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之前有写过很多关于德国读博的体制、优势介绍的文章,很多同学就会问“同为欧洲联盟的其他国家的博士申请情况如何呢?”,今天京华小编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
早在1965年4月8日,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六国签订《布鲁塞尔条约》,决定将欧洲煤钢共同体 、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统一起来,统称欧洲共同体,后续陆陆续续有丹麦、法国、爱尔兰、瑞典、意大利等国家陆续加入欧盟组织。
京华小编特地收集了我们顾问老师多年来的申请经验总结给大家分享,包括欧洲的一些主流国家,例如瑞典,荷兰,比利时,法国,丹麦等,有计划出国的同学们赶紧收藏起来哦
在分别介绍这些国家前,和大家说下欧洲申请过程中不容错过的一步,则是套磁。套磁是通过邮件的形式与教授的交流往来,通过交流让教授与我们双方互相了解,并让教授决定是否要接收这个学生法国有博士嘛,从而帮助申请者走学校的流程等。
所以也可以说明,套磁是决定我们是否有机会进入这个课题组和学校攻读博士的最重要一步,只要拿到教授的同意接收,则有九成以上的几率可以拿到教授或是学校下发的offer。
所以在确定赴欧洲读博的意向后,建议早点开始把自己的文书材料准备好(关于文书中的简历等材料怎么写法国有博士嘛,以往的文章有分享过),筛选好相关教授的名单信息,并开始投递联系。
一般来讲,从申请到最后拿到offer,需要多长时间呢?普遍来讲,是六个月到八个月左右这样。
大部分的同学拿到offer的而时间还是在半年甚至更久,毕竟也不是每位学生一面就能过,有些学生可能会经历面试多次被拒才能收获一张offer。所以提前做好时间规划是尤为重要的,这样也不会耽误入学以及奖学金的申请时间。
关于瑞典
在医学界,尤为出名的则是瑞典的卡罗琳医学院,也就是很多学生口中的KI。以往申请KI的学生,估计都会听HR或是教授秘书那边说要帮忙走green light,这个green light主要是教授确定接收学生后,需要学校那边把学生的材料进行审核以及准备后续CSC项目申请等事宜。
如果是申请隆德,乌普萨拉等大学,则不会有该系统,教授愿意接收后,直接走后续的注册流程便可。
关于丹麦
丹麦有些学校需要收取的学费,但是若是和教授沟通要申请CSC的话,大部分的教授在经费允许的情况下,是愿意给学生免学费的,也有遇到过有个别教授需要学生缴纳学费的情况。
所以有学生对于花销方面比较在意的话,在确定教授后,一定要确定学费的事情。
关于荷兰
荷兰这个风车大国,在气候以及学校选择上都相对比较好。和以上瑞典和丹麦一样,普遍对于申请者的要求较高,在语言成绩和口语表达上,申请竞争力上。
因为这几个国家学校排名都普遍靠前,例如像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大学、莱顿大学、伊拉斯姆斯大学都会硬性的入学要求。
关于比利时
很多学生都有问,为什么比利时的学校很多都分为两个校区呢?对的,细心的伙伴在查阅比利时的学校时,会发现很多学校分为法语区和荷语区。其实主要是因为比利时的学校校区比较分散,很多都散落在城市之间,所以就以校区所在的语种作为区分。
比利时有六成左右的居民都是说荷兰语的,所以散落在荷兰语的学校多,相对荷语区的学校也对于国际生开放度也高。例如像比利时最好的学校-鲁汶大学,则分为两个校区,一所是荷语区的KUL、另外一所则是法语区的UCL。这两所学校目前来讲,还是KUL接收国际生比例最高的哦。
关于法国
法国的学校,我推荐大家可以了解一下巴黎萨克雷大学UPS,这是14年底由多所法国卓越机构和国立研究所合并而成的全面型研究型大学。在2021年《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位于全球13名,欧陆第一名;在2022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于第86名;2022《世界大学》排名60名。
很多学生都不是很了解这所学校是因为这所是新兴大学,建议有去法国计划的学生可以了解一下。
关于意大利
意大利与很多国家不同所在是在于:在联系教授后,教授不能做绝对接收的决定,需要提交相应的网申材料,网申时需要提交一些学历证件、语言证明、PS等后,等学校那边安排面试后再做最终的录取结果。
一般来讲,申请当年的秋季入学的话,一般是在当年的六月左右才出最终的录取。
关于欧洲医学类博士的申请情况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啦,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哦,更多问题欢迎留言咨询。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73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