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选派优秀学生
参加创新创业学院
第四期创业先锋营的通知
为推进我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国际化,进一步拓宽学生国际视野,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培养创新创业思维,使更多学生能体验世界名校的创业创新课程体系和学习氛围,我校拟于 8 月中下旬组织创新创业学院第四期(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创业先锋营,选派优秀学生(采取与国内其他高校并团的方式)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创新创业硕士,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你来挑战!,参加该校品牌项目“大学生创业创新精英海外研究课程”
01
课程背景
创新创业教育是知识经济催化的国际教育新理念,也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时期社会对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创业是国家发展的动力,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创新能力是个人软实力的关键和事业成功的法宝。在高等学校大力推进创新创新创业教育,对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战略要求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有利于全面提高高等学校教学和人才培养的质量。
鉴于此,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南洋科技创业中心结南大强大的工程和商科优势,依托自身多年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积淀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创新创业硕士,采用目前国际最新的教学理念博士,为中国大学生特别呈现一堂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
02
课程亮点
(一)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硕士创业课程精华;
(二)中英双语授课;
(三)有志青年人生与职业规划;
(四)亲身实地体验世界名校学习生活、校园文化;
(五)留学深造未雨绸缪,考察世界名校的心仪专业。
03
课程形式
由于本课程的主要合作模式为有条件的院校单独组团或多校联合组团,开课日期是 8 月中下旬。在课程顺利结业后,根据我校有关规定,经教务处审核,学生可获得实践学分。
04
费用说明
我校自 2016 年暑假至今起已组织三批学生参加过该项目,反响良好。本期拟选派 8-10 名全日制在校生参加该课程项目,项目每人学费约 7500 元人民币(由南洋理工大学收取),机票约3000-4000 元,食宿等其费用约 5000 元,合计每人约 1.7 万元人民币。学校将根据《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优秀学生海外研学奖学金管理办法(试行)》,资助参加此次项目学生的学费、住宿费和往返交通费总额的 50%硕士,其余费用学生自理。
05
教学组织
本课程跨度是两周。课程从培养创业创新能力的角度出发,帮助学生了解从商业点子到创建企业的全过程,同时教导学生从市场和人本的角度出发开发产品,学习创新思维的方法,亲自完成一个小型商业计划,最终达到思想的蜕变。每周除教学外,还安排有海岛拓展训练、机构参观、迷你商业计划比赛和课程辅导。学习期间,学员将组成多个小组,在导师指导下完成一个商业计划书,并进行结业路演。
06
报名要求
(一)我校全日制在校生,能使用英文正常交流,通过英语四六级、雅思、托福考试者将优先考虑。
(二)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参与过广东二师双创营(校内班)、华师双创营(国内班)、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创业孵化团队、创业实践项目等双创活动的在职研究生,将优先考虑。
(三)具有团队精神,遵纪守法,有学生干部经历将优先考虑。
(四)有意向参加的同学尽快前往本人户口所在地办理个人因私护照(尽量 5 月底前办理完相关手续),并将报名表和个人简历共两份材料以“XX院系XX专业XX同学第四期创业先锋营报名材料”为文件名于 5 月 24 日(星期五)17 点前发送至邮箱
,同时将相关纸质版材料交于花都校区图书馆216办公室张国军老师或海珠校区综合楼1211办公室黎益老师处。
创新创业是发展的动力,而大学生是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各院系要积极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广泛发动学生报名。
学校将根据报名材料进行审核和筛选,组织面试选拨,届时将电话和短信通知面试等相关事宜,并公布最终确定的学员名单。
联系人: 黎益()
张国军()
附件
1.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第四期创业先锋营报名表
2.大学生创业创新海外研修计划(含课程表)
3.大学生创业创新精英海外研修教学及生活设施
4.大学生创业创新精英海外研修费用标准参考
扫描二维码下载附件1、2
扫描二维码下载附件3、4
图文排版|张如萍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创新创业硕士,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全奖博士招生 | Prof. Fong(650)
导师简介
如果你想申请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管理学系博士,那今天这期文章解析可能对你有用!今天Mason学长为大家详细解析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Prof. Fong的研究领域和代表文章,同时,我们也推出了新的内容“科研想法&开题立意”,为同学们的科研规划提供一些参考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创新创业硕士,并且会对如何申请该导师提出实用的建议!方便大家进行套磁!后续我们也将陆续解析其他大学和专业的导师,欢迎大家关注!
