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服装学院
安徽工程大学纺织服装学院始建于1982年,是安徽省最早开始培养纺织服装类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大学系科,是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和中国服装教育学会联合授予的中国纺织服装人才培养基地。
学院设有纺织工程、轻化工程、非织造材料与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服装与服饰设计、表演(服装表演方向)等6个本科专业。纺织工程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并通过教育部专业工程认证考查。纺织工程、轻化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三个专业均为安徽省特色专业,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为安徽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及安徽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院建有安徽省纺织行业创新服务中心、“纺织面料”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省制造业创新中心、安徽省先进纤维材料工程中心、安徽省纺织印染行业技术中心、安徽省纺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纺织行业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安徽省纺织结构复合材料国际合作研究基地、安徽省纺织工程专业实验实训基地、安徽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安徽服饰文化与产业发展)等多个国家级、省级教科研平台。
学院师资队伍一流,现有教职工91人,拥有安徽省“115”产业创新团队、安徽省高校领军人才团队、安徽省纺织品功能体系科技创新团队、安徽省纳米功能性纺织材料科技创新团队等四个省级人才团队,拥有“皖江学者”、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省级教学名师以及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0余位,专任教师中87%具有博士学历或高级职称。
学院与皖、江、浙、沪、粤等地多家纺织服装类知名企业联合建立大学生校外实习基地20余个。学生近三年在省级以上各类专业竞赛中获奖200余项,学院的就业率和考研录取率均名列学校前茅。学院培养的大量人才已经成为纺织服装行业及相关领域的专家和骨干力量。
01
纺织工程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工程教育认证专业、安徽省特色专业,安徽省高校唯一纺织类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坚持立德树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长三角人才需要,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能力,掌握先进纤维及其制品、智能纺织品、纺织物联网等领域的基础理论、实践技能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师资力量:专业现有教师31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16人;博士26人,专任教师博士化率达84%。专业教师教学经验丰富安徽国际博士,科研能力强。有“安徽省纺织行业创新服务中心”、“安徽省纺织结构国际合作研究中心”等多个省级科研平台。
人才培养:于20多家企业单位设立了教学实习基地、产学研基地,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专业开展本科生拔尖人才培养项目、高素质拔尖班培养模式,目前在校本科生进教师科研团队比例达80%以上,近三年来学生就业率基本保持在95%左右,考研率达30%以上安徽国际博士,2022年考研率达44.7%,在学校名列前茅。
02
非织造材料与工程
围绕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高素质非织造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以立德树人为人才培养根本目标,培养具有多学科交叉知识背景,掌握非织造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开发产业用非织造产品的科学研究能力,熟悉非织造纺织品的最新发展动态,可在高分子材料、功能性纺织品、卫生保健用纺织品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产品开发、工程技术、教学、企事业管理及市场营销等方面的高层次专业人才。
师资力量:现有专业教师16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5人,博士化率达到100%,具有海外研修经历人数在80%以上,是一支科研能力强,专业基础扎实的高水平科研教学团队。其中安徽省级教学名师1人,校级教学骨干4人,安徽省级虚拟仿真教学课程1门,安徽省级示范课2门。
人才培养:本专业注重个性化培养,采用“导师领航”,一生一师,全方位指导学生发展,近三年来,本专业学生参与教师科研团队和专业学科竞赛率达90%以上,考研率30%以上,在学校名列前茅。
03
服装设计与工程
安徽省特色专业
以服装、服饰、奢侈品为代表的现代服装时尚及其相关产业是我国发展最成熟、体系最完备、最具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之一,也是新时代“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关键性支撑产业,是人才需求最大的产业之一。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为现代服装时尚及其相关产业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持,是行业发展的基础。
师资力量:本专业90%以上教师具有高级职称,60%以上具有博士学位。同时,多位骨干教师曾赴服装、时尚产业发展比较成熟的欧美国家访学,具有广阔的国际化视野。本专业荣获安徽省教学成果奖、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教学成果奖等重要教学奖励10余项,出版了《电脑辅助服装设计》等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10余部。
人才培养:学生在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外贸跟单(纺织)职业能力大赛、安徽省大学生纺织服装创意设计大赛、安徽省“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等学科竞赛中获奖100余次。
04
服装与服饰设计
安徽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安徽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服装行业是我国传统支柱产业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处于重要地位。安徽省更是把纺织服装纳入制造强省“7+5”重点产业,予以重点扶持、重点发展,产业规模、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而根据新形势下中国服装行业发展的新要求,中国服装协会编制了《中国服装行业“十四五”发展指导意见和2035年远景目标》,提出了在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时,服装行业要成为世界服装科技的主要驱动者、全球时尚的重要引领者、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推进者。
人才培养: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在中国高校纺织品设计大赛、安徽省大学生纺织服装创意设计大赛、安徽省互联网+大赛等学科专业竞赛中获奖100余项。所培养的毕业生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扎实的专业知识、良好的创新精神及综合设计能力,其中数位毕业生已成为中国服装十佳设计师、品牌创始人/主理人等,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企业、高校的广泛认可。
05
表演(服装表演方向)
表演(服装表演方向)旨在培养学生对服装文化审美内涵的理解、对流行趋势的感悟能力,具有一定国际视野,能从事服装模特、服装表演的组织编导、模特经纪管理与教育、时尚造型设计与策划、服装与服饰搭配设计与管理、服装市场营销的复合型人才。
人才培养:本专业于2011年开办,已为社会培养两百多名专业人才,本专业学生在世界亚裔小姐大赛、中国大学生服装模特大赛、安徽省纺织服装创意设计大赛、安徽省青年模特大赛等专业竞赛中多次获奖,多名学生签约模特经纪公司,为国内服装品牌企业担任平面模特,并参加过LV上海发布会等知名品牌发布会。
咨询电话:
0553-
学院网址: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428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