以前医学院一毕业专做基础医学研究的,则临床水平很不灵光。招到一个临床又好,又会做研究,还听话肯干的研究生则是导师的造化。博士生是要做论文答辩的,这个要请好几个其它单位的专家来参加答辩委员会。
一般来说,导师会挑选其它医院或医学院跟自己关系比较好的专家,事先说上好话,打好招呼,真到答辩那一天就不会出意外了。从需要做研究和进行论文答辩这一点看,中国的医学博士象是一个学术学位,在美国做评估的时候一般也会被评估为相当于美国的PhD。滑稽的是,中国的医学博士学位可以是临床专业的,比如风湿病学,肾脏病学,但是在美国PhD都是基础医学的,不可能是风湿病学或者肾脏病学的,所以中国的医学博士跟美国的PhD对上号还挺费劲的。另外,美国的PhD动不动就是5到7年,全职做研究,经费充足,老板是学术领头人,所以真能出好的实验结果,发好文章。中国的医学博士的医学研究水平很难达到美国PhD水平。有极个别的中国医学博士生能达到国际水平,往往是借助跟国外实验室合作,再利用中国的病人标本。中国的医学博士学位本身,在美国进行评估不会被评为MD,因为MD说的是临床医学教育的事情。好在大多数中国的医学博士之前都得到过中国的医学学士学位,所以还是会被评估为一个MD。刚才讲的是最经典的获得中国的医学博士的途径,就是先上一个5年制的医学院,然后上两年硕士生,之后再上三年博士生拿博士学位。如果上的是7年制的医学院,一出来就拿到医学硕士,所以只需要再做三年博士生就可以拿中国的医学博士学位了。
顺便说一下这个7年制的医学硕士,应该大致相当于美国的MD加上科学硕士。在美国很少有人有这样的学位组合,因为用处不大。想做医生有MD就够了,要做研究工作的话需要PhD或MD,硕士的作用不大。美国比较常见的MD加硕士组合是MD加流行病学硕士,将来可以跻身一些管理工作。还有一条路是读8年制的医学院,如果成绩优秀,毕业时可以给中国的医学博士学位。这个学位,有完整的医学院教育在里面,所以相当于包含一个相当于美国MD的学位。同时,又做了一年研究工作,有论文答辩,所以大致可以评估认证为相当于有一个美国PhD。所以,中国的医学博士最终有可能在美国被评估认证为MD/PhD。但是,千万不要因此就得意忘形了,真以为自己就有两个博士学位了。还是那句话,“相当于”并不等于“就是”。要知道美国真正的MD/PhD,即使是最速成的MD/,从进大学算也要11到12年。所以,中国的医学博士所相当的这个MD/PhD,跟美国的双博士MD/PhD是不好相提并论的。有一件有趣的事情是,中国某8年制学校曾经有一个兄弟受到校方诱惑让他延长两年就可以同时获得MD/PhD学位,他还真答应了。既然8年读下来就可以在美国被评为MD/PhD,那为什么要再多读两年还是拿MD/PhD?难道是因为那样更正式,可以真的得到两个学位证书?所以,这个中国的医学博士学位的意义是非常混淆的,很多人都搞不清楚。
我也只能把这些现象摆在这里。在此,我只能说,中美的学位系统很不相同,硬性地相比有时候确实比较困难。总结一下,中国的医学博士在美国大致会被评估为PhD,是一种学术学位,但是其研究能力比美国PhD差一大块。同时,中国的医学博士又做了很多临床轮转,所以在中国还起到提高临床专科水平和找靠山的作用。拿到中国的医学博士的人一般在中国也会有一个医学学士的学位,所以在美国可以再通过评估相当于美国MD一下。如果想到美国行医,需要有一个相当于美国MD的学位,再经过USMLE考试,并申请做住院医。如果想在美国做研究工作,从理论上讲,有一个相当于美国MD或PhD的学位都可以。但是实际情况是,只有在中国做过硕士生,博士生,或者那些8年制医学院的毕业生才有实验室的经验,才会被美国实验室老板录用,除非有朋友介绍。从这个实际情况考虑,能到美国实验室做研究工作的一般至少要有中国的医学硕士学位。(文学城)
德国医学博士留学优势有哪些,怎么申请呢?
据留学360介绍:教育水平高,社会治安好
目前德国拥有36所医学院校,其中34所隶属于综合性大学,2所独立医学院。德国政府每年都会对教育投入相当大的资金,主要是帮助学校建设、科研等方面,所有公立大学的水准都很平均,海外学子可以在任何一所大学里得到自己想要的知识,学位和学历的含金量首屈一指。德国社会治安良好,环境优美,人民生活安定有序。
欧洲经济中心,绝佳机遇之门
德国一直是欧洲经济政治的领头羊,去德国留学正式进入了欧洲的政治经济中学,可以直接感受到整个欧洲的经济脉搏,这里有西门子、BWM、奥迪等世界龙头的科技、重工、汽车公司,还有全世界最大的特种治疗体系、德国癌症研究中心、重要医学培训中心等,对留学生们不异于打开了一扇机遇之门,即可以掌握知识,又能够开阔眼界。
学制灵活,攻读医博无需医学考试
德国教育学制非常灵活,勤奋的中国学生通常可以大大缩短学习期限,甚至2年多就可以完成学业,攻读医学博士不受时间限制,无需缴纳申请费;学分制设置,随到随学,自己掌握学习时间;无需入学考试,无需通过雅思、gre、托福、达福(德语水平考试)等语言考试,用英文或者德文撰写毕业论文,通过毕业答辩就可以毕业。
高等教育免费,福利政策优厚
德国是个高福利的国家,基本上所有大学免收学费。生活消费要比欧洲很多国家低廉,允许打工,更有各项规定为留学生勤工俭学提供便利。中国留学生享受公费医疗等国民待遇,只需交少许的医疗保险费,和德国当地大学生享受同样的各项福利。
教育风格严谨,专业选择多样化
据留学360介绍:德国一共有300所公立大学,在这里可以的得到世界上最系统最严谨的教育。所有大学开设的专业已达到16000多个,很多专业在欧洲甚至世界上都数一数二,汽车制作类专业、重工类、艺术类、环境保护等专业,每年都会吸引大批留学生、研究学者来德国学习或者进修、医学专业更是举世闻名。
学历文凭含金量高,就业前景光明
能够拿到国外正规大学医学博士学位的学生,国内的需求相当紧缺;如果拥有的国名校的医博身份,职业生涯更是大放光彩。毕业后也不一定要回国,完全可以到欧洲、美洲、澳洲等地发展,直接去医院工作造福社会,在科研道路上继续前行。
读药学博士去欧洲好还是美国好?哪个毕业后认可度更高?在线等,谢谢!!
能够在美国读药学博士,那将来无论是回国或在美国就业,出路一定好。只是美国的药学院几乎不招收除美国和加拿大大学毕业以外的留学生。极少数招留学生的药学院,也要求很多,譬如说药店实习经历,譬如说义务服务证明,譬如说要有PSAT成绩等。国内毕业的学生未见得达到其基本要求。如果你在国内读的本科,那么申请美国药学院的机会就很渺茫了。
九十年代留美工程博士
关于国外医学博士优缺点和国外医学读博士要几年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253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