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暑假才过了一半,合肥有参与违规补课的在职教师人人自危。
8月5日在职研究生 补习班,合肥市教育局召开全市师德师风建设和校外教育培训治理工作视频会议,其中一个重要的议题,就是部署整治在职教师参与有偿补课的问题。
按照该会议的精神,各地各校要对全体教师分层开展谈话,构建推进不想补、不敢补、不能补的“三不”工作机制。
众所周知,根据“双减”政策精神,禁止相关机构和个人在周末、节假日展开学科类补课,并且一套组合拳下来,原来市面上的绝大多数校外学科类已经倒闭,几乎是一夜之间销声匿迹了。
但大家又都心知肚明,那些机构有很多其实并没有真的消失了,而是转到了“地下”,以“一对一”家教、住家家教等形式继续存在着。其中在职教师凭借职业优势,要生源有一手生源,要借口有家访的正当借口,做起“地下”违规补课来更加得心应手,成为“双减”后补课行业的“最大赢家”。一些在职教师顶风行动,趁机提高补课收费,大发“补课财”。因此在职研究生 补习班,打击在职教师有偿补课,成为落实“双减”精神过程中最难啃的“硬骨头”。
合肥这次之所以搞出这么大阵仗,跟前阵子合肥一位学生家长的举报有很大关系。
这位家长的孩子成绩不是很好,但又希望他(她)能考上重点高中,一直都有给孩子报补习班的习惯。
去年“双减”实施后,也随着相关机构和老师转入“地下”,投入更多的钱给孩子补课。
结果呢,今年孩子参加中考,却没有考入意属的那所重点高中。这位家长认为自己被骗了,一怒之下,就把自己知道的所有“地下”补习班的地址和联系方式一一列出来,进行举报。
厉害的是,这位家长跟其他家长的脑回路不同,其他家长都是向当地教育主管部门举报,这位家长直接“捅破天”,投诉到了教育部。
此事引起了教育部的高度重视,专门派出巡视组,并联合央视派出的记者,到合肥暗访。
如果是本地举报,合肥教育局做做样子,发个“查无此事”的声明,事情也就过去了。但这次情况不一样,上级部门都攥着证据呢,再打马虎眼可是要“挨板子”的。所以几乎一夜之间合肥所有合规的、不合规的补习班、兴趣班、培训班等,都被叫停了。
合肥专门针对在职教师有偿补课展开一系列动作,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在职教师参与有偿补课的情况比较普遍,而不是极个别的现象。
就事论事,有需求才会有市场,不管是违规的还是正当的,报不报补习班是你情我愿的事情,孩子考不上重点高中就举报,这位家长做得太“不讲武德”了。要是每个给孩子报了补习班的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没有考上重点中学、没有考上重点大学,就去举报,让机构和老师们怎么活啊,说好的“信任”呢。
但那些违规补课的在职教师就真的无辜吗?教师职业行为准则明确规定,在职教师不许参与有偿补课;教育主管部门也三令五申,禁止在职教师违规补课。但还是有那么多在职教师逆风而行,国家不让做就偏偏要做,甚至有的在职教师为了让自己开办的补习班“生意”更好,故意“上课不讲下课讲”、想各种办法给不参加自己的补习班的学生“穿小鞋”。这样的老师,被家长“以黑制黑”,也不算冤枉。
至于学校和各地的教育主管部门,反正在职教师补课可以提高自己辖内学生的成绩,也不用操那么多心,算是变相做贡献了,所以明知有不少在职教师违规补课,但往往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大棒高高举起,最后却轻轻放下”,才给了相关在职教师肆无忌惮地违规补课的胆儿。
当然,只要中考、高考的分流、选拔的“指挥棒”还存在一天,补课尤其是学科类补课的需求就会一直存在下去,要想“双减”政策取得预期的理想效果,一方面要加大监管和惩处力度,使相关机构和人员放弃侥幸心理,另一方面也要提升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力求让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就能解决大部分学习上的问题。届时,违规补课的市场自然就会变小。但要达到这个效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对于孩子没有取得好成绩、没有考上好学校就举报补习班和老师的做法,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43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