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所大学旗下的法学院,宣布退出U.S.News世界大学的评选。
隔天,另一所大学UCB跟进退出,有人预估此次几所名校的动作,将重创这个颇具影响力的排名系统。
事实果真如此吗?
过于注重考试分数
作为世界大学“四大排名”之一,《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是很多人留学美国的重要参考指标。
从1990年开榜以来,耶鲁法学院一直蝉联“全美最佳法学院”第1名的宝座,哈佛大学则名列第2名。
原本是业界权威排名,但近年来这个榜单频受质疑,很多法学院长对这个排名系统其实“积怨已久”,故而才有人带头相继出走。
16日上午,耶鲁法学院院长格肯( K. )首先开炮,他在学校官网宣布了退出评选的决定。
图源 Max Pixel
她表示之所以退出,是因为U.S.News世界大学排名,是一个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业计划”,所采用的排名指标也存在着“严重缺陷”。
格肯解释,U.S.News在对法学院的评分中,有20%来自于考试成绩,这样高的权重,无异于对大学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大学为了保住榜单名次,不得不忽视部分有前途的学生,尤其是那些负担不起昂贵备考课程的学生。
同时,大学提供了数百万奖学金,给那些录取成绩最高、但不是最需要经济资助的学生,这伤害了有潜力的低收入学生。
图源 Getty
此外,格肯也批评,U.S.News排名对耶鲁法学院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存在一定的误导性。
对于获学校资助奖学金、选择投入公益相关领域的毕业生,或者选择继续攻读博士和其他研究领域的毕业生,U.S.News似乎只把这类群体归为“失业人员”,贬低了真正求学和投身于公益事业的学生。
大约在5年前,格肯和其他法学院院长曾写信恳求该机构,希望重新考虑如何对公益奖学金分类,然而这些努力,没有带来任何明显的改变。
“任何设立这种奖学金的法学院,都有可能在排名中受到惩罚。”
格肯认为,U.S.News的排名机制,会让学校走向贵族菁英化,进而破坏法学专业教育,造成核心价值被模煳化。
“为此,我们决定不再参与排名。”
接连两所名校“罢选”
雄霸32年的耶鲁大学,毅然决然地选择退出排名,对方又是作何反应呢?
针对耶鲁的声明,U.S.News回应称,格肯错误地描述了排行榜收集和使用数据的方法,并表示用退出这种方式,实际上剥夺了学生们在充分知情的情况下做出决定的这种机会。
最后更是“不痛不痒”地表示,以后会坚持使命,确保法学院为所提供的教育负责。
也就是在同一天,哈佛大学法学院也发布声明,宣布退出U.S.News的排名。
图源 美联社
该校法学院院长曼尼(Dean John )表示,该学院选择退出大学排名,主要原因是发现,越来越难调和学校既有原则与排名方式的矛盾。
选择评分方式,就意味着学校可能要做出损害潜在学生利益的决定,两相权衡之下,最后选择退出排名机制。
据悉,曼尼也是联合写信给U.S.News、表达过担忧的校长之一,在遭到回绝后,才决定跟进耶鲁的决定。
哈佛法学院采取行动后,U.S.News的态度才有所缓和,坦承评分无法提供全貌。
同时也强调,评分只是个开始不是答案,他们所做的目的,是为未来学生及家庭提供有关学校的数据。
事件爆发隔天,也就是17日,在排行榜上位列第9名的UCB法学院,也加入了这次“罢选”行动。
图源 美联社
该校法学院院长切默林斯基(Erwin )致函学生,虽然大学评比不可避免,可难免会有武断之处,且很不利于研究生追求公共服务事业和继续深造。
“现在耶鲁大学专业排名,是时候向《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表明,他们为法律教育创造了不良激励制度。”
排名饱受批评
近年来,U.S.News可谓是,遭遇了一连串的挫折。
前有一名天普大学商学院院长,为提升该系排名伪造数据,而被判有罪;
今年又爆出两个丑闻,南加州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曾指示行政人员省略一些信息,以获得更佳排名;哥大采用不实数据参与排名,也让这所藤校备受外界批评。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U.S.News一直对本科与研究生课程进行排名,并迅速发展成为很多申请人的重要选校指南。
名气之下,自然会引来很多学校的趋之若鹜。
不少大学在各种宣传招生的材料中,都会特别提及在U.S.News中的名次,一些大学领导高层,甚至因学校排名上升获得了经济奖励。
图源 美联社
然而私下里,也有学校管理人员,长期表达着对该排行榜的不满。
首先是排名指标,比如声望调查,在U.S.News法学院排名占40%,当然在QS、THE中占比同样高。
可高比重的倾向,只会让原本有名的学校维持高声望,十分不利于新兴学校或小型学校。
此外,大学排名经常过于看重“输入”耶鲁大学专业排名,比如入学前的大考分数,而不是“输出”,即学生入校后的学习结果。
这样一来,会让大学倾向于选择考试分数最高的学生,而这些孩子,通常来自于有资源补习的家庭。
更重要的是,排名机构要接受上千所学校的数据,这些数据往往是每所学校自行提供,未采取任何审查程序。
今年哥大爆出的数据作假,就给排名机构敲响了警钟。
不会瓦解排名产业
那么,这次多所大学退出U.S.News排名,会产生多大影响呢?
《纽约时报》指出,该事件不太可能瓦解整个排名产业,并列举了几点原因。
其一,只有法学院退出排名,而非整所大学,暂时不会造成较大的连锁反应;
其二,即便学校日后不再提供数据,很多大学信息都是公开的、不难获取;
其三,排名文化已在美国高等教育中根深蒂固,它让校方又爱又恨,一边谴责质疑,一边又无法完全不理会;
最后一点,就当前的趋势来看,学生们也没有其他客观方式来评比大学。
反测验的美国教育机构“”,其教育主管 分析,耶鲁的退选动作,不太可能改变U.S.News的营利行为。
除非有更多有名的法学院迅速跟进,才会造成较大影响。
目前,其他排名前10的法学院,似乎仍在观望。
宾州大学法学院赞赏耶鲁哈佛的举动,但表示目前“仍在评估这个问题”。
斯坦福大学表示也在考虑中,哥大和芝大法学院则拒绝评论,纽约大学表示尚未做出任何决定。
对于哈佛或耶鲁来说,即便退出大学排名,也不会影响他们的名声和每年的申请量,毕竟他们都拥有庞大的捐赠基金,能够让学校继续营运,以及资助更多低收入背景的优秀学子。
但对于其他学校来说,要撤出排名仍需思虑周全,毕竟不可否认的是,大学排名对于未来学生以及雇主来说,都是无法完全抛弃的强大诱因。
这场名校和排名机构之间的,无论最后结果如何,哈佛、耶鲁以及UCB的退出声明,还是有所社会意义的。
比如让大家进一步反思教育的本质,以及问问自己,到底想从排名中获得什么。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96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