教授现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NTU)终身学习与校友参与事务副校长,同时担任信息系统总统席位教授。在南洋商学院(NBS)信息技术与运营管理学部,她扮演着重要角色,并兼任NTU金融计算技术中心(CCTF)联席主任及信息管理研究中心(IMARC)主任。教授拥有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商学院博士学位在职研究生博士后,是当今信息系统与创新管理领域的杰出学者。她曾担任MIS 高级编辑, 和ISR副编辑,并在多家信息系统领域顶级期刊的编委会任职。2023年,她荣获信息系统协会(AIS)会士奖( Award)和AIS 服务奖,并曾获得新加坡公共行政奖章(银奖)。
研究领域
教授的研究横跨三大主要领域:知识与信息管理、创新管理与创业、以及区块链技术。在知识管理方面,她注重研究组织如何有效共享知识,特别是通过构建多种知识共享机制的组合,以增强企业内部信息交流的效率。这一研究视角源于她在《信息与组织》( & )期刊2017年发表的重要论文,强调了企业需要利用多种知识共享机制的组合才能有效促进内部知识共享。
创新管理与创业研究
教授关注大型企业和初创公司的创新过程。她与3M等大型企业合作,研究个人专业背景(广泛经验的通才、深度专业的专才或兼具广度和深度的T型人才)及其社交网络位置如何影响个人的创新能力。她同时也探索投资者经验宽度如何影响企业外部合作与创新绩效、大型企业管理者的权力与资源分配如何影响创新投入,以及初创企业和个人如何利用众筹支持创新等议题。
区块链技术研究,主要探索四个方向:加密货币区块链项目的披露质量;
区块链分叉的动机如何影响其生存,从矿工、用户和开发者多方视角分析;
平台变化如何影响NFT创作者和买家;以及企业级区块链实施中的挑战,例如可追溯性解决方案及自愿碳信用和可再生能源信用相关解决方案。
研究分析
1. 《 and depth of for : A 3M story》
该文章发表于《研究政策》( )期刊
教授与和合作,深入研究了3M公司内部创新者的专业知识结构如何影响其创新能力。研究表明,拥有T型知识结构(深度专业知识结合广泛领域知识)的人员比纯粹的专才或通才更容易产生突破性创新。此外,个人在组织内的网络中心性与其创新产出呈正相关关系。该研究为大型企业如何通过人才培养和组织结构促进创新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2. 《Using in 》
发表于《信息管理系统杂志》( of )
教授与共同探讨了企业架构(EA)标准在管理信息技术中的应用及其对组织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架构标准可以促进知识共享、流程集成和组织控制,但实施过程中需要平衡标准化与灵活性。文章提出了一个综合框架,帮助组织有效利用企业架构标准,同时避免过度标准化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为IT管理者提供了重要的决策参考。
3. 《 types of : on ‘ sales 》
发表于《信息与管理》( & ),2024年
文章运用文本挖掘和分析技术,识别淘宝卖家在线论坛中不同类型的社交交流模式,研究这些交流如何影响卖家在电子商务平台上的销售表现。研究发现,卖家参与的社交交流类型和质量与其销售业绩密切相关。特别是那些能够提供有价值信息并建立信任关系的交流方式,对提升销售绩效具有显著正面影响。这项研究为电子商务平台上的社交媒体策略提供了实证依据。
4. 《How for in Small and -Sized : vs. Open 》
这篇文章发表于《信息系统研究》( ),2024年
文章分析了信息技术如何帮助中小企业克服创新障碍,特别是技术能力不足和政府支持缺乏等问题。研究区分了IT支持的封闭创新和开放创新两种模式,发现IT在不同创新模式下发挥着不同作用。在技术能力不足的情况下,IT支持的开放创新尤为有效;而在缺乏政府支持的环境中,IT支持的封闭创新则更为适用。这一研究为中小企业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创新能力提供了实用指导。
5. 《Value of : A Case Study of – 》
于2021年在《电信与信息学》( and )上发表
