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肩负着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创新创造的重要使命,我国的硕士研究生招生选拔采取推荐免试与统考两种模式,当前存在‘推免’指标的增长远远低于同期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的增长。”2022年全国两会召开,全国政协委员、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曾勇今年的其中一份提案,关注研究生“推免”比例问题。
委员名片:曾勇
全国政协委员,致公党中央委员
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据曾勇介绍
2015-2021年,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平均增长15.5%,同期考研报名人数也从165万增长到475万(增长15.8%),但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推免”)指标增长远远低于这个比例。
此外,全国具有“推免”资格的学校360余所,约占全国普通本科高校的29.2%。这些高校主要是原“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以及各省排名前列的省属重点大学等,在全国高等学校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除清华、北大的“推免”率超过50%以外,国内“双一流”建设高校“推免”率约在16%~35%之间,原“211工程”建设重点高校的推免率在9%~19%之间,其他省属重点大学的“推免”率通常不超过10%,少的不到3%。
“激烈的考研竞争使得报考学生往往提前一年或者更长时间备考,对非考研科目(课程及创新实践等)降低学习要求有没有免试的研究生,甚至放弃学习,更不愿意投入精力,也没有精力参加挑战性研究型学习,或课外创新实践活动。”
曾勇认为,本科教育是大学的根和本,过长时间、过多优秀学生花费大量时间反复刷题准备考研,不仅造成了本科阶段知识体系的不完整和研究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缺失,影响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也成为研究生培养质量下降的潜在风险,甚至造成新的厌学状况以及进一步研究与创新的好奇心和兴趣缺失。
对此,曾勇建议
提高“推免”比例,从“推免”工作制度来看,推荐免试的学生经过了严格程序,对学习成绩、科研素质、志向目标等进行了综合考核有没有免试的研究生,把好了高质量的研究生“入口”。进一步提高“推免”比例,尤其是“双一流”高校的“推免”比例,可以使更多的优秀本科生从考研中解放出来,专注于完整的本科学习过程,尤其是研究型学习、挑战性学习和科研训练,提升本科和研究生培养质量。
曾勇还建议
随着研究生报考人数逐年增加,为满足国家对于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尤其是“双一流”高校应当承担起研究生教育重任,可以在对高校办学质量、办学能力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办学质量好的“双一流”高校进行招生指标的倾斜。
来源丨四川发布客户端
记者 | 杨璐绮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110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