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全球高等教育和商科教育研究机构QS ( )发布了2022年亚洲地区排名!
排名指标
排名基于11项评估大学表现的关键指标日本qs排名,以展现其学术地位、毕业生就业能力、研究质量和生产力、校园国际化程度以及每个院校国际合作的多样性。完整方法论请访问QS中国官网
排名看点
2022年的QS亚洲大学排名包含来自亚洲18个地区的687所高等院校,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排名。
中国保持了其在亚洲高等教育体系的主力地位,共有183所大学上榜(其中中国大陆126所,中国香港9所,中国澳门2所,中国台湾46所)。其次是印度(118所)、日本(108所)、韩国(88所)以及巴基斯坦(47所)。
TOP10中,新加坡国立大学连续4年霸榜,位列亚洲排名NO.1;北京大学从去年的第7名升至第2名,跨越较大;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和中国香港大学并列第三。
TOP10中,中国共有7所大学上榜,除了位居第二第三的北京大学和香港大学,还有清华大学(#5)、浙江大学(#6)、复旦大学(#7)、香港科技大学(#9)和上海交通大学(#10)。
TOP10中,马来亚大学位居第八
除此之外,在TOP20中香港中文大学位列第11,香港城市大学位列第20,日本京都大学上升2名位列第15,韩国延世大学22年跻身TOP20,位列第16,上升明显。
其他看点
在今年的排名结果中,中国大陆对提高其大学研究能力方面持续投资的成效显著。中国大陆有53所院校在篇均论文引用率指标(用于衡量研究影响力)排名前100。相比之下,韩国有15所,印度有6所,而日本有5所。
南开大学(第75名)、华中师范大学(第230名)和湖南大学(第140名)在该指标分别排名第5、第9和第10。
在用于衡量研究生产力的单位教员论文引用率指标上,中国大陆有37所大学进入前100名,而印度有34所日本qs排名,日本有12所。中国科学院大学(第85名)在该指标全亚洲领先,北京科技大学(第125名)排名第11,上海交通大学(第10名)排名第14。
在培育和发展国际研究网络方面,中国大陆的顶尖大学最为积极,因此也毫不意外地占据了这一指标的主导地位,在前100名中有40所大学。相比之下,日本有14个,韩国有8个,印度有7个。中国科学院大学在该指标上排名第6。
然而,中国大陆在博士生比例方面仍然落后:前100名中只有11所大学,而印度有40所,韩国有15所,日本有14所。
每年去日本和韩国等周边国家留学的中国学子数量庞大,特别是日本来说,因为具备众多世界一流的高校选择成为中国留学生的热门选择,据日本学生支援机构(JASSO)统计,截止18年5月在日本深造的中国留学生人数最多,达人。
在2022亚洲大学排名TOP50中,共有11所大学上榜,东京大学排名11、京都大学排名15、东京工业大学排名21、大阪大学排名22、东北大学排名23、名古屋大学(#28)、九州大学(#29)、北海道大学(#/30)、早稻田大学(#40)、庆应义塾大学(#46)、筑波大学(#49)。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546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