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Y. 29TH
:以下内容和图片由学员本人提供
我的申请故事
My Story
“任何事情在尘埃落定之前都是未知的”
” is until the dust .”
01
留学的初衷
CAC
留学的想法真正确定下来,其实是在大三的暑假和中美加签订中介协议的那一刻。但是开始考虑“留学”这个选项大概要从大一开始。
由于自身学生工作经历的原因,我与很多商家有所接触,其中不乏很多留学商家,听了很多老师讲留学申请要准备的事项,讲职业发展规划的问题等等。所以从大一开始,我就在慢慢思考,未来要尝试做什么样的工作,走什么样的道路。但我是一个比较喜欢“纠结”的人,在还没有想清楚的时候,就选择了“多条腿走路”,一边尽量争取课业的高分数,一边参加一些比赛,跟随老师做科研,一边尝试做实习……大一大二在还没想清楚自己想“要”什么的时候,就选择了让自己忙起来,用有限的时间尝试更多的可能性。
到了大三,我比较确定下来的是希望能够继续读书深造。至于保研、考研还是出国,因为我是一个有名校情结的人,希望能够去清北,或是海外名校读研究生,但我的专业排名不够高,所以基本就排除了保研这条路。大三下学期我一边在学考研的专业课,一边在准备留学的标化考试,准备双管齐下。在准备过程中,我对自我的认知和对未来道路的选择也逐渐清晰。我发现自己可能很难再次沉静下来,去经历一次“高考”式的备考。而在和一些师兄师姐的交流过程中,我也逐渐对于出国留学,感受不一样的文化氛围这件事产生向往。加之从小比较喜欢英语,不怵英语口语,我开始认真考虑出国留学的事情。
回过头来看,很感谢在与中美加线下沟通的那天,妈妈当机立断决定签署协议,推了我一把,让我走上了留学申请的路。我不希望自己被“成绩”这一个单一维度去定义,而相较于“考研”,留学更是从“多维度”去考察一个学生的能力;从准备的过程来说,考研就要“脱产”备考,而准备留学的过程,学习语言、进行实习等等,对于我的职业规划来说可能更有帮助。综合以上,我选择了留学。
申请时间线
留学是对申请者进行多维度的考察,而想要成为一个“六边形战士”,时间规划非常重要。我大一大二的时候没有想好自己要留学,所以我的准备完全是建立在我觉得自己喜欢什么、希望要在大学获得什么、完成什么的基础之上的。
大一上学期刚刚入学,我没有调整好自己的状态,成绩不是很理想。大一下疫情开始,在家的网课反而让我找回了一点状态。整体上大一大二主要在进行专业课的学习,努力获得满意的分数。由于我对法律比较感兴趣,也希望金融+法律能够拓宽自己未来的道路,所以大二的时候选择了辅修法学,幸而坚持了下来,到大四完成了辅修的全部课程。(Tips: 大一上的时候由于完全没有考虑分数问题,仅仅从兴趣出发,选了一些比较雷的公选课,事情很多且给分很低,后面再后悔也来不及了,所以血泪教训,还是要谨慎选课!)
