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于1994年5月由上海工业大学、上海科技大学、上海科技高等专科学校和原上海大学合并组建而成。上海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之一。现任校长是著名教育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钱伟长教授。在上世纪20年代,上海曾经有过一所上海大学,它建立于1922年,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合作建立。1927年,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发动反革命政变,强行关闭了该校。该校学风严谨、革命气息浓厚,虽然建校历史很短,但却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民族振兴输送了一大批仁人志士。在当时,就有“武有黄埔(军校)mba和国际大学mba,文有上大”的盛誉。
现在,上海大学有普通高校学生43000余人,其中本科生28000余人,研究生近8000人,高职生近7000人。另外,还有成人教育学生10000余人。上海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大学,现设有23个学院和1个校管系;设有68个学士学位专业、 13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7个工程硕士领域、35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9个自主增设二级学科博士专业、1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MBA授权点和1个法律硕士授权点;拥有教育部重点学科4个、上海市优势学科4个、上海市特色学科5个;拥有2个科技部与上海市共建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上海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大学科研实力在全国高校中处于先进水平。现建有国家大学科技园和高新技术开发区,还有各种研究所、研究中心100多个。学校近五年,科研经费一直位于全国高校20位左右,国际三大检索(SCI、EI、ISTP)收录的学术论文数一直位于全国高校30 位左右,专利申请与授权数位于全国高校20位左右。
MBA中心:强大的学术资源支持与跨校园(-Wide)的发展平台
上海大学MBA教育管理中心于2004年成立,依靠上海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与上海大学管理学院强大的学术资源支持;同时,在行政方面得到上海大学领导充分信任,在管理委员会的管理体制下获得充分授权。上海大学MBA中心管理委员会的管理体制是全国第五、六批MBA培养院校中首创的,更是国内所有MBA中心少有的。这个体制为上海大学MBA教育发展提供跨学科的人文,经济与管理教育(-Wide )和跨校园的贡献与发展平台。从2004年成立至今,上海大学MBA中心首届管理委员会主席是叶志明副校长,副主席陈宪教授。经上海大学批准,新一届的MBA管理委员会分别由上海学校领导、研究生部领导以及校相关行政部门、学院领导所组成。来自校领导分别为上海大学MBA中心 管理委员会首届与现任主席叶志明副校长、上海大学总经济师张平伟教授;来自上海大学研究生部领导有上海大学研究生部主任郭长刚教授,研究生部副主任叶红老师;来自学院领导分别为管理学院院长斯晓夫教授、国际与工商管理学院执行院长与经济学院院长沈瑶教授;来自上海大学其他行政部门领导分别有人事处处长杨国宏教授、财务处处长田蔚文教授、外事处处长龚思怡教授、校长办公室副主任顾莹老师以及来自MBA中心主任Tony Koo老师。
理念:为可持续性与和谐发展的未来,培养可相信与可共事的 Local人才
在综合地考虑了当时的外部环境、审视了自身的办学情况后,于2004年上海大学MBA中心明确了它们的办学理念为“培养社会和商界可相信与共事的 Local ()人才”。
在明确的办学理念下,整个中心运作都在这个理念下实行mba和国际大学mba,并得到快速的发展。上海大学 Local MBA (GLMBA) 项目曾获得国内某传媒评为全国最具潜力MBA项目首位,全国最有领导力MBA项目前列,并成为全国最具规模的全英语MBA项目之一,全国首个把“个人修养与领导力”课程和“职业智慧”课程加入到课程安排中“全人教育”MBA项目之一。
上海大学MBA中心与管理教育研究院于2009年1月8日,正式成为“联合国负责任的管理教育原则”(UN-PRME: – for )成员,成为中国大陆第四个,上海第二个加入UN-PRME的组织,与全球其他214个组织共同追求联合国号召的负责任的管理教育。上海大学MBA中心与管理教育研究院于2008年3月号召发起发展中管理与创业教育联盟(ADME: the on and ),并成为ADME首创学校之一。上海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和MBA中心于2008年1月成为“金砖五国”商学教育联合会(BRICS )首创成员,初始成员是7所来自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的商学院,除上海大学外,也包括人民大学和对外经贸大学等。
>>查看上海大学国际工商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
>>查看上海大学国际工商与管理学院企业管理硕士专业
学校类型:综合
参考类型1:工学
参考类型2:研究教学型
是否211院校:是
办学地点: 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
国际工商与管理学院:
研究生部:
MBA中心: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60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