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6月19日凌晨,最新的世界大学排名发布,麻省理工第8年蝉联第一,斯坦福、哈佛随后。亚洲方面,排名最高的大学为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并列世界第11位)。中国大陆高校今年表现不俗,清华、北大两所顶尖大学在此次排名中取得了史上最高名次。
北京时间6月19日凌晨,最新的世界大学排名发布,麻省理工第8年蝉联第一,斯坦福、哈佛随后。中国大陆高校今年表现不俗,清华、北大两所顶尖大学在此次排名中取得了史上最高名次,分别排名全球大学第16位、第22位。
/
Part 1
总体高校排名
麻省理工、斯坦福、哈佛位列前三
总体来看,麻省理工已经是连续第8年拔得头筹,斯坦福、哈佛也与去年一样,位列第二、第三。牛津大学、加州理工学院紧随其后。
在历年的QS世界大学排名中北大qs世界排名,前10名较为稳定。今年美国的高校在前十中占据5席北大qs世界排名,牛津大学、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剑桥大学、伦敦大学以及帝国理工学院成为跻身前10名的非美国名校。
亚洲方面,排名最高的大学为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并列世界第11位)。
清华、北大两所高校均跻身前30,分别位列第16和第22,这也是目前为止,两所学校在QS世界大学排名中取得的最好成绩,中国大陆排名前10大学的学术实力已可与美国相媲美。
/
中国大陆高校排名:多所高校较去年排名上升
清华、北大取得高名次的背后,是两所学校连续五年的排名上升。而更大的背景是整个中国大陆教育系统的持续进步。今年的排名中,中国共有65所高校上榜,其中,中国内地42所(新增3所:深圳大学、武汉理工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中国香港7所(香港大学第25名),中国澳门1所(澳门大学第387名,提高56名),中国台湾16所(台湾大学69名,提高3名)。
除却清华北大,中国大陆高校在此次排名中表现突出的还有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都跻身进入全球前100名。
复旦大学为全球第40名(进步4名), 超过悉尼大学(第42名)。浙江大学全球第54位(进步14名),超过慕尼黑工业大学(第55名) 。上海交通大学全球第60名,超过慕尼黑大学(第63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全球89名(进步9名),超过瑞典隆德大学(第92名)。
上榜高校中进步较大的学校有:同济大学(265名,上升26名),北京理工大学(436名,上升28名),厦门大学(451名,上升25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462名,上升29名),北京科技大学(462名,上升38名),山东大学(468名,上升50+名),华南理工大学(480名,上升50+名)。
/
Part 2
世界大学排名
完整榜单
Part 3
中国与美国的论文
产出数量差距不断缩小
整体来看,中国大陆大学的学术研究影响力在持续进步。在中国大陆42所参与本次排名的大学中,有32所大学的QS论文引用指数较去年上升。
QS总共评估了中国大陆排名前十的大学中过去五年间发表的篇研究论文,从而分析其研究影响力。与此相比,美国排名前十的大学总共发表了篇论文。这意味着中国与美国的论文产出数量差距现在只有15804篇,而去年的差距为37233篇。
不过,中国大陆大学的毕业生在雇主的声誉评分中有所下降。在42所参与排名的中国大陆大学中,有35所大学的QS雇主声誉评分较往年降低。
QS全球教育集团中国总监张巘博士(Dr. Yan Zhang)表示:“中国建国70周年,教育总体实力和国际影响显著增强,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中国对世界一流科研的高度重视和持续大力投入带来了学术实力上的突飞猛进,快速赶超美国,差距不断缩小。今后,中国在建设世界教育强国的过程中,也一定会同样重视世界一流大学的管理评价体系的建设,不断提高大学行政管理人才的地位薪资待遇。从院系层面全面梳理并有效布局全球校友网络,加强全球产学研合作和知识成果转化,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和教育的深度融合和全面学科交叉,推动中国早日成为世界教育强国!”
/
Part 4
QS排名相关
QS 从2004年开始发布了首个QS世界大学排名。从那时起,QS的排名已成为广为人知的大学择校研究数据。QS的大学学科排名榜单在2018年被访问了超过3700万次,QS的所有排名则被访问了超过5000万次。
排名主要参考了以下六大指标:
(1)学术声誉( ,40%)
基于来自94000多名学者的调查问卷回复;
(2)雇主声誉( ,10%)
根据44000多名雇主对各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的调查问卷回复;
(3)每个教师的论文引用数量( per ,20%)
用于衡量学术研究影响力,计算方法为将各大学五年内的研究论文引用总数除以各大学的教师数量;
(4)教师/学生比例( / Ratio,20%)
用于衡量学校的教学能力,计算方法为将学生数量除以教师数量,该指标可方便学生在择校时更好地了解教学规模;
(5)国际教师比率( Ratio,5%)
QS的两项国际化指标之一,该指标衡量了各大学非国内教师比例;
(6)国际学生比率( Ratio,5%)
QS的两项国际化指标中的第二项,它衡量各大学中非国内学生的比例。这也表明了大学吸引世界各地人才的能力。
QS的研究成果被世界媒体广泛报道,2018年全球共发布了与QS相关的超过5万多篇媒体报道。
QS排名使用论文引用数据库及提供的数据信息。是文献评价行业中最大的概述和论文引用数据库,它可追踪,分析和可视化各项学术研究。其综合数据库包含来自全球5000多家出版商的21000种书籍的5500万件商品,它在科学,技术,医学,社会科学,艺术和人文学科领域进行广泛的跨学科研究。是世界领先的信息解决方案提供商,提供基于网络的数字解决方案 ,其中包括,, 和,并出版超过2500种期刊,包括The 和Cell,以及超过33000种书籍,包括一些标志性参考书。
QS、泰晤士高等教育及上海软科三个机构每年发布的世界大学排名是目前全球认可度较高的三大排名。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10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