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2日和4日,南方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曾振中、地球与空间科学系副教授胡佳顺分别获得了第19届亚洲-大洋洲地球科学联合会(Asia , AOGS) 奖项,并作大会特邀报告南方科技大学 在职博士,介绍了他们在生态水文和板块构造方面的研究进展。
AOGS是亚洲与大洋洲地区重要的地球科学学术组织,成立于2003年。该组织的宗旨是搭建亚洲与大洋洲地区地球科学领域交流与合作平台,促进地球科学的发展。AOGS下设8个分会,研究领域涵盖大气科学、生物地球科学、水文科学、跨学科地球科学、海洋科学、行星科学、太阳及地球科学和固体地球科学。AOGS 奖项于2015年设立,每年每个分会仅授予1人,旨在表彰在地球科学领域做出重要贡献的35岁以下青年科学家。我校曾振中和胡佳顺分别在水文科学与固体地球科学两个分会获得该奖项。
曾振中
曾振中博士2011年毕业于中山大学获学士学位;2011年9月至2016年7月于北京大学生态系学习,在朴世龙教授的指导下获自然地理学博士学位。同年七月,赴普林斯顿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师从美国地球物理学会会士、美国工程院院士、水文学终身成就霍顿奖章获得者Eric. F. Wood教授。2019年9月至今,任南方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累计发表SCI论文9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在包括、 、 、 、 等高影响力期刊发表研究论文35篇。主要研究内容为生态水位、植被气候相互作用、全球气候变化、土地利用与覆盖变化、地球系统模拟等。
胡佳顺
胡佳顺博士201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专业南方科技大学 在职博士,获学士学位;2018年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学习,在导师Lijun Liu指导下获得博士学位;2018年至2020年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地震学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师从实验室主任 ;2020年加入南方科技大学。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 , , EPSL等主流地学期刊发表学术论文约十篇。其研究内容涉及板块运动、板块俯冲、俯冲带造山运动、克拉通演化等地质与地球物理过程。
供稿单位:地球与空间科学系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通讯员:黄惠婧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51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