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上海理工中外合办,中外合作办学只是花钱“补分”?里面还有这些“门道”!

很多家长想了解中外合作办学是什么?什么是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的三种教育模式什么是中外合作办学?1、中外合作办学的方式是合作办学,而不是合资办学。中外合作办学的三种教育模式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的优点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的缺点中外合作办学专业,课程的安排与普通专业有很大不同。有关中外合作办学的调剂问题既然中外合作办学有这么多的门道,家长就会问,如何查询各个院校的中外合作办学的有关信息?

很多家长想了解中外合作办学是什么?适合自家孩子嘛?他的优势和劣势是什么?今天来给各位家长考生做一个中外合作办学问题解答大合集,来给各位考生做个参考。

什么是中外合作办学

中外合作办学的三种教育模式

优势和劣势

适合哪类学生

调剂问题

靠谱的查询信息途径有哪些

发放学位文凭方式

就读注意事项

什么是中外合作办学?

根据《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和《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中外合作办学是指中国教育机构与外国教育机构依法在中国境内合作举办,以中国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的教育教学活动。

注意:

1、中外合作办学的方式是合作办学,而不是合资办学。

2、中外合作办学的主要招生对象是中国公民。

3、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需要依法取得行政许可。

另外,教育部明确提示:中国教育机构没有实质性引进外国教育资源,仅以互认学分的方式与外国教育机构开展的学生交流活动,不纳入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加以管理。

中外合作办学的三种教育模式

(一)2+2模式,即在国内学两年,国外学两年。学生在国内须完成国外大学一、二年级的大部分课程,包括一些专业课程,其余课程在国外大学完成并获得学士学位

(二)3+1模式,即在国内学三年上海理工中外合办,国外学一年。学生在国内须完成国外大学前三年的大部分课程,最后一年到国外大学完成部分专业课程并获得学士学位。

(三)4+0模式,即完全不出国的“本土留学”。所有本科课程全部在国内学习,外国合作院校提供教材、师资,按照外国院校的本科计划授课,最后获得学士学位。

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的优点

1.录取分数比普通专业低。虽然不同专业之间很难进行对比,但是性质相似的专业是可以横向进行对比的。比如,普通专业中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中外合作办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常后者的招生分数都要低一些。少则10分之内,多则20分以上都有可能。

2.学制更加灵活。本科普通专业的培养年限是固定的,除了少数专业因课程特点被定为五年,部分大学实行学分制,所以允许早毕业等状况,绝大多数专业都是固定的四年,而中外合作办学有三种教育模式,学制更加灵活。

3.就业选择多样。由于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有出国的机会,拿到的证书既有国外大学的学位证,也有国内大学的毕业证和学位证(4+0学制的专业,有可能拿不到国外大学的学位证),所以既具备在国内求职就业的基础,也具备出国闯荡的可能。

此外,在国外就业一段时间再回国,或者在国内呆几年再出国,这两种就业方式也很常见。有这种经历通常都会让求职者的思路比较开阔,看待问题比较深刻。

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的缺点

1.学费较贵。由于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既要在国内读书,也要到国外读书,所以要分开看待学费。国内就读期间,学费一般要在2万元以上,最高的要超过6万。而出国就读期间的费用,往往要远远高于在国内就读期间的费用。这费用不仅包括学费,有些项目需要给国外大学单独缴纳费用,最重要的是在国外人生地不熟,需要远远高于国内的生活费。

2.深造单一。中外合作办学专业,课程的安排与普通专业有很大不同。所以与国内研究生考试和制度对接起来,就没那么顺畅。从保研角度来看,除了少数大学对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给予较优惠的政策之外,多数大学合办专业的保研率都相对较低。如果要考研呢,就需要比普通专业的同学付出更多精力和时间,才有可能成功。

以上种种,决定了就读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大概率只能选择出国读研深造。

适合哪类学生

1、英语能力强

英语成绩较好的学生是具有一定的优势,绝大多数中外合作办学专业课程都是原版教材,由外籍教师用外语授课,所以大部分院校会对英语成绩有一定的要求。因此,英语成绩的要求是在首位的,英语能力较低的学生会有很大的学习压力。

2、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

不要以为合作办学高校或者专业孩子入学之后就不如普通高校和专业的孩子努力。其实很多合作办学的课程要比普通专业更重,因为英语授课部分较多所以所需要的努力也更多!

