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顿大学( ),全球百强名校,世界级顶尖研究型大学。成立于公元1575年,是荷兰第一所国立大学。自2018年以来,莱顿大学与中国内陆的顶尖高校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包括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
莱顿大学培养了众多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杰出人才国际关系博士点,享有极高的国际声誉及学术影响力,科学家爱因斯坦在此任教长达26年。截止至2017年,该校共诞生过16位诺贝尔奖得主,如洛伦兹、爱因斯坦、费米等;培养了笛卡尔、惠更斯、伦勃朗、斯宾诺莎等科学文艺巨匠;9位国家元首及皇室成员都曾在此求学、任教国际关系博士点,如美国总统亚当斯、英国首相丘吉尔、荷兰首相马克•吕特、南非总统曼德拉、两任北约秘书长等。
莱顿大学与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爱丁堡大学、苏黎世大学、阿姆斯特丹大学等23所世界名校共同建立了欧洲研究型大学联盟。它也是科英布拉集团、等高校组织的一员。该校的斯宾诺莎奖获奖人数常年稳居荷兰高校第一。有超过40个国家级和国际研究机构在此设立。
2022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第71位;2022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第82位;2021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70位,2021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第83位,2021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第89位。2022年QS医学排名,全球第71位。
人类第一次尸体解剖课
实验生理学传统开始于17世纪,它把生物体看成一台机器,通过了解其生理结构来解释其生命功能。尸体解剖就是一个重要突破。
1589年,保夫在莱顿大学进行了第一次公开解剖,同时进行讲解。这在当时不仅是科学研究上的伟大尝试,同时在观念上无疑是对神权的挑战。
三年后,根据保夫的设计,学校为解剖学专门建成了一个类似罗马竞技场的圆形阶梯教室,这种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让在场的每个学生都能清楚地观看人体解剖的全过程。当时欧洲其它的老牌大学还没有这样的设施。
最初上解剖课时,学生们自己不能动手。由于条件的限制,这一学术活动也仅限于冬天进行。人们把解剖尸体视为一次重大事件,每进行一次解剖,学校所有课程都要停止。
莱顿大学的医学研究更多地向自然科学靠拢是从布尔哈芬开始的,他本人既是一个医学家,也从事数学、力学和静力学研究。各国学生都涌向莱顿,拜他为师。布尔哈芬编写的医学教材和化学课本都被欧洲各国大学所采用,他因而享有“欧洲教育大师”的美誉。
第一台心电图仪的诞生
今天的莱顿大学医学中心从建筑风格上已经看不出17、18世纪临床大讲堂的痕迹,它既是世界一流的医学研究中心,也是荷兰最大的医疗机构,这里的研究人员一般都身兼两职,一边从事研究,一边服务病人。他们在免疫学、器官移植、基因和传染病研究领域一直处于国际领先的水平。
一百年多前,莱顿大学的医学教授恩特霍芬花了整整30年时间,终于完成了心电图原理的研究,并研制出人类第一台心电图仪,这一发明使心脏疾病的诊断有了精确的依据。直到今天,心电图仍然是诊断心脏病最常见和最可靠的手段。恩特霍芬因为他对人类健康所做出的伟大贡献而获得1924年诺贝尔医学奖。
根据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留学基金委)与荷兰莱顿大学( )签署的合作协议,双方每年共同资助我国优秀人员赴莱顿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1.协议名额
不超过 50 人/年
2.选派类别及留学期限
赴国外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不超过 48 个月
3.选派学科、专业领域
法学(包括国际法、航空与空间法、公法与私法)、社会科学、考古学、人文科学(包括语言学、艺术史、文学、亚洲与中东问题研究、哲学)、理学(包括数学、计算机科学、天文学、物理学、化学、药学、生物学与环境科学)、医学。
4. 资助内容 国家留学基金提供一次往返国际旅费和资助期限内的奖学金生活费。莱顿大 学将为奖学金获得者免除入学申请费、板凳费和居留许可申请费;提供科研指导, 提供 140 小时学术和专业技能培训和职业发展指导;资助至少参加两次国际/国内会议/研讨会;提供学校研究生院和社团会员资格;免除论文印刷费用;提供一次性 500 欧元医疗保险报销费用。
三、申请条件
1.申请人应符合《2023年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出国留学人员选派简章》中规定的申请条件及《2023年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选派办法》中规定的申请条件。
2.申请人须达到莱顿大学对相关学术能力与外语水平的入学要求,并获得外方对本合作奖学金的提名资格。
四、申请办法
1.申请准备 2023 年 3 月 10 日前,申请人应按照项目要求对外联系,向莱顿大学提交申请并取得无条件录取通知书及合作奖学金提名资格。具体要求、程序和截止日期以莱顿大学公布的信息为准。申请人在申请过程中应注明申请“CSC-LU ”。
2.申请时间及方式所有申请人须于 2023 年 3 月 10-31 日之间登录国家公派留学管理信息平台()完成网上申请并上传相关材料,申报项目名称请选择“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可利用合作渠道名称请选择“与荷兰莱顿大学合作奖学金”。申请材料及要求详见《2023年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应提交的申请材料及说明(国内申请人用)》和《2023年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应提交的申请材料及说明(在国外留学申请人用)》。 国家留学基金委委托以下单位(以下简称受理单位)负责申请受理工作:有关高校负责受理本校人员(学生及在职人员)的申请;在外留学人员的申请委托 现就读院校或科研机构所在国我驻外使(领)馆教育处(组)负责受理;其他人 员的申请由有关国家留学基金申请受理单位负责受理(详见受理单位一览表)。 国家留学基金委不直接受理个人申请。推选单位需对申请人的政治思想、师德师风/品行学风等严格把关,并在申请表主表单位推荐意见栏中对上述表现做出评价。
3.提交纸质材料
完成网上申请后,请尽快将纸质材料寄送至受理单位。受理单位应于 2023 年 4 月 12 日前审核申请人材料是否完整并将书面公函及推荐人选名单(驻外使(领)馆教育处(组)提交传真和推荐名单)提交至国家留学基金委欧亚非事务部,并通过信息平台提交申请人的电子材料。申请人的书面材料由受理单位留存,留存期限为 3 年。
五、评审、录取办法按照《2023年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选派办法》执行。
六、对外联系及派出
被录取人员请自行对外联系入学报到等事宜,派出时间一般为当年 9 月,具体时间以校方正式录取通知为准。
如果还有疑问的,可以私信我,或者咨询我们的网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54253.html
评论列表(2条)
[…] 2022年8月26日(周五)下午15:00-16:30,在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交流处支持下,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主办,中国人民大学欧亚研究院承办的“人大国发院区域国别论坛(第九期):冷战时期的阿拉伯与东亚:知识分子、侨民与国家历史”,特邀穆罕默德•图尔基•苏戴里博士( Turki Al-,中文名:苏墨涵)在Zoom线上举行内部讲座国际关系博士点,探讨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东亚与中东国家的人文交流与国家历史。 […]
[…] 学位是标志一个人学力的头衔,即一个人通过学习取得学识及相应学习能力程度的标志。一般包括学士、硕士、博士三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