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时候还是太单纯,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每天嘻嘻哈哈,交际简单,跟老师们的交流不多,也没有结识更多有趣的、优秀的人。虽然没什么太多烦恼,但是在不知不觉中荒废了很多时间,浪费了很多资源。所以,如果有重返校园的机会,我会结交更多优秀的老师和同学,从他们身上学习更为优秀的品格和能力,提高自身的格局和眼界。
为什么要选择非全日制? 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最适合我这种在职狗
按照教育部颁发的对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的说明,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培养形式更加灵活。大部分高校对非全研究生的授课时间安排在工作日晚上或周末,这对在职人员是非常友好的。在保证工作的同时,又能有机会念书深造,何乐而不为呢?
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含金量有所保证。
现在我们所讨论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并不再是过去的在职研究生了,有关在职读研的政策早已今非昔比。在这里,对还不知道有关非全日制研究生改革的朋友们简单普及一下。2016 年 9 月申请报考在职研究生理由,教育部发表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这一文件的发布,标志着过去单证在职研究生的时代已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更为规范的、对入学和毕业要求更高的双证非全日制研究生。
文件中提到“要统一组织实施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录取,坚持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同一质量标准”。这也就是说,非全日制研究生和全日制研究生一样,统考统招,同一张卷子,同样的国家线,在培养质量和毕业标准也要和全日制一样。过去在职研究生单独考试,给钱就能念,随便混混就能水个学位证的乱象不再存在。
当然,有的人可能会问,既然选择读研,为什么不去考个全日制研究生呢? 对于这个问题,我觉得要结合的自己的实际情况理性选择。首先,要搞清楚自己读研的目的。在职人员考全日制和应届生考非全日制也大有人在,每个人的目标都不尽相同,没有什么事是绝对的。就我而言,读研主要还是想在工作之余,弥补下对自身学历的遗憾,以及提高自己的学习和研究能力,而非全研究生可以满足我读研的目的。
其次,我已经毕业了 2 年多,离开校园那么久,对课本知识的掌握和应试能力都有所下降。如果选择报考全日制研究生,可能需要脱产复习以保证有更多的精力去备考,这样的话考研的风险就大了很多。一旦没有考上,就需要重新找工作,那么中间断了一年多的工作经历就显得很伤。
而就算顺利考上了全日制研究生,还需要拿出 2 到 3 年的时间来攻读,而毕业后我就已经年近 30 了,那时候如果再以应届生的身份去找工作,在计算机这个行业,论工作经验比不上那些有 5、6 年工作经验的职场人士申请报考在职研究生理由,论年纪被那些应届硕士生屌打。毕竟互联网行业在入职早期还是比较拼年龄、拼实践能力的,年轻人有更快的学习能力和加班熬夜的资本,而对于快 30 岁的我在工作经验和身体素质上都不具备竞争力,处境就略显尴尬了。
所以,如果能在保持工作的同时,又能提升自己的学历,那么非全可能就是我目前的最佳选择。就算考研失败,至少我还可以继续工作,而且在备考过程中也巩固了数学、英语以及专业课知识,没什么太大损失。
另外,关于目前网上对非全日制研究生认可度的争议问题,我个人觉得如果不是为了考公、考国企等走体制内这条路的话不必过于纠结,尤其是计算机、互联网在职人员。因为目前的争议主要集中在校招时非全学生所受的“歧视”上,而且大多是体制内的岗位,而对于私企在职人员来说,毕业后我们也不太可能以应届生的身份去参加招聘,积累了多年的工作经验,肯定是要走社招的,而且多年的工作经验 + 研究生学历,是很有竞争力的。更多有关对非全研究生的争议问题,在这里我就不多做展开了,我会再专门写一篇文章谈谈我个人对非全研究生争议的一些看法。
总之,对于在职人员来说,无论是因为想要提高学历、还是弥补遗憾、还是想学到更多的知识,如果想要在不耽误工作的同时提升自己,那么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是个非常不错的选择。况且自从 16 年非全改革以来,教育部也不断改良相关政策法规,鼓励大家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并要求严格保证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以及保护其相应权益,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未来会更加光明!
最后,祝今年已经在准备复试的小伙伴以及开始准备明年考研的 21 年考生都能取得好成绩!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82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