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吸引和汇聚国内外优秀博士并推动博士后研究人员成为学校优秀人才的重要后备力量,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英文简称MEL)特设立“MEL杰出博士后基金”(MEL ),借此促进实质性的学科交叉,鼓励探索热点研究,提高实验室的人才培养能力。
01
申请条件
1. 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学风,年龄在35周岁(含)以下博士后 基金,身心健康。
2. 国内外高校(非本校)优秀的博士毕业生(近3年内获得博士学位)(注:本校与其他高校联合培养的博士毕业生等同于本校毕业的博士)。
3. 入选国家“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的博士后(含本校毕业的博士)在进站一年半内可申请MEL杰出博士后基金(申请人提交博新计划或青年基金入选证明材料后直接获批)。
4. 符合条件的已在站博士后,在进站一年半内可申请MEL杰出博士后基金(时间计算:中国博士后网站系统进站时间起算,至提交完整MEL杰出博士后基金申请材料的时间止)。
02
资助研究领域
海洋环境科学相关领域及与实验室主攻方向相关的学科领域。
03
资助名额
每年资助至多10名(每位合作导师至多1名)。
04
福利待遇
薪酬及福利待遇不低于24万元/年(税前),资助期限为2年(可申请延期,至多资助3年),并配套科研经费2000美元(用于报销参加国际会议差旅费)。
入选国家“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的博士后,在国家提供的资助基础上,可享受MEL资助8万/年。
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的博士后,在国家提供的资助基础上,可享受MEL资助8万/年。若出站时青年基金项目尚未结题,可申请延长资助,年度考核通过者,可获得MEL延长资助(8万/年,至多资助到博士后工作的第4年)。
提供博士后公寓(两室一厅)或租房补贴(约1.2万/年)。
符合条件者可申报省市相关人才项目。
博士后子女按学校教职工子女同等待遇办理入园、入学。
博士后在站期间,可申请特任助理研究员、特任副研究员学术头衔,特别优秀者,可申报厦门大学南强青年拔尖人才计划博士后 基金,给予特任研究员学术头衔。
特别优秀的博士后可根据学校岗位公布情况申请教师岗位(申请人需符合学校及岗位所在学院教师聘任相关条例;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MEL杰出博士后的申请)。
获批“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的博士后,申请“南强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或常规副教授岗位,经学院学术组织审议后,可不经过外审程序直接进入下一个聘任环节。
05
申请方式
01
申请前应向MEL的拟合作导师确定合作意向。欢迎关注和了解MEL科研人员:
02
在线申请。请登录下列网址,注册并按要求上传以下申请材料:个人简历、研究计划、博士学位证书、代表作及3位以上推荐专家的联系信息(其中一位专家需为申请人博士生导师)等。
03
常年接受申请,每年2次集中审批。申请截止时间分别为5月31日和10月31日。2023年第一批申请截止时间为5月31日。
06
2023年度定向招聘课题
01
红树林-盐沼-河口系统关键氮碳耦合过程与碳汇机制(PI 陈能汪)
02
海水碱化–碳酸盐矿物溶解行为及界面机理研究(PI 戴民汉)
03
海气自然变率影响青藏高原热源的过程和机理/地球三极气候变化耦合联动的途径和过程/三极气候系统多圈层相互作用(PI 段安民)
04
贝类经济性状的分子解析及应用(PI 柯才焕)
05
海岸带城市化与社会-生态系统韧性(PI 李杨帆)
06
基于高光谱海洋水色遥感的全球海洋主要浮游植物类群识别与量化(PI 李忠平)
07
CqVCP调控内体分选白斑综合征病毒逃逸自噬降解的分子机制(PI 刘海鹏)
08
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南大洋动力过程(PI 吕柯伟)
09
海洋荒漠区真光层初级生产力与浮游生物群落的时空变化及控制机理(PI 商少凌)
10
用于浮游植物种类区分的海洋激光雷达研究(PI 上官明佳)
11
海洋活性溶解有机质与生态系统响应机制研究/海洋惰性溶解有机碳的细菌来源示踪(PI 沈渊)
12
关键生源要素在近岸生境中的生态功能及意义研究(PI 王德利)
13
北大西洋深海环流变异机制研究(PI 邹斯嘉)
合作导师及课题范围不仅限于上述列表,您可访问MEL网站了解更多合作导师及课题信息。
07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11513.html