研究以社会技术视角为基础,探索了区块链技术如何为用户创造价值。通过对一个基于区块链的在线社区的深入案例研究,作者识别了区块链技术的主要价值驱动因素,包括去中心化、透明度、安全性和可追溯性等。研究表明,这些特性如何促进用户参与和忠诚度上海mba,同时为组织创造新的商业模式。这项研究为理解区块链技术在实际应用场景中的价值创造机制提供了理论框架。
6. 《 and : The of 》
发表于《战略管理杂志》( ),2020年
文章探讨了公司所有权结构如何通过影响外部合作来影响创新绩效。研究表明,不同类型的投资者对企业的创新战略有不同影响:专业投资者往往促进企业寻求多样化的外部合作机会,从而提高创新能力;而控股股东则倾向于限制外部合作,可能抑制创新。这一发现对理解公司治理与创新管理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洞见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创新创业硕士,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全奖博士招生 | Prof. Fong(650),并为企业如何优化所有权结构以促进创新提供了参考。
项目分析
1. 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研究项目
教授获得新加坡国家研究基金会( )近百万新元的资助,领导了这一关注新加坡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研究项目。该项目系统研究了新加坡中小企业在创新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包括技术能力不足、人才缺乏、资金限制等问题。研究团队通过案例研究和定量分析,探索了不同类型中小企业的创新模式和最佳实践,特别关注信息技术在促进中小企业创新中的作用。该项目的成果已应用于新加坡政府制定中小企业创新支持政策,并为企业提供了实用的创新管理工具和方法
2. 商业机会识别培训有效性研究
这是由新加坡社会科学研究理事会( )资助的另一重要研究项目,总金额近百万新元。该项目检验了个人是否能够通过有效的培训提高商业机会识别能力。研究团队设计了创新的培训方法和工具,通过对比实验研究了不同培训方式对参与者机会识别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结构化的商业机会识别培训能够显著提高个人的创业敏感性和机会评估能力。基于该项目的成果,教授与Thara 共同出版了《通过创新识别商业机会》( )一书,为亚洲企业家和管理者提供商业机会识别指导。
3. 区块链卓越中心(ACE@NTU)项目
教授作为联合主任参与领导了由基金会资助的区块链研究与教育中心。该中心是全球十个区块链卓越中心之一,也是亚洲唯一的主导机构,获得了5000万美元的项目资金支持。中心开展的初始研究包括五个子项目,其中包括(一个用于测试智能电网技术的元宇宙平台)、企业级区块链实施研究,以及区块链驱动的金融数据管理机器学习。该中心还致力于建立国际区块链技术联盟,并开发区块链硕士和本科辅修课程,培养区块链领域的新人才。ACE@NTU旨在成为区块链教育和研究的核心,推动区块链技术在新加坡和亚洲地区的发展和应用。
研究想法
1. 知识管理领域的创新研究
大模型AI与人类知识共享的协同机制研究
远程工作环境下的知识共享与创新研究
2. 创新管理与创业领域的创新研究
T型人才培养的数据驱动方法
中小企业开放创新的数字平台设计
3. 区块链技术领域的创新研究
企业级区块链应用的治理框架研究
区块链技术与ESG(环境、社会、治理)融合研究
申请建议
1. 学术背景准备
跨学科知识结构培养
研究方法训练
关键文献研读
2. 研究提案准备
明确研究定位
提案框架构建
展示方法论匹配
3.差异化竞争策略
数据分析能力
产学研结合视角
博士背景
,本硕985,新加坡市场营销博士毕业,博士后,研究方向包括:消费者行为,品牌管理,网络营销等。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 of 》和《 of 》上发表论文。擅长市场营销相关领域的文书写作辅导,熟悉相关领域的PhD,DBA申请流程及技巧。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26847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