大一大二我参加了很多课外活动和比赛,比如模拟股票投资大赛、美赛、国创、哈佛模联等等,也取得了一些不错的成绩。但当时参加这些比赛没有带太多的功利心,只是出于兴趣,所以整个过程也是津津有味。大一暑假、大二暑假我也都进行了实习。回过头来看,从“申请”角度来说,大一大二的时间主要用在了课业学习和“背景提升”上面,个人认为对于没有明确自己发展方向的同学来说,大一大二专注课业和背景提升,无论对于保研、考研还是出国都还是挺有帮助的。
大三上学期的精力主要放在学生工作和学业上。到了寒假我选择了把雅思先考出来(因为对保研和出国都比较有用)。大三下学期我同时在准备出国和考研的事情,大三暑期做了一段实习,同时签约中介确定留学。大四上学期9月份,一边准备GMAT 的考试,一边在中介老师的引领下确定项目,进行文书准备等等工作,等到GMAT出分,从10月底11月初开始了项目的投递。
02
申请的准备
CAC
我对于标化考试的建议是能早准备就早准备,一定不要掉以轻心。如果自己没有找到方法,听网课系统学习还是挺必要的。再有就是尽量争取一次取得满意的分数。刷分真的很消磨意志和信心,也会耽误其他事情的准备工作。
雅思备考
我的语言考试选择的是雅思,是在大三寒假准备,3月份考的。当时准备了差不多一个月的样子,阅读和听力部分就是刷题,写作我是听了simon的网课进行准备。口语因为当时时间比较紧,我就对着题库准备了几段回答。个人建议的话,阅读和听力部分刷题真的管用;写作如果想拿高分还是要系统地听听网课,准备一些好句子和高级词汇、高级表达;口语部分也要认真准备,尤其注意准备一些相对高级的词汇和表达。
GMAT备考
GMAT对我而言是留学申请路上的一条“拦路虎”,我是从大三暑假8月份开始准备,8月底首考。当时太轻视了,觉得雅思没问题,这个肯定也没问题,所以考出的分数很不理想。之后又报了9月底的考试,但还是自学,依旧没有找到方法,所以成绩依旧不理想。当时距离提交申请已经很近了,比较紧急需要出分,所以赶紧报了一个班,系统地学习、刷题,10月底再次考试,总算考出了一个还能用的分数,但还想再趁热打铁,12月初再刷一次。奈何赶上疫情等诸多因素,北京考点考位取消,考试推迟到了1月。战线拉长了,而且我已经有点对这个考试ptsd了,所以再考也没有获得更加理想的分数,最终还是用了10月底那次的成绩。
背景提升规划:实习
我的第一段实习是在大一暑假进行的。当时对于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还完全没有概念,刚好有一个市场部实习的机会,就去了。第一段实习所做内容偏市场运营,整体下来我觉得最大的收获是“初探职场氛围”,也遇到了很好的带教,学习到了一些基础的办公技巧,市场运营、分析方法,以及如何待人接物等等,是一段很不错的体验。
大二学期间学业任务比较重,精力就主要放在校内了。暑期时,找了一段线上的行研实习。这段实习主要完成公司周报和行业研报的撰写,进行了大量的数据查找、估值、分析和写作。当时觉得压力还挺大的,由于是线上实习,和带教沟通可能没有线下那么方便和顺利,但到10月份实习结束的时候回过头看,还是从中收获了很多。大三的暑假进行了一段线下券商的实习,做债券承做的工作。通过这段实习对金融行业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也积累了很多债券承做方面的经验。
个人建议实习要和职业发展规划、申请方向相贴合,比如我申请金融方向,一段行研+一段券商,对应职业发展规划的投行+私募/战投,逻辑就比较自洽。大一大二课程比较多,实习可以在暑期进行,大三如果校内课程不紧张,也可以在大三下学期安排一段实习。找实习的话可以关注一些实习相关公众号,比如实习僧等等,以及目标企业的官网;及时关注学院的校友群,多问问师兄师姐有没有内推机会。另外,中美加的实习系统也是一个好的投递选择~
03
中美加的服务体验
CAC
为什么选择中美加留学
选择中美加也是在比较了很多留学中介之后定下来的。选择的原因一是因为18级很多留学的师兄师姐都选择了中美加,并且申请到了不错的项目,所以觉得这家中介会比较靠谱,也比较了解我们学校的学生情况;二是在和中美加的老师沟通的过程中,觉得老师还是比较尊重学生的想法,而且服务也比较全面,感觉不是在画饼,比较真诚和专业;三是我比较熟悉的一位高中直系师兄向我推荐了中美加,他也在中美加申请到了很理想的项目,中美加的老师说可以让带师兄的老师来带我,我觉得比较亲切和靠谱,所以最终就选择了中美加啦~
