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毕业博士研究生人数仅为48987人,
未正常毕业率为58.48%;
2011年我国预计毕业博士研究生人数为人,
实际毕业博士研究生人数为50289人,未正常毕业率为59.82%。
2011-2012年,全国博士学位获得者的平均学习年限达到4.3年。
为什么出现延期?
▍1、科研成果和小论文未达到毕业要求
在正式毕业的大论文之前,各个学校都有明确的小论文发表要求,
不仅是数量,
对于质量、发表在几区等,
都有明确的要求,发表不够
就没有答辩的资格。
如广东某高校要求,
博士生在校期间要达到至少有一篇英文论文发表,
一篇论文被三大索引收录、一篇论文署名第一作者、
一篇论文以该校在校博士生身份发表这“四个至少”;
上海某高校则规定,博士生在校期间须发表两篇以上高水平论文,
理工科博士生至少有一篇论文被SCI或EI收录。
人民大学文科的要求是最少三篇C刊,
传媒大学的要求是两篇C刊,
或者是国际会议文章也可以。
在一些自然科学领域,
存在导致实验时间过长,
或者要进行多次重复实验,
例如一位读博生说道其研究对象较为罕见,
要去西北高原实地考察,
动植物的生长繁殖有一定的周期,
实验必须跟着周期进行,
不得不推迟毕业论文的写作和答辩,这很正常。
▍2、提高自身的各种选择
现在,好一点的大学在招聘时,
对应聘者都要求有海外经验,
所以那些想去高水平大学的博士生都会出国交换,
通过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等项目,
国内不少优秀博士生都在读博期间出国留学或者交换培养,
一年或者半年的海外学习和生活,
总会打断写作思路,造成时间的浪费,
因此延期毕业的现象很普遍。
还有一些博士生想把论文写得更好,
比如争取全国优秀博士论文,
对这些可能成为国家优秀博士生的学生,
学校会进行重点培育,
导师会把这些学生的培养时间合理地延长到4年半,甚至5年。
与这些因为对自己要求高而选择延期毕业的博士生形成鲜明反差的,
是不少学生因为人生缺乏方向而延期。
此外,还有一些博士生因生育、生病等原因推迟毕业。
很多同学,尤其是女同学,
来读博士都是30岁上下了,
非常害怕将来就业的时候,
单位因为嫌弃没有生育而拒之门外
所以会选择读博期间生育孩子,
再毕业的时候,
因为没有后面再生育的压力,
比较有利于寻找工作。
▍3、在职博士们延期的比较多
这个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
就是手里有比较好的工作岗位
也没有跳槽动力的在职博士们
大部分缺乏冲劲,
反正早一天、晚一天毕业也不影响啥,
那就慢慢人生当中最后的“留级”生活呗。
博士生延期毕业,一定是坏事吗?
1、延期毕业正是对博士生质量高要求的体现,说明门槛正在提高,其学历将更有价值;
2、有些同学,尤其是想去更好学校的博士生,可以适度延长在读时间,发表更多的核心期刊文章(核心期刊文章发表周期都比较长),以利于在后面找工作的时候更有竞争力。
3、有些在职的博士同学,可能是职业院校或者边远地区高校来读,靠自己所在单位的名头发核心期刊比较困难,可以借助所读学校的名头和资源多储备一些论文和课题数据库方向在职博士,对于以后自己的职业发展是有好处的。毕竟,来读博士,也是来寻求资源的,而这种在课题和论文上的便利就是我们最想得到的。
4、博士生学制及与学制相应的改革有待跟进。虽然教育部没有明确规定学制,很多高校也把学制设置为弹性学制,一般在3至6年,但实际上,学校在补助、宿舍提供等方面的配套政策上,往往以3年为限,这就给学生带来了诸多尴尬。“名义上是弹性学制,但和规定3年学制没有太大差别。”事实上,如果规定了具体的学制,而没有配套措施跟进的话,很多学生往往会选择较为简单的毕业论文课题,这就违背了高校培养创新型、研究型人才的本意。因此,有不少高校尝试根据培养目标的不同,开展各种形式的学制改革。
▍博士生培养机制各项改革的“试水”
1、北京大学曾于2004年做出尝试:将博士生的学制改为4年,以提高博士生的培养质量。南开大学则采取增加“硕博连读生”、“直博生”比例的方式,减少硕士、博士两个阶段分开攻读而给研究生造成的时间与精力消耗,增强科研成果的连贯性积累。
2、复旦大学多元化的考核招生:必须先提供证明自己科研能力的书面材料,材料审核过关后,再进行笔试和面试,从而加大对博士生科研能力的考核。
3、海交通大学实行博士学位论文中期考核制规定,考核不合格者,学校将中断对该博士生的培养。同时创新一票否决制,学校还请来校外专家评议博士学位论文,只要有一位提出“创新不足”,就暂缓答辩。
国外戴上博士帽有多难?
