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示发布后,引发网友接连质疑:公示名单显示,前述23名博士统一毕业于菲律宾亚当森大学哲学(教育学)专业,却分别就职于该校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体育学院等多个“专业不对口”的二级学院;此外,这批博士的就读时间均是2019年8月至2021年12月,相比国内高校主流的博士“四年学制”大为“缩水”,且亚当森大学并非当地名校,哲学专业也很一般。不少网友认为,邵阳学院此举是为了在短时间内提升该校博士教师比例。
7月17日晚,邵阳学院体育学院院长陈日升向新京报记者透露,针对此事引发的争议,学校已经成立了专门的工作组,一部分工作组成员负责向上级主管单位进行汇报,另一部分则负责给校内的教师进行解释工作。“目前学院已经与湖南省教育厅的工作人员进行对接。”
7月18日,记者联系邵阳学院校办,一名工作人员回应称,相关引进博士事宜,由学校人事处统一进行答复;而该校人事处的两名工作人员均对记者表示,公示有关内容,他们并不清楚。
随后,记者致电湖南省教育厅人事处,一名工作人员对新京报记者表示,“我们已经关注到了网上的相关舆情国外有哪些体育博士,省教育厅正在与邵阳学院衔接处理,具体情况可以咨询学校。”
多名二级学院院长:引进博士“碰壁”,内部选派教师出国读博
据邵阳学院体育学院院长陈日升介绍,此前,该校在对外引进博士的招聘中屡屡“碰壁”,即使高薪待遇也无法吸引人才加盟。为此,2019年,学校统一在内部选拔一批拥有硕士学历的教师前往国外读取博士。
2019年6月,该校20多名教师前往菲律宾,在亚当森大学攻读博士。“这些教师在菲律宾待了几个月。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暴发,他们就陆续回国了。之后,是通过在线网课的形式完成了学业。”
据陈日升所述,该校这批教师读取博士时的学费、住宿费等都由个人支付,校方给予他们每人每个月1000元左右的必要生活补贴。
陈日升表示,因为学校难以引进国内的博士人才,选择自己的教师出国读博是一种无奈之举。“每个人80多万元的待遇,也不是一次性打进这些人的账户,其中15万元的科研经费是根据绩效考核来发放的。因此国外有哪些体育博士,每名教师拿到手的费用并没有那么多,相比学校引进其他高校博士时提供的待遇,这个待遇并不算很高。”
针对网友关于“读缩水博士”的质疑,陈日升称,亚当森大学是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过的大学,博士学制本就是2-3年。“读取这个大学的博士并非一无是处,我们可以看到这些教师的学术水平有所提升,将来在院系的发展当中,他们需要承担带头人的责任。”
邵阳学院其他多名二级学院院长也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引进毕业返校的国外博士是学校统一的安排,这些教师原本在各自的二级学院中担任不同专业的教师。邵阳学院与菲律宾亚当森大学有合作计划,采取出国读博是一种“权宜之计”,学校的教师们对此事也有一定的争议。
“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说难听一点儿,就是凑人数。”该校一名二级学院院长直言,“但确实有利于提高教师队伍中博士学历的比例,对以后升级为大学、申请硕士点都有帮助。”
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建议慎重考虑申报亚当森大学
通过查询教育部教育涉外监管信息网记者发现,菲律宾 (亚当森大学)的确在菲律宾高等教育委员会推荐的菲律宾高等院校名单之中。
然而,在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官网上,一则发布于2021年11月26日的《关于对部分国外院校学历学位认证加强认证审查的公告》显示,“我中心持续关注认证数据及相关举报情况,并从即日起对下列院校的认证申请进行加强审查。我中心将根据校方提供的材料以及相关调研情况进行独立判断,请涉及院校的文凭持有人与学校保持联系,获悉最新进展。”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该审查名单中,就包括菲律宾亚当森大学。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79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