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国学博士点论证报告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2007年12月27日 内容提纲 一 我国国学学科的发展简介 二 武汉大学国学学科的发展状况 三 建立国学博士点的必要性 四 建立国学博士点的可行性 五 建立国学博士点的思路 一 我国国学学科的发展简介 国学原指国家学府,即太学、国子监 国学作为专门学科始于清末西学东渐和文化转型时期,兴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1920至30年代鼎盛,1940年代转衰 改革开放时期,1980年代兴起了“国学热”,今天随国力强盛,国民对国学的需求增加 一 我国国学学科的发展简介 (1)张之洞:中体西用,服务洋务新政 (2)章太炎:复兴国学,服务革命排满;在日本办国学振起社,创办苏州国学讲习所 (3)1922年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创立 (4)黄侃 :1917年任教北京大学,与刘师培同办《国故》月刊;1919年9月任我校前身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国文教授一 我国国学学科的发展简介 (5) 1925年清华大学成立国学院:王国维、陈寅恪、梁启超、吴宓四导师 (6)1928年燕京、金陵、齐鲁等六所教会大学成立国学系所,形成了国学热 (7)1980至90年代新的国学热中,北京大学成立国学所,办杂志、招博士生至今 (8)2001年武汉大学开办国学试验班,前年人民大学成立国学院,人大与厦大招国学班,规模与条件超过我校 二 武汉大学国学学科的发展状况 1 国学试验班(本科):2001-2007 已经培养七届国学试验班 独立班级(2007年开始从应届招生) 小班授课,经典导读的培养方式 综合中国书院式与西欧导师制的模式来培养学生 已有三届毕业,社会反映很好 二 武汉大学国学学科的发展状况 2 国学硕士点: 原挂在汉语言文字学 已有一届学生毕业 前年文学院古籍所已有国学与汉学专业硕士点,不能满足学生投考的需求 国学试验班优秀生源流失,理应再设几个相应硕士点;建议学习中国人民大学,国学本硕连读三 建立国学博士点的必要性 1 十七大提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当今时代,传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国学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精神动力源泉 ] 建立国学博士点有助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提高国家的软实力 三 建立国学博士点的必要性 2 国学博士点的设立可以纠正照搬西方教育体制分科太细的弊端,强调文史哲艺的综合,补充今天人文学科培养模式之不足,更好地培养立足当今、放眼世界而又真正能懂得传统经史子集的通才与专才,为深化和发扬中华文化,为文明对话与文化输出,为文化安全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 建立国学博士点的必要性 3 就培养“国学”的通才与专才,以适应今后国民教育、文化深入发展与文化输出(例如孔子学院的师资)的需要而言,今天大学教育中理应设置国学学位国学人才是复合型人才,更能适应机关与基层、企业与媒体,特别是现代文博教育等各行业的需要 4 从现实角度来说,可以为国学班的优秀毕业生提供进一步深造的学科平台 四 建立国学博士点的可行性 1 国学虽然包罗甚广,但大学教育的国学教育是为了更好地打下古代学术的基础,有了经史子集的基本功,才可以深入传统文化的宝库中的不同方面与方向去探赜索隐 2 我校拥有雄厚的国学师资,在经学、子学、史部典籍、集部、道教与佛教研究等方向有厚实的学术成果(详情见《简况表》) 四 建立国学博士点的可行性 3 我们已经具有丰富的国学教学和研究及人才培养的经验,有优秀的生源 4 在人民大学等单位推动下,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已经着手考虑设立国学一级学科, 我们可以为将来的发展替学校未雨绸缪 四 建立国学博士点的可行性 5 我校有与时俱进,勇于实践,大胆开拓进取的探索精神 国学学科建设目前虽然还不完善,但我们对前途满怀信心 发扬小平同志“摸着石头过河”的精神,只有在实干中摸索,才能进一步走向完善 五 建立国学博士点的思路 1 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国学博士学位,坚持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批判继承,综合创新” 的基本思路,培养品学兼优、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的复合型人才 五 建立国学博士点的思路 2 打通文史哲艺,改善、拓宽师生的知识结构,做好文化典籍的整理和研究工作,全面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五 建立国学博士点的思路 3 充分体现时代性和国际性 积极促进国学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积极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五 建立国学博士点的思路 本月25日,召开了专家论证会国学博士学位,涂又光、王先霈、熊铁基、刘纲纪等校内外专家供献了宝贵的意见,建议我校自行增列国学博士点 光明日报国学版将发表专家论证会的讨论 诚盼校学评各位专家与校领导鼎力支持,为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开辟新的道路 *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103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