中美加给予我的帮助:文书/选校/面试
整体服务过程中新加坡靠谱的留学中介排名,我觉得老师很认真负责,很积极,也很尊重学生的想法。
选校的时候,和后期老师进行了很多次头脑风暴,了解各个学校各个项目的大致情况、申请难度等等,老师根据我的情况帮忙做选校定位分析,最终由我来确定选择申请哪些项目(分冲刺项目和保底项目梯度申请)。
文书写作的部分,我来提供原始素材,然后和老师进行充分地交流,确定文书的写作思路、每一个模块的重点体现内容,梳理文书的逻辑等等。我觉得通过和老师的交流,我也在梳理我过去三年的经历,对自己的认识、对未来职业发展的认识都更清晰了。老师提供的文书也非常贴合我自己的经历,且逻辑性强,在初稿的基础上双方再不断修改、打磨,最终完成每一个项目的终稿。整个过程老师很耐心细致,体验感很好。
我所申请的项目NUS mfin项目有两轮面试,第一轮机面,随机给出两个问题,对着屏幕作出回答即可;第二轮真人面,在第一轮筛选过后由学校的教授和招生官担任面试官,1V2进行面试。
面试准备
中美加的后期老师为我提供了很多帮助。在第一轮机面时,老师为我提供了机经题库供参考,我按照题库中的题目进行准备,很幸运的,面试时的两道题都准备到了。1月份春节前,我收到了NUS mfin项目第二轮面试的邀请,这对当时还没有拿到offer的我来说是一个非常令人振奋的积极信号。我按照老师之前给我的问题大纲进行准备,并在年后初十参加了老师为我预约的外教模拟面试。这次模拟面试外教的反馈给了我很大鼓励和信心,也让我知道了还可以从哪些方面改进。在一月十六,我进行了第二轮正式面试。面试有点“没有按照套路来”,甚至没有自我介绍环节,但是由于之前做了充足的准备,整体来说也还算比较顺利。面试后一周,在2月14号我收到了NUS mfin项目的预录取邮件。
我觉得面试就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这里也分享一下我自己的一些面试心得:
04
写在申请之后
CAC
整个申请季走下来,路途比我想象中要艰难许多。非常感激在申请季遇到的所有贵人,中美加的后期老师、顾问老师,为我写推荐信的老师们,爸爸妈妈姥姥,还有所有给过我帮助的师兄师姐好朋友们,是你们的陪伴、支持与帮助,支撑着我一路走到了终点。
回过头来看,我觉得这是一次“回顾自己的过去,展望自己的未来”的旅程。在一次次修改文书、和老师讨论职业规划、准备面试问题的过程中,我也在重新认识自己,挖掘自己的优势和潜能,对过去的自己做总结梳理,也对未来的自己做出展望。
整个申请季,我觉得还是要“赶前不赶后”新加坡靠谱的留学中介排名,能早点考出成绩,早点完成文书,早点提交申请,就不拖着;在选择项目的时候,一定要确保所有投递的项目都是你想去的,保底项目也是。这样只要拿到了一个offer,就是成功。
在申请过程中,也许会遇到很多困难,会有想要放弃的时候。但是不要停下来前进的脚步。在我GMAT没有拿到理想的分数时,后期老师还有家人朋友们安慰我鼓励我,说再来一次,不要放弃,给了我很大的能量;在1月初我的保底校没有给我offer的时候,我一度非常崩溃。当时老师跟我说,仅仅难过是没有用的,我们要及时进行调整,做出一些改变,不能干等,于是我们又加投了几个项目。也正是这些操作之后,我收到了NUS mfin项目的二轮面试邀请。或许二者间并无关联,但至少为那段等待的时间减少了很多焦虑。
所以,永远不要停下来一味等待。只要你还在努力前进,胜利就在向你走来!所有的努力都会被看到,并且会以某种形式促成好运的降临!
如果你想和此文的学员沟通
或了解中美加的留学辅导服务
扫码发送暗号“咨询”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免费咨询与评估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35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