▍德国:做5年科研拿学位水到渠成
攻博时间的长短完全取决于博士论文的内容性质,一般为3至6年。一般走完5年左右的科研工作过程,他们也已锻炼成为有独立开创能力的科技工作者了,拿博士学位水到渠成。
▍法国:拿不到学位的大有人在
法国的博士阶段是相对纯粹的论文阶段,学生如果在3年里抓紧的话,获得学位希望很大。但不可否认的是,现在虽然博士数量逐年上升,但拿不到学位的也大有人在。所以在简历中经常可见到“博士课程修了”这样的话,表示虽修完课程,但学位仍然没有到手。
▍美国:惊人的长学制
据统计,美国博士平均修业年限最短的是化学、化工、生化等学科,连硕士阶段在内,约需6年左右;最长的是历史、外语(如法语)、艺术史、音乐等人文类学科,平均需10年左右。一个在美国长大的学生,如攻读亚洲史(如中国史)博士学位,需11至12年。
延期毕业是个啥感受呢
人生最后的留级机会,
一定要好好把握,
毕竟,这也不算什么丢人的事情,
静下心来,多发论文数据库方向在职博士,为今后的职业生涯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才是关键。
▍知乎上的小朋友们总结了延期毕业的感受:
1.学生证上盖入籍章的空位没有了。
2.火车票不能自助买学生票了,除非去窗口排队说明情况。
3.去学校体育馆办健身卡的时候柜台小姑娘们像看古玩一样传阅我的学生证。
4.宿舍室友一年一换。
5.看电影美剧里戒酒互助会啥的都特羡慕,想着要能找一批我这样的每两周聚聚互相吐吐槽多好。
6.毕业后发现任何需要扯皮或者等待才能解决的事儿,完全不会有焦急、紧张等负面情绪。和延期比起来,这些事儿就像清风拂面……
7.对重大决定选错后果的严重程度有了清醒地认识。再遇到重大决定关头会自动切换成信息接收机和理性决策器。(平时的小决定基本是随性的)
8.能从绝大部分不顺利的经历或生活状态中找到积极意义,使自己相信能从中获益提高。
9.我现在基本上不想主动联系本科和硕士同学了,他们中已经有几个做到副教授,据说有一个已经马上青千回来了。甚至高中同学,那些本科学校没我好的同学,也有的已经博后结束了,在考虑找更好的位置。有时候想到这个,会怀疑自己当时的选择,说不难过是假的。
10.害怕打电话回家,但是每个星期还是硬着头皮打,我妈习惯了我从小就是个小学霸,至今没有想通我怎么就成了学渣。我依然必须假装信心满满地跟她说没问题的。
11.实验室最小的师弟师妹,已经比我小接近10岁了,有时候跟他们在一起,真的很羡慕,希望他们毕业的时候不要跟我一样难过。
12.我女朋友去年毕业了,现在在另一个城市工作,虽然偶尔会跟我发脾气抱怨几句,更多的时候是鼓励我跟我一起度过度过这段艰难的岁月,我从内心深处,感谢她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支持我鼓励我,遇到她真的是我的幸运。
13.博5的时候学校开始清理宿舍,需要到研究生院开具延期证明之类,而负责办理这些的基本都是硕士同届的甚至同学,自己真不好意思继续住下去,浪费学校的床铺,就悄悄的搬出去租房住了,期间还在重新安装床铺、满屋床铺配件和垃圾的原寝室打地铺偷偷睡过几天。
14.学校里和自己同龄的基本都是老师,而且都是非常熟悉的面孔。
15.每天担忧的一直都是钱,现在压力特别大的时候,就会梦见自己居无定所、被赶来赶去的日子,或者回高中复读,重新参加高考,结果20以内加减法算不出来急醒了,还有一次梦见和自己的学生一起面试找工作,总之这一段的心理阴影非常沉重。
16.不好意思回家,也不好意思给家 里人打电话,老爹是一贯强势那种,很瞧不起我混的不好,没有混上个一官半职,也没有赚上啥钱,而堂哥发展的很好,所以有时候会被放在一起比较,真是感觉特别抱歉,这么多年的书都读到狗身上去了。
17.男怕入错行,这是至理名言,我们是一批过渡产品,本科时代的老师基本都是工 nong 兵大学生那一代人,知识结构就有很大问题,我们这些学生罕有成才者,而我自己则眼睁睁的把满手好牌打成了烂牌。
18.因为年纪大、读书时间实在太长,不能申请国自然青年项目;
19.岁数大了,真的没出息,同学和师弟里有青千、青年长江、教授、博导,我自己只有一个面上项目(好吧也算一定程度的翻身),而且总是感觉自己水平有限,当然确实有限,怕误人子弟。
20.回首过去,在我们那个高校基本没有扩招的年代,自己大把大把挥霍好机会(尤其是买房哈,2007年有一批两千四百块钱每平米、位置极佳的房产可以买,犹豫着想向爹娘借点钱买下来,被果断拒绝,现在翻了6番还要多),真的是五味杂陈。
最后呢,
笔者也是在职读博士五年级了,
现在最怕的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朋友或者领导来一句:
那个谁,你博士毕业没?
于是好不尴尬,
每年毕业典礼的时候不敢去现场,
都会在网络平台偷偷看哪个师弟师妹毕业了,
哎,好不汗颜。
不过呢,一般也就是六月,
那个毕业的月份激发一下明年毕业的冲动,
然后,又被日常工作磨平,
留级的日子不多了,
多发论文,精心写点东西,
为毕业做好准备吧。
课程推荐
学术中国论文拆解营第七期在等你!
原价49.9元
前500名仅需1元
直播并提供3天回放
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报名
北大核心、南大核心、论文科普、期刊分类: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82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