3、家庭经济条件适宜

中外合作办学的学费根据办学模式不同从几万到几十万不等,再加上学生生活开销部分。与就读国内高校的费用相比,还是略贵的。因此准备报考中外合作办学的考生和家长必须慎重评估家庭经济实力。

4、分数不理想

上海理工中外合办

中外合作办学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用较低的分数和费用获得含金量高的文凭,享受国内重本与世界知名大学的师资,对于学生的眼界、综合素质、人脉资源以及未来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5、有一定的未来规划

合作办学可进可退,既能直接毕业考研或者找工作,也可以选择到国外读研深造,不管是哪个方向,都需要家长和学生对整个大学的生涯有个初步或者深入的规划,对于想留在国内的,可以选择4+0,2+0模式的合作办学。对于将来有深造打算,或者以后投奔国外亲戚,有移民计划的,可以选择2+2或者3+1模式的合作办学。

有关中外合作办学的调剂问题

一般情况下,如果你报考都是一所大学的普通专业,那就不会被调剂到中外合作办学的专业,但也有极少数例外。

有那么几所大学,在招生章程当中有明确表述:“报考我校普通专业的考生,视为接受调剂到合作办学的专业”。这种情况,需要家长格外注意。

靠谱的信息查询途径有哪些

既然中外合作办学有这么多的门道,家长就会问,如何查询各个院校的中外合作办学的有关信息?我们要通过官方的渠道进行查询,这边我给家长推荐这么四种方式,能够保证查询信息的客观、准确性。

1、去查学校的招生章程,登录阳光高考网

这个网站不是哪个企业、个人设置的,这个网站是国家教育部服务于全国高考生的官方网站,绝对的权威,每年5月中旬,各个院校都会将经审核的学校招生章程传到阳光高考网,家长如果关注哪所院校可以上网站查询,部分院校会在招生章程中列出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的一些单科要求和录取规则等信息。

2、登录学校的官网

找到他的本科生招生网,查询招生政策、专业培养方案那一栏,可以找到相关信息,这个是比较全面的信息。

3、登录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监管工作信息平台

这上面主要是针对中外合作办学这块的内容,包括审核通过的机构、项目名单,具体的项目内容,发证方式,审核时间都有,也是官方网站。

4、打高校的招办电话,问学校招办老师

这个就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家长的顾虑,有针对性型的提问。不过这个需要提前打电话,等到报志愿那几天电话基本就打不通。

一定是“双证”吗

大部分学生和家长关注到中外合作办学,都是为其宣传的毕业可拿两份学位文凭所吸引,现实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是不一定的!

一定要提前了解清楚!事先去查清楚该院校或项目毕业后到底会发哪些证书,对于学历证书的获取有没有特殊要求。

发放学位文凭的五种方式

1、中国院校发放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国外院校发放学位证书。

这个是比较常见的方式,也就是大家最喜闻乐见的“双证”形式。宁波诺丁汉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等中外合作独立院校大多如此。

2、一方院校发放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另一方院校既不发放学位证书也不发放毕业证书,只提供毕业证明(注明你在哪个时间段在何处进行了何种专业的学习)。

比如上海理工大学与美国中央密西根大学合作办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毕业后学生除了拿到上海理工大学的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之外,还能拿到一个“ of ”(写实性证书)。

3、中国院校发放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国外院校不提供任何证明。

这种情况的发生大多因为学生的个人问题。比如学生在经过国内院校一定时间的学习后却没有达到国外学校要求的语言录取成绩,导致无法出国就读。或者再极端一点的情况,签证没能通过。既然没办法出国就读,自然也拿不到国外院校的文凭啦~

4、中国院校不发放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这种情况主要出现在采取自主招生方式的中外办学机构或项目中,有规定只能拿到国外的学位证书。

5、中国院校颁发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国外学院颁发相关资质认证的。

这种情况比较特殊,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法工程师学院为例上海理工中外合办,成功毕业后不仅可以拿到北航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还可以拿到经法国工程师学衔委员会认证的法国工程师文凭。

选择中外合作办学就读需关注的六点注意事项

一、关注所就读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或项目是否是经过合法审批。

二、关注实际办学情况,尤其是教育教学质量高低。

三、关注学校的招生简章与实际办学情况是否一致。

四、关注招生标准。

五、关注招生计划。

六、关注中外合作办学的评估和认证情况。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9598.html

(0)
国际硕博教育张老师
上一篇 2023年 6月 7日 下午12:02
下一篇 2023年 6月 7日 下午2:02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923864400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guojishuobo@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